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媛媛:首都科技人才梯队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陈媛媛:首都科技人才梯队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首都科技人才计划、工程、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分析首都科技人才梯队建设的现状,总结科技人才梯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符合首都科技人才梯队特点和需求的对策建议,有助于为政府制定科技人才发展战略与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科技人才梯队;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一、首都科技人才梯队的定义

首都科技人才梯队是指为实现首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推动首都地区科技全面创新发展,由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科技人才发挥合力和整体效能的有机组织。首都科技人才梯队由基础型科技人才团队、骨干型科技人才团队、领军型科技人才团队组成,自下而上形成了包括“青年优秀科技人才——青年杰出科技人才——领军后备科技人才——领军科技人才——顶尖科技人才”的金字塔式梯次结构①。

每一层级的科技人才都需要科技人才资源池的支撑和涵养,通过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人才评价选拔、科技人才晋升退出等机制将科技人才输送到不同层级的科技人才团队中,并需要不同的科技人才政策、科技人才发展平台、科技人才环境等要素,来保障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图1)。

图1 首都科技人才梯队

二、首都科技人才梯队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1.首都科技人才梯队的政策情况

(1)各部门政策数量不均衡。近年来,北京市组织实施的与科技人才梯队相关的计划、工程与政策共计43项②,主要涉及有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委、市教委、市科协和中关村管委会13个部门。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科协的最多,均为7项,共占全市政策总量的一半。其次为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和北京市团市委,分别为6项和4项。北京市科委是专管科技的政府部门,但制定出台的专项科技人才政策只有3项。各部门人才政策数量分布不均衡。

(2)培养类政策占一半。按支持方向,科技人才政策可分为人才引进类、人才培养类、人才认定与表彰类3个类别。全市科技人才引进类、培养类、认定与表彰类政策分别为8项、21项、14项,占比分别为19%、49%和32%。其中,人才引进类中,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北京市教委制定出台的政策占全市的一半;人才培养类中,北京市教委出台的政策最多,约为全市的1/4;人才认定与表彰类中,北京市科协、北京市委组织部制定出台的人才政策占全市的一半。

(3)领军人才政策占五成以上。按支持对象,科技人才政策可分为顶尖人才、领军及后备人才、青年人才3个层级。全市顶尖科技人才、领军及后备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政策分别为6项、23项、14项,占比分别为14%、53%和33%。其中,科技人才政策主要以领军及后备人才为主,其中引进与培养类领军及后备人才政策占六成;青年人才政策占三成,其中七成为培养类政策。

建筑物的整体和外部环境的设计是基于对建筑物周围的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分析,通过外部环境、规划、选址和形态定位等设计可以达到良好的外部小气候环境,达到节能的目的。这样一来,既可以保护环境,也能降低施工的成本,减少投资,确保最终的施工质量[3]。

一是首都科技人才政策仍然以领军人才政策为主,青年科技人才政策仅占三成。大部分资金和项目都集中在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手中,科研资源主要由中年人才占据,青年人才的上升空间和通道受到限制,一定程度地影响了青年人才成长。二是青年科技人才资助强度有待提高。从资助力度来看,“海聚工程”市级层面给予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再加上区级资金匹配,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以获得奖励200多万元;而科技新星计划的A类青年科技人才个人能力提升培养经费只有10万元,B类项目启动经费也只有30余万元。三是虽然全市加强了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范围和资助频次,但在科技人才计划、工程、项目资助完毕后缺少对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的甄别、跟踪和持续资助,难以保证对杰出科技青年人才在不同阶段提供持续稳定支持。

当温衡跟陶小西看到《两小无猜》最后的结局时都愣了许久,电影中最后一个敢不敢的游戏,却换来他们如此凄婉的结局。陶小西红着眼眶说太惨了,早知道不看了,但是温衡却说,相爱的人以这种方法死去,真是她听过最浪漫的事。

首先,缺乏专业的手语教师。大多数专任教师不懂手语,尽管聘请了少数的手语教师进行课堂手语翻译,但是仅限于部分课程,并且手语翻译教师不能全部理解专业术语或用手语正确传达,会造成课堂授课信息失真。其次,师资队伍不稳定,大部分教师靠其他系教师兼任或外聘企业教师,受外部不确定因素影响大。

图2 市科委的科技人才梯队政策

2.首都科技人才梯队的现状

(1)总体呈金字塔结构。首都逐步形成了以青年人才为骨干,以领军及后备人才为中坚,以两院院士和战略科学家等杰出人才为引领的“金字塔”型科技人才梯队。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2017年,全市享受顶尖科技人才政策的总人次为312人次,享受领军及后备科技人才政策的总人次为3836人次,享受青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总人次为15176人次③,形成了1∶12∶49金字塔格局。

割台装置中采用独特的摘盘机构使葵花与茎秆的碗状纤维部完美分离,割台装置可根据向日葵高低进行调节,能使向日葵籽盘180°翻转,籽粒向上,从籽盘根部切断,带入的杂质很少,向日葵籽粒也不易洒落。

一是虽然政府制定出台了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8个行业系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1+8”的规划纲要体系,但缺少全市人才梯队培养意见来对首都人才梯队培养工作进行宏观布局。目前市级13个委办局制定实施的43项人才梯队政策中,仅有高创计划对已有人才政策进行整合。其他42项科技人才政策分布在13个部门,亟需优化整合。二是首都科技人才工作牵涉部门众多,组织部门、人力社保部门、教育部门、科技部门等都从不同角度出台相关的计划和政策支持和培育各类科技人才,这种多部门政策在扩大受益人群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相关部门间缺少对计划与政策的统筹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很难避免重复资助和过度资助的现象。

认定与表彰类科技人才政策累计支持5650人次,其中顶尖人才10人次,领军及后备人才1284人次,青年人才4356人次,占比分别为0.2%、22.7%和77.1%。认定与表彰类科技人才呈现1∶128∶436的金字塔型结构。从部门分布看,由团市委和市科协认定与表彰的人才占八成。顶尖人才认定与表彰全部来源于市委组织部;领军及后备人才认定与表彰主要来源于总工会和市委组织部,占比六成以上;青年人才认定与表彰来源于团市委和市科协。

表首都各部门科技人才梯队结构

〛3--1:33:97--1:3:20--1:4:9--1:7:382- 1:7- 1:3-1:101

一是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尚需优化。主要表现在没有建立起分类科学、适合不同行业特点、工作职能、不同梯队层级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一些评价标准注重诸如论文、获奖等指标数量,而没有充分考量对不同梯次科技人才创新要素、价值要素、质量要素和团队贡献的综合评价。二是科技人才梯次间晋升和储备机制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目前的市级科技人才计划、工程和项目,虽然提出通过承担重大项目、参与培训进修、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加大培育,但忽略了低层次人才向高层次晋升的机制和渠道,比如,只有市医管局的“使命、登峰、青苗”人才计划提出晋升机制,其他部门则没有明确;高层次科技人才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没有明确要求,比如,目前只有市委组织部的优秀人才资助、市人力社保局的北京学者等5项政策,明确实行导师制来指导自身科研工作;其他部门则有待加强储备机制。

(4)培养、认定与表彰类科技人才梯队均呈金字塔型结构。培养类科技人才政策累计支持11882人次,其中顶尖人才76人次,领军及后备人才1108人次,青年人才10698人次,占比分别为0.7%、9.3%和90.0%。培养类科技人才呈现1∶15∶141的金字塔型结构。从部门分布看,市委组织部、市教委政策支持的人才占五成以上。其中顶尖人才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和市卫生系统支持;领军及后备人才主要由中关村管委会、市科委支持,占四成以上;青年人才主要由市委组织部和市教委支持,占五成以上。

本次研究表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在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肝脏和血液的毒副现象。这说明比索洛尔在降低患者心率及血压方面有显著效果,在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方面有积极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从部门科技人才梯队结构看,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协、市卫生系统均呈现3层金字塔型结构;市科委、市政府侨办、市教委呈现2层金字塔型结构;中关村管委会、市委农工委、市国资委、市委统战部、市总工会和市外专局均只支持领军及后备人才发展;团市委则只支持青年人才发展。

三、首都科技人才梯队建设的主要问题

1.科技人才梯队建设的宏观布局有待加强

(2)各部门呈现不同类型梯队结构。从部门分布看,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市科协和市教委政策支持的科技人才占七成以上;市政府侨办、市国资委、市农工委3个部门政策支持的仅有235人次,占比为1.2%。顶尖科技人才政策累计支持312人次,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协、市卫生系统和市政府侨办政策支持;领军及后备科技人才政策累计支持3836人次,其中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市总工会政策支持的人才占六成以上;青年科技人才政策累计支持15176人次,其中市委组织部、团市委政策支持的人才占五成。

本文根据河北某新区的地理和降雨特点,在保证雨水调蓄池储存雨水功能基础上,研究调蓄系统在无人参与情况下实现自治理功能,主要内容包括:① 雨水收集;② 浮渣隔离;③ 调蓄池蓄水状态下淤泥清除;④ 雨水分级利用;⑤ 污泥分级处理等.

2.科技人才梯队缺乏团队支持

一是强化科技人才梯队建设中对团队的支持,根据不同梯次科技人才的实际需求,把团队建设和团队协作纳入到科技人才梯队的框架中。优先支持创新能力强、梯次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团队。二是重点关注北京市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具有发展优势的科技人才团队。重点培育具有自主创新发展潜力的科技人才团队,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具有重要作用。

3.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与培育有待提升

(4)科技人才政策呈现梯次化结构。各部门制定出台有关科技人才的政策基本符合“由高至低”的人才队伍梯队建设特点,初步形成了“顶尖科技人才——领军科技人才——领军后备科技人才——青年杰出科技人才——青年优秀科技人才”的5层梯队结构。比如,市委组织部形成了5层结构,市教委、市卫生系统、市科协形成了4层结构,市科委、市人社局形成了3层结构,团市委、市政府侨办形成了2层结构,其余部门则均为1层结构。

4.科技人才梯队建设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3)引进类科技人才梯队呈橄榄型结构。引进类科技人才政策累计支持1792人次,其中顶尖人才226人次,领军及后备人才1444人次,青年人才122人次,占比分别为13%、80%和7%。引进类科技人才高中低梯次结构比为1:6.4:0.5,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橄榄型结构。从部门分布看,市委组织部、市科协政策引进的人才占九成以上。其中顶尖人才由市科协、市政府侨办、市委组织部政策引进;领军及后备人才由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和市教委政策引进;青年人才全部由市委组织部政策引进。

伴随着各铁路勘察设计院发展进入成熟期,设计院纷纷将企业发展的主题定位于“实施战略转型、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并着力构建符合企业发展战略、适应市场需求、具有人力资本竞争优势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有利于企业内部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近年来一些设计院都在推行以项目管理为中心的强矩阵管理模式。铁四院明确提出要加快项目经理职业化发展步伐,进一步推动项目管理水平的现代化,加强总体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服务企业项目经理职业化发展的需要。

四、推动首都科技人才梯队建设的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科技人才梯队建设的宏观布局

一是加强科技人才梯队建设的顶层设计。围绕首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依托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绘制首都科技人才梯队建设的合理蓝图,明确首都科技人才梯队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层次结构、发展方向等具体措施。二是加强科技人才梯队政策的统筹协调。整合市级各部门科技人才的计划、工程与政策,构建不同年龄、不同类型队伍、不同梯次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实现各类科技人才政策的统筹与衔接。

2.注重发挥科技人才梯队建设的团队作用

一是目前13个委办局制定实施的43项科技人才梯队政策中,涉及团队支持的只有市委组织部的海聚工程与优秀人才培养资助等5项政策,人才团队政策占比仅为12%。二是在人才评价标准环节,侧重对高层次人才的能力条件、学历学位条件等的评判,忽略对其团队引领和组织管理能力的评判,比如,只有科委的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高聚工程”的创新领军人才,明确提出要注重团队协作能力。三是在人才激励政策和具体操作环节,人才资助侧重个人,缺少团队支持,比如“海聚工程”创业团队项目,与全职工作类、创业类、外专长期项目等个人支持额度一样,都是一次性奖励100万元,没有根据团队不同人数提供差异化支持额度。

3.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与培育

科学设置青年科技人才支持计划及保障政策,建立促进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长效机制。提高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资源拨付与资助力度,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分阶段给予不同资助,在青年科技人才发挥作用的黄金期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持,设立青年科学奖、杰出青年奖等奖项以激励青年人才。

4.推进科技人才梯次成长的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建立科技人才梯次晋升和退出机制。密切跟踪监督科技人才成长情况,实现不同梯次科技人才的优胜劣汰,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科技人才梯队培养机制,确保首都各梯次科技人才的成长和顺畅接续。合理设置不同梯次科技人才对低层次人才培养要求,发挥高层次人才“传帮带”作用,带动科技人才梯队中低层次人才向高层次的快速成长。二是制定价值导向与跟踪反馈结合的评价体系。选拔、评价各梯次科技人才,应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在重视人才能力、学历、技术背景和职业道德的同时,更要重视科技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创造的价值和所在梯队的团队中的贡献。注重对科技人才评价的持续跟踪与后续反馈,及时发现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纠正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标准、改善科技人才培养方式、提高科技人才培养效率。

注释:

①首都科技人才梯队梯次结构是对北京市有关科技人才的计划、项目、政策进行调研与分类梳理得出。

②北京市级层面的各类人才政策只要涉及到科研人才,即归于科技人才梯队相关政策。

③虽然全市人才政策分为5个层级,但有些计划的入选人数不能明确分到对应层级,因此为方便人才数量统计与梯次划分,本文都将人才梯队入选人次统计为“顶尖人才——领军与后备人才——青年人才”三个层次。

参考文献:

[1]宫健.胜利油田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8.

[2]舒佩君.JSCN公司人才梯队建设战略的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3.

[3]中共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科学人才观理论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李家强,陈致中.高效继任规划—如何建设卓越人才梯队.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5]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研究.人才梯队建设研究项目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6]王香芬.如何有效进行人才梯队建设[J].人力资源管理,2013,(12):146~148.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19)04-0059-03

[注]基金项目:本文受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自选课题《首都科技人才梯队现状与对策研究》(18902)资助。

作者简介:

陈媛媛,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标杆管理,人力资源,科技政策。

标签:;  ;  ;  ;  ;  ;  ;  ;  ;  ;  ;  

陈媛媛:首都科技人才梯队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