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工质的太阳能光热集热系统的旋转传热通风软管结构论文和设计-赵连新

全文摘要

空气工质的太阳能光热集热系统的旋转传热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空气集热管端用卡箍连接传热通风软管,传热通风软管伴随集镜片支架或热管框架和立柱固定,在镜片支架近立柱处的传热风管预留长度,以满足镜片支架水平或俯仰运动长度;通风软管结构:玻璃纤维布缝制成筒式软管体,将镀锌钢丝夹圈在软管体内沿长度方向螺旋塞入,管外涂复高分子聚合物涂层。卡箍为半圆钢带圈,各端均有螺栓卡紧件。耐高温软管具有良好的韧性、阻燃性和耐腐蚀性,以及极佳的弯曲及压缩性能,可在-40℃~+220℃之间稳定工作。本产品制造简单,造价低廉,不需维护。安装在太阳能热利用场所,能有效降低设备维护的人力和财力成本,保证其稳定的运行。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空气工质的太阳能光热集热系统的旋转传热通风软管结构,包括两个镜片支架、立柱、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空气集热管或硬质风管(1’)端通过风管卡箍(6)连接传热通风软管(1),传热通风软管(1)伴随镜片支架(2)和立柱(3)固定,在镜片支架(2)近立柱(3)处的传热通风软管(1)预留回转长度,以满足镜片支架(2)水平或俯仰运动长度;传热通风软管(1)的结构:玻璃纤维布缝制成筒式软管体,将半圆钢带圈(8)在软管体内沿长度方向螺旋塞入,管外涂复高分子聚合物涂层。

设计方案

1.一种空气工质的太阳能光热集热系统的旋转传热通风软管结构,包括两个镜片支架、立柱、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空气集热管或硬质风管(1’)端通过风管卡箍(6)连接传热通风软管(1),传热通风软管(1)伴随镜片支架(2)和立柱(3)固定,在镜片支架(2)近立柱(3)处的传热通风软管(1)预留回转长度,以满足镜片支架(2)水平或俯仰运动长度;传热通风软管(1)的结构:玻璃纤维布缝制成筒式软管体,将半圆钢带圈(8)在软管体内沿长度方向螺旋塞入,管外涂复高分子聚合物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工质的太阳能光热集热系统的旋转传热通风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风管卡箍结构:卡箍(6)为半圆钢带圈(8),各端均有螺栓卡紧件,在硬质风管(1’)外周先装上密封圈(7),将预留通风软管(1)套在密封圈(7)外,再在通风软管(1)外套上风管卡箍(6)并将螺栓旋紧;此外,在风管卡箍(6)的外层还要包覆风管保温套,起到保温绝热的作用,减少系统管路的热损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工质的太阳能光热集热系统的旋转传热通风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风管支架(10):用风管支架(10)将传热通风软管(1)预留回转长度段与立柱处的镜片支架(2)水平固定,使与立柱(3)并列后沿镜片支架(2)固定的进、回向通风软管(1),再平行延展。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利用设备,一种以空气为传热介质的太阳能集热器的传热通风软管管路结构,应用于二维跟日太阳能光热利用设备上。

背景技术

现有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载热介质是导热油,导热油油管依附集热器支架固定、跟随集热器支架水平旋转、仰俯运动。导热油油管长度不变,其旋转补偿靠旋转接头实现。旋转接头安装在与集热器支架立柱并列的导热油油管转角接头处。旋转接头是由铜壳、密封环、预紧弹簧、轴承、卡簧、管接头等组成。其旋转而不泄露的工作原理是靠预紧弹簧压紧旋转接头的密封环,中间靠轴承支撑。由于导热油温度高,压力大,密封环容易磨损失效,使用现场经常出现旋转接头漏油事故;而且耐高温的密封环只能靠进口、旋转部位无法做保温处理,冬季会有结冰现象。所以在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上,旋转接头往往是决定设备性能的关键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空气工质的太阳能光热集热系统的旋转传热通风软管结构,应用在二维跟日太阳能热利用设备上,可实现风管旋转和弯曲补偿。

这种空气工质的太阳能光热集热系统的旋转传热通风软管结构,包括两个镜片支架、立柱、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空气集热管或硬质风管端通过风管卡箍连接传热通风软管,传热通风软管伴随集热镜片支架或热管框架和立柱固定,在镜片支架近立柱处的传热风管预留回转长度,以满足镜片支架水平或俯仰运动长度;传热通风软管结构:玻璃纤维布缝制成筒式软管体,将半圆钢带圈在软管体内沿长度方向螺旋塞入,管外涂复高分子聚合物涂层。

预留回转长度的传热通风软管作为空气介质太阳能光热设备管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耐高温的通风软管,主体材料为带有涂层的玻璃纤维布,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韧性、阻燃性和耐腐蚀性,以及极佳的弯曲及压缩性能,可在-40℃~+220℃之间稳定工作。由于玻璃纤维布为软性材料,自身无法形成管状,因此使用相应形状的夹圈辅助其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设计所涉及的旋转传热风管结构,制造简单,造价低廉,不需维护。安装在太阳能热利用场所,能有效降低设备维护的人力和财力成本,保证其稳定的运行。

旋转传热风管结构,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技术问题:

1、解决了载热介质容易泄露的问题。在双轴跟日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上,使用旋转风管的结构,替代过去的导热油旋转接头,保证其运行稳定,无泄露隐患。

2、解决了旋转接头易坏且造价高的问题。风管卡箍结构与原有的旋转接头不同之处是不需密封环,无易损件,成本极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设计空气介质太阳能光热集热镜片支架及传热通风软管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空气介质太阳能光热集热镜片支架运动方向示意图;

图3是集热镜片支架立柱的A-A截面图;

图4是图3D-D示意图;

图5是卡箍的剖视图;

图6是卡箍连接通风软管与硬管的轴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空气工质的太阳能光热集热系统的旋转传热通风软管结构,见图1~4,包括两个镜片支架、立柱、限位机构,镜片支架下部将镜片固定成凹面,凹面圆心处对应集热管,支撑集热管的支架底部与镜片支架垂直固定,使集热管与镜片的位置不变,立柱3顶部还安装有俯仰减速器4,俯仰减速器安装座4’对称固定在各自的镜片支架宽度中心,立柱3中部安装水平回转减速器5,两个减速器受限位机构控制,当太阳能集热器做水平方向回转运动时,上立柱上所有部件随水平回转减速器5同步运动,当俯仰减速器4做俯仰运动时,只带动镜片支架2 和镜片做同步俯仰摆动。

旋转传热通风软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传热通风软管1伴随集镜片支架或热管框架2和立柱3固定,空气集热管或硬质风管1’端用风管卡箍6连接传热通风软管1,传热通风软管1伴随集镜片支架2和立柱3固定,在镜片支架2近立柱3处的传热通风软管1预留回转长度,以满足镜片支架水平或俯仰运动长度;并将传热通风软管1用风管支架10将预留回转长度段与立柱处的镜片支架2水平固定,使沿镜片框架2固定的进、回向通风软管1与立柱3并列后,再平行延展。传热通风软管1结构:玻璃纤维布缝制成筒式软管体,将半圆钢带圈8在软管体内沿长度方向螺旋塞入,管外涂复高分子聚合物涂层。

镜片架支撑立柱的结构:见图3、图4,立柱3有上、下两部分,以水平回转减速器5衔接,下立柱落地、上立柱上支撑镜片支架、集热管框架上的所有部件,立柱3的顶部安装有俯仰减速器4,俯仰减速器的两个安装座4’对称与各自的镜片支架宽度中心相连接。

将传热风管与集热管连接用的是卡箍,见图5、图6,风管卡箍结构:卡箍 6为半圆钢带圈8,各端均有螺栓卡紧件,在硬质风管1’或空气集热管外周先垫入硅胶密封圈7,将预留通风软管1套在密封圈7外,再套上风管卡箍6并将螺栓旋紧;此外,在风管卡箍6的外层还要包覆风管保温套,起到保温绝热的作用,减少系统管路的热损失。当风管需要与系统中其它管件连接时,需要用风管卡箍作为连接件。

设计图

空气工质的太阳能光热集热系统的旋转传热通风软管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2832.2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9(沈阳)

授权编号:CN209706357U

授权时间:20191129

主分类号:F24S10/70

专利分类号:F24S10/70;F24S23/70;F24S30/422;F24S80/00

范畴分类:申请人:沈阳佳晔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沈阳佳晔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10020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兴华北街18甲号A座907室

发明人:赵连新;冯长军;陶鹏

第一发明人:赵连新

当前权利人:沈阳佳晔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崔红梅

代理机构:21234

代理机构编号: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空气工质的太阳能光热集热系统的旋转传热通风软管结构论文和设计-赵连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