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脉冲控释微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脉冲,酒石酸,包衣,醋酸,盐酸,尼莫地平,丸药。
脉冲控释微丸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晖,贾晓英[1](2019)在《地尔硫■双脉冲控释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地尔硫■双脉冲控释微丸,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地尔硫■载药丸芯,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丸芯处方;以羧甲基淀粉钠作为溶胀层,尤特奇L30D-55作为控释层,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地尔硫■脉冲微丸,考察溶胀层及控释层包衣增重对微丸释药行为的影响。结果优化后的丸芯处方为地尔硫■40%,微晶纤维素40%,乳糖和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各10%,0. 4%羟丙甲纤维素溶液作为黏合剂;当溶胀层包衣增重10%,控释层包衣增重20%时,制得微丸释药时滞为4 h,且6 h和9 h药物释放分别超过50%和80%。结论本方法制备的地尔硫■包衣微丸体外脉冲释药性能良好,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高捷,朱淼,沃联群,王文喜[2](2016)在《多索茶碱脉冲控释微丸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多索茶碱脉冲控释微丸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释药性能。方法以微晶纤维素为骨架材料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通过流化床包衣法分别覆上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溶胀层、乙基纤维素和羟丙甲纤维素作为控释层制备多索茶碱脉冲微丸,通过单因素考察筛选丸芯、溶胀层、控释层的处方组成对体外释药性能的影响。结果以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和乳糖为添加剂可制得性能良好的高载药微丸。随着溶胀层厚度的增加,药物释放时滞变短,速率显着增加;随着控释层包衣厚度的增加,时滞延长,释药减慢;控释层中羟丙甲纤维素用量或分子量增加,时滞缩短;控释层中增塑剂用量增加,时滞延长。结论所得包衣微丸具有良好的脉冲释药性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6年07期)
杨金兰[3](2016)在《泼尼松脉冲控释微丸的设计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给药系统(Pulsatile delivery system)又名择时释药系统,可依据人体时辰节律特征以及疾病发作的时间规律,实现定时或定位释放药物。脉冲制剂不同于常见的缓控释制剂,并不能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而是经服用后首先经历一个预定的释药时滞(Lag Time,TLag),而后于疾病发作的特定时间或者于特定部位即刻释放药物以达到所需血药浓度及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因此可大大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机体耐受性,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多微粒给药系统相比于单一单元型制剂,具有优良的释放调节性,能够显着改善胃肠道药物吸收一致性与重现性,所以已成为脉冲给药系统的研究热点。目前,口服多微粒脉冲释药系统的特定的释药曲线特征大多是通过制备功能性包衣薄膜的途径实现。泼尼松(Prednisone,PNS)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2013年7月31日,FDA批准英国Napp制药公司的泼尼松脉冲择时控释片上市,其商品名为Lodotra,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时辰药物疗法的一线制剂,其体内血浆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与市售普通制剂大致等同,但是Cmax往后推迟4~4.5h,可达到有效的迟释效应;由于只需临睡前服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获得了极为显着的临床疗效,大大减轻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研究是以泼尼松为模型药物,以丙烯酸树脂类包衣辅料为包衣材料,运用Glatt底喷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包衣膜,成功制得了具有pH依赖性的、释药时滞为4~4.5h的脉冲微丸制剂;建立了专属性强、精密度高、准确性强的HPLC法,用于泼尼松脉冲控释微丸含药量、释放度及有关物质的测定。本实验运用底喷流化床包衣技术,采用混悬液上药法制备泼尼松载药微丸;并对载药微丸粒径、圆整度、脆碎度等指标进行考察,均符合后续的功能性包衣的要求。功能性包衣膜的制备仍采用底喷流化床包衣技术,参照丙烯酸树脂类包衣辅料使用指南,选用柠檬酸叁乙酯(TEC)作为增塑剂、滑石粉(Talc)作为抗粘剂,筛选出了合适的包衣辅料为Eudragit?RS-100和Eudragit?L-100,并通过包衣增重、包衣辅料比例等单因素考察,确定了包衣增重、Eudragit?RS-100与Eudragit?L-100的比例是泼尼松脉冲控释微丸体外释放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化包衣处方,最终得到了较优的包衣处方范围。通过对自制泼尼松脉冲控释微丸的体外释放曲线与各释药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与Hixson-Crowell模型和一级模型的拟合度较高,证明药物的释放属于扩散与溶蚀相协同作用的机制。制剂初步稳定性考察实验表明,产品质量基本不受光、热、湿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6-06-01)
李菲,郝吉福,郭丰广,王建筑,毕研平[4](2013)在《尼莫地平脉冲控释微丸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尼莫地平脉冲控释微丸,考察影响体外脉冲释药的因素。方法:以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为膨胀剂,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丸芯,以乙基纤维素为包衣材料,肠溶性聚丙烯酸树脂为致孔剂,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尼莫地平脉冲控释微丸,考察膨胀剂用量、致孔剂用量和包衣增重对微丸释药行为的影响。结果:当膨胀剂比例为30%,包衣液EC∶EudragitL30D-55=4∶25,包衣增重15%时,微丸释药时滞为4.0 h。结论:通过对膨胀剂用量、包衣液中致孔剂用量和包衣增重进行筛选可以得到具有适当释药时滞和释药速度的脉冲控释微丸。(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3年15期)
张晓晖,郭英,孙建军,曹德英[5](2012)在《盐酸地尔硫脉冲控释微丸的制备与体外释放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盐酸地尔硫牙脉冲控释微丸并考察体外释放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以流化床包衣法分别包覆内层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ow substituted hydroxypropylcellulose,L-HPC)溶胀层和外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控释层来制备脉冲控释微丸,并考察溶胀层材料类型、溶胀层包衣增重、溶胀层包衣液中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alkyl sulfate,SDS)浓度及控释层包衣增重对释药的影响。结果药物通过控释层衣膜破裂而释放,溶胀层材料类型、溶胀层包衣增重、溶胀层包衣液中SDS浓度及控释层包衣增重等对脉冲控释微丸的释药时滞和释放速度均有显着影响。结论该方法制备的脉冲控释微丸,在模拟人体内胃肠道pH值变化条件下达到了时滞为4h,滞后1.5h,累积释药80%以上的脉冲释药效果。(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10期)
廖鹏,洪江游,申楼[6](2012)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脉冲控释微丸的稳定性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脉冲控释微丸的稳定性。方法以性状、内容物色泽、释药时滞、含量等为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加速、长期试验等稳定性考察。结果样品在高温条件下,微丸衣膜渐变黄,释药时滞缩短;在高湿条件下,微丸虽然没有受潮现象,但变得较透明,同时时滞缩短,释药速率加快;强光照射时脉冲控释微丸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在加速试验中,微丸保持干燥,衣膜渐变黄,药物含量基本不变,释药时滞缩短;在长期试验中,微丸放置12个月,稳定性良好,各项考察指标符合有关规定。结论所制微丸对光稳定,但在高湿、高温条件下均不稳定,本品应在阴凉干燥处保存。(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2年10期)
余超,邹梅娟,史一杰,程刚[7](2011)在《酒石酸美托洛尔脉冲控释微丸的制备及Beagle犬体内药动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酒石酸美托洛尔脉冲控释微丸,并对脉冲控释微丸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以水溶胀性材料CCNa(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内包衣溶胀层,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为外包衣控释层制备酒石酸美托洛尔脉冲控释微丸;对6条Beagle犬进行双制剂双周期交叉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用DAS2.0统计软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所制备的脉冲控释微丸体外释药时滞为4h,时滞后2.1h累积释药量大于80%(w);脉冲控释微丸在Beagle犬体内的时滞为3.2h,达峰时间为5.6h,可起到延迟释药和短程缓释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期刊2011年02期)
廖鹏,陈燕忠,吕竹芬,蔡霞[8](2010)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脉冲控释微丸体外释放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脉冲控释微丸的体外释放度。方法:考察不同溶出方法、释放递质、转速对控释微丸体外释药的影响,并阐述了控释微丸的释药机制及释药特点。结果:释放递质的pH对微丸释药的影响最明显。前2h递质为0.1mol.L-1的盐酸溶液,2h后调节pH6.8,采用转篮法,转速100r.min-1,恒温(37±0.5)℃,微丸释药良好。结论:该法可作为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脉冲控释微丸12h体外释放度的研究方法,时滞之后,微丸零级释药明显,具备优良控释制剂的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期刊2010年21期)
廖鹏,陈燕忠,吕竹芬,钟龙[9](2010)在《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脉冲控释微丸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盐酸罗沙替丁脉冲控释微丸(ROXPCP)。方法:取空白丸芯分别以含药层、溶胀层(含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控释层(含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顺序包衣制备ROXPCP,通过考察不同类型空白丸芯、溶胀层材料及溶胀层与控释层的不同包衣增重对药物释放的影响来优选工艺,并进行处方验证试验。结果:各考察因素均对药物的释放影响显着。优选工艺结果为:空白丸芯采用蔗糖型,溶胀层材料采用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增重分别为15%、24%。以此制备的微丸时滞时间为4h左右,时滞后4h内累积释药百分率达到80%。结论:所制备的ROXPCP具有体外脉冲控释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0年17期)
谢齐昂[10](2010)在《酒石酸唑吡坦双脉冲控释微丸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患,长期失眠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造成严重的意外事故。多年的临床使用证明,酒石酸唑吡坦是一个可作为首选药物的安眠药,但市售的普通制剂及迟滞制剂存在睡眠时间维持不够;对半夜觉醒型患者疗效不佳以及存在残留效应等问题,阻碍了进一步的临床应用。随着时辰药理及制剂学的研究进展,出现了新一代释药系统(脉冲制剂),脉冲制剂的出现实现了对某些具有节律性特征疾病的适时适量给药,如果依据失眠患者入睡难、半夜易觉醒的疾病特征以及人体睡眠的生理特点开发唑吡坦脉冲制剂无疑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综合分析失眠症、失眠症治疗药物、脉冲制剂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低剂量酒石酸唑吡坦双脉冲控释微丸的研发,通过在控释包衣的爆破型载药丸芯上加载含药层来实现药物的双脉冲释放,用第一脉冲释药帮助失眠患者快速入睡,用第二脉冲释药解决半夜觉醒问题,两个脉冲释药之间存在一个合理的释药间隔(迟滞时间),使得药物仅在需要的时候进行释放,从而降低制剂总剂量,缓解残留效应,期望为失眠患者提供更好的针对性治疗方案。通过对常规制丸方式的综合分析与评价,在微丸的制备方式上,我们选择了挤出滚圆和流化床联合使用的工艺路线。课题的基本研制内容包括:①均匀设计法筛选挤出滚圆制备爆破型载药丸芯的处方、工艺;②依次用流化床技术对载药丸芯进行光洁化处理(羟丙甲纤维素Pharmacoat 606+乳糖)、控释层包衣(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含药层加载、薄膜包衣(Pharmacoat 606)等操作;③进行叁批重复性实验,对筛选优化后的处方工艺进行验证;④观察样品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表现,考察制剂的药动学特性;⑤建立酒石酸唑吡坦双脉冲控释微丸的体外评价体系;⑥在传统图形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平均斜率法,以便更加准确描述脉冲制剂的释放特征,并对此方法的应用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进行了初步探讨;⑦建立分步取样法,实现脉冲制剂释药过程中的针对性密集取样。本文研究结果表明,50%用量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是最合适的爆破型载药丸芯崩解剂;当丸芯光洁化处理增重6.00%,控释层包衣增重22.00%,薄膜包衣增重2.00%时,所制得的双脉冲微丸释放不受pH值的影响,第一脉冲剂量约在30min内释放完全,迟滞时间约150min,第二脉冲剂量约在迟滞时间之后的45min内释放完全;优化后的处方工艺重现性良好;双脉冲微丸在Beagle犬体内具有良好的双脉冲释放特性、体内外相关性以及优于普通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其药动学特性与两次间隔给药类似;研究中所制订的体外评价体系可以充分反应制剂研究过程中处方工艺的调整变化过程。总而言之,本课题所研发的酒石酸唑吡坦双脉冲控释微丸,处方工艺稳定可靠,重现性好,产品质量稳定,在beagle犬体内具有良好的双脉冲释放特性,所制定的体外评价体系可切实反应制剂的质量;有着将其开发成可应用于临床,能给患者提供更具个性化及针对性给药的唑吡坦新剂型的应用价值;文中所提出的平均斜率法和分步取样法,可以为其他脉冲制剂的研发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1-07)
脉冲控释微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多索茶碱脉冲控释微丸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释药性能。方法以微晶纤维素为骨架材料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通过流化床包衣法分别覆上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溶胀层、乙基纤维素和羟丙甲纤维素作为控释层制备多索茶碱脉冲微丸,通过单因素考察筛选丸芯、溶胀层、控释层的处方组成对体外释药性能的影响。结果以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和乳糖为添加剂可制得性能良好的高载药微丸。随着溶胀层厚度的增加,药物释放时滞变短,速率显着增加;随着控释层包衣厚度的增加,时滞延长,释药减慢;控释层中羟丙甲纤维素用量或分子量增加,时滞缩短;控释层中增塑剂用量增加,时滞延长。结论所得包衣微丸具有良好的脉冲释药性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脉冲控释微丸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晖,贾晓英.地尔硫■双脉冲控释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2].高捷,朱淼,沃联群,王文喜.多索茶碱脉冲控释微丸的研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6
[3].杨金兰.泼尼松脉冲控释微丸的设计与评价[D].河南大学.2016
[4].李菲,郝吉福,郭丰广,王建筑,毕研平.尼莫地平脉冲控释微丸的制备[J].中国新药杂志.2013
[5].张晓晖,郭英,孙建军,曹德英.盐酸地尔硫脉冲控释微丸的制备与体外释放影响因素的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
[6].廖鹏,洪江游,申楼.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脉冲控释微丸的稳定性考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
[7].余超,邹梅娟,史一杰,程刚.酒石酸美托洛尔脉冲控释微丸的制备及Beagle犬体内药动学研究[J].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11
[8].廖鹏,陈燕忠,吕竹芬,蔡霞.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脉冲控释微丸体外释放度考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
[9].廖鹏,陈燕忠,吕竹芬,钟龙.盐酸罗沙替丁醋酸酯脉冲控释微丸的研制[J].中国药房.2010
[10].谢齐昂.酒石酸唑吡坦双脉冲控释微丸的研制[D].浙江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