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治疗在急诊科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集束化治疗在急诊科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清远市人民医院急诊科511500

【摘要】目的:评价集束化治疗在急诊科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现状,观察可以改善急诊科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救效果的主要方法。方法:笔者随机选择2014年04月-2015年04月在急诊科内科接受诊治的166例危重症患者,以随机法为主要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有83例,实验组有83例。对照组病患以常规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各项救治活动,同时实验组病患则以集束化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各项救治活动,观察2组病患治疗活动的有效性。结果:2组病患在留院观察时长、死亡率等指标之间明显表现出差异(P<0.05)。结论:基于急诊科内科危重症患者来说,予以集束化治疗有利于缩短病患治疗时间,同时还能控制死亡率以及提升生存效率,所以可推广。

【关键词】集束化治疗;急诊科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救;应用效果

为了评价集束化治疗在急诊科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现状,随机选择2014年04月-2015年04月在急诊科内科接受诊治的166例危重症患者,以随机法为主要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病患以常规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各项救治活动,同时实验组病患则以集束化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各项救治活动,在观察2组病患治疗活动有效性的基础上,讨论可以改善急诊科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救效果的主要方法,期待能够成为后期急诊科内科危重症患者接受系统性治疗时的参考指标,从而提升其临床治疗效率,介绍如下。

1.资料来源以及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选择2014年04月-2015年04月在急诊科内科接受诊治的166例危重症患者,男性病患有101例,女性病患有65例;病患年纪最大的是88岁,年纪最小的是12岁。其中,有26例病患属于中毒,有32例病患属于休克,有40例病患属于呼吸衰竭,有28例病患属于心力衰竭,有11例病患属于消化道出血,有19例病患属于严重感染,有10例病患属于器脏衰竭。以随机法为主要方式把166例急诊科内科危重症患者均分成两个小组,实验组有83例,对照组有83例。由于两组病患在相关资料中的对比并没有表现出直接区别(P>0.05),所以值得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病患以常规检查、常规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各项救治活动,而实验组病患则以集束化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各项救治活动。(1)选择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2)于计算机医院信息系统内设置完整组套,组套构成元素有病情评估、吸氧治疗、急诊检查以及心电监护等。同时,药物治疗和影像学诊断同样需要进行组套。(3)病患入院后要快速接诊,并对其病情进行客观评估,同时开展各项检查工作与治疗工作,保证在3min至6h内完成所有检查工作与治疗工作。

1.3资料统计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并且处理本次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数据,一般资料选取(±s)进行代表,经由卡方检验对比组间的计数资料,同时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以t进行检验,如果组间数据之间的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则以P<0.05进行表示。

2.结果

实验组病患住院时长是(2.98±1.69)小时,对照组是(10.59±1.85)小时;实验组出现1例(1.20%)漏诊,0例(0.00%)误诊,3例(3.61%)死亡,而对照组出现4例(4.82%)漏诊,2例(2.41%)误诊,10例(12.05%)死亡,表明2组病患在治疗情况方面明显表现出差异(P<0.05),详细对比数据见表1。

3.讨论

急诊科内科危重症患者在病情方面相对较急,如何处理这些病患、给予病患有效治疗成为所有医师都需要着力解决的难题。随着心肺复苏手术、血液净化技术、静脉置管术、肠内营养支持、场外营养支持以及机械通气术等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为急诊科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救活动提供的重要的技术支撑[1]。一般而言,急诊科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救活动的重点在于早发现以及早诊断,通过给予病患综合治疗,在提升其依从性的基础上,缓解病患临床指针,而集束化治疗即可实现这一目标。

集束化治疗着重强调以医疗机构、各个科室内部实际状况、病患临床指征等信息制定出具体治疗方案,通过对计算机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合理应用,再制定出能够满足病患急救需求的治疗套餐[2]。集束化治疗在根本性内容方面涉及到“医护配合”、“精确决断”以及“支持治疗”等,在提升病患依从性、治疗指南可能性的基础上,还需制定出治疗流程图,确保治疗方案满足有理有据、有章可循的重要目标[3]。基于集束化治疗来说,其本身操作性非常强,对于临床医师会形成直接约束力,督促临床医师不断规范其治疗程序和治疗行为,确保病患能够接受到及时治疗,从而改善其预后状况。

集束化治疗程序中,临床医师要给予病患全面检查,防止漏诊或者是误诊情况的发生。本次研究表明,集束化治疗有助于控制死亡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集束化治疗着重强调转变治疗手段与管理模式,通过对心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以及消化内科相关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缩短病患检查时间,及时对其病情进行精确判断,并开展各项抢救工作,采取团队作战模式,确保各项救治活动都能在顺利完成[3]。与此同时,由于集束化治疗以某一例病患、某一种病患为主要对象,由一组专业医护人员承担其救治工作,而在工作程序中,每一个操作元素都能够使病患临床结局得以改善[4]。但是,受成本控制以及管理结构等因素影响,推广、开展集束化治疗活动还存在着许多限制性因素,需要更多专业人士参与至研究程序中,在提升其应用效果的基础上,使之能够大范围推广[5]。

本次研究对照组病患以常规检查、常规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各项救治活动,而实验组病患则以集束化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各项救治活动。治疗后,实验组病患住院时长(2.98±1.69)小时,对照组(10.59±1.85)小时;实验组1.20%漏诊,3.61%死亡,而对照组出现4.82%漏诊,2.41%误诊,12.05%死亡,表明2组病患在治疗情况方面明显表现出差异(P<0.05)。可见,基于急诊科内科危重症患者来说,以集束化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各项救治活动有利于缩短病患治疗时间,对于控制死亡率、提升生存效率都具有显著价值,所以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翔,刘大为,隆云,梅丹,柴文昭,芮曦,王小亭,王郝,张青.关键点控制干预集束化治疗指南依从性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3):994-998.

[2]王桥生,苏华,符晖,赵正亮,汤石林,李小涛,罗琼.早期集束化治疗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应用价值[J].重庆医学,2015,44(08):1039-1043.

[3]冯雁,逯锦涛,王卫民,李兵,刘志峰,谢杰,杨磊,魏晓磊.早期集束化抢救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疗效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08):479-481.

[4]瞿星光,张朝晖,周刚,龚勋,张蓉,曾超,李灵丰,刘静兰,粱永会,杨琳,李雯琪.以集束化治疗为核心的临床路径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2,23(02):7-10.

[5]高洪媛,屈峰,董伟,田力,宗文纳,刘晓菲,宋歌.早期集束化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01):64-66.

作者简介:

戴慧晖(1977-),本科学历,医师,主研方向:急危重症,临床急救。

标签:;  ;  ;  

集束化治疗在急诊科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