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命题态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命题,态度,信念,宾语,心理学,意向性,哲学。
命题态度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杨晓军[1](2019)在《究竟如何理解“‘p’说p”?——试论前期维特根斯坦关于命题态度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前期维特根斯坦持有强的外延原则,他试图将其适用于一切真正的命题。关于命题态度的分析,是维特根斯坦达成这一目的步骤之一。他认为心理学命题并不构成外延原则的反例,但是关于心理学命题如何不违反外延原则,解释者们给出了各种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解释。这些解释固有其优势,但却过度拘泥于"‘p’说p"是什么的问题,且基本撇开了罗素的判断理论来解释。这不仅无益于维特根斯坦分析主旨的理解,而且难逃过度解释之嫌。而若是着眼于维特根斯坦的论证主旨及其与罗素判断理论的密切关系,聚焦于"‘p’说p"的作用问题,则可以在悬置诸多争论的同时,对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作出合理解释。(本文来源于《科学经济社会》期刊2019年01期)
唐正大[2](2019)在《命题态度与主宾语从句不对称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所讨论的补足语从句与命题态度相关,即认为某个命题(可能)为真或假。主语从句在句法上为高度简缩的非定式小句,甚至向名词性特征靠拢;宾语从句则需要是定式小句,甚至允许出现主句现象,从而向主句性特征靠拢。宾语从句的强主句性特征可通过认知动词"怀疑"而更直观地显示出来。例如,"我怀疑[红队战胜蓝队]P"可解读为"偏信于P",而"我怀疑[红队战胜蓝队]P的说法"或"[红队战胜蓝队]P值得怀疑"则"偏疑于P"。这是因为前者中,怀疑主体和P的言者合一,言为己出,故句法上偏主句性,语义上则偏信;后二者中P或做名词的补足语,或自身呈现出名词性,其言者与怀疑主体分立,因而语义上偏疑。这符合"说出即相信"的语用效应。(本文来源于《汉语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雒自新[3](2018)在《否证者悖论:一种新型命题态度疑难》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知道者悖论研究的副产品,否证者悖论并不是一个新的形式结论,它只是对理想相信者悖论的重新解释,但这种解释的提出向人们表明,任何合理且精致的数学直觉都会导致不相容性。否证者悖论所涉及的"主观可证"概念作为一种新型命题态度,介于逻辑与世界之间,它沟通了哲学中的"知识"概念与认知主体实际所使用的"知识",从而为人工智能进一步的精确刻画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世界哲学》期刊2018年03期)
刘小涛[4](2017)在《为什么欲望不是命题态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分析哲学运动兴起以来,当代哲学家普遍认为,"信念"、"欲望"、"怀疑"之类的心理状态都是"命题态度"。这一判断受英语表达方式的影响。基于对动物欲望及信念逻辑和欲望逻辑之间不对称性的观察,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如果信念确实是典型的命题态度的话,那么,欲望不是命题态度。(本文来源于《哲学分析》期刊2017年04期)
孙玉涵,蔡海锋[5](2017)在《欲望和恐惧不是命题态度吗?》一文中研究指出欲望和恐惧是常见的心理状态类型,它们往往与信念并举,被一同视为命题态度。然而近年来,视欲望和恐惧为命题态度的观点不断受到质疑和否定,有学者主张欲望和恐惧并不都是命题态度,还有学者主张所有的欲望和恐惧都不是命题态度。目前围绕该主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常识心理学话语的语言分析,与科学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结合较少,尚有较大的拓展空间。相较而言,局部质疑比起全盘否定更有说服力,而问题的求解最终依赖于对心理内容如何判定以及命题是什么这两大问题的回答。(本文来源于《哲学分析》期刊2017年04期)
王姝彦,樊汉鹏[6](2017)在《命题态度与亚人层次心理学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命题态度是常识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在常识心理学解释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文章基于不同心灵视角对命题态度的观点及争论,对命题态度在亚人层次心理学解释实现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并以思维语言为切入点,基于表征心灵的进路,尝试通过亚人层次结构化的媒介来实现个人层次的命题态度,以期为心理学解释的衔接问题提供一种可选择的分析视域和进路。(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7年05期)
徐悦[7](2016)在《命题态度谓词“想”的哲学和语言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命题态度谓词,如“想”“认为”“怀疑”“渴望”,都能够表达人对一个命题的态度。也就是说,命题态度表明了命题态度主体对命题内容所持的某种态度。命题态度作为连接人的内心和外部世界的一座桥梁,引起了哲学和语言学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对该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我们发现,中文的命题态度谓词,尤其是“想”这个词,存在着其独特的性质,且尚未受到足够的关注。“我想”这样的短语,在许多研究中,被当作语用标记词或是插入语,但是本人认为从语用标记和插入语的角度并不能够完全解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换句话说,在一些情况下,“我想”并不具有语用标记和插入语的特点。因此,文本将从命题态度谓词的角度研究中文“想”这个词,试图探究其能够表达何种命题态度,若“想”能表达不同的命题态度,那么它在表达不同命题态度的时候在语言层面上有何表现。本文首先定义命题态度语句,并把一些类似然而不属于命题态度语句的表达排除出去,以使研究范围更加有针对性。进而区分“想”能够表达当前的想法和信念两种命题态度。最后,本文将讨论在表达思想和信念时,“想”在语义和句法层面的表现。研究发现,在中文中,命题态度谓词“想”既可以表达想法,也可以表达信念,并且具有其独特的语义和句法特点。(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6-04-20)
张千一[8](2015)在《心灵哲学中的命题态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罗素将命题态度引入哲学和逻辑学,学界对命题态度的研究便从未停息,这些讨论发生在逻辑学、语义学、心灵哲学等哲学分支。而在心灵哲学中,与传统的身心问题、意识与意向性等问题相比,命题态度的相关研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语言被赋予重要的地位。言语交谈不仅能够表达思想、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交流情感,表达主体对于某事物的心理倾向。在谈话中,我们不仅需要明白对方语词中的含义,更要理解谈话者表达的态度。同时,我们也要表达自身关于某事物的态度。命题态度与人的情感相关,准确地说,命题态度体现着人的心理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命题态度的研究不容忽视。本文以命题态度为研究对象,在心灵哲学的视角下研究命题态度的相关问题,通过心理意向性来把握命题态度的含义,并对命题态度的地位及具体的归属过程进行讨论。对命题态度含义的理解将从心理状态入手。人的心理状态分为意识与意向性两类,命题态度是心理意向性最重要的一种形式,而意识与意向性是不可分割的。本文第一章将讨论命题态度与意向性,兼论意识与意向性的关系,从而确定命题态度的含义。命题态度的地位分别体现在命题态度对行为的解释预测功能以及命题态度是否实在的问题,我们将在第二章进行讨论。对前者的研究将从民间心理学入手,同时对该理论中的弊端进行探讨。民间心理学叁大理论对于行为解释的分歧主要在于,命题态度在解释行为的过程中是否遵循固定的理论。在叁大理论之外,有观点认为命题态度对行为不具有解释作用。经过讨论,我们认为命题态度是能够解释行为的。此外,命题态度的地位还体现在其是否实在,即能否为命题态度找到合适的位置。我们将介绍两个理论,意向实在论与意向工具论。对命题态度最后一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具体的归属过程,即命题态度解释行为的过程及其自我归属。在第叁章中,对命题态度在行为解释中的其他具体体现则在自然主义的视角下进行分析,研究将在叁个维度进行,分别为行为维度、神经生理维度及社会历史维度。我们将了解命题态度在解释行为时的表现、方式及影响因素。命题态度的自我归属作为命题态度解释过程的补充,将在第二节进行讨论,我们将介绍一种新型理论——监视机制理论,从而解决命题态度的认知问题,同时针对该理论的不足之处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5-01)
车向前[9](2015)在《“命题态度”下的英美语言哲学与欧陆哲学主体间性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弗雷格将断定与命题相分离能给我们研究命题中的主观因素—"说话人"给予启发。日常语言哲学的出现及兴盛使这一因素重新焕发出活力。通过叁个重要问题的追问我们认为:对语言的本质探讨不能忽略人的维度,而在这一维度上英美语言哲学与欧陆哲学语言观可以达成可能的主体间性、并借助各自已有体系得以发展。(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5年09期)
宋荣[10](2014)在《命题、态度与心灵——当代心灵哲学中命题态度研究的最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初以来,尽管在心灵哲学中心身问题、心理表征问题以及意识问题已经受到了许多学者的青睐,但相比较而言,在命题态度方面的研究却并未得到足够重视。直到当代行动哲学和道德哲学领域中相关问题被广泛关注,命题态度研究才被提到重要议程上来。一命题态度的逻辑渊源及其标准形式尽管"命题态度"是形成民间心理学的系统核心范畴之一,但首次真正对之进行逻辑层面的分析则来源于罗素。在1921年出版的《心的分析》中,罗素在谈到期望(desire)和感觉(feeling)时指(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4年11期)
命题态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所讨论的补足语从句与命题态度相关,即认为某个命题(可能)为真或假。主语从句在句法上为高度简缩的非定式小句,甚至向名词性特征靠拢;宾语从句则需要是定式小句,甚至允许出现主句现象,从而向主句性特征靠拢。宾语从句的强主句性特征可通过认知动词"怀疑"而更直观地显示出来。例如,"我怀疑[红队战胜蓝队]P"可解读为"偏信于P",而"我怀疑[红队战胜蓝队]P的说法"或"[红队战胜蓝队]P值得怀疑"则"偏疑于P"。这是因为前者中,怀疑主体和P的言者合一,言为己出,故句法上偏主句性,语义上则偏信;后二者中P或做名词的补足语,或自身呈现出名词性,其言者与怀疑主体分立,因而语义上偏疑。这符合"说出即相信"的语用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命题态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杨晓军.究竟如何理解“‘p’说p”?——试论前期维特根斯坦关于命题态度的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19
[2].唐正大.命题态度与主宾语从句不对称性初探[J].汉语学报.2019
[3].雒自新.否证者悖论:一种新型命题态度疑难[J].世界哲学.2018
[4].刘小涛.为什么欲望不是命题态度?[J].哲学分析.2017
[5].孙玉涵,蔡海锋.欲望和恐惧不是命题态度吗?[J].哲学分析.2017
[6].王姝彦,樊汉鹏.命题态度与亚人层次心理学解释[J].社会科学战线.2017
[7].徐悦.命题态度谓词“想”的哲学和语言学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
[8].张千一.心灵哲学中的命题态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5
[9].车向前.“命题态度”下的英美语言哲学与欧陆哲学主体间性探究[J].才智.2015
[10].宋荣.命题、态度与心灵——当代心灵哲学中命题态度研究的最新进展[J].哲学动态.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