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建立新型水文服务体系的分析与探讨

山西省建立新型水文服务体系的分析与探讨

一、山西省建立新型水文服务体系分析与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富康[1](2021)在《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汾河中游污染物总量三级分配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加快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活动的加剧造成水体水环境质量下降。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是污染物总量控制,而实施总量控制的核心工作是进行总量分配。要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就需要对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将总量控制目标具体分配至各污染源。因此,研究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模型,对改善水环境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汾河中游流域为研究对象,考虑区域环境经济之间发展关系,合理确定总量控制目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公平性、可行性原则为基础,构建污染物总量分配体系,对污染物总量目标进行分配。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1)控制单元划分及水环境问题诊断按照《山西省水功能区划》的水质要求,对汾河中游水质状况进行评价。明确污染源、入河排污口与河流水域之间的关系,基于汾河中游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行政区划及流域汇水特征,对汾河中游干流及主要支流文峪河、潇河采用Arcgis水文分析功能,进行水陆控制单元的划分。结果表明:1)汾河中游流域共划分为7个水陆控制单元,其中干流5个,支流2个。2)汾河中游流域2015-2019年水质综合污染指数逐年下降,但仍属于劣V类水体,水质以氮磷污染为主,其中NH3-N为首要污染物。3)汾河中游流域2017年COD、NH3-N的入河总量分别为20850.25 t、4466.46t,主要来源于汾河太原B段控制单元。(2)汾河中游流域动态水环境容量研究选择COD、NH3-N作为计算因,利用一维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对汾河中游水质进行模拟,并采用公式法对汾河中游流域不同水期的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汾河中游流域COD的水环境容量为65900.83 t/a,其中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30172.11t、24498.22t、11230.5 t;NH3-N的水环境容量为3302.98 t/a,其中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环水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1506.25 t、1223.92 t、572.81 t。(3)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污染物总量分配研究以首要污染因子NH3-N为总量控制因子,在水环境容量和流域环境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以2017年为基准年,选择容量总量的控制方式,通过“流域—控制单元—行政区—污染源”的三级分配体系,以公平性原则为基础,构建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行行政区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采用信息熵对主观赋权的各分配指标权重进行修正,考虑不同组合权重方案下总量目标的二级分配,并利用基尼系数法对二级分配结果进行评估,表明以人口和GDP为主要影响因素时的分配方案基尼系数最小,分配方案最公平合理。在二级分配基础上,考虑排污单位的排污现状、处理能力、污染物排放标准,构建线性规划模型,采用遗传算法结合粒子群算法进行污染物总量目标的最优化分配,将总量目标分配至各污染源。

徐元畅[2](2021)在《不同沙障的防风固沙生态服务效益研究 ——以库布齐沙漠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对沙漠地区生态治理进行生态服务效益评估有助于定量分析防风固沙措施的效果,为区域生态治理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借鉴和决策。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并取得了诸多成果。从前人研究发现,关于沙化土地生态效益评价研究方面,大多采用生态治理工程和草原沙漠化的评价指标和方法,而近些年随着风蚀模型、气流轨迹等模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结合模型进行沙化土地生态治理的生态系统服务效益研究。库布齐沙漠在风沙天气时易发生长距离传输,影响下风城市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为探究和建立合适的生态系统服务效应体系,将WEPS风蚀预测系统与HYSPLIT大气颗粒物传输模型进行耦合,对库布齐沙漠不同生态本底的PM10释尘进行了空间化分析,找出了库布齐沙漠的PM10高释放区,进一步的基于PM10高释放区进行前向轨迹模拟,设置不同沙障,研究了不同治理措施下的生态服务效益,计算并比较其对下风城市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的PM10释放量各不相同。草原风沙土、草甸风沙土的PM10年平均释放量最大,每立方米PM10释放量约3 kg;盐化潮土、潮土的PM10年平均释放量次之,每立方米PM10释放量约0.9kg;新积土年平均释放量在每立方米约0.7kg;棕钙土、淡栗钙土、淡棕钙土的PM10年平均释放量最小,每立方米PM10释放量约0.005kg。对于相同土壤类型的生态本底,土地利用类型为沙漠、盐碱地的网格容易产生更多的PM10释放,其次是裸地、旱地,而有植被的区域PM10年平均释放量较小。(2)库布齐沙漠地区不同生态本底的PM10释放量呈现出以下规律:PM10高释放量区域主要位于库布齐沙漠的中部地区,土壤以草原风沙土、草甸风沙土为主,土地覆被类型大部分为沙漠;东部以新积土、草原风沙土为主的地区PM10年排放总量次之;西南部以潮土、淡棕钙土、棕钙土为主,土地类型为裸地、稀疏草地,这一地区是库布齐沙漠PM10年释放量最低的地区;库布齐沙漠北部边缘、中部的PM10年释放量低值区与库布齐沙漠锁边林切割治理有关。(3)库布齐沙漠释放的PM10在对周围城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石嘴山市受影响最高,WCWT贡献值在150μg·m-3以上;西南方向次之,影响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吴忠市、中卫市,WCWT贡献值在150μg·m-3以上;南方向的甘肃省庆阳市、陕西省咸阳市、榆林市以及延安市,东南方向经过河南省到达湖北省和安徽省,WCWT贡献值在100μg·m-3以上,有大量200μg·m-3以上的高值区;北方向跨过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到达蒙古国境内,其WCWT贡献值在150-200μg·m-3左右;东方向PM10WCWT传输距离最远,途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山西省朔州市、大同市,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北京市到达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最后到达黑龙江省,其WCWT贡献值在100-200μg·m-3左右;西方向影响最低,内蒙古阿拉善盟、甘肃酒泉市,其WCWT贡献值在50-150μg·m-3。(4)耦合WEPS风蚀预测系统与HYSPLIT模型,设置不同沙障评估生态效益,就年PM10释放减少量和PM10日均减少了来说,不同生态治理措施的减少量呈现以下特点:1年树龄樟子松沙障>芦苇沙障>5年树龄樟子松沙障>尼龙阻沙网>梭梭>10年树龄樟子松沙障>20年树龄樟子松沙障。就WCWT贡献值来说,芦苇沙障降低了各个方向的PM10传输,WCWT贡献值低于100μg·m-3,东方向和东南方向传输基本上被降低到了50μg·m-3以下。1年树龄樟子松沙障将各个方向的WCWT贡献值降低到了100μg·m-3。其余沙障都将库布齐沙漠向外传输PM10的WCWT贡献值降低到了50μg·m-3以下。将人口、GDP数据于WCWT分析结果结合,根据耦合模型评估社会经济效益:1.受库布齐沙漠PM10传输影响的城市分布特点为:库布齐沙漠周边的城市地区、库布齐沙漠东方向、南方向地区受影响面积大、PM10浓度高;而库布齐沙漠东南方向和东方向地区GDP和人口受库布齐沙漠PM10传输影响大,各沙障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库布齐下风城市的受影响的GDP、人口,尤其是南方向和东南方向省市。

刘宣晟[3](2021)在《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山西的气候环境造成了山西社会水旱交织的境况,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面临的此种问题尤为典型。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都在快速增长。但盲目建设也导致了地域自然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和景观风貌的趋同。临汾-运城盆地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通过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了地域传统的水适应性景观,并在雨洪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智慧和经验。因此,如何提取地域水适应景观特征,并挖掘其中所蕴涵的雨洪管理的生态智慧,同时结合现代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来构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是本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山西师范大学所在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归纳总结其在灌区影响下的独特地域景观特征和适应地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海绵经验与智慧。文章从农田水适应性景观、水利水适应性景观、聚落水适应性景观三个方面分析了临汾-运城盆地的地域水适应景观空间特征,并以此总结出蕴含在地域水适应景观中的传统海绵智慧和地域雨洪管控经验。(2)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所具有的雨洪管控智慧特点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对比,对海绵校园景观设计的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进而提出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六个原则和四个策略,同时针对校园开敞空间、校园交通空间及校园界面空间等不同的校园场地,提出适应场地特征的雨水景观营造方法。(3)依据设计策略和方法,通过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实际案例来对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验证。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地域适应性的角度分析归纳了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与传统海绵经验及智慧;(2)将传统水适应性景观雨洪管控经验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比较,从而对海绵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流程进行地域适应性优化;(3)分析传统水适应性景观特征及生态智慧特点,结合校园景观设计特性,提出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4)提出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策略与方法,将提出的策略与雨水景观营造方法应用于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进行设计实践。论文力图通过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这一场地特征以小见大,使得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能够为此后同类型下的场地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赵珍[4](2021)在《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特征及提升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晋南地域处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河东文化、尧舜禹华夏文明和晋文化历史传说汇聚于此,悠久的农耕文明和兴盛于此的晋商文化活动,使得该地区形成众多独具特色风貌的传统村落。随着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面临乡土文脉断裂、地域风貌缺失、空间活力低下等现实问题,且缺乏有效的地域性乡村风貌指引策略。近些年国家相关文件不断提出要加强对乡村传统风貌的发掘引导,在此契机下以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纳总结、类型分析方法以及图示化方法揭示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乡土地域性特征,并提出地域文脉下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提升重构策略。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从地域层面概括归纳晋南传统村落的街巷空间与地域特征的关联性。归纳晋南传统村落地形地貌及年代特征、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构成要素、街巷景观风貌在晋南地域背景下的生态、乡土、审美、文化、意象等特性。(2)分别从街巷空间肌理格局和街巷空间乡土景观要素两大层面深入分析。采用对比归纳、图示化方法总结街巷肌理演变、结构秩序、布局形态、尺度比例、界面以及节点风貌、街巷与院落空间联系等空间特征规律;从乡土自然植物景观、乡土物质文化景观、乡土非物质人文景观三个方面总结提炼晋南传统村落街巷乡土景观风貌特征和人文精神内核。(3)从街巷空间格局体系风貌和街巷乡土景观风貌提出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规划设计策略方法,并以城内村为实例探讨研究思路及提升策略的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归纳总结地域文化和背景下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空间格局特征和乡土风貌特征,结合场所理论、有机更新及微更新理论,提出晋南地域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提升规划设计策略。(2)总结凝练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空间格局肌理特征和乡土要素风貌特征,建立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体系。(3)基于归纳总结的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特征内涵和现状问题,提出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提升规划设计策略,以城内村为例进行实践论证研究。

郭琛[5](2021)在《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现象频繁发生,多重水危机问题接踵而至,导致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退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太原市,由于前期以发展煤炭资源为主,造成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严重的局面,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可以极大改善目前的现状,因而本文在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海绵城市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海绵城市内涵为出发点,结合太原市实际情况,从规划建设和项目建设两方面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现状分析,并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相关指标体系,引入DPSIR模型建立了包括目标层、系统层、指标层3层,共33个指标的太原市海绵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阐述太原市2010—2019年10年间海绵城市建设水平的变化趋势,且在同一指标体系下,分别对山西省其余10个地市和全国7个代表性试点海绵城市进行相应比较,本文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先对各个系统层进行KMO与Bartleet检验,验证所选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后确定指标权重、主成分特征值、累积贡献率与系数矩阵,算出各个子系统的得分并配合均决策方差法算出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水平总体上呈逐渐上升的态势。特别是在2016年显着提升,综合得分由负值转为正值,在此以后海绵城市建设能力也持续、加速提高,并在2019年达到顶峰。但是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太原市仍需控制人口数量和用水压力,逐步加大对人工海绵体的建设及环境影响与响应的力度,特别是在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再生水利用率、环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投入比例等关键指标上需要多下功夫;与其他城市比较而言,虽然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潜力巨大,与试点城市相比却仍存在较大差距。最后通过深入剖析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和综合评价,找到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系统法规和标准、建设管理不到位、公众响应度不高、资金筹集困难、技术陷入瓶颈,针对以上具体问题,分别从政策制度、监管责任、智慧海绵、资金渠道和公众参与5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推进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左敬[6](2021)在《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聚落形态解析和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西省平定县土岭头传统村落为例》文中提出当今,目之所及的中国传统村落都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鼎盛期——衰落期——再生期”五个阶段,无一不是经过成百上千年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交融积淀而生成的,这是长期以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伟大成果,也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现存优质标本。土岭头村形成至今近千年,历史演变轨迹清晰,古村独特的“鼎”字形街巷格局至今保存较完整,反映出明清时期村落发展鼎盛的模样,村内还留存了一批明清时期的传统建筑,这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智慧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研究价值。本文以土岭头村为分析对象,以空间句法为主要理论基础,研究过程中涉及到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等多种学科,借助AUTOcad、Depthmap、Arc GIS、Excel等软件,通过多维量化分析解读聚落空间,计算得到的量化数据可以更准确地揭示埋藏在表面物质空间下的深层次人文现象,使我们可以更理性、更客观、更科学地认识村落形态。基于此结合土岭头村自身价值特性得到的保护发展策略的可操作性更强、说服力更高,可以避免制定“千村一面”的保护发展规划,也可以充实山西省晋中地区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丰富中国传统村落活化保护的相关理论。本文主要由三个部分、五个章节组成。第一部分是研究基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明确了研究的缘起、背景、对象、目的、意义、综述、内容、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从详尽的实地调研资料中分析、整理和归纳出土岭头村的生成背景,重点分析阐述了聚落的区位条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第二部分是研究核心部分,包含第三、四章节的内容。第三章首先对空间句法理论进行了概念解析、研究方法和参数介绍,另外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土岭头村的整体形态、街巷空间和公共空间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定量分析,从而揭示深层社会空间与表面聚落空间之间的联系。第四章同样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对土岭头村的院落构成、单体建筑和装饰构件展开了较为全面的举例、统计、归纳和总结,其次对村中两处重点民居院落进行深入的空间句法定量分析,进而得到传统建筑院落的空间组构关系。第三部分是研究实践部分,包含第五章节的内容。首先基于论文前两部分凝练出土岭头村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同时梳理出村落现存的主要问题。其次以实际情况出发,从保护原则、内容、层次及措施角度探讨土岭头村的保护研究。最后以村落的上位规划为前提,进行村落的发展研究,制定出一套有针对性、地域性的发展定位、途径和规划。

米家鑫[7](2021)在《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半干旱区井工矿山的植被在开采沉陷后存在受损的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地表形变对植被是否存在长期影响却依然存在分歧,厘清其机理有助于矿区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混合决策,降低修复成本,提高生态恢复力。因此,极有必要探明地表形变发生后植被受到的长期影响,从而为矿区植被重建提供理论指导。为此,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矿区作为研究区,首先采用资料搜集、野外调查、遥感反演等方法获取了地表形变及植被的基础数据;然后利用归纳推理、回归分析和动力学系统建模方法揭示了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接着使用数学建模方法构建了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然后通过系统仿真方法开发了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模拟模型;最后基于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提出了对井工矿山植被重建体系的建议。本文研究目的是揭示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目标旨在揭示地表形变对植被影响的作用机理,构建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评价模型和模拟模型。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地表形变对植被存在长期影响,形变的剧烈程度决定了对植被的影响程度。解析地表形变的性质发现,地表形变具有动态性和静态性特征,分别对植被产生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当地表形变在静态时具有空间差异性和状态稳定性特征。根据对植被的影响尺度,地表形变分为导致整体植被变化和局部植被变化的地表形变,分别以地表沉陷与地表裂缝为代表。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植被结构参数与地形、土壤退化程度与地裂缝形态之间均显着相关,表明地形的变化将对植被产生长期影响,形变的剧烈程度是植被受影响程度的关键,其中沉陷深度、沉陷角度和沉陷方向是地表沉陷影响植被的关键因素,决定了植被的立地条件;开裂距离和沉陷角度则是地表裂缝影响植被的关键因素,决定了土壤的退化程度。(2)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来源于形变发生时导致的植被和土壤退化,从而限制了形变发生后的植被生长和群落演替。基于建立的植被-土壤-气候状态的动力学模型(VSW Model),分析地表形变对植被的影响过程发现,地表形变发生时植被及其土壤的基质条件发生退化,这种立地条件的变化将长期且持续的限制植被在自然驱动下的生长与演替。长期影响的强度由地表形变的剧烈程度决定,同时也与影响时间、气候条件、形变前植被和土壤的基质条件以及植被和土壤的自然变化系数有关。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过程具有空间差异性、时间持续性、作用间接性和基质决定性特征;影响结果分为植被的状态变化和类型变化,分别反映了植被生长状态和植物群落演替受到的长期影响。(3)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引起了植被生长状态的下降,其中草本植被受地表形变的影响最大,乔木植被次之,灌木植被最小。基于构建的植被生长对照模型和植被生长过程指标,通过对照法评价了云冈矿区地表形变区内乔木、灌木和草本植被受到的长期影响。评价结果表明云冈矿区的地表形变在1987-2017年间引起乔木、灌木和草本植被的生长状态较自然对照区的植被分别出现了6.79%、4.03%、15.10%的下降。其中乔木和草本植被的各项评价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而灌木植被的生长趋势与归一化谱熵指标反而出现了17.26%与2.77%的提高,但年度NDVI最小值出现了19.39%的下降,表明不同类型的植被在生长状态上对地表形变长期影响的响应存在差异。(4)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将导致乔木植被退化为灌木和草本植被,并促进灌木植被的生长和聚集,最终引起植被格局的破碎化。使用基于元胞自动机开发的植物群落演替模拟系统模拟了研究区在原始情景和地表形变情境下植物群落的30年自然演替过程,并以沟壑地形和平坦地形条件、高初始植被及低初始植被覆盖条件组合成四种初始条件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地表形变对植物群落演替的长期影响主要表现为限制乔木植被的生长和群落发展,并使形变区率先形成灌木植被的聚居区,原本紧密的植被格局趋于破碎化。对比不同初始条件的模拟结果发现,地表形变对地形平坦区的植被影响大于沟壑区,对低初始植被覆盖区的植被影响大于高初始植被覆盖区;对乔木植被格局的影响最为明显,原始情景和形变情景间的差异度在无初始植被时始终大于0.5。随着植被覆盖度的提高,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将逐渐减弱,原始情景和形变情景间植被格局的差异逐渐减小。(5)设计长期目标、治理长期影响、实施长期监管是针对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井工矿山植被重建体系的核心思想。根据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和表现方式,对植被重建体系的设计者提出了“因地制宜,长期规划,重点治理,整体修复”的设计准则建议;对植被重建体系的实施者提出“监测、评价、模拟、规划、治理以及反馈”的实施框架建议;对植被重建体系的监管者提出了建立整体评估、长期监测和实时治理机制的推进政策建议。为实现矿山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有必要在井工矿山生态保护与恢复研究中考虑地表形变的长期影响。认识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有助于了解井工矿山生态系统中各类要素和过程间的复杂作用关系,为制定新的矿山生态修复和植被重建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该论文有图120幅,表34个,参考文献271篇。

曹鹏[8](2020)在《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临汾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湿地含有丰富的水源及物种资源,蕴含巨大的生态效益,被称作“地球之肾”。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湿地作为城市最大的生态绿地,对美化城市形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起着重要作用。湿地公园作为国家湿地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其他水景公园,具有显着的生态、文化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我国对湿地公园景观研究起步较晚,其相应的设计理论还不成熟。湿地公园在设计过程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盲目生硬照抄,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普遍存在雷同化现象。所以发掘地域文化内涵,提炼文化符号,融入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湿地公园是当今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临汾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引入地域文化概念,同时对国内外优秀湿地公园案例进行解读,借鉴其成功之处。通过对临汾市湿地公园的景观现状调查,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功能布局不完善,与周边环境不协调;文化内涵表现不足,主题不突出;景观小品形式堆砌,表现手法单一;铺装样式简单,缺乏可识别性特色。针对存在的不足问题,提出湿地公园的地域文化景观营造策略:尊重地域自然环境,营造湿地生态景观;以文化传承为主线,回归人文景观塑造;融入现代新工艺,增强湿地文化艺术性。重点就湿地公园的地域文化景观设计原则、表现手法以及构成要素做详细分析。最后以临汾市侯马浍河湿地公园设计为例,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设计中,推动侯马构建“一山一河”生态文明建设,以期为临汾市其他湿地公园发展建设提供一些经验。

唐家凯[9](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侯贵荣[10](2020)在《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内林龄相近的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刺槐?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栎类(Quercus dentata Thunb.)次生林为对照,基于林地调查和固定观测的方法获取林分结构(林分密度、树高、胸径、郁闭度、冠幅、叶面积指数、林分角尺度、林木竞争指数、林木大小比和林层指数)、基于吉县国家生态定位站定位观测设施获取不同林分结构对应的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育功能和蓄水减沙功能)等基础数据,对四种林分的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进行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确定急需开展林分结构优化的林分类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低效林的判别、分类分级、低效成因以及林分结构优化配置研究。本文通过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的耦合关系判别出能够提高水土保持功能的可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解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影响路径及影响强度,并量化林分结构因子的调控范围和阈值。本研究拟解决以调控林分密度为主的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关键技术,为实现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精准调控、空间配置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就林分结构而言,刺槐林、油松林和刺槐×油松混交林等人工林林分密度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性,次生林林分密度分布较为均匀。四种典型林分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较大的差异性,不同林分水平结构呈现较强的规律性,而垂直结构规律性较弱。混交林各林分结构因子分布特征比纯林更接近于次生林,宜营造混交林。(2)关于水土保持功能,四种典型林分中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最优,次生林土壤保肥功能高于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高于氨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次生林蓄水减沙功能优于人工林,混交林地水土流失量相对刺槐和油松较少。四种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急需对人工纯林开展林分结构优化,因刺槐属于速生树种,其森林生态系统变化大于油松林,应优先开展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3)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判别及分类分级。根据刺槐林林分结构因子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SWBI,0~10)分布特征曲线,以水土保持功能为导向,本研究将刺槐林划分为正常林分(SWBI为6~10,面积占比为63.59%)和轻度低效林分(SWBI为4~6,面积占比为16.41%)、中度低效林分(SWBI为2~4,面积占比为13.33%)和重度低效林分(SWBI为0~2,面积占比为6.67%),其中,研究区三种低效林总面积占比为36.41%。(4)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三种低效林对水土保持功能有显着影响的林分结构因子类型整体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刺槐林轻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树高、冠幅、叶面积指数;造成刺槐林中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林木竞争指数、树高、角尺度;而造成刺槐林重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树高、林木竞争指数、叶面积指数。不同等级低效林的结构和功能耦合结果还表明林分密度对其余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具有显着影响作用。三种低效林主要林分结构中除了树高因子随低效等级增加呈减少趋势,其余结构因子表现为两极分化趋势,不合理的林分结构配置造成了低效刺槐林。此外,在研究区气候条件持续暖干旱化、林地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低的综合影响下,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也每况愈下。(5)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轻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698株·hm-2,树高=11 m,冠幅=7.52 m2,叶面积指数=2.35;中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529株·hm-2,郁闭度=0.66,树高=9.86m,林木竞争指数=2.14,角尺度=0.62;重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459株·hm-2,郁闭度=0.61,树高=9.39m,林木竞争指数=2.03,叶面积指数=2.13。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低效刺槐林优化后可比优化前其水土保持功能有望分别提高0.86倍、3倍和6倍,对不同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进行验证,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的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可接受用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值的估算(APE<10%)。实践中,林分密度是容易直接调控的因子,而树高、冠幅、郁闭度、叶面积指数、林木竞争指数和角尺度是不易直接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基于此,本研究又通过三种低效刺槐林的主要林分结构影响因子与林分密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控林分密度实现其余林分结构因子的优化,并提出了不同程度低效刺槐林优化后的林分密度建议。(6)本研究通过刺槐林地土壤水分资源和土壤养分资源与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对低效林适宜林分密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晋西黄土区刺槐林适宜林分密度应控制在1400~1700株·hm-2之间。为了保证刺槐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应将刺槐林的林分密度控制在此范围内。

二、山西省建立新型水文服务体系分析与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省建立新型水文服务体系分析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汾河中游污染物总量三级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环境容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分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分配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2.1 基础理论
        2.1.1 水环境容量
        2.1.2 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与分配
    2.2 技术方法
        2.2.1 水环境容量计算
        2.2.2 污染物总量分配技术
3 研究区概况及水环境系统分析
    3.1 流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水文气象特征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水功能区划与控制单元划分
        3.2.1 水功能区划
        3.2.2 控制单元划分
    3.3 水质状况评价与分析
        3.3.1 水质评价指标与方法
        3.3.2 水质监测断面的设置
        3.3.3 水质状况评价与分析
    3.4 汾河中游流域污染负荷核定
        3.4.1 污染物排放状况调查
        3.4.2 汾河中游流域污染物排放汇总
    3.5 小结
4 汾河中游动态水环境容量研究
    4.1 汾河中游水质模型构建
        4.1.1 水动力模型的构建
        4.1.2 水质模型的构建
        4.1.3 模型参数率定
        4.1.4 模型验证
    4.2 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参数
        4.2.1 控制因子及水质目标
        4.2.2 设计水文条件
        4.2.3 水质综合降解系数
    4.3 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4.4 环境容量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分析
        4.4.1 基础资料合理性分析
        4.4.2 计算条件合理性分析
        4.4.3 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合理性分析
    4.5 动态水环境容量分析
        4.5.1 不同水文期水环境容量动态变化分析
        4.5.2 不同控制单元河段水环境容量动态变化分析
    4.6 小结
5 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汾河中游污染物总量分配研究
    5.1 总量控制指标与控制目标的确定
        5.1.1 基于EKC曲线的汾河中游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5.1.2 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
        5.1.3 总量控制指标的确定
    5.2 基于TMDL的NH_3-N总量一级分配
    5.3 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NH_3-N总量二级分配
        5.3.1 分配模型
        5.3.2 分配系数的确定
        5.3.3 基于信息熵的权重确定
        5.3.4 污染物总量初始分配结果
        5.3.5 方案公平性评估
        5.3.6 污染物总量二级分配结果
    5.4 基于线性规划的NH_3-N总量三级分配
        5.4.1 分配模型
        5.4.2 分配方案
    5.5 方案合理性对比
    5.6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2)不同沙障的防风固沙生态服务效益研究 ——以库布齐沙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系统服务及生态服务效益研究进展
        1.3.2 土壤释尘模型研究进展
        1.3.3 风沙传输模型研究进展
        1.3.4 沙障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介绍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条件概况
        2.1.2 生态治理概况
    2.2 数据介绍
        2.2.1 生态本底数据
        2.2.2 气象数据
        2.2.3 社会经济数据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WEPS风蚀预测系统
        3.1.1 WEPS数据集
        3.1.2 WEPS子模型
    3.2 HYSPLIT前向轨迹模型
第四章 WEPS风蚀预测系统与HYSPLIT模型的耦合
    4.1 WEPS风蚀预测系统数据本地化处理
        4.1.1 研究区拆分
        4.1.2 天气发生器的调用
        4.1.3 土壤和作物数据集的调用
    4.2 基于WEPS风蚀预测系统的PM_(10)释放量计算结果
        4.2.1 不同生态本底下的PM_(10)年单位释放量
        4.2.2 不同区块下的PM_(10)年释放总量
    4.3 HYSPLIT模型耦合沙尘传输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模型验证与比对
    5.1 RWEQ模型与WEPS风蚀预测系统
        5.1.1 模型方法对比
        5.1.2 模型结果对比
    5.2 耦合模型结果周边站点实测数据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沙障的防风固沙生态服务效益
    6.1 沙障设置
        6.1.1 樟子松沙障
        6.1.2 梭梭沙障
        6.1.3 尼龙阻沙网沙障
        6.1.4 芦苇沙障
    6.2 防风固沙生态服务效益评价
        6.2.1 不同沙障下的生态效益评估
        6.2.2 不同沙障下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介绍

(3)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学科问题
        1.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景观体系下雨水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1.4.2 海绵校园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及与本研究的启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地域性
        2.1.2 适应性
        2.1.3 水适应性景观
        2.1.4 海绵校园
    2.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理论基础
        2.2.1 海绵城市基础理论
        2.2.2 水文学基础理论
        2.2.3 地域性及生态智慧相关理论
    2.3 相关典型案例研究
        2.3.1 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
        2.3.2 沈阳建筑大学
        2.3.3 清华大学胜因园
    2.4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案例对本研究的启示
        2.4.1 海绵城市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4.2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4.3 现有实践及传统生态智慧对本研究的启示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临汾-运城盆地水适应景观特征分析
    3.1 临汾-运城盆地概况
        3.1.1 区位概况
        3.1.2 气候及降水
        3.1.3 地形与地貌
    3.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3.2.1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类型及地域特征
        3.2.2 传统水适应性农田景观海绵智慧
        3.2.3 农田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3.3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3.3.1 传统水适应性水利景观的类型
        3.3.2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3.3.3 引泉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3.3.4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3.3.5 引河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3.3.6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地域特征
        3.3.7 引洪灌溉下的水适应景观海绵智慧
        3.3.8 水利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3.4 传统水适应性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
        3.4.1 洪涝灾害与聚落分布
        3.4.2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地域景观外部环境
        3.4.3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3.4.4 传统城镇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3.4.5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地域特征
        3.4.6 传统乡村水适应性景观海绵智慧
        3.4.7 聚落景观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启发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4.1 基于地域适应的校园海绵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4.1.1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传统水管理生态智慧
        4.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途径
        4.1.3 传统水管理智慧与现代海绵城市理念的耦合
        4.1.4 基于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优化
    4.2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4.2.1 乡土地域化原则
        4.2.2 动态适应性原则
        4.2.3 耐用持久性原则
        4.2.4 节约低成本原则
        4.2.5 生物多样性原则
        4.2.6 生产教育性原则
    4.3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设计策略
        4.3.1 策略一:构建基于传统水利景观智慧的校园雨洪管理系统
        4.3.2 策略二:引入基于传统农田景观智慧的校园生产性景观
        4.3.3 策略三:延续基于传统聚落景观智慧的校园景观肌理
        4.3.4 策略四:营造基于地域乡土植物的校园生境
    4.4 地域适应的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4.4.1 校园雨水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4.4.2 影响校园雨水场地景观设计素
        4.4.3 适应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4.4.4 适应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4.4.5 适应校园界面空间雨水场地的空间布局与设计方法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地域适应性的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实践
    5.1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地域背景
    5.2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景观系统规划
        5.2.1 设计策略及设计理念
        5.2.2 总体布局及景观分区
        5.2.3 雨洪管理系统的构建
    5.3 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海绵校园雨水场地空间布局及设计方法
        5.3.1 校园开敞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5.3.2 校园交通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5.3.3 校园功能空间雨水场地布局及设计方法
    5.4 适应传统地域特征及海绵智慧的师大校园景观节点设计
        5.4.1 校园明渠景观设计
        5.4.2 校园生产景观设计
        5.4.3 校园乡土生境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特征及提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状问题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相关理论
        1.4.1 外部空间理论
        1.4.2 场所理论
        1.4.3 有机更新理论
        1.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5 微更新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
        1.5.1 国外相关研究
        1.5.2 国内相关研究
        1.5.3 研究述评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基础研究
    2.1 晋南地域传统村落基本概况
        2.1.1 晋南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2.1.2 晋南传统村落年代特征
        2.1.3 晋南传统村落类型划分
    2.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构成
        2.2.2 人工景观要素
        2.2.3 人文景观要素
    2.3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特征
        2.3.1 景观生态特征
        2.3.2 地域乡土特征
        2.3.3 景观美学特征
        2.3.4 文化底蕴特征
        2.3.5 景观意象特征
    2.4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重要性
        2.4.1 交通联系功能
        2.4.2 商业休闲功能
        2.4.3 文化生活场所
        2.4.4 风貌特色体现
    2.5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的现状问题
    2.6 本章小结
3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格局风貌特征
    3.1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肌理景观风貌
        3.1.1 街巷格局肌理类型
        3.1.2 街巷结构秩序类型
        3.1.3 街巷布局形态类型
        3.1.4 街巷尺度比例类型
        3.1.5 街巷界面风貌类型
        3.1.6 街巷节点风貌类型
    3.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院落空间景观风貌
        3.2.1 街巷—院落空间联系
        3.2.2 街巷—院落空间层次
    3.3 本章小结
4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乡土要素风貌特征
    4.1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乡土景观要素
    4.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自然植物景观风貌
        4.2.1 街巷—乡土植物种类
        4.2.2 街巷—植物生态特性
        4.2.3 街巷—植物人文意境
        4.2.4 街巷—植物种植方式
        4.2.5 街巷—植物色彩特征
    4.3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物质文化景观风貌
        4.3.1 街巷—界面材质风貌
        4.3.2 街巷—乡土景观小品
        4.3.3 街巷—乡土技艺特色
        4.3.4 街巷—乡土文化符号
        4.3.5 街巷—乡土材质色彩
    4.4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非物质人文景观风貌
        4.4.1 街巷社会交往类活动
        4.4.2 街巷祭祀仪式类活动
        4.4.3 街巷民俗文化类活动
    4.5 本章小结
5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设计研究
    5.1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设计原则
    5.2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体系风貌提升
        5.2.1 延续街巷传统肌理
        5.2.2 打造适宜街巷尺度
        5.2.3 修复街巷空间界面
        5.2.4 建立街巷空间体系
    5.3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节点景观风貌提升
        5.3.1 交通性节点空间
        5.3.2 生活休闲节点空间
        5.3.3 礼制文化节点空间
        5.3.4 商业性节点空间
        5.3.5 民居院落节点空间
    5.4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乡土景观风貌提升
        5.4.1 乡土植物绿化
        5.4.2 乡土材质运用
        5.4.3 乡土设施完善
    5.5 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活力品质风貌提升
        5.5.1 提升民俗文化活力
        5.5.2 适应现代生活品质
        5.5.3 创造安全传统街巷
        5.5.4 营建生态街巷空间
    5.6 本章小结
6 城内村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规划设计
    6.1 城内村概况
    6.2 城内村街巷景观风貌现状分析
    6.3 城内村街巷景观风貌现状问题
    6.4 城内村街巷景观风貌提升规划设计
        6.4.1 城内村街巷—空间体系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6.4.2 城内村街巷—节点空间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6.4.3 城内村街巷—乡土植物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6.4.4 城内村街巷—乡土材质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6.4.5 城内村街巷—活力品质景观风貌提升设计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5)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海绵城市
        2.1.2 海绵城市建设原则
    2.2 理论基础
        2.2.1 低影响开发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协同治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环境状况
        3.1.2 社会经济状况
    3.2 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3.2.1 规划建设
        3.2.2 项目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评价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构建
    4.2 评价指标权重方法的选取
    4.3 建立评价模型
        4.3.1 三级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处理
        4.3.2 二级指标数值的计算
        4.3.3 一级指标数值的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
    5.1 数据来源
    5.2 数据标准化处理
        5.2.1 驱动力系统标准化数值
        5.2.2 压力系统标准化数值
        5.2.3 状态系统标准化数值
        5.2.4 影响系统标准化数值
        5.2.5 响应系统标准化数值
    5.3 主成分提取及系数计算
        5.3.1 驱动力系统分析评价
        5.3.2 压力系统分析评价
        5.3.3 状态系统分析评价
        5.3.4 影响系统分析评价
        5.3.5 响应系统分析评价
    5.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5.5 太原市与山西省10 个地市级城市对比分析
    5.6 太原市与我国7 个代表性试点海绵城市对比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6.1 缺乏系统海绵城市建设法规和标准
    6.2 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不到位
    6.3 海绵城市建设中公众响应度不高
    6.4 海绵城市建设资金筹集困难
    6.5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陷入瓶颈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推进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7.1 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政策制度
        7.1.1 优化水资源结构,控制地下水开采
        7.1.2 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的法规和标准体系
    7.2 重视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监管责任
        7.2.1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7.2.2 多部门齐“发力”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7.3 打造新型“智慧海绵”城市
        7.3.1 吸纳海绵城市建设的优秀人才
        7.3.2 强化海绵城市建设的科技支撑
    7.4 完善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
        7.4.1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财政税收投入
        7.4.2 拓展海绵城市建设其他融资方式
    7.5 提高群众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获得感
        7.5.1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
        7.5.2 丰富公众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方式
    7.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6)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聚落形态解析和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西省平定县土岭头传统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6 文献综述
    1.7 研究内容
    1.8 研究框架
    1.9 研究方法
    1.10 创新之处
第2章 土岭头村生成背景分析
    2.1 区位条件
        2.1.1 地理区位
        2.1.2 交通区位
        2.1.3 经济区位
        2.1.4 面积范围
    2.2 自然环境
        2.2.1 气候气象
        2.2.2 地形地貌
        2.2.3 河流水系
        2.2.4 自然资源
    2.3 人文环境
        2.3.1 历史沿革
        2.3.2 姓氏渊源
        2.3.3 人口经济
        2.3.4 民俗文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土岭头村空间形态剖析
    3.1 空间句法理论梳理
        3.1.1 概念解析
        3.1.2 研究方法
        3.1.3 参数介绍
    3.2 整体形态分析
        3.2.1 村落周边环境分析
        3.2.2 村落边界形态分析
        3.2.3 村落形态方向性秩序
        3.2.4 村落形态集聚性分析
    3.3 街巷空间分析
        3.3.1 街巷平面形态分析
        3.3.2 街巷空间复合分析
        3.3.3 街巷空间轴线分析
        3.3.4 街巷空间视线分析
    3.4 公共空间分析
        3.4.1 点状公共空间分析
        3.4.2 线状公共空间分析
        3.4.3 公共空间结构分析
        3.4.4 公共空间层次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岭头村建筑院落解析
    4.1 院落构成
        4.1.1 院落形制
        4.1.2 庭院尺度
        4.1.3 空间序列
        4.1.4 建筑现状
    4.2 建筑单体
        4.2.1 窑洞形式
        4.2.2 瓦房形式
        4.2.3 平房形式
    4.3 装饰构件
        4.3.1 石雕构件
        4.3.2 砖雕构件
        4.3.3 木雕构件
    4.4 重点院落解析
        4.4.1 翟鹏云院落
        4.4.2 翟九小院落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土岭头村保护发展研究
    5.1 现状综合评价
        5.1.1 价值评价
        5.1.2 问题梳理
    5.2 保护研究
        5.2.1 保护原则
        5.2.2 保护内容
        5.2.3 保护层次
        5.2.4 保护措施
    5.3 发展研究
        5.3.1 上位规划
        5.3.2 发展定位
        5.3.3 发展途径
        5.3.4 发展规划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思考
    6.1 结论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古今堂号
附录 B 碑文碑拓
附录 C 重点院落清单
附录 D 重点建筑测绘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与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进展
    2.2 植被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2.3 植物群落演替模拟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2 地表形变数据来源
    3.3 植被数据来源
    3.4 本章小结
4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
    4.1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性质解析
    4.2 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因素分析
    4.3 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机理模型
    4.4 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评价模型构建
    5.1 植被生长状态评价模型构建
    5.2 植被生长状态时序变化构建
    5.3 植被生长状态长期影响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模拟模型开发
    6.1 植物群落演替模拟模型开发
    6.2 地表形变长期影响下沟壑区域的植物群落演替模拟
    6.3 地表形变长期影响下平坦区域的植物群落演替模拟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地表形变对植被长期影响的井工矿山植被重建体系建议
    7.1 植被重建的设计准则建议
    7.2 植被重建的实施框架建议
    7.3 植被重建的推进政策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降雨径流模块代码
附录2 生长演替模块代码
附录3 研究区野外调查工作照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临汾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2015-2030 年)》
        1.1.2 临汾市实施“百里汾河新型生态经济带”工程
        1.1.3 加强湿地保护,推进山西生态文明建设
        1.1.4 当前湿地公园建设与发展中存在不足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4.1 国外湿地公园景观研究
        1.4.2 国内湿地公园景观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地域文化
        2.1.2 湿地
        2.1.3 湿地公园
    2.2 相关景观设计理论
        2.2.1 景观生态学
        2.2.2 文脉延续
        2.2.3 场所精神
        2.2.4 批判地域主义
    2.3 湿地公园的地域文化景观表现内容
        2.3.1 自然景观
        2.3.2 文化景观
    2.4 地域文化与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关系
        2.4.1 地域文化为湿地公园景观提供素材,塑造城市形象
        2.4.2 湿地公园景观融入地域性元素符号,促进文脉传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优秀案例及临汾湿地公园实地调查分析
    3.1 调研实例的选取
    3.2 调查方法分析
    3.3 国内外优秀湿地公园案例解读
        3.3.1 西安灞桥生态湿地公园
        3.3.2 伦敦湿地公园
    3.4 临汾市湿地公园实地调研分析
        3.4.1 临汾市湿地类型及湿地公园建设现状
        3.4.2 洪洞汾河国家湿地公园
        3.4.3 襄汾双龙湖湿地公园
        3.4.4 尧都区涝洰河润州园生态公园
    3.5 案例调研分析总结及存在问题
        3.5.1 调研分析总结
        3.5.2 存在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营造策略
    4.1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4.1.1 生态优先原则
        4.1.2 可持续性原则
        4.1.3 文脉传承原则
        4.1.4 地域性原则
        4.1.5 美学原则
    4.2 湿地公园的地域文化景观营造策略
        4.2.1 尊重地域自然环境,营造湿地生态景观
        4.2.2 以文化传承为主线,回归人文景观塑造
        4.2.3 融入现代新工艺,增强湿地文化的艺术性
    4.3 湿地公园的地域文化景观设计表现手法
        4.3.1 自然生态塑造层面—保留改造
        4.3.2 人文精神表现层面—场景再现
        4.3.3 地域符号表达层面—抽象变形
        4.3.4 传统材料工艺层面—对比融合
    4.4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
        4.4.1 地形地貌
        4.4.2 水体
        4.4.3 植物配置
        4.4.4 建筑
        4.4.5 景观小品
        4.4.6 铺装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应用—以临汾市侯马浍河湿地公园为例
    5.1 侯马浍河湿地公园项目概况
        5.1.1 项目区位
        5.1.2 建设背景
        5.1.3 自然条件
        5.1.4 人文环境
        5.1.5 场地现状分析
    5.2 侯马浍河湿地公园设计构思
        5.2.1 设计依据
        5.2.2 设计原则
        5.2.3 设计定位
        5.2.4 设计构思
    5.3 侯马浍河湿地公园景观总体规划
        5.3.1 总体布局
        5.3.2 总平面图和鸟瞰图
        5.3.3 景观分区
    5.4 侯马浍河湿地公园节点景观分区设计
        5.4.1 科普文化区
        5.4.2 湿地探索区
        5.4.3 晋国文化区
        5.4.4 滨水休闲养生区
        5.4.5 民俗风情区
        5.4.6 自然田园观光区
    5.5 侯马浍河湿地公园景观专项规划设计
        5.5.1 水系规划
        5.5.2 交通组织
        5.5.3 景观视线
        5.5.4 竖向设计
        5.5.5 建筑
        5.5.6 服务设施小品
        5.5.7 铺装
        5.5.8 植物配置
        5.5.9 陡坎地形改造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循环经济理论
    2.2 内涵界定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3.1 地理区位状况
    3.2 地形地貌状况
    3.3 气候水文状况
        3.3.1 气候条件
        3.3.2 水文条件
    3.4 水资源状况
    3.5 社会经济状况
        3.5.1 人口数量
        3.5.2 城市化进程
        3.5.3 经济发展水平
        3.5.4 科学技术水平
    3.6 生态环境状况
        3.6.1 生态环境质量
        3.6.2 污染排放
        3.6.3 环境保护治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模型构建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耦合度模型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6.1 模型构建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效林研究现状
        1.2.2 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1.2.3 刺槐人工林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2.研究区概况
    2.1 吉县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土壤
        2.1.4 气候
        2.1.5 水文
        2.1.6 植被
        2.1.7 社会经济
    2.2 蔡家川流域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文和土壤特征
        2.2.4 地貌和植被特征
        2.2.5 社会经济
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3.2.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3.2.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目标与调控措施
    3.3 研究方法
        3.3.1 标准样地设置
        3.3.2 林分结构调查
        3.3.3 水土保持功能定位监测
        3.3.4 低效林判别及分类分级
        3.3.5 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分析
        3.3.6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技术
        3.3.7 数据处理
    3.4 技术路线
4.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4.1 典型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4.1.1 不同林分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
        4.1.2 林分结构整体特征
    4.2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4.2.1 涵养水源功能对比分析
        4.2.2 保育土壤功能对比分析
        4.2.3 蓄水减沙功能对比分析
        4.2.4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低效刺槐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5.1 低效林界定
        5.1.1 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构建
        5.1.2 低效林判定
    5.2 低效林分级
    5.3 低效林成因
        5.3.1 林分结构配置不合理
        5.3.2 林地土壤水分、养分资源不足
    5.4 低效林特征分析
        5.4.1 林分结构特征
        5.4.2 低效林自然地理分布特征
    5.5 讨论
    5.6 小结
6.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6.1 林分结构优化目标分析
        6.1.1 轻度低效
        6.1.2 中度低效
        6.1.3 重度低效
        6.1.4 优化目标验证
    6.2 林分结构调控措施分析
        6.2.1 封山育林
        6.2.2 抚育疏伐和更替补植
        6.2.3 适宜林分密度验证
    6.3 讨论
    6.4 小结
7.结论、展望和创新点
    7.1 结论
        7.1.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
        7.1.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其林分特征分析
        7.1.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山西省建立新型水文服务体系分析与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信息熵-基尼系数法的汾河中游污染物总量三级分配研究[D]. 张富康.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不同沙障的防风固沙生态服务效益研究 ——以库布齐沙漠为例[D]. 徐元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基于地域适应性的海绵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西师范大学新校区为例[D]. 刘宣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晋南传统村落街巷景观风貌特征及提升设计研究[D]. 赵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D]. 郭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聚落形态解析和发展模式研究 ——以山西省平定县土岭头传统村落为例[D]. 左敬.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7]半干旱区井工矿山地表形变对植被的长期影响研究[D]. 米家鑫.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8]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临汾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曹鹏. 长安大学, 2020(06)
  • [9]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10]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D]. 侯贵荣.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标签:;  ;  ;  ;  ;  

山西省建立新型水文服务体系的分析与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