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进展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带动了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民日常饮食特点日趋复杂化,致使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时有发生,极大地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传统的西医治疗手段在进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过程中具有诸多的局限性,如临床效果甚微、用药周期长等缺陷。而采用中医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控制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认可。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治疗;应用;分析

21世纪我国生产力生产水平大幅度提升,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人民物质生活有所优化的同时,各类医学疾病严重困扰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本文意在,以时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治疗手段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化分析并提出参考性建议。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治疗现状

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运转,一方面,各类新型科学技术水平的逐年提升,带动了各行业领域的突飞猛进。在这样的时代发展前提下,我国政府进行了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国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深入,使我国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农业种植过程中农药、化学肥料使用过度使农作物表面的农药残留现象严重,加之饮食规律不当而引发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频频发生,已引起我国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功能性消化不良医学的简称为FD,而根据对传统的FD症状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可知,西医治疗方法虽具有快速性、强效型的特点,但对于人体的损伤较大,且治标不治本,难以在根源处治愈患者;且西医治疗后疾病复发率较高,所产生的药效副作用较为严重。因此,当前我国医学界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环节多采用中医疗法。虽然中医治疗手段的治疗周期较长,短期临床效果不明显,但能够对疾病的根源进行有效的消除并治愈,且中医手法对于人体的刺激性较小,药理特点相对温和,治愈后复发率较低,无明显毒副作用。根据上述对比分析,在进行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中医疗法更具优越性。

二、中医针刺治疗方法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悠久的医学发展历史,中医临床治疗经验丰富。在针对FD的治疗过程中多采取中医针刺治疗方法,具有临床效果好、疾病根治性强、对患者造成创伤面小等优越特点。时下,我国不同学科的新型技术的出现于成熟,在祖国中医领域中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使针刺疗法治疗FD日趋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一疗法虽然尚未形成明确的概念,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显著,病人的痊愈率相对较高,具有安全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因此,此项技术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新时期我国中医针对FD的治疗过程中针刺疗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所带来的临床效果较好。我国中学学者对传统的FD治疗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发现,针刺治疗方法的刺激参数直接关乎到FD的临床治疗效果,应针对治疗时期、患病程度、患者年龄的不同调整针刺参数。通过对患者不同穴位进行针刺的方式,环节病人的临床症状,并采取长期性、反复性的针刺治疗消除病人的病患根源,起到消除病体根源的作用。

三、中医灸法治疗手段

我国中医领域在治疗FD的过程中,在采用针刺疗法的同时也会根据病人实际需求酌情选取灸法治疗手段。通过将艾绒、丹参等中药进行混合调制后进行点燃,并置于患者的患病处进行体外熏灼。各类中药混合物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烟雾逐步渗透至患者的各个穴位及患病出,在病体处发挥药理作用,从根源处消除FD的病原体。这一治疗手段能够在根源处消除致病体,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体外损伤,具有根治性、深入性、安全性、稳定性特点,所获得的临床效果较好,得到了我国中医领域的普遍推广。李为贵等对比了艾灸和多潘立酮治疗FD的效果,艾灸穴位选择中脘、神阙、天枢(双)、足三里(双)、肝俞(双)、脾俞(双)、膈俞(双)、三阴交(双),除神阙采用隔盐灸外,其余诸穴均采用温和灸,研究结果显示,艾灸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是该研究仅以治疗的有效率作为治疗指标,缺乏定量指标。程芳等观察了隔药灸治疗脾胃气虚型FD的效果,对照组采用口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和曲美布丁分散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隔药灸治疗,穴位选择中脘、关元、足三里、内关、公孙穴、太冲穴,药饼制作:生黄芪10g,檀香2g,丹参3g,九香虫2g,木香2g,降香2g,每只药饼含药粉2.5g,加黄酒3g调拌成厚糊状,用药饼模具按压成直径2.3cm,厚度0.5cm大小,评价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和有效率,结果显示,隔药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廖慧等观察了自拟健脾和胃方联合雷火灸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治疗组给予健脾和胃方配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吗丁啉片(多潘立酮)治疗,自拟健脾和胃汤组方:太子参15g,白术15g,陈皮10g,炒麦芽15g,山楂10g,枳实10g,砂仁5g,槟榔10g,广木香7g,炙甘草5g,1剂/d,水煎煮至120mL,同时给予赵氏火灸中脘、足三里穴位,治疗组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张兰云等探讨了自制和胃降逆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艾灸足三里、内关、中脘、脾俞、胃俞等穴位,后用和胃降逆中药穴位贴敷,结果显示该方法治疗效果显著。王士源等观察了热敏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治疗组采用热敏灸治疗,穴位取双侧承满、梁门、气海、脾俞及公孙穴,对照组采用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症状评分显著降低,血浆胃动素显著升高,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谢少波观察了天灸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选用白芥子、肉桂、延胡索、细辛、甘遂、艾叶、丁香、花椒等中药粉末,用鲜榨姜汁按比例调配成膏状,天灸脾俞、胃俞、膻中、中脘、神阙、天枢、内关、足三里等穴位,研究了治疗3年的临床效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治疗有效率逐年升高。佐欣慧等探究了温和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温和灸治疗,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但是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温和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四、结语

中医外治方法众多,治疗FD取得了很好临床效果,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如:虽然临床研究普遍采用了随机对照的原则,但是病例数量较少,可靠性较低;研究的随访时间较短,治疗效果只能评价短期内的症状改善情况,缺乏长时间的随访;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建议临床研究增加病例数量,增加随访时间,同时,尽量统一选穴,对患者施治时,一定要进行辨证施治,进行FD的治疗时,应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增加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国榕.中医外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最新进展[J].特别健康:下,2014(3):37-38.

[2]袁志超.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现状[J].今日健康,2014(8):336-336.

[3]洪娟.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医外治法配合心理干预的临床护理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4):211-211.

标签:;  ;  ;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