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专业化人力资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力资本,辅导员,语言,高校,城市,禀赋,地理学。
专业化人力资本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崔广亮,高铁梅[1](2019)在《城市专业化、多样化和人力资本对东北经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城市专业化和多样化理论分析,利用2003—2016年中国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PD-GMM方法对城市专业化、城市多样化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专业化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存在倒U型关系,即在城市发展初期,经济增长水平会随着城市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而上升,直至达到城市专业化水平边际收益为零的点,经济增长水平随着城市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呈现下降趋势;城市多样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正相关,即城市多样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有利于东北城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完善、投资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东北城市经济增长。(本文来源于《财经问题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刘原兵[2](2019)在《“专业化”抑或“普适化”: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不同人力资本要素的影响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语境下,创业者备受关注,但不同阶段创业者在人力资本要素层面是否存在差距还缺乏相应的实证证据。本研究以7023位创业竞争力百强高校毕业生为被试对象,采用Heckman模型,探索不同阶段创业者人力资本要素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不同创业阶段(创业计划、创业实施、创业成功)的创业者,其职业经验、社会网络环境、个人特质等人力资本要素发挥着不同的作用;(2)在创业计划和创业实施阶段,课外活动参与、海外实习经历等比较重要;(3)在创业成功阶段,相关领域内的知识能力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成人教育》期刊2019年14期)
唐海[3](2018)在《人力资本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国各高校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离不开辅导员的协调与配合。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作为特殊人力资本的辅导员群体,实现职业化专业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人力资本视角,针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具体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8年35期)
林立涛[4](2018)在《人力资本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部令第43号从九个方面规范了辅导员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其职业属性得到进一步明确。把辅导员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本来考量,其职业化专业化是必然趋势。文章在界定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本的内涵与特性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产权、人力资本使用价值以及人力资本积累叁个层面对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本特征和作用进行分析,提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必要性,建议高校通过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尤其是教育投入,来提升与拓宽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路径。(本文来源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期刊2018年06期)
沈健,陈炳亮[5](2016)在《车险专业化与人力资本对经营效率的边际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2009-2014年中国27家高车险结构的财险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中国财险公司的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结构、车险比重对经营效率的交互作用。本文使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分别测量了样本公司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并通过Tobit模型将影响因素与效率指标进行回归检验。研究发现:人力资源存量与人力资本结构对经营效率的影响并非单调正向,车险结构分别与前两者对经营效率均存在负向交互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高车险结构的财险公司应谨慎扩大人力规模,先改善人员素质结构,并提高车险经营的专业化程度;第二,对于高人力资本存量的财险公司,应提高技术人才结构的专业多样性,并提高产品多元化程度。(本文来源于《保险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李静[6](2015)在《初始人力资本匹配、垂直专业化与产业全球价值链跃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不断深化,但是我国出口产品大多面临附加值低且价值单方面向外转移的困境。文章首先分析了垂直专业化与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之间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把人力资本匹配引入到分析框架中,考察初始人力资本的选择与垂直专业化不同阶段的适配如何促使发展中国家在垂直专业化不断深化过程中持续提升其产业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并避免发展中国家产业垂直专业化和产业价值链升级之间倒"U"型曲线递减趋势的出现。(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洪菁[7](2014)在《专业化、分工与人力资本的增进——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古典经济学中包含劳动要素的生产函数,是将所有劳动者抽象为同质化的人,忽视了不同劳动者之间的"质量"区别及其对产出的影响,省略了对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可能存在的不同结合方式的考察。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简化模型,构建和分析包含人力资本因素的生产函数,进而研究专业化、分工与人力资本的增进之间的关系。它有别于新古典经济学,表明分工经济关系到人与人生产结构的差异,涉及到人们生产结合方式和生产率的关系;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存在于劳动者身上,与具体的劳动者不可分,除了先天禀赋外,主要经由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边干边学或进行培训、接受教育、从事研究等渠道而获得。(本文来源于《福建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梁超[8](2013)在《垂直专业化、人力资本与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基于工业行业动态面板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我国1999~2010年的行业面板数据,从工业行业和行业技术水平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垂直专业、人力资本与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促进了20个工业行业和13个制造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提高,并用垂直专业化的滞后变量验证了其结果的稳健性;从行业技术水平的角度看,垂直专业化也促进了劳动资源密集型、低中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人力资本及其吸收能力显着提升了各行业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本文来源于《产业经济研究》期刊2013年02期)
罗勇,王亚,范祚军[9](2013)在《异质型人力资本、地区专业化与收入差距——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把人力资本分为异质型人力资本和同质型人力资本,将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引入新经济地理学的自由企业家模型,并适度拓展,依托此模型,采用2001—2010年间30个省级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集聚、地区专业化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异质型人力资本集聚在短期提高地区的专业化水平,在长期扩大地区收入差距;而同质型人力资本集聚在短期降低地区专业化水平,在长期缩小地区收入差距。说明:一方面,应在全国范围提高异质型人力资本就业者的比例;另一方面,中西部落后地区要加大对异质型人力资本的培养和吸收。(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期刊2013年02期)
庞晓波,黄卫挺[10](2010)在《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专业化、组织沟通与语言习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出发,对语言的人力资本属性进行了阐述,认为语言人力资本的大小取决于个体专业化组织语言的习得质量。在此基础之上,本文采用"选美博弈"对个体语言习得决策进行两阶段分解,说明了个体前期的语言习得是为了在后期的人力资本竞争中获得优势;并分析了个体语言习得决策过程中的私人信息与公共信息的作用机理以及影响这两类信息形成和扩散的现实因素。(本文来源于《制度经济学研究》期刊2010年01期)
专业化人力资本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语境下,创业者备受关注,但不同阶段创业者在人力资本要素层面是否存在差距还缺乏相应的实证证据。本研究以7023位创业竞争力百强高校毕业生为被试对象,采用Heckman模型,探索不同阶段创业者人力资本要素影响作用,结果发现:(1)不同创业阶段(创业计划、创业实施、创业成功)的创业者,其职业经验、社会网络环境、个人特质等人力资本要素发挥着不同的作用;(2)在创业计划和创业实施阶段,课外活动参与、海外实习经历等比较重要;(3)在创业成功阶段,相关领域内的知识能力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专业化人力资本论文参考文献
[1].崔广亮,高铁梅.城市专业化、多样化和人力资本对东北经济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19
[2].刘原兵.“专业化”抑或“普适化”: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不同人力资本要素的影响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9
[3].唐海.人力资本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
[4].林立涛.人力资本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
[5].沈健,陈炳亮.车险专业化与人力资本对经营效率的边际影响[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6
[6].李静.初始人力资本匹配、垂直专业化与产业全球价值链跃迁[J].世界经济研究.2015
[7].洪菁.专业化、分工与人力资本的增进——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的分析[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4
[8].梁超.垂直专业化、人力资本与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基于工业行业动态面板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3
[9].罗勇,王亚,范祚军.异质型人力资本、地区专业化与收入差距——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3
[10].庞晓波,黄卫挺.作为人力资本的语言:专业化、组织沟通与语言习得[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