断层区论文_董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断层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断层,应力,层析,沁水,莫尔,围岩,包络。

断层区论文文献综述

董飞[1](2019)在《采动影响下巷道断层区顶板锚杆锚固质量检测与支护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系统,对山西常村煤矿N3-10采煤工作面皮带顺槽顶板锚杆锚固质量进行系统检测,重点分析采动影响断层区域锚杆受力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距采煤工作面0~20m范围内,锚杆轴力变化较为显着,该区域为采动影响区,并且随着采动距离的推进,超前支承压力前移;断层区顶板锚杆轴力随工作面推进逐渐增大,并且其锚杆长度显着小于施工设计值,采动影响显着;针对断层区顶板锚杆受力及锚固长度受采动的影响特征,给出了相应的支护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断层区顶板锚杆锚固质量检测提供新的手段,以及支护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采矿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郭浩[2](2019)在《板块边界断层区高精度地震定位和层析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是活动断层快速运动的产物,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发生于主要的板块边界断层内。在大陆和海洋地壳内,断层可以处于震间闭锁状态从而不断地累积应力并最终产生大地震,也可以发生持续性的蠕滑并伴随小地震,或者间断性的滑动并伴随低频震颤事件。在俯冲带区域,不同深度的俯冲板块界面可能会发生地震、幕式震颤与慢滑移、无震蠕滑等不同断层行为。理解控制这些断层行为的断层区物理状态和力学性质对于理解常规地震和慢地震的物理机制以及地震灾害评估非常重要。本论文首先发展了叁种先进的地震定位和层析成像新方法用于提高地震和震颤事件的定位精度以及断层区的速度模型分辨率,然后将新方法应用到叁个不同的板块边界断层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断层区的物性结构变化与不同断层行为之间的关系。本论文发展了叁种基于地震体波走时的地震定位和地震层析成像新算法。(1)我们发展了一种叁重差定位方法,可以提高地震和震颤事件定位精度。该方法通过联合使用台站对到时差(同一地震事件到两个台站的到时差)和双对到时差(两个地震事件到两个台站的到时差)数据可以同时提高事件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2)我们将叁重差定位方法进一步发展为叁重差层析成像方法来联合反演事件位置和速度模型,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事件位置精度,并同时确定高精度的地震源区的深部速度结构和源区以外的浅层速度结构。(3)我们发展了Vp/Vs模型一致性约束的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S-P数据以及Vp/Vs模型一致性约束可以得到更可靠更高分辨率的Vp/Vs模型。我们使用合成和实际数据验证了这叁种新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美国和加拿大西海岸地震危险性评估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我们对Cascadia大型逆冲断层上未来将会发生的大地震的破裂范围缺乏直接的观测或者物理约束。测地学模型显示,该俯冲板块的界面在大约20千米深度以内处于震间闭锁状态,30-50千米深度为幕式震颤和慢滑移事件(ETS)的发生区域,在闭锁区和ETS区之间存在一个过渡带。闭锁区累积的弹性应变能将会通过大地震的形式释放,但大地震破裂能否通过下方的过渡带还不清楚。我们通过分析布设在Cascadia最南端Gorda板块上的海底地震仪和陆地上的地震仪所记录到的地震数据,利用新发展的叁重差地震定位和层析成像算法,得到了俯冲板块界面附近高精度的地震位置以及地震波速比模型。结果显示,从闭锁区到过渡带,板块界面附近的波速比存在明显变化。我们推测这种变化很可能与孔隙率和流体含量的变化有关。将我们的结果与一个最新的电阻率模型相结合分析,我们认为,闭锁区和ETS区具有高孔隙率和高流体含量,而过渡带的孔隙率要低一个量级。结合断层力学模拟的结果,我们认为板块界面附近的孔隙率和流体含量随着深度的变化反映了断层流变性的变化,浅部的孕震区和深部的ETS区之间的过渡带很可能是塑性变形区,因此未来大地震的破裂可能很难穿过过渡带,从而大大降低了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位于东太平洋海隆的Gofar转换断层,在一些特定的区域能够每5-6年准周期地发生6级左右的地震,而这些大震的破裂总是不能穿过另外一些特定区域(称为破裂边界区)。与此同时,断层上小地震的分布也有明显的时空变化。为了更好地理解该断层上的地震行为,我们利用布设了一年的海底地震仪数据和新发展的波速比模型一致性约束的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得到了沿着断层走向的高精度速度模型。结果显示,断层区内不同尺度的物性结构变化可能控制了该断层上大震的孕育和破裂传播,以及小震的分布。6级主震发生在一个8千米长的凹凸体上,该凹凸体很可能是由较为完整的岩石组成,因此具有较高的强度。在该凹凸体的两侧存在着不同尺度的破碎区,这些破碎区可能富集流体,强度较弱,但这些破碎区能否停止主震的传播可能与它们的大小有关。此外,小地震的分布与断层结构的变化也存在一些明显关系。结合前人的研究,我们认为,沿着Gofar转换断层走向强烈的物性结构变化很可能控制着断层的力学性质和地震行为。近十多年来,在美国加州圣安德列斯断层深部广泛观测到了一种低频震颤事件。研究认为这种震颤事件的产生代表了断层深部的脆性滑动,很可能与较高的孔隙流体压有关。然而,流体的来源以及断层区中流体的分布情况尚不清楚。与此同时,许多震颤事件特征沿着和垂直断层走向方向存在明显变化,但其控制机制也不清楚。我们通过叁重差定位和层析成像方法联合反演Parkfield地区的地震和震颤事件的地震数据,得到了 SAF中段在整个地壳内精细的地震剪切波速度结构,并同时改善了震颤事件的位置。我们的结果显示,震颤事件源区具有超低的速度异常,表明存在高孔隙流体压。我们的结果揭露了从上地幔顶部延伸到上地壳的流体通道,这些流体很可能源于断层东北侧下方的蛇纹石化的地幔楔物质的脱水。断层区孔隙流体压的变化可能控制了中下地壳内震颤事件和低频地震的各种特征以及上地壳断层的地震耦合分段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NIYONSABA,Innocent[3](2019)在《位于近断层区的某公路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公路桥梁结构在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对一座典型的四跨公路桥梁进行了抗震分析和性能评价。利用SAP2000软件建立了该桥有限元模型,并考虑了土体结构相互作用。选取近断层地震动记录,选取人工波对桥梁进行动力分析。采用桥墩截面弯矩曲率分析,研究了桥墩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利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公路桥梁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结论和建议包括:1.小震作用下,桥梁的固定墩屈服;其他桥墩均处于弹性工作状态。2.大震作用下,在固定方向上所有的盆式橡胶支座均破坏,不能满足其抗剪能力要求。3.研究表明,抗震装置在限制位移和避免支座破坏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4.研究表明,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桥梁抗震性能评估可有助于提升桥梁的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5-01)

徐大连[4](2019)在《临断层区下层煤外错工作面冲击矿压防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煤层工作面开采时,上下两层工作面多呈错动式布局(内错式和外错式)。下层煤回采至大断层附近时,易形成临断层错动工作面。张双楼煤矿9煤层的9119工作面位于7煤层7119工作面采空区和F9大断层保护煤柱正下方,靠近F9大断层,在回采9119工作面时,不仅受到上层7煤断层煤柱的高静载作用,还受到F9大断层及多层煤覆岩的强动载作用,形成了临断层区下煤层外错工作面,冲击危险较高。基于此,本文以张双楼煤矿9119工作面(临断层区下煤层外错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分析研究了临断层区下煤层外错工作面的应力场及结构稳定性特征,然后以9119工作面地质概况为背景进行数值模拟,设计了临断层侧巷道的合理布置位置,并结合微震监测数据分析了临断层区下煤层外错工作面微震活动规律,最后提出了临断层区下煤层外错工作面冲击矿压的防控对策并进行现场应用。得出如下结论:(1)理论分析了临断层外错工作面的应力场和结构稳定性特征。断层区下煤层外错9119工作面应力场主要是由自重应力场、支承应力场和构造应力场构成,覆岩层结构呈短臂“T”型结构和短臂“F”型结构,其动静载来源主要为:7煤覆岩运动的动载荷、断层滑移的动载荷、9煤覆岩运动的动载荷、7煤断层煤柱的静载荷和9煤断层煤柱的静载荷,多场多载荷迭加后冲击危险位置主要集中在见方、断层、褶曲、停采线附近。(2)优化了断层区下煤层外错9119工作面巷道的布置位置。FLAC3D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距离断层40~100m的7煤煤柱下方应力高,静载大;布置的回风平巷与断层越近,巷道掘进前后应力变化越明显;回风平巷布置位置的选择对掘进期间断层煤柱区应力的影响较小,对回采期间巷道的应力有一定影响,其整体应力增加20%~30%。从断层滑移量角度分析,回风平巷与断层的距离越大,断层滑移量越小。综合考虑断层滑移量、断层煤柱区、回风平巷应力分布等因素,建议将巷道布置在距离断层较远的煤柱下方,与断层距离保持在50~70m之间。(3)基于断层区下煤层外错9119工作面采掘期间微震数据分析得到了9119工作面微震活动规律。临断层区下煤层外错9119工作面掘进期间,矿震主要集中在巷道掘进前半段及两条断层中间位置,巷道后半部分矿震数量较少;回采期间,矿震主要集中在回风平巷,矿震数量明显大于运输平巷,且主要位于0~300m和510~704m范围内,前部分范围为煤柱影响,后部分范围主要为煤柱和断层的综合影响区。(4)结合断层区下煤层外错工作面冲击特征,得到了针对9119工作面的冲击矿压防控技术。采用掘进全断面卸压、煤柱边缘区冲击防控技术、回采坚硬顶板切割技术以及采用合理的回采速度等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有效降低大能量矿震发生几率。本论文研究成果能够有效地指导9119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同时也为相关的临断层外错工作面防冲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4-01)

白耀文,李春生,尹帅[5](2019)在《沁水盆地南部高角度正断层区应力莫尔圆及包络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受主断裂的影响,断裂发育地区地层岩石中通常发育一系列伴生小断层及裂缝,岩石的莫尔圆及包络线均会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沁水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地层中高角度及近垂直正断层极为发育,通过设计叁轴应力测试实验,对高角度正断层区进行了应力莫尔圆及包络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远离断层的结构完整岩石相比,正断层区的莫尔圆会向左移动,同时半径减小,其断面倾角(θ_1)较大,与该地区上古生界地层广泛发育高角度及近垂直正断层结果一致。对于同一应力机制条件下的正断层,θ_1不随深度而发生变化。断层薄弱带为高角度正断层产生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次级小断层或裂缝发育带,岩心观察表现为破碎带,其成层性分布角度通常小于30°,其与莫尔圆中较低的断层薄弱带倾角(θ_2)一致。随着正断层断面倾角的增加,地层岩石的抗剪切破裂的强度逐渐提高。(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杨永强[6](2018)在《褶曲断层区废矸置换巷围岩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孤岛褶曲断层区废矸置换巷道的支护难题,分析了复杂迭加应力场、煤岩层性质及巷道空间位置对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影响,并针对其破坏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支护方案。现场实践表明,高预应力桁架锚索及锚杆索联合支护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废矸置换巷围岩变形,实现了安全置换煤炭资源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山西煤炭》期刊2018年05期)

赵敏娇[7](2018)在《砂岩油田高含水后期断层区剩余油挖潜方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储层为大型河流叁角洲沉积的砂岩体系,储层复杂、构造简单,中部及西南部区域断层较发育。高含水后期油层的整体开发效果好,但断层两侧受开发井距大、断层遮挡等因素影响,油层的动用程度较低,剩余油相对富集。本文通过井震构造技术和动静分析技术应用,准确认识了断层区域潜力分布;通过油层生产能力、经济效益以及开发井距与油层的相关性等多种指标综合分析,确定挖潜井界限标准,研究表明可以采用高效斜井及直井的开发技术挖潜断层区剩余油。研究明确了断层区潜力主要集中在顶部和底部油层,且以遮挡型剩余油为主,占比达到50%以上;并且针对断层两侧构造及储层发育特点,设计了不同井型高效井,挖潜油层有效厚度大于20m,采用大斜度井,挖潜油层有效厚度小于10m,采用水平井,其它挖潜区域采用直井。2015年~2017年投产的断层区高效井,与非断层区开发井点对比日产油高出了3.1倍,含水低了9.1个百分点,有效提高了油层动用程度,增加了油田开发效益。(本文来源于《2018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 2018)论文集》期刊2018-09-18)

田燚,刘勇,康向涛,王沉,贺征勋[8](2018)在《下保护层工作面过断层区覆岩裂隙-应力演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研究下保护层开采过断层区上覆岩层裂隙发育与应力演化特征,运用相似模拟研究方法,分析下保护层开采过断层过程中裂隙场演化、顶板断层应力变化趋势、上覆岩层运移特征。结果表明:下保护层采动容易引起顶板断层附近煤岩体破碎,形成断层带;覆岩裂隙在顶板断层带内显着增加,其密度曲线呈现"W"形分布;顶板断层底端与顶端随采动工作面接近与远离应力峰值表现出不同变化;覆岩运移具有时空效应,同一层位覆岩随工作面推进位移下沉,呈现"瀑布"状分布。(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8年09期)

赵长红,吕兆海,来兴平,雷照源,闫瑞兵[9](2018)在《基于物理模拟的断层区煤岩体破损空间演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断层区开采扰动下煤岩体破损演化复杂,基于清水营煤矿地质特征构建物理相似实验模型;集成声发射、覆岩变形监测、热红外成像等实验手段,研究了断层区域煤岩体结构在开采扰动下断层上下盘运移、破坏特征及应力应变空间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受剪切滑移诱发断层活化的距离为20 m;过断层期间,受采动影响断层区覆岩结构呈"弧形拱"破坏,垮落高度在12~18m(平均高度15 m)、断裂带高度约75 m;断层内外声发射特征差异性显着,断层下盘覆岩受开采扰动,向采空区滑动,顶板来压剧烈,呈高应力集中载荷,声发射AE信号活跃,能率和事件数分别达到704 977.96和25 370。(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8年06期)

张清,何现启[10](2018)在《高速公路断层区小净距隧道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净距隧道施工时,左右洞相互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断层等不良地质区段,前进洞爆破恶化后进洞的围岩条件,后进洞对前进洞的围岩稳定性及结构安全存在较大影响。该文以寒牛寨隧道施工为例,介绍了该隧道采用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方法成功预报了F1断层的位置,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提供了依据,并制定了针对断层区的监测方案,对塌方和大变形进行了及时预警,及时避免左洞与右洞初支出现严重变形等涉及到施工安全以及隧道结构安全的情况,为断层破碎带动态设计优化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勘察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断层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震是活动断层快速运动的产物,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发生于主要的板块边界断层内。在大陆和海洋地壳内,断层可以处于震间闭锁状态从而不断地累积应力并最终产生大地震,也可以发生持续性的蠕滑并伴随小地震,或者间断性的滑动并伴随低频震颤事件。在俯冲带区域,不同深度的俯冲板块界面可能会发生地震、幕式震颤与慢滑移、无震蠕滑等不同断层行为。理解控制这些断层行为的断层区物理状态和力学性质对于理解常规地震和慢地震的物理机制以及地震灾害评估非常重要。本论文首先发展了叁种先进的地震定位和层析成像新方法用于提高地震和震颤事件的定位精度以及断层区的速度模型分辨率,然后将新方法应用到叁个不同的板块边界断层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断层区的物性结构变化与不同断层行为之间的关系。本论文发展了叁种基于地震体波走时的地震定位和地震层析成像新算法。(1)我们发展了一种叁重差定位方法,可以提高地震和震颤事件定位精度。该方法通过联合使用台站对到时差(同一地震事件到两个台站的到时差)和双对到时差(两个地震事件到两个台站的到时差)数据可以同时提高事件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2)我们将叁重差定位方法进一步发展为叁重差层析成像方法来联合反演事件位置和速度模型,从而可以进一步改善事件位置精度,并同时确定高精度的地震源区的深部速度结构和源区以外的浅层速度结构。(3)我们发展了Vp/Vs模型一致性约束的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S-P数据以及Vp/Vs模型一致性约束可以得到更可靠更高分辨率的Vp/Vs模型。我们使用合成和实际数据验证了这叁种新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美国和加拿大西海岸地震危险性评估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我们对Cascadia大型逆冲断层上未来将会发生的大地震的破裂范围缺乏直接的观测或者物理约束。测地学模型显示,该俯冲板块的界面在大约20千米深度以内处于震间闭锁状态,30-50千米深度为幕式震颤和慢滑移事件(ETS)的发生区域,在闭锁区和ETS区之间存在一个过渡带。闭锁区累积的弹性应变能将会通过大地震的形式释放,但大地震破裂能否通过下方的过渡带还不清楚。我们通过分析布设在Cascadia最南端Gorda板块上的海底地震仪和陆地上的地震仪所记录到的地震数据,利用新发展的叁重差地震定位和层析成像算法,得到了俯冲板块界面附近高精度的地震位置以及地震波速比模型。结果显示,从闭锁区到过渡带,板块界面附近的波速比存在明显变化。我们推测这种变化很可能与孔隙率和流体含量的变化有关。将我们的结果与一个最新的电阻率模型相结合分析,我们认为,闭锁区和ETS区具有高孔隙率和高流体含量,而过渡带的孔隙率要低一个量级。结合断层力学模拟的结果,我们认为板块界面附近的孔隙率和流体含量随着深度的变化反映了断层流变性的变化,浅部的孕震区和深部的ETS区之间的过渡带很可能是塑性变形区,因此未来大地震的破裂可能很难穿过过渡带,从而大大降低了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位于东太平洋海隆的Gofar转换断层,在一些特定的区域能够每5-6年准周期地发生6级左右的地震,而这些大震的破裂总是不能穿过另外一些特定区域(称为破裂边界区)。与此同时,断层上小地震的分布也有明显的时空变化。为了更好地理解该断层上的地震行为,我们利用布设了一年的海底地震仪数据和新发展的波速比模型一致性约束的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得到了沿着断层走向的高精度速度模型。结果显示,断层区内不同尺度的物性结构变化可能控制了该断层上大震的孕育和破裂传播,以及小震的分布。6级主震发生在一个8千米长的凹凸体上,该凹凸体很可能是由较为完整的岩石组成,因此具有较高的强度。在该凹凸体的两侧存在着不同尺度的破碎区,这些破碎区可能富集流体,强度较弱,但这些破碎区能否停止主震的传播可能与它们的大小有关。此外,小地震的分布与断层结构的变化也存在一些明显关系。结合前人的研究,我们认为,沿着Gofar转换断层走向强烈的物性结构变化很可能控制着断层的力学性质和地震行为。近十多年来,在美国加州圣安德列斯断层深部广泛观测到了一种低频震颤事件。研究认为这种震颤事件的产生代表了断层深部的脆性滑动,很可能与较高的孔隙流体压有关。然而,流体的来源以及断层区中流体的分布情况尚不清楚。与此同时,许多震颤事件特征沿着和垂直断层走向方向存在明显变化,但其控制机制也不清楚。我们通过叁重差定位和层析成像方法联合反演Parkfield地区的地震和震颤事件的地震数据,得到了 SAF中段在整个地壳内精细的地震剪切波速度结构,并同时改善了震颤事件的位置。我们的结果显示,震颤事件源区具有超低的速度异常,表明存在高孔隙流体压。我们的结果揭露了从上地幔顶部延伸到上地壳的流体通道,这些流体很可能源于断层东北侧下方的蛇纹石化的地幔楔物质的脱水。断层区孔隙流体压的变化可能控制了中下地壳内震颤事件和低频地震的各种特征以及上地壳断层的地震耦合分段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断层区论文参考文献

[1].董飞.采动影响下巷道断层区顶板锚杆锚固质量检测与支护建议[J].采矿技术.2019

[2].郭浩.板块边界断层区高精度地震定位和层析成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3].NIYONSABA,Innocent.位于近断层区的某公路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D].北京交通大学.2019

[4].徐大连.临断层区下层煤外错工作面冲击矿压防控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5].白耀文,李春生,尹帅.沁水盆地南部高角度正断层区应力莫尔圆及包络线分析[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9

[6].杨永强.褶曲断层区废矸置换巷围岩控制技术[J].山西煤炭.2018

[7].赵敏娇.砂岩油田高含水后期断层区剩余油挖潜方式探讨[C].2018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2018)论文集.2018

[8].田燚,刘勇,康向涛,王沉,贺征勋.下保护层工作面过断层区覆岩裂隙-应力演化规律研究[J].中国矿业.2018

[9].赵长红,吕兆海,来兴平,雷照源,闫瑞兵.基于物理模拟的断层区煤岩体破损空间演化规律[J].煤矿安全.2018

[10].张清,何现启.高速公路断层区小净距隧道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措施[J].勘察科学技术.2018

论文知识图

研究区长8油层组区域构造裂缝发育区...研究区断层与油气富集分布图榆林宫一带康定—磨西断裂地貌显示图转经轮沟康定—磨西断裂露头剖面图康定榆林宫地热区龙头沟地表浅层测温...马家村一带沉积物变形综上认为,东昆...

标签:;  ;  ;  ;  ;  ;  ;  

断层区论文_董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