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力特性论文_孙枭沁,房凯,费远航,佘冬立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水力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力,土壤,特性,盐渍,矿化度,海涂,模型。

土壤水力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孙枭沁,房凯,费远航,佘冬立[1](2019)在《施加生物质炭对盐渍土土壤结构和水力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江苏省沿海围垦区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基于Micro-CT图像扫描技术,分析施加生物质炭后改良盐渍土土壤孔隙度、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以及非饱和导水率等土壤特性的变化,并建立分形模型预测土壤水力性质,以此揭示施用生物质炭对于海涂围垦区盐渍土土壤结构和水力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0、2%、5%(与表层0~20 cm土壤质量比) 3个生物质炭添加水平,重复3次。结果表明:施加5%生物质炭显着降低盐渍土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大孔隙度;大于0. 25 mm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显着增加,增加土壤孔隙分形维数;提高土壤饱和含水率和饱和导水率;结合Micro-CT图像扫描技术和孔隙分形理论预测改良盐渍土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非饱和导水率,预测效果精度高,能够用于实际问题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金满,荆肇睿,宋杨睿[2](2018)在《压实对土壤水力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水力特性是研究土壤水分、养分运移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它决定着土壤保水和释水的能力。在压实作用下,土壤水力特性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到农业种植、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建设等顺利进行。目前针对土壤压实与土壤水力特性的研究较多,但在不同压实作用下,土壤水力特性变化的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在不同区域,不同压实作用下对土壤水力特性展开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压实作用下,土壤的含水量、水分扩散率、导水率等指标参数在横向和纵向都发生不同程度的空间变异。针对研究对象,国内外将目光多聚焦在农业土地上,针对矿区的研究较少;在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系统性研究欠缺,影响机理的解释也相对较少。建议未来发展应进一步提高土壤水力特性指标参数的获取精度,运用新方法新理论分析影响变化的机理,研发适宜调控土壤水力特性的土壤重构技术,为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付晨星[3](2018)在《PAM和SAP交并施用对旱区坡耕地土壤水力特性和水肥流失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PAM(聚丙烯酰胺)和SAP(吸水性高分子)分别作为具有显着固土截流和土壤水分保蓄能力的两类土壤化学调控材料,对内蒙古自治区旱区广泛分布的坡耕地开展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有着意义重大。目前PAM和SAP的研究按各自作用特点和一定应用条件集中在单一材料上,而针对PAM和SAP在旱区坡耕地交并施用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室内试验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PAM和SAP交并施用对旱区坡耕地土壤水力特性和水肥流失的影响,探讨了PAM和SAP的不同交并方式和施用量、地面坡度、土层深度等处理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入渗率、水土流失量、全氮淋溶量、地表蒸发量、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PAM和SAP交并施用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入渗有显着影响。相同吸力下,PAM和SAP的的施用量越大,土壤含水率也越大。随着PAM和SAP施用量的增加,土壤的稳定入渗率和累积入渗量呈减小趋势,且PAM的影响程度大于SAP。对比5种施用方式的作用效果为:PAM混施+SAP混施>PAM喷施+SAP混施>PAM撒施+SAP混施>PAM喷施+SAP层施>PAM撒施+SAP层施。(2)随着PAM和SAP施用量的增加,水土流失量、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均呈显着减小的趋势,最大降幅在80%左右。PAM和SAP的施用量均为5kg/亩时效果最好。且PAM混施+SAP混施比PAM喷施+SAP混施的效果较显着。对比来看,PAM固土截流能力强于SAP。(3)土壤含水率随着PAM和SAP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加,施用量越大其越能将水分保持在根系层。PAM和SAP施用量分别均为5kg/亩时,土壤含水率达到最大值。且SAP的水分保蓄能力优于PAM。(4)PAM和SAP交并施用对全氮淋溶量和全氮流失量有显着影响。坡耕地施加PAM和SAP有效的抑制了土壤养分的流失,且使养分保持在0-15cm土层深度。SAP施用量为4kg/亩和PAM在施用量为5kg/亩时抗淋溶效果最好。(5)PAM和SAP的施用能显着增加马铃薯的出苗率和产量。SAP施用量为4kg/亩时产量最高,增产达30.12%。PAM施用量为4kg/亩时产量最高,增产达32.56%。且PAM混施+SAP混施比PAM喷施+SAP混施产量高。综上所诉,针对典型旱区坡耕地PAM和SAP交并施用的最优技术模式为PAM混施+SAP混施,施用量分别均为4kg/亩。(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李一博[4](2018)在《二维吸渗与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反演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取值是影响非饱和土壤水运动数值计算精度的关键。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对比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综合运用土壤水动力学、数值模拟与数值反演、多目标优化、代理模型和多种计算机语言综合集成技术,开展土壤二维负压吸渗、积水入渗水分运动参数的反演方法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提出了一种新的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反演方法,即“两步法”。第一步,以吸渗/入渗结束时刻的土壤含水率(θ_(final)),即ψ(θ_(final))最小作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反演饱和含水率;第二步,以累积吸渗/入渗量ψ(Q)和吸渗/入渗速率ψ(v)最小作为目标函数,采用由多向量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所构建的混合算法反演水力特性参数α、n和K_s;与传统的加权和多目标反演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不同目标函数权重系数难以确定的问题,且具有高的求解效率和强的稳健性。(2)以所提“两步法”为基础,分别对二维吸渗和积水入渗条件下多种典型土壤、不同初始含水量条件下的van Genuchten–Mualem模型中水力特性参数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所得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反演值与典型土壤参考值(以RETC软件给出的典型值为比较时的参考值)具有好的一致性,说明所提反演方法具有高的可靠性;采用反演所得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分别绘制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导水率曲线,并与参考值绘制的曲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具有高的一致性,说明反演所得参数可较为精确的估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导水率曲线;量化比较了考虑土壤含水率和累积入渗量存在测量误差条件下反演所得水力特性参数估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导水率曲线和参考值曲线,结果表明两者间具有小的差异和满意的估算精度,说明了所提反演方法具有强的稳健性;对积水入渗土壤垂直剖面含水率非均一分布条件下水力特性参数进行了反演,结果表明典型土壤不同含水率分布模式下所得水力特性参数估算值与参考值差异较小,且采用反演结果绘制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导水率曲线与参考值绘制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导水率曲线基本一致,说明所提反演范围具有较为广泛的使用范围,可用于生产实践。(3)建立了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反演模型。根据土壤积水入渗的累积入渗量和最终含水率对土壤水力特性参数进行了反演估算,结果表明反演结果与典型土壤参考值具有高的一致性;量化比较了考虑土壤含水率和累积入渗量存在测量误差条件下根据代理模型反演所得水力特性参数估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导水率曲线和典型土壤参考值绘制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导水率曲线,结果表明两者间无明显的差异,具有高的一致性,说明所建代理模型反演土壤水力特性参数有强的稳健性和实用性;分析了采样点个数对代理模型反演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含水率采样点布置模式对反演结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考虑小的工作量同时保证估算精度的前提条件下,推荐土壤含水率取样点可按照3×3模式(从入渗面中心点分别在垂向和径向距离为0、5、10cm处取样)进行采样。(4)选用榆林、安塞、洛川、杨凌分别作为黄土高原沙壤带、轻壤带、中壤带和重壤带的代表土样,在室内测定代表土样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导水率曲线,对所建代理模型反演土壤水力特性参数的一致性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根据代理模型反演结果绘制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导水率曲线与实测曲线间具有高的一致性,进一步说明所建代理模型反演土壤水力特性参数是可靠的。需要指出的是,论文主要通过典型土壤的数值试验和部分室内试验的对比,表明方法具有较为快速准确的特点。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对于实际土壤的对比试验论文所开展的工作相对较少,故还需对这一方面的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在本文研究中,没有考虑土壤质地和容重的分层特性、大田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变异性及其反演方法,由于这一问题比较复杂,还需进一步研究。同时对目前先进的多目标优化算法、自适应代理模型等新型算法在土壤水分特性参数反演问题中的可行性,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王平[5](2017)在《黄土区采煤塌陷对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众多环境问题也接踵而来,其中土地塌陷是最不容忽视的。塌陷会造成严重的土地扰动,进而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水力性质。为探讨采煤塌陷对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并为受损土地精确复垦提供有效途径,本文选择山西省平朔矿区安家岭3号井工煤矿塌陷样地Ⅰ(SPⅠ)、塌陷样地Ⅱ(SPⅡ)、复垦区(RHP)和原地貌(UMP)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土壤受损前后容重、含水量、田间持水量、饱和导水率、崩解速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等水力特性指标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塌陷及复垦对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受损前后土壤容重、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处于弱变异到中等变异区间;饱和导水率为强变异,且塌陷区变异程度最大;土壤崩解速率在非塌陷区为中等变异,在塌陷区属于强变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VG参数θs和n在UMP、SPⅠ、SPⅡ和RHP均表现为弱变异,θr和α在四个样地均处于中等变异水平。(2)采煤塌陷对表层土壤容重影响较大;土壤含水量受影响规律不明显;田间持水量受塌陷影响明显(p?0.05),但样地内部各层次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塌陷后土壤饱和导水率和崩解速率显着增加(p?0.05)。同一土壤基质吸力下,塌陷区土壤水分含量显着低于UMP和RHP。RHP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和崩解速率塌陷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饱和导水率各层次之间无显着差异(p>0.1)。(3)土壤容重、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崩解速率、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VG拟合参数在UMP、SPⅠ、SPⅡ和RHP广义维数谱图像单调递减,具有多重分形特征。(4)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VG参数θs和n在UMP、SPⅠ、SPⅡ和RHP样地广义维数谱曲线q-Dq整体弯曲程度较小,多重分形特征不明显;塌陷区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饱和导水率和崩解速率广义维数谱曲线q-Dq整体弯曲程度,较UMP和RHP明显,多重分形结构明显,空间异质性增强。(5)进行塌陷地土壤重构时,不同土壤层次应根据需要选取有差异的物质填充,适当增加各层次间的异质性,以便使复垦土壤水力特性更加接近于未受损土壤,适应植被等的正常生长。(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7-05-01)

刁万英,刘刚,司炳成[6](2016)在《土壤水力特性异质性对土壤排水影响的瞬态随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剖面水分入渗及再分布对生态和水文建模十分重要,而土壤异质性导致垂向的导水率值差异非常大。因此,该文假设在单位梯度下,用微扰法和运动波模型并结合随机分析研究一维瞬态土壤剖面排水的问题。采用Brooks-Corey模型,设饱和导水率和模型参数为随机变量。结果表明:1)饱和导水率方差增大对排水过程具有减缓的作用,有效饱和导水率较小;2)土壤导水率异质性越大,土壤蓄水能力越强;3)比较模型参数的波动与饱和导水率方差和模型参数的协方差,饱和导水率方差对排水影响更大;4)田间排水试验的结论与模型预测相一致。研究可为以长期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和高田间持水量为目标的土壤复垦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24期)

王平,王金满,秦倩,王洪丹,祝宇成[7](2016)在《黄土区采煤塌陷对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山西省平朔矿区塌陷区、原地貌和复垦区进行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研究采煤塌陷对土壤容重、含水量、田间持水量、饱和导水率和土壤崩解速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塌陷区土壤容重、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处于弱变异到中等变异区间,饱和导水率和崩解速率均为强变异;塌陷虽使土壤容重增加,但影响幅度不大;土壤含水量受塌陷影响规律不明显;田间持水量受塌陷影响明显(p<0.05),较未受损地区降低6.2%~15.5%;在采煤塌陷的影响下,土壤饱和导水率和崩解速率显着增加(p<0.05);复垦区土壤水力特性与原地貌没有显着差异(p>0.05),且各层次之间差异性也不显着(p>0.1)。(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韩冬[8](2016)在《湿润速度与化学材料对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结构不良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近年来研究化学调控材料改良措施的趋势蔚然成风。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简称PAM)和高吸水性树脂(Super Absorbent Polymer,简称SAP)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水解特性已经在土壤入渗和土壤水分运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其影响机理仍然不是十分明确,导致两种改良材料在不同类型土壤中推广应用还存在一些阻碍。由于两种材料与土壤结合发挥自身作用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定的作用时间来完成,所以不同的水流湿润速度和测定阶段就导致了两种材料不同的作用效果,而这方面的研究却并不多见。为此,本文通过室内试验与少部分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湿润速度和两种材料对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并且通过测定土壤物理参数等手段探索影响机理,旨在探讨湿润速度和化学材料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规律,为PAM和SAP在土壤结构改良方面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研究结果如下:(1)湿润速度显着影响土壤水力性质:湿润速度越大,同一吸力下的土壤质量含水率越大,对于ESP值较高的粉砂壤土和粉质壤土,湿润速度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程度减弱;湿润速度显着影响土壤累计入渗量和入渗速率,湿润速度越快,土壤累计入渗量越少,入渗速率越低,四种土壤均呈现这样的变化规律,随着湿润速度的加快,累计入渗量降低幅度在10.32%~32.67%之间变化,入渗速率减小幅度在24.16%~31.37%之间变化;湿润速度越大,土壤饱和导水率越小,湿润速度由0mm/h增加至16.25mm/h时,土壤饱和导水率降低幅度在17.08%-31.51%之间。(2)湿润速度之所以对土壤水力性质产生影响是因为水流湿润过程的剪切力影响了土壤孔隙结构,湿润速度不同,剪切力的大小就不同,对土壤孔隙结构的影响程度亦不尽相同。湿润速度越大,土壤结构破坏越明显,孔隙度越低,导致了土壤质量含水率越大,土壤饱和导水率也越低。同时湿润速度的差异还改变了土壤孔隙分布状况的不同,尤其是土壤大孔隙含量的多少,通过试验表明湿润速度越大,土壤非毛管孔隙率和土壤导气率越小。(3)PAM能够增加土壤持水能力,增加土壤水平扩散速率:在影响土壤入渗性能方面,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规律:在湿润阶段,施用PAM阻碍了土壤中的水流运动,土壤累计入渗量降低范围在11.19%-29.85%之间;而在连续流阶段,施用PAM却促进了水流运动,土壤稳定入渗率增加幅度在25.98%-88.57%范围内变化:PAM之所以在不同阶段对土壤入渗产生不同的影响,是由于PAM本身的水解特性有关,在湿润阶段,干粉PAM遇水后逐渐水解,分子链不断延展伸长堵塞了土壤孔隙,阻碍了水流运动,而到了连续流阶段.经过了干燥后再湿润的PAM已经完全水解.发挥了稳固土壤结构的作用:此外,PAM还使得土壤饱和导水率减小,减小幅度在8.25%-17.11%之间。(4)SAP同样能够增加土壤持水能力,增加土壤水平扩散速率;在影响土壤入渗性能方面,无论是湿润阶段还是连续流阶段均能起到促进水流入渗的作用。SAP处理使土壤累计入渗量增加11.19%-29.85%,稳定入渗率提高5.71%-25.00%;SAP之所以对土壤入渗产生积极的影响,是由于SAP吸水后体积迅速膨胀,改变了土壤结构,使得土壤孔隙含量特别是大孔隙含量增加,从而为土壤中水流的运动提供了通道。(5)PAM和SAP之所以对土壤水力特性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PAM和SAP改变了土壤的结构。PAM和SAP都能提高土壤总孔隙率,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提高幅度在2.76%-16.18%之间变化,另外PAM和SAP对土壤孔隙分布也产生了影响,在不同的作用时间影响效果并不相同:在两种材料遇水湿润阶段,PAM增加9.38%-21.59%的毛管孔隙率,同时降低土壤非毛管孔隙率和导气率,降低幅度在7.24%-16.16%之间:而SAP却降低了土壤毛管孔隙率,降低幅度在11.16%-20.10%之间变化,同时增加了25.23%-63.48%的土壤非毛管孔隙率和土壤导气率。经过了干湿循环后,PAM与土壤充分结合,降低9.33%~33.29%的土壤毛管孔隙率,同时增加土壤非毛管孔隙率和土壤导气率,增加幅度均达到30%以上,在31.63%-37.45%之间,而SAP处理的土壤毛管孔隙率较对照有所增加,增加幅度在5.74%-20.21%之间变化,同时也提高了土壤非毛管孔隙率和土壤导气率,提高幅度在10.02%-15.41%之间。此外PAM和SAP还能够增加土壤团聚体含量,特别是PAM能够显着增加团聚体的水稳定性。PAM和SAP均改变了土壤的微观结构,PAM使土壤结构更加密实,颗粒表面的层次感减弱,而SAP使土壤颗粒的层次更加分明。(6)统计结果表明,施用PAM和SAP均能达到优化土壤结构和水力特性参数的目的,且四种类型土壤均在PAM施用量为45kg/hm2时各项指标达到最优。在生产实践中,PAM和SAP均起到了增加作物整个生育期土壤亚表层和根层的土壤含水率,同时增加了作物产量,施用PAM的小麦增产率达到19.11%,而施用SAP的胡萝卜增产率为16.78%。说明PAM和SAP起到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增加产量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栗现文,周金龙,周念清,贾瑞亮[9](2016)在《土壤水高矿化度对粉质黏土水力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取高矿化度土壤水条件下的水力特征参数,并比较不同处理的影响,实验测定淡水、30、100及250g/L土壤水矿化度处理土样脱湿过程的水分特征曲线,并利用RETC软件进行模型参数拟合。结果表明,粉质黏土条件下,van Genuchten-Burdine模型可拟合各不同处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各组实测曲线形态显示,在吸力较大阶段,当土壤水吸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含水率才发生变化,二者呈多值对应关系。TDS-30处理对应的残余体积含水率θr最大,α、n值最小,非饱和水力传导度K值衰减最快;中等大小孔隙的变化对非饱和水力传导度影响较为显着。研究成果可为深入开展矿化度潜水蒸发数值计算提供支持。(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16年03期)

马鑫[10](2014)在《聚丙烯酰胺对盐渍化土壤物理和水力特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土壤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引起了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剧烈变化。聚丙烯酰胺因其在改善无盐土壤结构、保持水分和防止肥料流失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已被逐渐推广应用,然而在对盐渍化土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本文通过室内试验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试验方法,详细研究了不同施用量下800万、1200万和1600万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对轻度、中度和重度盐渍化土壤物理特性、水力特性、土壤水分蒸发量、吸附量等的影响及其机理,旨在探讨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与聚丙烯酰胺的相互作用规律,为聚丙烯酰胺在盐渍化土壤方面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和理论指导。研究结果如下:1.聚丙烯酰胺的混合施用分别增加非盐和盐渍化土壤的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增大土壤>3mm、2-3mm、2-1mm、1-0.6mm团聚体含量和毛管孔隙率,减小<0.25mm团聚体含量和土壤容重。2.不同盐渍化土壤施用PAM后土壤的饱和导水率、水平扩散率、入渗速率均降低且随着PAM施用量的增大而减小。不同分子量,相同掺量下分子量越大,饱和导水率、水平扩散率、入渗速率越小。相同分子量、相同掺量,不同盐渍化土壤的饱和导水率、水平扩散率、入渗速率随着盐分的增加而减小。PAM的混合施用增加了相同水吸力下的盐渍化土壤的含水量,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持水能力增强;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持水能力表现为重度>中度、轻度>无盐3.相同的土壤盐分和PAM分子量下,各种盐渍化土壤的累积蒸发量随着PAM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小;相同的施用量和盐分含量下,PAM分子量之间对不同盐渍化土壤累积蒸发量的影响不显着;相同的施用量和分子量下,不同土壤的累积蒸发量与盐渍化程度成反比4.PAM在无盐土壤、轻盐土壤上的作用效果显着,且在无盐土壤上选取800万分子量1:2500,在轻盐土壤上选取1200万1:25005.800万、1200万、1600万分子量PAM最佳液固、平衡吸附时间分别为25:1、20:1、20:1,6、8、8小时。不同盐渍化土壤达到最大饱和吸附量时,800万、1200万、1600万最佳浓度为400、300、300mg/l。6.二价阳离子对PAM粘度影响较一价阳离子显着且钾、钠离子含量500、300mg/l时PAM粘度最小,PAM粘度的变化规律是随着pH的升高逐渐增大,当到达7之后,粘度降低但减小幅度较小。7.通过正交试验采用综合评分法,以产量为主要因子,确定S1F2P2为最优组合即每亩灌水150m3、施肥50kg、PAM施用5kg。8.PAM是高分子物质,分子在溶解的过程中会吸附水分子使得PAM分子发生溶胀,小范围聚集土壤水分。并且PAM溶解到水中后会形成网状结构,并使得土水溶液的粘度增加,伴随微小的土壤颗粒形成隔水膜,抑制了土壤水分的移动。盐分的存在使得PAM分子链发生卷曲和凝絮,堵塞了土壤的孔隙,当土壤水分减小时粘度增加吸附微小土壤颗粒形成大团聚体。(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土壤水力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壤水力特性是研究土壤水分、养分运移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它决定着土壤保水和释水的能力。在压实作用下,土壤水力特性发生变化,严重影响到农业种植、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建设等顺利进行。目前针对土壤压实与土壤水力特性的研究较多,但在不同压实作用下,土壤水力特性变化的机理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学者在不同区域,不同压实作用下对土壤水力特性展开的相关研究,表明在压实作用下,土壤的含水量、水分扩散率、导水率等指标参数在横向和纵向都发生不同程度的空间变异。针对研究对象,国内外将目光多聚焦在农业土地上,针对矿区的研究较少;在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系统性研究欠缺,影响机理的解释也相对较少。建议未来发展应进一步提高土壤水力特性指标参数的获取精度,运用新方法新理论分析影响变化的机理,研发适宜调控土壤水力特性的土壤重构技术,为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水力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孙枭沁,房凯,费远航,佘冬立.施加生物质炭对盐渍土土壤结构和水力特性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9

[2].王金满,荆肇睿,宋杨睿.压实对土壤水力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8

[3].付晨星.PAM和SAP交并施用对旱区坡耕地土壤水力特性和水肥流失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4].李一博.二维吸渗与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反演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5].王平.黄土区采煤塌陷对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

[6].刁万英,刘刚,司炳成.土壤水力特性异质性对土壤排水影响的瞬态随机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6

[7].王平,王金满,秦倩,王洪丹,祝宇成.黄土区采煤塌陷对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6

[8].韩冬.湿润速度与化学材料对土壤水力特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

[9].栗现文,周金龙,周念清,贾瑞亮.土壤水高矿化度对粉质黏土水力特性的影响[J].节水灌溉.2016

[10].马鑫.聚丙烯酰胺对盐渍化土壤物理和水力特性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2 土壤水力特性的 τ( q) -q 关系...3 土壤水力特性的 D( q) -q 关系...土壤水力特性参数界面(d)田间持水率大田与室内回填土壤水力特性试验...大田与室内回填土壤水力特性试验...

标签:;  ;  ;  ;  ;  ;  ;  

土壤水力特性论文_孙枭沁,房凯,费远航,佘冬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