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测试间断性跪坐时腓肠肌的肌氧含量及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探讨练习间断性跪坐能否达到远程缺血预适应(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的效果,以改善心血管功能,预防运动性心血管意外。1)测试间断性跪坐时腓肠肌的肌氧含量,检测其阻断下肢血流的情况,判断这种简单的身体姿势改变能否使身体局部反复几次缺血再灌注,提高耐缺氧能力;2)测试分析间断性跪坐时HRV的变化特征,分析间断性跪坐时膝关节以下部位是否能实现反复几次缺血再灌注,能否远程引起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功能适应性变化,为有氧运动前通过间断性跪坐进行心血管准备活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研究方法:1)结合远程缺血预适应文献资料设计间断性跪坐方法为:跪坐5min后起立活动5min,如此重复3次为一组,耗时30分钟,跪坐时双膝双踝并拢,臀部压坐于双脚跟,使膝关节屈到接近0度,踝关节跖屈到接近180度,使双脚背尽可能贴于地面,躯干挺直,双上肢可自由活动,也可自然放于膝上;2)腓肠肌肌氧含量检测方法:用弹力带将美国产ANT+牌MOXY-3型肌氧含量测试仪绑在受试者右侧腓肠肌外侧头中上部的表面皮肤处,记录一组间断性跪坐全程其肌氧含量;3)一组间断性跪坐过程中HRV的测试方法:受试者佩戴Polar RS800CX型心率表心率带,记录期间的心率,将数据输入Excel中进行初步分类整理,用Polar Protrainer5软件处理、分段分析受试者HRV各指标数据;4)四周间断性跪坐前、后安静HRV的测试方法:四周间断性跪坐实验前、后,受试者均用PolarRS800CX型心率表测试5min清晨起床前的卧位心率,将所测数据输入Excel整理后,用Polar Protrainer5软件处理、分析HRV各指标数据。研究结果:1)测试江汉大学体育学院和医学院健康学生22人次间断性跪坐腓肠肌肌氧含量的结果,均呈规律性变化:每次跪下时肌氧含量便开始持续下降,至第1分钟末已显著降低,5min末大部分降至0,起立活动时肌氧含量先急剧上升,短暂超过正常值,随后降至正常值;2)测试16名体育学院学生在一组间断性跪坐过程中HRV的变化特征为:HRV频域指标LFn在三次跪坐、起立时分别是56.9±24.3,63.4±19.4,60.4±23.4,63.5±18.0,59.7±22.5,74.8±23.2,呈波浪上升趋势,均高于安静时的47.1±23.6,HRV频域指标HFn在三次跪坐、起立时分别是42.9±24.4,36.5±19.3,39.6±23.4,36.5±18.0,40.3±22.5,25.1±23.0,呈波浪下降趋势,均低于安静时的52.9±23.6,HRV非线性指标SD1在三次跪坐、起立时分别是31.3±22.2,29.5±22.6,34.8±26.8,32.7±25.7,33.9±30.9,31.1±33.0,均低于安静时的67.7±36.9,且呈下降趋势,HRV非线性指标SD2在三次跪坐、起立时分别是86.4±20.9,83.9±36.6,84.4±25.3,80.8±38.2,105.3±46.6,81.1±46.9,均低于安静时的139.5±56.8,且呈下降趋势,HRV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在三次跪坐、起立时均呈下降趋势;3)坚持四周实验期间每日至少一组间断性跪坐的10名受试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特征如下;HRV频域指标LFn和LF/HF在四周间断性跪坐后均下降,HRV频域指标HFn上升,HRV非线性指标SD1下降,SD2上升,HRV时域指标SDNN在四周间断性跪坐实验后上升、RMSSD和PNN50在四周间断性跪坐实验后均下降。研究结论:1)间断性跪坐能间断性阻断膝关节以下部位血流,理论上可以达到远程缺血适应性(RIPC)效果,故经常做间断性跪坐可以预防运动性心血管意外;2)间断性跪坐会引起HRV变化,对HRV具有一定的影响,间断性跪坐时膝关节以下多次缺血再灌注,引起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综合调节上升,副交感神经活动下降;3)四周间断性跪坐后心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能力未得到显著性改善,对安静HRV无显著性影响;4)要科学地运用间断性跪坐来改善心血管功能,预防运动性心血管意外,尚需更多实验支持:如将间断性跪坐与远程缺血预适应常规手段对比研究,如间断性跪坐的时间特性研究,每次跪坐、起立时间多长效果最佳,如间断性跪坐的早期保护作用和延迟保护作用研究。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国内会议
作者: 袁春平,叶少剑,宋涛,阮莎,詹瑞豪
关键词: 间断性跪坐,远程缺血预适应,肌氧含量,心率变异性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2019-11-01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社会科学Ⅱ辑
专业: 生物学,体育
单位: 江汉大学体育学院江汉大学医学院
分类号: G804.2
DOI: 10.26914/c.cnkihy.2019.032413
页码: 7545-7546
总页数: 2
文件大小: 1594k
下载量: 22
相关论文文献
- [1].督灸治疗阳虚质亚健康者的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中国民间疗法 2019(23)
- [2].右美托咪定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心电与循环 2020(01)
- [3].110例冠心病心率变异性与护理关系探索[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02)
- [4].脑卒中后患者心率变异性相关研究进展[J]. 上海医药 2020(05)
- [5].癌症患者456例心率变异性与预后的关系探讨[J]. 广东医学 2020(05)
- [6].心率变异性在儿童青少年中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05)
- [7].小儿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的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10)
- [8].散点图在心率变异性量化分析中的价值[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9(06)
- [9].脑卒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频域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16)
- [10].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16)
- [11].儿童神经介导性晕厥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08)
- [12].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研究[J]. 云南医药 2020(05)
- [13].心率变异性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17)
- [14].心率变异性在运动性疲劳监测中的进展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36)
- [15].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11)
- [16].多发性硬化患者心率变异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海南医学 2017(05)
- [17].心可舒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04)
- [18].多发性硬化患者心率变异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导刊 2017(03)
- [19].心率变异性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11)
- [20].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类型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性分析[J]. 医学研究杂志 2017(03)
- [21].基于心率变异性与精神负荷关系的研究[J]. 中国医疗设备 2017(06)
- [22].深海实潜中下潜人员的心率变异性研究[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7(04)
- [23].直升机飞行员疗养方法及疗养期间昼夜心率变异性[J]. 中国疗养医学 2017(07)
- [24].癫痫患者心率变异性监测的研究进展[J]. 癫痫杂志 2017(04)
- [25].运动与吸烟对健康青壮年男性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08)
- [26].高血压左室肥大心率变异性的临床观察[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03)
- [27].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抑郁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探讨[J]. 中国医疗设备 2017(S1)
- [28].情感障碍的心率变异性研究进展[J]. 四川精神卫生 2017(04)
- [29].炙甘草汤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 光明中医 2016(01)
- [30].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心率变异性与心率振荡相关性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