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包括主体块,主体块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功能腔、连通腔和动力腔,动力腔的内壁与连通腔内壁固定连通,主体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动力口,动力口的内壁与动力腔内顶壁固定连通。该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芯片读取装置设置在读取槽内部,将该芯片读取装置的电源线迁出,使用时接通电源,直接将带有芯片的诊疗卡从插卡口插入,使诊疗卡下端插入读取槽中,被芯片读取装置读取内部数据,此时诊疗卡位于四个防滑片之间,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第一夹条与第二夹条相向运动,第三夹条和第四夹条相向运动,从而使四个防滑片将诊疗卡牢牢卡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包括主体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块(1)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功能腔(2)、连通腔(3)和动力腔(4),所述动力腔(4)的内壁与连通腔(3)内壁固定连通,所述主体块(1)的上表面开设有动力口,所述动力口的内壁与动力腔(4)内顶壁固定连通,所述主体块(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功能块(5),所述功能块(5)的上表面开设有插卡口,所述插卡口的内壁贯穿并延伸至功能腔(2)内顶壁,所述动力腔(4)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所述动力腔(4)的内壁滑动插接有第一活塞板(6),所述第一活塞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第二限位环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动力杆(7),所述动力杆(7)的表面与第一限位环内壁滑动插接,所述动力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按动块(8);所述功能腔(2)的内壁分别通过扭力弹簧铰接有第一夹条(9)、第二夹条(10)、第三夹条(11)和第四夹条,所述第一夹条(9)、第二夹条(10)、第三夹条(11)和第四夹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片(12),每两个对应的所述夹片(12)相对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片(13),每两个对应的所述防滑片(13)相对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齿(14);所述第一夹条(9)与第二夹条(10)之间设置有第一功能管(15),所述第一功能管(15)的内壁分别滑动插接有第二活塞板(16)和第三活塞板(17),所述第二活塞板(16)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柱(18),所述第一传动柱(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柱(19),所述第二传动柱(19)的一端与第一夹条(9)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活塞板(17)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柱(20),所述第三传动柱(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传动柱(21),所述第四传动柱(21)的一端与第二夹条(10)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功能管(15)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环和第四限位环,所述第三限位环的内壁与第二传动柱(19)表面滑动插接,所述第四限位环的内壁与第四传动柱(21)表面滑动插接;所述第三夹条(11)与第四夹条之间设置有第二功能管,所述第二功能管的内壁分别滑动插接有第四活塞板和第五活塞板,所述第四活塞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五传动柱,所述第五传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六传动柱,所述第六传动柱的一端与第三夹条(11)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活塞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七传动柱,所述第七传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八传动柱,所述第八传动柱的一端与第四夹条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功能管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五限位环和第六限位环,所述第五限位环的内壁与第六传动柱表面滑动插接,所述第六限位环的内壁与第八传动柱表面滑动插接;所述功能腔(2)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管(22),两个所述连通管(22)的一端均与连通腔(3)内顶壁固定连通,其中一个所述连通管(22)的内壁与第一功能管(15)内壁固定连通,另一个所述连通管(22)的内壁与第二功能管内壁固定连通;所述功能腔(2)的内底璧固定连接有读取块(23),所述读取块(23)的上表面开设有读取槽(24)。
设计方案
1.一种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包括主体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块(1)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功能腔(2)、连通腔(3)和动力腔(4),所述动力腔(4)的内壁与连通腔(3)内壁固定连通,所述主体块(1)的上表面开设有动力口,所述动力口的内壁与动力腔(4)内顶壁固定连通,所述主体块(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功能块(5),所述功能块(5)的上表面开设有插卡口,所述插卡口的内壁贯穿并延伸至功能腔(2)内顶壁,所述动力腔(4)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所述动力腔(4)的内壁滑动插接有第一活塞板(6),所述第一活塞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第二限位环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动力杆(7),所述动力杆(7)的表面与第一限位环内壁滑动插接,所述动力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按动块(8);
所述功能腔(2)的内壁分别通过扭力弹簧铰接有第一夹条(9)、第二夹条(10)、第三夹条(11)和第四夹条,所述第一夹条(9)、第二夹条(10)、第三夹条(11)和第四夹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片(12),每两个对应的所述夹片(12)相对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片(13),每两个对应的所述防滑片(13)相对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齿(14);
所述第一夹条(9)与第二夹条(10)之间设置有第一功能管(15),所述第一功能管(15)的内壁分别滑动插接有第二活塞板(16)和第三活塞板(17),所述第二活塞板(16)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柱(18),所述第一传动柱(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柱(19),所述第二传动柱(19)的一端与第一夹条(9)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活塞板(17)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柱(20),所述第三传动柱(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传动柱(21),所述第四传动柱(21)的一端与第二夹条(10)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功能管(15)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环和第四限位环,所述第三限位环的内壁与第二传动柱(19)表面滑动插接,所述第四限位环的内壁与第四传动柱(21)表面滑动插接;
所述第三夹条(11)与第四夹条之间设置有第二功能管,所述第二功能管的内壁分别滑动插接有第四活塞板和第五活塞板,所述第四活塞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五传动柱,所述第五传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六传动柱,所述第六传动柱的一端与第三夹条(11)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活塞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七传动柱,所述第七传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八传动柱,所述第八传动柱的一端与第四夹条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功能管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五限位环和第六限位环,所述第五限位环的内壁与第六传动柱表面滑动插接,所述第六限位环的内壁与第八传动柱表面滑动插接;
所述功能腔(2)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管(22),两个所述连通管(22)的一端均与连通腔(3)内顶壁固定连通,其中一个所述连通管(22)的内壁与第一功能管(15)内壁固定连通,另一个所述连通管(22)的内壁与第二功能管内壁固定连通;
所述功能腔(2)的内底璧固定连接有读取块(23),所述读取块(23)的上表面开设有读取槽(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动块(8)的表面呈半球形状,所述按动块(8)、防滑片(13)和防滑齿(14)的制作材料均包括乙丙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柱(19)、第四传动柱(21)、第六传动柱和第八传动柱均为软性,所述第二传动柱(19)、第四传动柱(21)、第六传动柱和第八传动柱的制作材料均包括天然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块(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5),多个所述固定块(25)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的内壁面贯穿并延伸至固定块(25)下表面,所述固定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腔(3)、动力腔(4)、连通管(22)、第一功能管(15)和第二功能管内部均设置有适量液压油,所述液压油包括32牌号HL型液压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块(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层(26),所述防护层(26)的制作材料包括橡胶海绵。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
背景技术
病历是病人在医院诊断治疗全过程的原始记录,它包含有首页、病程记录、检查检验结果、医嘱、手术记录、护理记录等等。传统病历具有多种缺陷,如易损毁、病情发展难以直观展现、内部数据难以传输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云电子病历应运而生。云电子病历不仅包括静态病历信息,还包括提供的其他相关服务。云电子病历以电子化方式管理的有关个人终生健康状态和医疗保健行为的信息,涉及病人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利用的所有过程信息。美国国立医学研究所将其定义为:云电子病历是基于一中特定系统的电子化病人记录,用以提供用户访问完整准确的数据、警示、提示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能力。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多以可读取芯片为标识和暂时存储设备,以专业的读取设备读取芯片中的数据并传输至信息库,用以跟踪记录该病人的病情变化情况,便于安全存储、读取个人信息。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些精神科病人在诊疗过程中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未确诊前因为顾及病人及家属的颜面,一般不做束缚、防护的措施。而这类病人常在医师读卡过程中无意触碰读卡装置,导致芯片卡与读卡装置脱离,资料读取中断,甚至用力较大会损坏设备、伤害病人身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的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时芯片与芯片读取装置易脱离,在病人没有足够自主能力的情况下不仅更易损毁还可能伤害病人或医师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包括主体块,所述主体块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功能腔、连通腔和动力腔,所述动力腔的内壁与连通腔内壁固定连通,所述主体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动力口,所述动力口的内壁与动力腔内顶壁固定连通,所述主体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功能块,所述功能块的上表面开设有插卡口,所述插卡口的内壁贯穿并延伸至功能腔内顶壁,所述动力腔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所述动力腔的内壁滑动插接有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第二限位环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的表面与第一限位环内壁滑动插接,所述动力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按动块。
所述功能腔的内壁分别通过扭力弹簧铰接有第一夹条、第二夹条、第三夹条和第四夹条,所述第一夹条、第二夹条、第三夹条和第四夹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片,每两个对应的所述夹片相对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片,每两个对应的所述防滑片相对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齿。
所述第一夹条与第二夹条之间设置有第一功能管,所述第一功能管的内壁分别滑动插接有第二活塞板和第三活塞板,所述第二活塞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柱,所述第一传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柱,所述第二传动柱的一端与第一夹条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活塞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柱,所述第三传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传动柱,所述第四传动柱的一端与第二夹条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功能管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环和第四限位环,所述第三限位环的内壁与第二传动柱表面滑动插接,所述第四限位环的内壁与第四传动柱表面滑动插接。
所述第三夹条与第四夹条之间设置有第二功能管,所述第二功能管的内壁分别滑动插接有第四活塞板和第五活塞板,所述第四活塞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五传动柱,所述第五传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六传动柱,所述第六传动柱的一端与第三夹条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活塞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七传动柱,所述第七传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八传动柱,所述第八传动柱的一端与第四夹条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功能管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五限位环和第六限位环,所述第五限位环的内壁与第六传动柱表面滑动插接,所述第六限位环的内壁与第八传动柱表面滑动插接。
所述功能腔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管,两个所述连通管的一端均与连通腔内顶壁固定连通,其中一个所述连通管的内壁与第一功能管内壁固定连通,另一个所述连通管的内壁与第二功能管内壁固定连通。
所述功能腔的内底璧固定连接有读取块,所述读取块的上表面开设有读取槽。
优选地,所述按动块的表面呈半球形状,所述按动块、防滑片和防滑齿的制作材料均包括乙丙橡胶。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柱、第四传动柱、第六传动柱和第八传动柱均为软性,所述第二传动柱、第四传动柱、第六传动柱和第八传动柱的制作材料均包括天然橡胶。
优选地,所述主体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多个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孔的内壁面贯穿并延伸至固定块下表面,所述固定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优选地,所述连通腔、动力腔、连通管、第一功能管和第二功能管内部均设置有适量液压油,所述液压油包括32牌号HL型液压油。
优选地,所述主体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制作材料包括橡胶海绵。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主体块,主体块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功能腔、连通腔和动力腔,从而使本装置具有插卡读取数据时十分稳固、取卡及再次使用十分方便的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芯片读取装置设置在读取槽内部,将该芯片读取装置的电源线迁出,使用时接通电源,直接将带有芯片的诊疗卡从插卡口插入,使诊疗卡下端插入读取槽中,被芯片读取装置读取内部数据,此时诊疗卡位于四个防滑片之间,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第一夹条与第二夹条相向运动,第三夹条和第四夹条相向运动,从而使四个防滑片将诊疗卡牢牢卡住,一般的外力难以撼动,由于防滑齿都为倾斜向下,防止诊疗卡向上滑出,配合插卡口将诊疗卡牢牢固定,不会随意晃动,避免芯片与芯片读取装置脱离,当需要取出诊疗卡时,手握按动块向下运动,依次使得受力块、动力杆和第一活塞板向下运动,使动力腔内部空间减小,液压油将压力依次通过动力腔、连通腔、两个连通管分别进入第一功能管和第二功能管内部,第一功能管内部压强增加使得第二活塞板和第三活塞分别向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方向运动,第二活塞板运动依次带动第一传动柱、第二传动柱和第一夹条运动,第三活塞板运动依次带动第三传动柱、第四传动柱和第二夹条运动,从而使分别固定在第一夹条和第二夹条上的夹片和防滑片向背运动,同上述传动关系,固定在第三夹条和第四夹条上的夹片和防滑片向背运动,从而使四个防滑片之间空隙增大,可以轻易抽出诊疗卡,抽出诊疗卡后松开按动块,根据上述传动关系,在四个扭力弹簧的作用下第一夹条、第二夹条、第三夹条和第四夹条归位,在弹簧的作用下第一活塞板归位,从而使第一功能管和第二功能管内部压强减小,四个防滑片之间互相紧凑,便于下次插卡读取信息,从而使本装置具有插卡读取数据时十分稳固、取卡及再次使用十分方便的效果。
2、通过设置主体块,主体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层,从而使本装置具有使用时非常安全的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防护层的制作材料包括橡胶海绵,橡胶海绵质地柔软、细密,不仅具有一定的减震功能,在病人无意触碰本装置时包裹棱角避免病人意外受伤,在安装时可以将多个固定块均埋入桌面,以固定螺栓固定,以多个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桌面齐平为宜,避免使用过程中移动、滑落,伤害到病人或医师,从而使本装置具有使用时非常安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一种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一种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的主体块结构侧面剖视图;
图3为用于一种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的主体块结构俯视图;
图4为用于一种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的第一功能管结构剖视图;
图5为用于一种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的第一夹条结构俯视图;
图6为用于一种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的防滑齿结构侧视图。
图中:1、主体块;2、功能腔;3、连通腔;4、动力腔;5、功能块;6、第一活塞板;7、动力杆;8、按动块;9、第一夹条;10、第二夹条;11、第三夹条;12、夹片;13、防滑片;14、防滑齿;15、第一功能管;16、第二活塞板;17、第三活塞板;18、第一传动柱;19、第二传动柱;20、第三传动柱;21、第四传动柱;22、连通管;23、读取块;24、读取槽;25、固定块;26、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云电子病历系统访问插卡装置,包括主体块1,主体块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5,多个固定块25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内壁面贯穿并延伸至固定块25下表面,固定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主体块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层26,防护层26的制作材料包括橡胶海绵;
主体块1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功能腔2、连通腔3和动力腔4,动力腔4的内壁与连通腔3内壁固定连通,主体块1的上表面开设有动力口,动力口的内壁与动力腔4内顶壁固定连通,主体块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功能块5,功能块5的上表面开设有插卡口,插卡口的内壁贯穿并延伸至功能腔2内顶壁,动力腔4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动力腔4的内壁滑动插接有第一活塞板6,第一活塞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下端与第二限位环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活塞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动力杆7,动力杆7的表面与第一限位环内壁滑动插接,动力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受力块,受力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按动块8;按动块8的表面呈半球形状,按动块8、防滑片13和防滑齿14的制作材料均包括乙丙橡胶;
功能腔2的内壁分别通过扭力弹簧铰接有第一夹条9、第二夹条10、第三夹条11和第四夹条,第一夹条9、第二夹条10、第三夹条11和第四夹条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片12,每两个对应的夹片12相对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片13,每两个对应的防滑片13相对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齿14;
第一夹条9与第二夹条10之间设置有第一功能管15,第一功能管15的内壁分别滑动插接有第二活塞板16和第三活塞板17,第二活塞板16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柱18,第一传动柱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柱19,第二传动柱19的一端与第一夹条9表面固定连接,第三活塞板17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柱20,第三传动柱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传动柱21,第四传动柱21的一端与第二夹条10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功能管15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环和第四限位环,第三限位环的内壁与第二传动柱19表面滑动插接,第四限位环的内壁与第四传动柱21表面滑动插接;
第三夹条11与第四夹条之间设置有第二功能管,第二功能管的内壁分别滑动插接有第四活塞板和第五活塞板,第四活塞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五传动柱,第五传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六传动柱,第六传动柱的一端与第三夹条11表面固定连接,第五活塞板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七传动柱,第七传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八传动柱,第八传动柱的一端与第四夹条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功能管的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五限位环和第六限位环,第五限位环的内壁与第六传动柱表面滑动插接,第六限位环的内壁与第八传动柱表面滑动插接;
第二传动柱19、第四传动柱21、第六传动柱和第八传动柱均为软性,第二传动柱19、第四传动柱21、第六传动柱和第八传动柱的制作材料均包括天然橡胶;连通腔3、动力腔4、连通管22、第一功能管15和第二功能管内部均设置有适量液压油,液压油包括32牌号HL型液压油;
功能腔2的内部设置有连通管22,两个连通管22的一端均与连通腔3内顶壁固定连通,其中一个连通管22的内壁与第一功能管15内壁固定连通,另一个连通管22的内壁与第二功能管内壁固定连通;
功能腔2的内底璧固定连接有读取块23,读取块23的上表面开设有读取槽24;
通过设置主体块1,主体块1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功能腔2、连通腔3和动力腔4,从而使本装置具有插卡读取数据时十分稳固、取卡及再次使用十分方便的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芯片读取装置设置在读取槽24内部,将该芯片读取装置的电源线迁出,使用时接通电源,直接将带有芯片的诊疗卡从插卡口插入,使诊疗卡下端插入读取槽24中,被芯片读取装置读取内部数据,此时诊疗卡位于四个防滑片13之间,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第一夹条9与第二夹条10相向运动,第三夹条11和第四夹条相向运动,从而使四个防滑片13将诊疗卡牢牢卡住;
外力难以撼动,由于防滑齿14都为倾斜向下,防止诊疗卡向上滑出,配合插卡口将诊疗卡牢牢固定,不会随意晃动,避免芯片与芯片读取装置脱离,当需要取出诊疗卡时,手握按动块8向下运动,依次使得受力块、动力杆7和第一活塞板6向下运动,使动力腔4内部空间减小,液压油将压力依次通过动力腔4、连通腔3、两个连通管22分别进入第一功能管15和第二功能管内部,第一功能管15内部压强增加使得第二活塞板16和第三活塞板17分别向第一夹条9和第二夹条10方向运动,第二活塞板16运动依次带动第一传动柱18、第二传动柱19和第一夹条9运动,第三活塞板17运动依次带动第三传动柱20、第四传动柱21和第二夹条10运动,从而使分别固定在第一夹条9和第二夹条10上的夹片12和防滑片13向背运动;
同上述传动关系,固定在第三夹条11和第四夹条上的夹片12和防滑片13向背运动,从而使四个防滑片13之间空隙增大,可以轻易抽出诊疗卡,抽出诊疗卡后松开按动块8,根据上述传动关系,在四个扭力弹簧的作用下第一夹条9、第二夹条10、第三夹条11和第四夹条归位,在弹簧的作用下第一活塞板6归位,从而使第一功能管15和第二功能管内部压强减小,四个防滑片13之间互相紧凑,便于下次插卡读取信息,从而使本装置具有插卡读取数据时十分稳固、取卡及再次使用十分方便的效果;
通过设置主体块1,主体块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层26,从而使本装置具有使用时非常安全的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防护层26的制作材料包括橡胶海绵,橡胶海绵质地柔软、细密,不仅具有一定的减震功能,在病人无意触碰本装置时包裹棱角避免病人意外受伤,在安装时可以将多个固定块25均埋入桌面,以固定螺栓固定,以多个固定块25的上表面与桌面齐平为宜,避免使用过程中移动、滑落,伤害到病人或医师,从而使本装置具有使用时非常安全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84590.3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7(西安)
授权编号:CN209312033U
授权时间:20190827
主分类号:G06K 7/00
专利分类号:G06K7/00;G16H10/65
范畴分类:40B;
申请人:卫健智能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卫健智能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街办唐延南路11号4号楼2单元21810室
发明人:罗鸿云
第一发明人:罗鸿云
当前权利人:卫健智能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代理人:何锐
代理机构:61233
代理机构编号:西安科果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