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测法论文_陈国栋,王平,陈启东,张岳明,顾泽堃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测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频率,应变,承载力,特性,动力,模型,结构。

动测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国栋,王平,陈启东,张岳明,顾泽堃[1](2019)在《基于动测法测量钢丝绳张力的研究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证电梯安全平稳地运行,需要对电梯钢丝绳所受的张力进行有效的检测。提出了一种动测法来测量钢丝绳所受的张力,即通过测量电梯在运行时的振动频率来推算钢丝绳的张力,并与理论计算相验证,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从而为钢丝绳张力检测提供新方法。(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3期)

王琎,张永胜[2](2017)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动测法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桥梁事业迅猛发展对其安全性检测提出更高的要求,动测法是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评估方法。结合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工程实例,利用ANSYS软件建立叁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出固有频率、周期及振型等动力特性参数。同时对该桥梁现场进行动力测试,将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数据比较,所得结果相吻合。表明动测法在桥梁检测中所得数据比较可靠,能较好地反映出桥梁工作时的动力特性。(本文来源于《施工技术》期刊2017年S1期)

吴平,张永胜[3](2016)在《动测法对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整体性能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是结构自身固有的特性,其基本参数包括建筑物结构的自振频率(或周期)、振型与阻尼比。通过动测法测得结构的动力特性,并且与ANSYS建模计算得到的动力特性进行对比,为结构整体安全性能评估及损伤识别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动测法测得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比等固有动力特性指标,从侧面评估该超高层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能及损伤、缺陷程度,选用该方法进行检测,既不会对结构造成损伤,又能综合反映结构的材料强度、施工质量、损伤和缺陷程度。(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2016年增刊Ⅱ》期刊2016-06-20)

哈图,冀慧星,刘博[4](2016)在《基于动测法的基桩刚度验证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以往基桩刚度无法准确测得的情况,从基桩动力特性基本理论出发,重新梳理了桩顶受微小激励时所产生的动态响应,给出了通过速度导纳幅频曲线中振动固有频率的位置来计算基桩刚度值的基本公式。利用室内模型试验,通过静态加载法和瞬态机械阻抗法对比测定基桩刚度值,验证了瞬态机械阻抗法测试基桩刚度值的可行性。该结果进一步说明了通过瞬态机械阻抗速度幅频曲线拾取基桩振动固有频率来确定基桩刚度值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6年13期)

王亮[5](2013)在《动测法无损检测现有结构的整体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动测法对商住楼主体结构加固后的整体性能进行了检测,并进行了现有结构动力特性测试、有限元分析及工作性能分析,从而综合反映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性。(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3年07期)

何通,胡兆同[6](2012)在《动测法在桥梁桩基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超声波透射法和低应变反射法这2种动测法的基本原理,探讨其各自的优缺点;结合桩基完整性检测实践,研究发现影响超声法波形数据的外部因素有:声测管偏斜、声测管接头,影响低应变法波形数据采集的外部因素有:传感器、激振方式、桩头、桩周土。根据工程实例并结合钻芯芯样对这2种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了研究,认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将这2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减小其检测的局限性。(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通技术》期刊2012年04期)

林锦滔[7](2012)在《动测法反推砌体抗压强度并对验证后模型进行验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现有规范文献对砌体结构强度检测的方法包括扁顶法、原位轴压法、单剪法、双剪法、推出法、筒压法、砂浆灌入法、砖回弹法等无损或微损的检测方法,这些方法都只能对建筑的局部质量进行检测,未能综合全面反映建筑的整体质量。本文通过实测一小学建筑动力特性,通过动测法反推砌体结构楼层平均强度,并根据实测动力特性验证有限元模型,通过验证后有限元模型验算结构抗压强度。(本文来源于《福建建材》期刊2012年06期)

潘旭东,王海涛[8](2010)在《基于动测法的桥梁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动测法评估既有桥梁承载力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桥梁承载力评估方法,本文以冲击系数为切入点,对基于应变增大系数和频率等参数的动测方法进行研究,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承载力给予定性的评估。并结合T型梁的动静力试验数据,来验证此动测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王海涛,罗韧,许慧荣,冯莹[9](2010)在《基于动测法桥梁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动测法评估既有桥梁承载力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桥梁承载力评估方法,本文以冲击系数为切入点,进行基于应变增大系数和频率双参数的动测方法的研究,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承载力给予定性的评估。并结合T型梁的动静力试验数据,来验证此动测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0年09期)

何文正[10](2009)在《基于动测法的梁式桥损伤识别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桥梁结构的健康状态是交通运输正常运转的前提,桥梁结构若出现严重损伤,将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造成国民经济的直接损失,所以对桥梁结构开展损伤识别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中小跨径梁式桥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梁桥常见损伤类型,并在分析桥梁结构损伤诊断的动态方法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几种常用的结构损伤识别的动态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这几种识别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包括:1.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和熟悉了桥梁损伤识别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的识别方法。2.对桥梁结构常见损伤病害进行了细致介绍,并着重分析了简支梁和连续梁的损伤特征,并针对一般损伤研究常以简单模型为对象的情况,本文将研究对象实际化,以实桥为基础建立有限元模型,取代以往研究中使用的等直梁,并用裂缝模型取代刚度下降模型。3.分别采用频率改变量、曲率模态、应变模态、柔度矩阵差等方法对损伤进行识别,并对识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文主要研究成果有:1.铰缝的损伤降导致结构自振频率有大幅度降低,并且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大,频率下降得越明显。2.曲率模态和应变模态是损伤的敏感识别指标,对局部损伤有良好的定位能力;但对于小范围内的多处损伤,曲率模态和应变模态都只能识别出其中较大的损伤。柔度矩阵差在识别跨中处单一损伤的时候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对支座处损伤则无法识别。3.曲率模态和柔度矩阵差的抗噪能力较差,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该方法才能适用于实际工程。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固有频率变化程度可以判定铰缝是否存在损伤以及损伤程度。对于局部损伤,本文通过对几种识别指标的对比分析,推荐使用应变模态对局部损伤的具体位置进行识别,然后结合局部检测结果,判定桥梁的健康状况。(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09-03-01)

动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桥梁事业迅猛发展对其安全性检测提出更高的要求,动测法是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评估方法。结合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工程实例,利用ANSYS软件建立叁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得出固有频率、周期及振型等动力特性参数。同时对该桥梁现场进行动力测试,将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数据比较,所得结果相吻合。表明动测法在桥梁检测中所得数据比较可靠,能较好地反映出桥梁工作时的动力特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测法论文参考文献

[1].陈国栋,王平,陈启东,张岳明,顾泽堃.基于动测法测量钢丝绳张力的研究与分析[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9

[2].王琎,张永胜.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动测法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7

[3].吴平,张永胜.动测法对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整体性能的分析[C].《工业建筑》2016年增刊Ⅱ.2016

[4].哈图,冀慧星,刘博.基于动测法的基桩刚度验证试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

[5].王亮.动测法无损检测现有结构的整体性能研究[J].山西建筑.2013

[6].何通,胡兆同.动测法在桥梁桩基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交通技术.2012

[7].林锦滔.动测法反推砌体抗压强度并对验证后模型进行验算[J].福建建材.2012

[8].潘旭东,王海涛.基于动测法的桥梁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9].王海涛,罗韧,许慧荣,冯莹.基于动测法桥梁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0

[10].何文正.基于动测法的梁式桥损伤识别模拟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09

论文知识图

方案拟合残差方案拟合残差方案拟合残差#预制方桩动测融合与滤波后的曲线刀口法测试装置图3-8 Vy 分量振动曲线

标签:;  ;  ;  ;  ;  ;  ;  

动测法论文_陈国栋,王平,陈启东,张岳明,顾泽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