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亚稀褶黑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横纹肌,灵芝,大鼠,酰胺,麦角,化学成分,神经。
亚稀褶黑菇论文文献综述
林锋,庄东铭,黄信有,裴振义,高建龙[1](2019)在《应用rDNA-内转录间隔区分子条形码技术调查福建省亚稀褶黑菇中毒事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福建省南平地区3个市县的3起野生菌食物中毒事件,为今后野生菌中毒调查和处置积累经验,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方法通过查阅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资料,前往中毒事件发生地采集引起中毒的可疑蘑菇样品,并采用r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分子条形码鉴定技术进行种属鉴别。结果中毒流行病学特征、中毒患者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变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结果表明,2017年8月的2起食物中毒事件均由亚稀褶黑菇(Russula subnigricans Hongo)导致;根据中毒患者临床特征,另一起中毒事件亦被推断为由亚稀褶黑菇引起;3起中毒事件中,蘑菇食用者为21人,发病17人,罹患率为81.0%,其中3人死亡,病死率为17.6%(3/17)。结论首次在福建省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别出由亚稀褶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亚稀褶黑菇广泛分布于福建山区,易被误采误食而引起中毒事件,且病死率高。(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赵群远,段宇珠,陈安宝,胡强,李芳[2](2017)在《亚稀褶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亚稀褶黑菇(亚黑红菇)中毒事件发生率较高,王锐等[1]根据中国2004-2011年22个省份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毒蕈中毒事件,统计稀褶黑菇、毒红菇、亚稀褶黑菇共发生中毒事件16起、中毒66例、死亡25例,死亡例数构成比16.4%,仅次于致命白毒伞(44.1%)。有关致命白毒伞的中毒机制及临床表现研究较多,故临床也较为重视。而关于亚稀褶黑菇中毒的报道相对较少,故对其中毒后临床表现认识不足,导致临床中不能早期识别,给诊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加之中毒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因此病死率较高。本文选取了近年来国内外明确的亚稀褶黑(本文来源于《临床急诊杂志》期刊2017年10期)
彭光明,唐元旭,蔡德芳,陈斌,王斌[3](2014)在《严重亚稀褶黑菇中毒致横纹肌溶解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7月12日-2013年7月14日,云南省华宁县盘溪镇发生一起严重野生蘑菇中毒事件,转入我院26人,4人死亡。引起中毒野生菌是亚稀褶黑菇(Russula subnigricans Hongo),在分类学上属于同担子亚纲(Homobasidiae),伞菌目(Agaricales),红菇科(Russulaceae),红菇属(Russula),别名亚黑红菇、火炭菌、假炭菇、腐(本文来源于《云南医药》期刊2014年05期)
贺立虎,周博,李黔蜀[4](2011)在《亚稀褶黑菇的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硅胶、RP-18和Sephadex LH-20等现代色谱分离手段,从亚稀褶黑菇(Russula sub-nigricans Hongo)子实体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4个甾醇类化合物,1个神经酰胺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及与文献值分析对照,鉴定出它们分别是麦角甾-5,22-二烯-3β-醇、麦角甾-7-烯-3β-醇、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麦角甾-3β,5α,9α-叁羟基-7,22-二烯-6-醇、(2S,3S,4R,2′R)-2-(2′-hydroxytetracosanoylamino)octadecane-1,3,4-triol。(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杨可达,谷永红,肖宫,肖桂林[5](2010)在《灵芝煎剂对亚稀褶黑菇急性中毒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灵芝煎剂对亚稀褶黑菇中毒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用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1)空白组Ⅰ,采用生理盐水灌胃;(2)空白组Ⅱ,采用灵芝煎剂灌胃;(3)毒模组,采用亚稀褶黑菇毒素灌胃造模;(4)治疗组,采用亚稀褶黑菇毒素灌胃造模后,再用灵芝煎剂灌胃治疗,检测大鼠的存活情况、行为积分、肝脏生化指标和肝组织病理改变等指标。结果:实验所观测的指标包括实验动物的存活情况、行为积分、肝脏生化指标等,治疗组均明显优于毒模组(P<0.01)。病理检查结果从病理形态学角度证明,治疗组较毒模组肝脏细胞和组织损害明显减轻。结论:灵芝煎剂对亚稀褶黑菇中毒大鼠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0年05期)
杨可达[6](2010)在《灵芝煎剂对亚稀褶黑菇急性中毒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毒蕈中毒是常见临床急症之一,其中亚稀褶黑菇中毒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毒蕈中毒。亚稀褶黑菇,亦名亚黑红菇、火炭菌、毒黑菇,是同担子亚门层菌纲红菇科红菇属的一种剧毒野生蘑菇,在我国分布很广,因此,误采误食此种野生蕈中毒事件经常发生。人类误食中毒后临床症状发作快,迅速引起全身多系统损害,尤其是肝脏和肾脏损害极为明显,一般在72h内死亡,最快者可在6h左右死亡,是毒蘑菇中毒类型中最为凶险的一种,病死率高。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解毒剂。灵芝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含有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几乎对全身各系统均有调节作用。临床研究发现灵芝煎剂对亚稀褶黑菇中毒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明显降低亚稀褶黑菇中毒患者的病死率。目的: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从功能和病理形态学角度证实灵芝煎剂对于SD大鼠急性亚稀褶黑菇中毒肝脏的保护作用,为以后其进一步的具体的解毒机制研究和临床实验奠定基础。方法:1.模型制备:用SD雌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第一组为空白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第二组为灵芝组,采用灵芝煎剂灌胃;第叁组为模型组Ⅰ,采用亚稀褶黑菇毒素灌胃造模;第四组为模型组Ⅱ,采用亚稀褶黑菇毒素灌胃造模后,再用灵芝煎剂灌胃治疗。2.实验研究:(1)分组处置:①空白组:每天上午8:00~9:00用生理盐水4 ml灌胃;②灵芝组:每天上午8:00~9:00用灵芝煎剂4 ml灌胃。总疗程为3天。③模型组Ⅰ:第一天上午8:00~9:00用亚稀褶黑菇毒素按5.0g/Kg+生理盐水配成4 ml液灌胃,以后每天于同一时间用生理盐水4 ml灌胃;④模型组Ⅱ:第一天上午8:00~9:00用亚稀褶黑菇毒素5.0g/Kg+生理盐水配成1ml液灌胃,2 h后用灵芝液4 ml灌胃,以后每天于同一时间用灵芝煎剂4 ml灌胃。(2)观察大鼠的存活情况,行为积分。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心脏取血2ml离心后取血清查肝脏生化指标[总胆红素(STB)、直接胆红素(SDB)、总胆汁酸(BA)、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同时取肝脏组织福尔马林液固定,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改变。结果:1.生存情况:模型组Ⅰ于实验48h以后死亡2只,其余所有实验动物至实验结束。2.行为表现:模型组Ⅰ大鼠机警性降低,精神萎靡,喜睡,自主活动减少,与空白组和灵芝组大鼠比较进食量减少。模型组Ⅱ精神状态尚好,自主活动可,机警性较高,与模型组Ⅰ比较进食量也增加。空白组和灵芝组行为表现无差异。3.肝脏生化指标改变:模型组Ⅰ血清STB、SDB、BA、ALT、AST显着升高,模型组ⅡSTB、SDB、BA、ALT、AST较模型组Ⅰ下降明显,但和空白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空白组和灵芝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4.病理改变:(1)大体肉眼观察:模型组Ⅰ的大鼠肝脏体积明显肿大,质地变硬,充血,颜色变深。模型组Ⅱ大鼠肝脏体积缩小不明显,质地较硬,充血,颜色较中毒组浅。其余两组肝脏体积质地颜色均正常。(2)光镜观察:①空白组:低倍镜所见肝组织结构清楚,肝细胞形态正常,肝窦无扩张,肝小叶结构存在。高倍镜下所示肝细胞大小形态正常,胞浆丰富,细胞核大小正常,核仁清楚,无坏死迹象。②灵芝组:低倍镜所见肝组织结构清楚,肝细胞形态规则,大小一致,肝小叶结构存在。高倍镜下所示肝细胞大小形态正常,胞浆丰富,细胞核大小正常,核仁清楚,无坏死迹象。③模型组Ⅰ:低倍镜所见肝组织结构有明显破坏,充血,肝细胞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致,浊肿,胞核固缩,肝窦扩张,充血,小叶结构破坏。高倍镜下所示肝细胞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致,浊肿,胞浆内可见中毒颗粒,胞核固缩,部分核膜消失甚至溶解,可见坏死现象,肝窦扩张,充血。④模型组Ⅱ:低倍镜所见肝组织结构清晰,肝细胞形态欠规则,大小较一致,轻度浊肿,肝窦稍扩张,稍充血。高倍镜下所示肝细胞形态基本正常,胞浆稍浑浊,浊肿,核仁清楚,肝窦稍扩张,稍充血,小叶间静脉无扩张,胆管无增生。结论:1.亚稀褶黑菇对SD大鼠肝脏有急性损害作用。2.灵芝煎剂对急性亚稀褶黑菇中毒大鼠肝功能有保护作用。3.灵芝煎剂对急性亚稀褶黑菇中毒大鼠肝细胞损害有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0-05-01)
龚庆芳[7](2008)在《亚稀褶黑菇等四种高等真菌的化学成分及共生菌根信号分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界的有毒蘑菇种类繁多,全球估计达1000种以上,我国的毒蘑菇(包括怀疑有毒的)多达400余种。至今为止,前人共分离了并鉴定的蘑菇毒素有70多个化合物,其结构类型主要有肽类、氨基酸、生物碱、萜类、联苯类、蛋白质等。在我国南方,近几年频频发生蘑菇中毒事件,但很多有毒蘑菇的毒性成分不清楚。弄清毒蘑菇的化学成分及其毒性成分,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行的证据和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技术和化学反应等手段,对3种常被误食的有毒蘑菇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采自湖南湘阴的亚稀褶黑菇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5α,8α-epidioxy-(22E,24R)-ergosta-6,22-dien-3β-ol(1),(22E,24R)-ergosta-7,22-dien-3β,5α,6α-triol(cerevisterol)(2),(22E,24R)-7,22-diene-3β,5α,6β,9α-tetraol(3),3β,5α,9α-Trihydroxy-ergosta-7,22-dien-6-one(4),4-Methylcholest-7-en-3-ol(5),3β-linoleyloxyergost-7-ene(6),Catalpinic acid(7),(2S,3R,4E,8E)-1-(β-D-glucopyranosyl)-3-hydroxy-2-[(R)-2'-hydroxyheptadecanoyl]amino-9-methyl-4,8-octadecadiene(8)。其中化合物3和化合物4据文献报道,它们在肝细胞毒理实验中的LD_(50)分别为8μg/ml和63μg/ml,被确认为有细胞毒活性化合物。从光盖伞子实体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3β-羟基-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1)、3β-linoleyloxyergost-7-ene(2)、胡萝卜苷(3)、神经酰胺(4)、5α,6α-过氧化麦角甾-8,22-二烯-3β,7α-二醇(5)、色氨酸(6)。对采自湖南衡阳的大青褶伞子实体进行分离,获得纯菌丝。对大青褶伞的菌丝生长的培养条件及其发酵菌丝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青褶伞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佳培养温度是在25~30℃之间;在其发酵菌丝得到了4个化合物: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醇(2)、5α,6α-过氧化麦角甾-8(14),22-二烯-3β,70α-醇(3)、麦角甾-7,22-二烯-3β-醇(4)。黑柄炭角菌(Xylaria nigripes)是一种名贵药用真菌,其菌核具有除湿、镇静安神、造血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功效。其发酵菌丝作为一保健品已经投放市场,但目前对于黑柄炭角菌发酵菌丝中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有效成分研究得还很少。为此,本文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质谱、核磁共振技术和化学反应等手段,对黑柄炭角菌发酵菌丝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进行了研究。从发酵菌丝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5-羟基-7-甲氧基-2-甲基-4-二氢色原酮(1),5,7-二羟基-2-甲基-4-二氢色原酮(2),5-羟基-2-甲基-4-二氢色原酮(3),1-(2,6-二羟基苯)-3-羟基-丁酮(4),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5),麦角甾-7,22-二烯-3β-醇(6),大戟醇(7),β-谷甾醇(8)和2-(4-羟基苯)-乙醇(9)。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在DPPH抗氧化试验中表明化合物4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共生真菌要与植物产生菌根,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所以目前能人工栽培的共生菌类不多,而很多共生真菌是美味的食用菌。本文开展了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take)-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产生共生菌根的信号分子研究。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等手段,对马尾松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其化学成分进行菌丝培养,寻求得到马尾松刺激红汁乳菇生长的信号分子。从马尾松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松脂素(1),Matairesinol(2),(-)-nortrachelogenin(3),Balanophonin(4),1,2-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ane-1,3-diol(5),tanegool(6),Cedrusin(7),(-)-threo(8),(+)-threo(9),pinosylvin(10)。从马尾松石油醚部分分离得到了20个化合物:8(14),15-Pimaradien-19-oic acid(11),15-甲氧基-松香酯(12),海松酸(13),罗汉松酸(14),12-羟基脱氢松香酸(15),脱氢松香酸(16),15-羟基-脱氢松香酯(17),3β-methoxyserrat-14-en-21-one(18),3β-hydroxyserrat-14-en-21-one(19),3β-methoxyserrat-14-en-21-one-30-al(20),(24R)-stigmast-4-ene-3-one(21),β-谷甾醇(22),(E)-3-hydroxy-5-methoxy-stilbene(23),4-hydroxy-3-methoxycinn-amaldehyde(24),(E)-ferulic acidtetracosylester(25),alkylferulates(26),pinocembin(27),coniferaldehyde(28),3-hydroxy-1,7,7-trimrthyl bicycle(29),4-hydroxy-1,7,7-trimrthylbicycle(30)。其中松脂素、Balanophonin、Cedrusin对红汁乳菇菌丝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08-11-01)
尹军华,张平,龚庆芳,陈作红[8](2008)在《亚稀褶黑菇和稀褶黑菇的ITS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亚稀褶黑菇和稀褶黑菇的ITS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比较,首次报道了亚稀褶黑菇的ITS1和5.8S区域。在ITS区域中,不同采集地的亚稀褶黑菇与稀褶黑菇的5.8SrDNA具有100%的同源性,而两侧ITS之间表现出种内和种间的多态性,种内的差异均不超过5%,种间的差异达10%左右。ITS序列分析方法可以作为两者的鉴定方法。关键词:rDNA,多态性,红菇属,鉴定方法(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肖宫,熊军,罗崇岱,杨可达,张平[9](2007)在《灵芝煎剂对亚稀褶黑菇急性中毒大鼠肾脏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灵芝煎剂对亚稀褶黑菇急性中毒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用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对照;模型组Ⅰ,采用亚稀褶黑菇毒素灌胃造模;模型组Ⅱ,采用亚稀褶黑菇毒素灌胃造模后,用灵芝煎剂灌胃治疗;灵芝组,采用灵芝煎剂灌胃对照。观察大鼠的存活情况、活动情况、尿颜色、尿量、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蛋白、血液生化(尿素氮、肌酐)、NAG酶以及肾脏病理检查等指标。结果实验所观测的指标包括实验动物的存活情况、活动情况、尿颜色、尿量、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蛋白、血液生化(尿素氮、肌酐)、NAG酶等,模型组Ⅱ与模型组Ⅰ各项指标分别比较,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提示,模型组Ⅱ的肾脏组织结构损害较模型组Ⅰ明显减轻。结论灵芝煎剂对亚稀褶黑菇中毒大鼠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5期)
龚庆芳,张玉梅,谭宁华,陈作红[10](2007)在《亚稀褶黑菇的化学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剧毒蘑菇─亚稀褶黑菇(Russula subnigricans Hongo)子实体中分离出5个已知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4个麦角甾醇(22E,24R)-ergosta-7,22-diene-3β,5α,6α,9α-tetraol(1)、(22E,24R)-ergosta-7,22-dien-3β,5α,9α-trihydroxy-6-one(2)、(22E,24R)-ergosta-7,22-dien-3β,5α,6β-triol(3)、(22E,24R)-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4)和神经酰胺(2S,3S,4R,2′R)-2-(2′-hydroxytetracosanoylamino)octadecane-1,3,4-triol(5)。(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07年03期)
亚稀褶黑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亚稀褶黑菇(亚黑红菇)中毒事件发生率较高,王锐等[1]根据中国2004-2011年22个省份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毒蕈中毒事件,统计稀褶黑菇、毒红菇、亚稀褶黑菇共发生中毒事件16起、中毒66例、死亡25例,死亡例数构成比16.4%,仅次于致命白毒伞(44.1%)。有关致命白毒伞的中毒机制及临床表现研究较多,故临床也较为重视。而关于亚稀褶黑菇中毒的报道相对较少,故对其中毒后临床表现认识不足,导致临床中不能早期识别,给诊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加之中毒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因此病死率较高。本文选取了近年来国内外明确的亚稀褶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稀褶黑菇论文参考文献
[1].林锋,庄东铭,黄信有,裴振义,高建龙.应用rDNA-内转录间隔区分子条形码技术调查福建省亚稀褶黑菇中毒事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9
[2].赵群远,段宇珠,陈安宝,胡强,李芳.亚稀褶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7
[3].彭光明,唐元旭,蔡德芳,陈斌,王斌.严重亚稀褶黑菇中毒致横纹肌溶解的临床分析[J].云南医药.2014
[4].贺立虎,周博,李黔蜀.亚稀褶黑菇的化学成分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
[5].杨可达,谷永红,肖宫,肖桂林.灵芝煎剂对亚稀褶黑菇急性中毒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0
[6].杨可达.灵芝煎剂对亚稀褶黑菇急性中毒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
[7].龚庆芳.亚稀褶黑菇等四种高等真菌的化学成分及共生菌根信号分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8].尹军华,张平,龚庆芳,陈作红.亚稀褶黑菇和稀褶黑菇的ITS序列分析[J].菌物学报.2008
[9].肖宫,熊军,罗崇岱,杨可达,张平.灵芝煎剂对亚稀褶黑菇急性中毒大鼠肾脏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
[10].龚庆芳,张玉梅,谭宁华,陈作红.亚稀褶黑菇的化学成分[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