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反卷机论文和设计-郭世鹏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反卷机,包括定位机构、搬运机构、热切机构、分膜机构、拉膜机构、卷膜机构和撕膜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对电池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搬运机构用于将所述定位机构上的电池搬运到所述热切机构上的热切工位上,所述热切机构用于对电池极芯的膜片进行热切割,然后再将电池搬运到所述分膜机构上,所述分膜机构用于将所述热切机构上的膜片与电池极芯进行分离,所述拉膜机构用于将所述分膜机构上的膜片拉至所述卷膜机构附近,所述卷膜机构用于对膜片进行卷绕回收,所述撕膜机构用于对多层膜进行热切分开。该多工位反卷机能够对电池电芯进行高效地回收利用,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多工位反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机构(1)、搬运机构(2)、热切机构(3)、分膜机构(4)、拉膜机构(5)、卷膜机构(6)和撕膜机构(7),所述定位机构(1)用于对电池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搬运机构(2)用于将所述定位机构(1)上的电池搬运到所述热切机构(3)上的热切工位上,所述热切机构(3)用于对电池极芯的膜片进行热切割,然后再将电池搬运到所述分膜机构(4)上,所述分膜机构(4)用于将所述热切机构(3)上的膜片与电池极芯进行分离,所述拉膜机构(5)用于将所述分膜机构(4)上的膜片拉至所述卷膜机构(6)附近,所述卷膜机构(6)用于对膜片进行卷绕回收,所述撕膜机构(7)用于对多层膜进行热切分开。

设计方案

1.一种多工位反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机构(1)、搬运机构(2)、热切机构(3)、分膜机构(4)、拉膜机构(5)、卷膜机构(6)和撕膜机构(7),所述定位机构(1)用于对电池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搬运机构(2)用于将所述定位机构(1)上的电池搬运到所述热切机构(3)上的热切工位上,所述热切机构(3)用于对电池极芯的膜片进行热切割,然后再将电池搬运到所述分膜机构(4)上,所述分膜机构(4)用于将所述热切机构(3)上的膜片与电池极芯进行分离,所述拉膜机构(5)用于将所述分膜机构(4)上的膜片拉至所述卷膜机构(6)附近,所述卷膜机构(6)用于对膜片进行卷绕回收,所述撕膜机构(7)用于对多层膜进行热切分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1)包括工作台(11)、升降台(12)、卡板(13)、卡块(14)、多个伸缩机构(15)和传感器(16),所述工作台(11)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升降台(12)容置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卡板(13)、所述卡块(14)、所述传感器(16)均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1)上,所述卡板(13)与所述卡块(14)对应,所述升降台(12)、所述卡板(13)分别于不同的伸缩机构(15)的输出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15)为气缸或液压缸;所述传感器(16)为红外线传感器(1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机构(2)包括第一直线模组(21)、第二直线模组(22)、第一固定板(23)、第一定位板(24)、第二定位板(25)、第一夹板(26)、第二夹板(27)、第一气缸(28)和第二气缸(29),所述第一直线模组(21)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直线模组(22)竖直设置,所述第二直线模组(22)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3)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2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24)、所述第二定位板(25)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3),所述第一气缸(28)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板(24),所述第二气缸(29)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板(25),所述第一夹板(26)与所述第一气缸(2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板(27)与所述第二气缸(2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板(26)与所述第二夹板(27)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切机构(3)包括工作架(31)、第三直线模组(32)、工作板(33)、发热片(34)和刀片(35),所述第三直线模组(32)、所述工作板(33)均设置于所述工作架(31),所述发热片(34)设置于所述第三直线模组(32)的输出端,所述刀片(35)设置于所述发热片(34),所述工作板(33)设置有线型通孔,所述刀片(35)贯穿所述线型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膜机构(4)包括分膜机架(41)、第三定位板(42)、第一吸盘(43)、第三气缸(44)、第一滚筒(45)、第二滚筒(46)和第一电机(47),所述第三气缸(44)、所述第一滚筒(45)、所述第二滚筒(46)和所述第一电机(47)均设置于所述分膜机架(41),所述第三定位板(42)与所述第三气缸(4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吸盘(43)设置于所述第三定位板(42),所述第一滚筒(45)与所述第一电机(47)的输出端通过带传动、齿轮传动或链传动,所述第二滚筒(46)与所述第一滚筒(45)对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膜机构(5)包括第四直线模组(51)、第二固定板(52)和气动夹具(53),所述第二固定板(52)设置于所述第四直线模组(51)的输出端,所述气动夹具(53)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5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膜机构(6)包括升降机构(61)、脱膜杆(62)、卷膜杆(63)、第五直线模组(64)和第二电机(65),所述脱膜杆(62)与所述升降机构(6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卷膜杆(63)与所述第二电机(65)之间通过带传动,所述第二电机(65)设置于所述第五直线模组(64)的输出端,所述脱膜杆(62)与所述卷膜杆(63)相互垂直;所述升降机构(61)为气缸、液压缸或滑台。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工位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膜机构(7)包括撕膜机架(71)、上热切机构(72)、下热切机构(73)、第三滚筒(74)、第三电机(75)、第二吸盘(76)和第三吸盘(77),所述上热切机构(72)与所述下热切机构(73)的对应,所述第二吸盘(76)与所述第三吸盘(77)对应,所述第二吸盘(76)与所述上热切机构(72)并排设置,所述第三吸盘(77)与所述下热切机构(73)并排设置,所述第三滚筒(74)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机(75)的输出端,所述上热切机构(72)、所述下热切机构(73)、所述第三电机(75)、所述第二吸盘(76)、所述第三吸盘(77)均设置于所述撕膜机架(71)。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反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机柜(8),所述定位机构(1)、所述搬运机构(2)、所述热切机构(3)、所述分膜机构(4)、所述拉膜机构(5)、所述卷膜机构(6)和所述撕膜机构(7)均容置于所述支撑机柜(8)内。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反卷机。

背景技术

电池极芯的售后回收及报废过程中,耗时耗力耗资金,同时迫切期待对人员健康与环境进行保护。因此通常需要将电池极芯内部材料按不同材质区分来,使电池包极芯材料区分开后可以进行重复利用。

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极芯回收都是采用粉碎电池极芯进行回收的方式,第三方回收电池极芯后,在露天环境下进行自然分解处理,这种处理极芯的方式没有对电池极芯材料进行有效的区分,电池极芯材料的分解时间周期长,对环境(对水,土地,空气)污染大,同时,造成与人员接触多,对人员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可知,相关技术存在缺陷,亟待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工位反卷机,以改进现有回收处理方式,保护好环境与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材料利用率,提升生活环境质量,使得环境不被电池极芯的有害气体或液体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工位反卷机,包括定位机构、搬运机构、热切机构、分膜机构、拉膜机构、卷膜机构和撕膜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对电池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搬运机构用于将所述定位机构上的电池搬运到所述热切机构上的热切工位上,所述热切机构用于对电池极芯的膜片进行热切割,然后再将电池搬运到所述分膜机构上,所述分膜机构用于将所述热切机构上的膜片与电池极芯进行分离,所述拉膜机构用于将所述分膜机构上的膜片拉至所述卷膜机构附近,所述卷膜机构用于对膜片进行卷绕回收,所述撕膜机构用于对多层膜进行热切分开。该多工位反卷机能够对电池电芯进行高效地回收利用,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工位反卷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工作台、升降台、卡板、卡块、多个伸缩机构和传感器,所述工作台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升降台容置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卡板、所述卡块、所述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卡板与所述卡块对应,所述升降台、所述卡板分别于不同的伸缩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在工作时,将电池电芯放置在升降台上,传感器探测到电池电芯的存在,然后伸缩机构启动工作,推动卡板向前运动,使得电池电芯移动到升降台上,卡块防止电池电芯掉落,接着升降台将电池电芯升起到指定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工位反卷机的一种改进,所述伸缩机构为气缸或液压缸;所述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除此之外,伸缩机构还可以是其它具有相同功效的机构;传感器还可以是其它具有相同功效的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工位反卷机的一种改进,所述搬运机构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第一固定板、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直线模组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直线模组竖直设置,所述第二直线模组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二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对应。在工作中,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共同作用将电池电芯夹起来,第一直线模组带动电池电芯做水平运动,第二直线模组带动电池电芯做竖直运动,搬运机构将定位机构中升降台上的电芯产品搬运到热切机构中的热切工位进行完整热切后,再搬运到分膜机构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工位反卷机的一种改进,所述热切机构包括工作架、第三直线模组、工作板、发热片和刀片,所述第三直线模组、所述工作板均设置于所述工作架,所述发热片设置于所述第三直线模组的输出端,所述刀片设置于所述发热片,所述工作板设置有线型通孔,所述刀片贯穿所述线型通孔。在工作中,发热片对刀片进行发热加温,受热后的刀片在第三直线模组的带动下对电池电芯进行线性热切割。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工位反卷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分膜机构包括分膜机架、第三定位板、第一吸盘、第三气缸、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三气缸、所述第一滚筒、所述第二滚筒和所述第一电机均设置于所述分膜机架,所述第三定位板与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吸盘设置于所述第三定位板,所述第一滚筒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带传动、齿轮传动或链传动,所述第二滚筒与所述第一滚筒对应。在工作中,第一吸盘对电池电芯经过热切产生的膜片进行吸附,在第三气缸的带动下,第一吸盘将膜片带动到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第一滚筒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持续滚动,在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的夹持下,膜片持续向前运动,从而起到了分膜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工位反卷机的一种改进,所述拉膜机构包括第四直线模组、第二固定板和气动夹具,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四直线模组的输出端,所述气动夹具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在工作中,气动夹具将分膜机构分出来的膜片进行夹持,随后在第四直线模组的带动下做线性运动,将膜片往前拉。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工位反卷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卷膜机构包括升降机构、脱膜杆、卷膜杆、第五直线模组和第二电机,所述脱膜杆与所述升降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卷膜杆与所述第二电机之间通过带传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五直线模组的输出端,所述脱膜杆与所述卷膜杆相互垂直;所述升降机构为气缸、液压缸或滑台。在工作中,第五直线模组工作,将卷膜杆移动至拉膜机构的膜片处,卷膜杆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发生转动,卷膜杆对膜片进行卷绕,卷绕完成后,升降机构启动工作,带动脱膜杆升起,使得脱膜杆与膜片卷的端部配合,接着第五直线模组启动工作,带动脱膜杆水平运动,脱膜杆推动膜片卷从卷膜杆上脱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工位反卷机的一种改进,所述撕膜机构包括撕膜机架、上热切机构、下热切机构、第三滚筒、第三电机、第二吸盘和第三吸盘,所述上热切机构与所述下热切机构的对应,所述第二吸盘与所述第三吸盘对应,所述第二吸盘与所述上热切机构并排设置,所述第三吸盘与所述下热切机构并排设置,所述第三滚筒设置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上热切机构、所述下热切机构、所述第三电机、所述第二吸盘、所述第三吸盘均设置于所述撕膜机架。在工作中,第二吸盘、第三吸盘分别吸住从拉膜机构出来的上层膜片和下层膜片,上热切机构对上层膜片进行热切割,下热切机构对下层膜片进行热切割,第三滚筒在第三电机的带动下对中间层膜片进行卷绕回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工位反卷机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支撑机柜,所述定位机构、所述搬运机构、所述热切机构、所述分膜机构、所述拉膜机构、所述卷膜机构和所述撕膜机构均容置于所述支撑机柜内。在实际工作中,在支撑机柜上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报警灯、控制面板、高度调节支座等,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灵活地设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机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各机构在支撑机柜中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热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分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拉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气动夹具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卷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撕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定位机构;11-工作台;12-升降台;13-卡板;14-卡块;15-伸缩机构;16-传感器;2-搬运机构;21-第一直线模组;22-第二直线模组;23-第一固定板;24-第一定位板;25-第二定位板;26-第一夹板;27-第二夹板;28-第一气缸;29-第二气缸;3-热切机构;31-工作架;32-第三直线模组;33-工作板;34-发热片;35-刀片;4-分膜机构;41-分膜机架;42-第三定位板;43-第一吸盘;44-第三气缸;45-第一滚筒;46-第二滚筒;47-第一电机;5-拉膜机构;51-第四直线模组;52-第二固定板;53-气动夹具;6-卷膜机构;61-升降机构;62-脱膜杆;63-卷膜杆;64-第五直线模组;65-第二电机;7-撕膜机构;71-撕膜机架;72-上热切机构;73-下热切机构;74-第三滚筒;75-第三电机;76-第二吸盘;77-第三吸盘;8-支撑机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11所示,一种多工位反卷机,包括定位机构1、搬运机构2、热切机构3、分膜机构4、拉膜机构5、卷膜机构6和撕膜机构7,定位机构1用于对电池的位置进行固定,搬运机构2用于将定位机构1上的电池搬运到热切机构3上的热切工位上,热切机构3用于对电池极芯的膜片进行热切割,然后再将电池搬运到分膜机构4上,分膜机构4用于将热切机构3上的膜片与电池极芯进行分离,拉膜机构5用于将分膜机构4上的膜片拉至卷膜机构6附近,卷膜机构6用于对膜片进行卷绕回收,撕膜机构7用于对多层膜进行热切分开。该多工位反卷机能够对电池电芯进行高效地回收利用,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优选的,定位机构1包括工作台11、升降台12、卡板13、卡块14、多个伸缩机构15和传感器16,工作台11设置有第一通孔,升降台12容置于第一通孔,卡板13、卡块14、传感器16均设置于工作台11上,卡板13与卡块14对应,升降台12、卡板13分别于不同的伸缩机构15的输出端连接。在工作时,将电池电芯放置在升降台12上,传感器16探测到电池电芯的存在,然后伸缩机构15启动工作,推动卡板13向前运动,使得电池电芯移动到升降台12上,卡块14防止电池电芯掉落,接着升降台12将电池电芯升起到指定的高度。

优选的,伸缩机构15为气缸或液压缸;传感器16为红外线传感器16。除此之外,伸缩机构15还可以是其它具有相同功效的机构;传感器16还可以是其它具有相同功效的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优选的,搬运机构2包括第一直线模组21、第二直线模组22、第一固定板23、第一定位板24、第二定位板25、第一夹板26、第二夹板27、第一气缸28和第二气缸29,第一直线模组21水平设置,第二直线模组22竖直设置,第二直线模组22与第一直线模组2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固定板23与第二直线模组2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定位板24、第二定位板25均设置于第一固定板23,第一气缸28设置于第一定位板24,第二气缸29设置于第二定位板25,第一夹板26与第一气缸28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夹板27与第二气缸29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夹板26与第二夹板27对应。在工作中,第一夹板26、第二夹板27共同作用将电池电芯夹起来,第一直线模组21带动电池电芯做水平运动,第二直线模组22带动电池电芯做竖直运动,搬运机构2将定位机构1中升降台12上的电芯产品搬运到热切机构3中的热切工位进行完整热切后,再搬运到分膜机构4上。

优选的,热切机构3包括工作架31、第三直线模组32、工作板33、发热片34和刀片35,第三直线模组32、工作板33均设置于工作架31,发热片34设置于第三直线模组32的输出端,刀片35设置于发热片34,工作板33设置有线型通孔,刀片35贯穿线型通孔。在工作中,发热片34对刀片35进行发热加温,受热后的刀片35在第三直线模组32的带动下对电池电芯进行线性热切割。

优选的,分膜机构4包括分膜机架41、第三定位板42、第一吸盘43、第三气缸44、第一滚筒45、第二滚筒46和第一电机47,第三气缸44、第一滚筒45、第二滚筒46和第一电机47均设置于分膜机架41,第三定位板42与第三气缸44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吸盘43设置于第三定位板42,第一滚筒45与第一电机47的输出端通过带传动、齿轮传动或链传动,第二滚筒46与第一滚筒45对应。在工作中,第一吸盘43对电池电芯经过热切产生的膜片进行吸附,在第三气缸44的带动下,第一吸盘43将膜片带动到第一滚筒45与第二滚筒46之间,第一滚筒45在第一电机47的驱动下持续滚动,在第一滚筒45与第二滚筒46的夹持下,膜片持续向前运动,从而起到了分膜的作用。

优选的,拉膜机构5包括第四直线模组51、第二固定板52和气动夹具53,第二固定板52设置于第四直线模组51的输出端,气动夹具53设置于第二固定板52。在工作中,气动夹具53将分膜机构4分出来的膜片进行夹持,随后在第四直线模组51的带动下做线性运动,将膜片往前拉。

优选的,卷膜机构6包括升降机构61、脱膜杆62、卷膜杆63、第五直线模组64和第二电机65,脱膜杆62与升降机构61的输出端连接,卷膜杆63与第二电机65之间通过带传动,第二电机65设置于第五直线模组65的输出端,脱膜杆62与卷膜杆63相互垂直;升降机构61为气缸、液压缸或滑台。在工作中,第五直线模组65工作,将卷膜杆63移动至拉膜机构5的膜片处,卷膜杆63在第二电机65的带动下发生转动,卷膜杆63对膜片进行卷绕,卷绕完成后,升降机构61启动工作,带动脱膜杆62升起,使得脱膜杆62与膜片卷的端部配合,接着第五直线模组64启动工作,带动脱膜杆62水平运动,脱膜杆62推动膜片卷从卷膜杆63上脱落。

优选的,撕膜机构7包括撕膜机架71、上热切机构72、下热切机构73、第三滚筒74、第三电机75、第二吸盘76和第三吸盘77,上热切机构72与下热切机构73的对应,第二吸盘76与第三吸盘77对应,第二吸盘76与上热切机构72并排设置,第三吸盘77与下热切机构73并排设置,第三滚筒74设置于第三电机75的输出端,上热切机构72、下热切机构73、第三电机75、第二吸盘76、第三吸盘77均设置于撕膜机架71。在工作中,第二吸盘76、第三吸盘77分别吸住从拉膜机构5出来的上层膜片和下层膜片,上热切机构72对上层膜片进行热切割,下热切机构73对下层膜片进行热切割,第三滚筒74在第三电机75的带动下对中间层膜片进行卷绕回收。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支撑机柜8,定位机构1、搬运机构2、热切机构3、分膜机构4、拉膜机构5、卷膜机构6和撕膜机构7均容置于支撑机柜8内。在实际工作中,在支撑机柜8上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报警灯、控制面板、高度调节支座等,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灵活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时,将电池电芯放置在升降台12上,传感器16探测到电池电芯的存在,然后伸缩机构15启动工作,推动卡板13向前运动,使得电池电芯移动到升降台12上,卡块14防止电池电芯掉落,接着升降台12将电池电芯升起到指定的高度;第一夹板26、第二夹板27共同作用将电池电芯夹起来,第一直线模组21带动电池电芯做水平运动,第二直线模组22带动电池电芯做竖直运动,搬运机构2将定位机构1中升降台12上的电芯产品搬运到热切机构3中的热切工位进行完整热切后,再搬运到分膜机构4上;发热片34对刀片35进行发热加温,受热后的刀片35在第三直线模组32的带动下对电池电芯进行线性热切割;第一吸盘43对电池电芯经过热切产生的膜片进行吸附,在第三气缸44的带动下,第一吸盘43将膜片带动到第一滚筒45与第二滚筒46之间,第一滚筒45在第一电机47的驱动下持续滚动,在第一滚筒45与第二滚筒46的夹持下,膜片持续向前运动,从而起到了分膜的作用;气动夹具53将分膜机构4分出来的膜片进行夹持,随后在第四直线模组51的带动下做线性运动,将膜片往前拉;第五直线模组65工作,将卷膜杆63移动至拉膜机构5的膜片处,卷膜杆63在第二电机65的带动下发生转动,卷膜杆63对膜片进行卷绕,卷绕完成后,升降机构61启动工作,带动脱膜杆62升起,使得脱膜杆62与膜片卷的端部配合,接着第五直线模组64启动工作,带动脱膜杆62水平运动,脱膜杆62推动膜片卷从卷膜杆63上脱落;第二吸盘76、第三吸盘77分别吸住从拉膜机构5出来的上层膜片和下层膜片,上热切机构72对上层膜片进行热切割,下热切机构73对下层膜片进行热切割,第三滚筒74在第三电机75的带动下对中间层膜片进行卷绕回收。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多工位反卷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3747.5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334430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B09B 3/00

专利分类号:B09B3/00;B09B5/00;B65H35/08;B65H41/00;H01M10/54

范畴分类:41A;

申请人:广东秦泰盛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秦泰盛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85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咸西社区莲湖路4号3栋三楼

发明人:郭世鹏

第一发明人:郭世鹏

当前权利人:广东秦泰盛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潘俊达

代理机构:12201

代理机构编号: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多工位反卷机论文和设计-郭世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