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浅埋煤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煤层,数值,围岩,模型,顶板,水文地质,裂隙。
浅埋煤层论文文献综述
谢沛[1](2019)在《安山煤矿浅埋煤层巷道底鼓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安山煤矿3~(-1)煤胶运大巷的底鼓问题,分析了巷道底鼓的主要原因,建立了巷道底鼓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及理论分析的方法得出底鼓类型,提出了底板切槽防治底鼓的措施。结合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底板中部切槽相比帮部切槽更能控制底鼓;随着切槽深度的增加,底鼓量越小,但当切槽深度过大时,不利于巷道顶板和帮部的稳定。将得到的卸压槽参数用于工程实践,使得底鼓现象得到有效控制,验证了卸压槽参数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陕西煤炭》期刊2019年06期)
姜圣贤[2](2019)在《浅埋煤层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支护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五阳煤矿工作面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支护模式合理性及稳定性,针对浅埋、深埋和快速推采的高效矿井沿空留巷的支护方式展开探究。结合该煤矿巷道地质条件,将围岩条件设置成各向同性质的弹性介质,建立数值模型并进行计算,并从原巷支护、锚索补强支护、巷旁支护、临时支护等方面对沿空留巷支护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认为,在36~150 m范围内的浅埋煤层的支护结构当中,将支护墙体的厚度设定在1 m以上,可有效避免整个顶板出现压碎等不良问题;混凝土的压力最大值为10 MPa时,整个支护安全系数符合安全支护标准;使用超前工作面的补打锚索时,在未浇筑的柔模墙区域、沿空巷道内部都应进行超前工作面加固施工。(本文来源于《陕西煤炭》期刊2019年06期)
蒋京泰,杜君武,刘琪,刘曦,周鹏斌[3](2019)在《浅埋煤层群下位煤层巷道布置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浅埋煤层群下位煤层巷道布置受上位煤层开采影响较大。通过FLAC3D数值计算分别对下位煤层工作面巷道外错式、重迭式和内错式布置的破坏特征、应力和变形规律进行分析,得出了内错式布置巷道时的顶板应力变化、变形量和破坏范围相对较小,下位煤层回采巷道宜采用内错式布置。(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杨尚,宁建国,商和福,茹文凯,郝嘉伟[4](2019)在《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顶板支护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回撤通道受采动影响巷道顶板稳定性差、变形大等问题,以内蒙古高家梁煤矿20117回撤通道为工程背景,提出回撤通道顶板补强支护方案,建立回撤通道锚固梁结构力学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锚固梁结构的稳定性,并在20117回撤通道进行现场实践。结果表明:20117回撤巷道顶底板移近量较小,巷道相对比较稳定,优化后的锚(网)索、垛式支架联合支护方式对围岩起到了加固与强化作用,很好地控制了围岩变形,保证了工作面回撤安全。(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路洋波,陈法兵,李岩[5](2019)在《浅埋煤层综放工作面支架合理支护强度确定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浅埋煤层综放工作面支架的合理支护强度并分析其矿压特征,以神东某矿12301工作面为例,确定了工作面顶板的类别,通过理论计算按工作面最大采高、支架承受载荷以及动载荷对所选用的型号为ZY11000/25/50的支撑掩护式支架的支护强度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支架工作阻力监测数据对支架的应用效果和工作面的顶板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所选用的支撑掩护式支架的初撑力统计合格率为62.8%,支架初撑力整体利用率较高,该型号支架能够完全适合支撑顶板。根据支架工作阻力监测数据得到,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平均12.78 m;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平均66.88 m;整个工作面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最大为67.1 m,最小为11.8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32.5 m,来压强度缓和;其中,基本顶显着来压期间,来压强度平均为30.0 MPa。确定该支架能够适应该类工作面的顶板活动规律。(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9年10期)
谢广祥,范浩,王磊[6](2019)在《浅埋煤层采场围岩力链演化规律及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浅埋煤层回采过程中,矿山压力显现剧烈,压架事故时有发生。针对回采过程中易突发剧烈的矿压现象,系统研究了煤层围岩力学特征及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首先采用颗粒元计算软件模拟分析采场围岩力链演化特征,随后分别建立了覆岩强力链拱失稳前、后力学模型,工作面支架受力模型,推导出强力链拱迹线方程,获得强力链拱在失稳前、后支架荷载的计算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实测对工作面支架荷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煤层开挖前,煤岩体受力架构由力链网络组成,围岩的承载作用主要来自于强力链,广泛分布的弱力链仅对围岩起辅助承载作用;煤层开挖后,强力链集结成束形成力链拱,力链拱是承载采场上方煤岩体重量的主要力系,工作面支架仅承担位于强力链拱下方的煤岩体重量;且随工作面的推进,强力链拱不断调整,先后经历了"形成—扩展—稳定—破断"的动态演化过程。随强力链拱拱顶的不断发育,当其承担荷载超过自身强度极限后便会失稳破断,导致剧烈的矿压现象,工作面支架荷载大幅增加,强力链拱的失稳断裂是工作面产生强动载现象的本质原因。研究成果合理解释了浅埋煤层工作面突发的剧烈矿压现象,为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杜家发,李文平,杨志[7](2019)在《张家峁煤矿N15203工作面浅埋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家峁煤矿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煤层埋藏浅,煤矿开采过程中导水裂隙带导通上覆含水层,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地下水涌入矿井,威胁矿井安全开采。为详细分析张家峁煤矿浅埋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情况,以矿区北翼N15203工作面地质条件为背景,利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方法对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进行了研究,并通过现场钻孔电视成像实测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表明:①数值模拟可展现覆岩破坏的动态变化规律,当工作面推进至60 m和110 m时,覆岩破坏速率明显加快,与关键层理论判断结果一致;②由于黄土层塑性变化较大,对导水裂隙带发育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导水裂隙带发育至基岩顶界附近,高度约108 m,裂采比约19.64;③通过与现场钻孔电视成像结果对比,数值模拟和关键层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保持一致,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导水裂隙带高度发育情况。分析结果对于陕北浅埋煤层开采覆岩导水裂隙带后续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9年10期)
刘明[8](2019)在《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支承压力监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台矿8715综采面为工程背景,根据设计的煤柱相对应支承压力监测方案进行现场监测,结合煤柱对应支承压力的实测数据和松动圈钻孔电视探测仪的探测,分析了浅埋煤层条件下的综采面区段煤柱的塑性区范围和松动区范围。结果表明:14号煤层区段煤柱的塑性区宽度为4m,合理的煤柱尺寸为18m,原煤柱宽度20m,可优化减小2m。(本文来源于《山东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李鹏,戴广龙,叶庆树,唐明云,聂士斌[9](2019)在《压入式通风条件下浅埋煤层工作面采空区漏风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活鸡兔井12下206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基于采空区"O"型垮落压实和非线性渗流理论,结合采空区"竖叁带"分布,建立了采空区叁维渗透率分布模型,利用CFD软件Fluent对压入式通风工作面采空区漏风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压入式通风下浅埋煤层工作面能位大于地表,使得工作面风量经采空区漏至地表,采空区内漏风流场在水平方向上近似呈"O"型分布,在垂直方向上近似呈"浴盆"状分布;从空气能位角度模拟研究了工作面与地表之间的能位差对采空区漏风的影响,研究得到工作面与地表之间的能位差越大,采空区与地表之间的漏风量也越大,并得到工作面与地表之间的能位差与漏风量呈指数函数关系。(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9年09期)
朱颜彬[10](2019)在《浅埋煤层区烧变岩水文地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神东煤田大规模煤炭开采与水资源保护的矛盾问题,通过钻探施工、地质调查、抽水试验、水文测井等手段对牛梁井田烧变岩的地质特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未来矿井开采3号煤层提供科学依据,以防烧变岩水害对矿井生产造成威胁,并达到保水采煤和保护水资源、保护沙漠生态建设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煤炭与化工》期刊2019年08期)
浅埋煤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分析五阳煤矿工作面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支护模式合理性及稳定性,针对浅埋、深埋和快速推采的高效矿井沿空留巷的支护方式展开探究。结合该煤矿巷道地质条件,将围岩条件设置成各向同性质的弹性介质,建立数值模型并进行计算,并从原巷支护、锚索补强支护、巷旁支护、临时支护等方面对沿空留巷支护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认为,在36~150 m范围内的浅埋煤层的支护结构当中,将支护墙体的厚度设定在1 m以上,可有效避免整个顶板出现压碎等不良问题;混凝土的压力最大值为10 MPa时,整个支护安全系数符合安全支护标准;使用超前工作面的补打锚索时,在未浇筑的柔模墙区域、沿空巷道内部都应进行超前工作面加固施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浅埋煤层论文参考文献
[1].谢沛.安山煤矿浅埋煤层巷道底鼓控制技术[J].陕西煤炭.2019
[2].姜圣贤.浅埋煤层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支护稳定性分析[J].陕西煤炭.2019
[3].蒋京泰,杜君武,刘琪,刘曦,周鹏斌.浅埋煤层群下位煤层巷道布置方法研究[J].煤炭技术.2019
[4].杨尚,宁建国,商和福,茹文凯,郝嘉伟.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顶板支护技术研究[J].煤炭工程.2019
[5].路洋波,陈法兵,李岩.浅埋煤层综放工作面支架合理支护强度确定及其应用[J].煤矿安全.2019
[6].谢广祥,范浩,王磊.浅埋煤层采场围岩力链演化规律及工程应用[J].煤炭学报.2019
[7].杜家发,李文平,杨志.张家峁煤矿N15203工作面浅埋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J].金属矿山.2019
[8].刘明.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区段煤柱支承压力监测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19
[9].李鹏,戴广龙,叶庆树,唐明云,聂士斌.压入式通风条件下浅埋煤层工作面采空区漏风规律研究[J].煤矿安全.2019
[10].朱颜彬.浅埋煤层区烧变岩水文地质特征研究[J].煤炭与化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