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光光度计用比色皿,包括比色皿本体和比色皿护套,比色皿护套套在比色皿本体上;比色皿本体由第一毛玻璃板、第二毛玻璃板、底板、第一透明玻璃板和第二透明玻璃板围成,比色皿本体外壁四个拐角部设有导向限位槽;比色皿护套包括第一柔性护膜、第二柔性护膜和支撑杆,两个第一柔性护膜、两个第二柔性护膜和四个支撑杆围成无底方形筒;在比色皿护套套在比色皿本体上时,第一毛玻璃板和第二毛玻璃板外侧为第一柔性护膜,第一透明玻璃板和第二透明玻璃板外侧为第二柔性护膜,支撑杆设置在导向限位槽内。本实用新型利用薄膜护套将光学面与实验人员的手指分隔开,减少实验人员因疏忽或者其他原因触碰光学面带来的不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分光光度计用比色皿,其特征在于,包括比色皿本体和比色皿护套,所述比色皿护套套在所述比色皿本体上;所述比色皿本体由第一毛玻璃板(1-1)、第二毛玻璃板(1-2)、底板、第一透明玻璃板(1-3)和第二透明玻璃板(1-4)围成,所述比色皿本体外壁四个拐角部设有导向限位槽(3);所述比色皿护套包括第一柔性护膜(2-2)、第二柔性护膜(2-3)和支撑杆(2-1),两个所述第一柔性护膜(2-2)、两个所述第二柔性护膜(2-3)和四个所述支撑杆(2-1)围成无底方形筒;在所述比色皿护套套在所述比色皿本体上时,所述第一毛玻璃板(1-1)和所述第二毛玻璃板(1-2)外侧为所述第一柔性护膜(2-2),所述第一透明玻璃板(1-3)和所述第二透明玻璃板(1-4)外侧为所述第二柔性护膜(2-3),所述支撑杆(2-1)设置在所述导向限位槽(3)内且所述支撑杆(2-1)外壁与所述导向限位槽(3)侧壁之间设有间隙。
设计方案
1.一种分光光度计用比色皿,其特征在于,包括比色皿本体和比色皿护套,所述比色皿护套套在所述比色皿本体上;所述比色皿本体由第一毛玻璃板(1-1)、第二毛玻璃板(1-2)、底板、第一透明玻璃板(1-3)和第二透明玻璃板(1-4)围成,所述比色皿本体外壁四个拐角部设有导向限位槽(3);所述比色皿护套包括第一柔性护膜(2-2)、第二柔性护膜(2-3)和支撑杆(2-1),两个所述第一柔性护膜(2-2)、两个所述第二柔性护膜(2-3)和四个所述支撑杆(2-1)围成无底方形筒;在所述比色皿护套套在所述比色皿本体上时,所述第一毛玻璃板(1-1)和所述第二毛玻璃板(1-2)外侧为所述第一柔性护膜(2-2),所述第一透明玻璃板(1-3)和所述第二透明玻璃板(1-4)外侧为所述第二柔性护膜(2-3),所述支撑杆(2-1)设置在所述导向限位槽(3)内且所述支撑杆(2-1)外壁与所述导向限位槽(3)侧壁之间设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光光度计用比色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比色皿本体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柔性护膜(2-2)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柔性护膜(2-3)的长度,所述第二柔性护膜(2-3)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比色皿本体长度的一半且小于或等于所述比色皿本体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光光度计用比色皿,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撑杆(2-1)的上端与矩形环状安装架(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分光光度计用比色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限位槽(3)深度为所述第一透明玻璃板(1-3)厚度的一半;所述第一透明玻璃板(1-3)的厚度、所述第二透明玻璃板(1-4)的厚度、所述第一毛玻璃板(1-1)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毛玻璃板(1-2)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光光度计用比色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护膜(2-2)内壁上涂有乙醇。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分析仪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分光光度计用比色皿。
背景技术
比色皿为化学分析常用的石英玻璃制仪器。常见的比色皿为长方体结构,其底及两侧为磨毛玻璃,剩余的两面为光学玻璃制成的透光面,采用熔融一体、玻璃粉高温烧结和胶粘合而成。通常在进行光谱分析时,实验人员只能用手指接触两侧的毛玻璃,以避免接触光学面,否则会造成光学面被污染,影响检测的精度。而现有的比色皿因为径向尺寸较小,实验人员经常会碰触比色皿的光学面,这就造成需要多次擦拭光学面,影响了实验的进度,同时还有可能影响分析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实验人员手指碰触光学面的分光光度计用比色皿,利用薄膜护套将光学面与实验人员的手指分隔开,减少实验人员因疏忽或者其他原因触碰光学面带来的不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光光度计用比色皿,包括比色皿本体和比色皿护套,所述比色皿护套套在所述比色皿本体上;所述比色皿本体由第一毛玻璃板、第二毛玻璃板、底板、第一透明玻璃板和第二透明玻璃板围成,所述比色皿本体外壁四个拐角部设有导向限位槽;所述比色皿护套包括第一柔性护膜、第二柔性护膜和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柔性护膜、两个所述第二柔性护膜和四个所述支撑杆围成无底方形筒;在所述比色皿护套套在所述比色皿本体上时,所述第一毛玻璃板和所述第二毛玻璃板外侧为所述第一柔性护膜,所述第一透明玻璃板和所述第二透明玻璃板外侧为所述第二柔性护膜,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导向限位槽内且所述支撑杆外壁与所述导向限位槽侧壁之间设有间隙。
上述分光光度计用比色皿,在所述比色皿本体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柔性护膜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柔性护膜的长度,所述第二柔性护膜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比色皿本体长度的一半且小于或等于所述比色皿本体长度。
上述分光光度计用比色皿,四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矩形环状安装架固定连接。
上述分光光度计用比色皿,所述导向限位槽深度为所述第一透明玻璃板厚度的一半;所述第一透明玻璃板的厚度、所述第二透明玻璃板的厚度、所述第一毛玻璃板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毛玻璃板的厚度相同。
上述分光光度计用比色皿,所述第一柔性护膜内壁上涂有乙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比色皿护套可以有效地避免实验人员手指触碰光学面,同时不会影响光谱分析的进度和精度。
2.本实用新型利用支撑杆与导向限位槽侧壁之间的间隙使得能够较为容易地将比色皿护套从比色皿本体上移去或套在比色皿本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光光度计用比色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第一毛玻璃板,1-2-第二毛玻璃板,1-3-第一透明玻璃板,1-4-第二透明玻璃板;2-1-支撑杆,2-2-第一柔性护膜,2-3-第二柔性护膜;3-导向限位槽;4-矩形环状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分光光度计用比色皿,包括比色皿本体和比色皿护套,所述比色皿护套套在所述比色皿本体上;所述比色皿本体由第一毛玻璃板1-1、第二毛玻璃板1-2、底板、第一透明玻璃板1-3和第二透明玻璃板1-4围成,所述比色皿本体外壁四个拐角部设有导向限位槽3;所述比色皿护套包括第一柔性护膜2-2、第二柔性护膜2-3和支撑杆2-1,两个所述第一柔性护膜2-2、两个所述第二柔性护膜2-3和四个所述支撑杆2-1围成无底方形筒;在所述比色皿护套套在所述比色皿本体上时,所述第一毛玻璃板1-1和所述第二毛玻璃板1-2外侧为所述第一柔性护膜2-2,所述第一透明玻璃板1-3和所述第二透明玻璃板1-4外侧为所述第二柔性护膜2-3,所述支撑杆2-1设置在所述导向限位槽3内且所述支撑杆2-1外壁与所述导向限位槽3侧壁之间设有间隙。其中,所述第一柔性护膜2-2和所述第二柔性护膜2-3均采用柔性非弹性材料制成的薄膜,厚度在0.2~0.3mm之间;所述导向限位槽3深度为所述第一透明玻璃板1-3厚度的一半;所述第一透明玻璃板1-3的厚度、所述第二透明玻璃板1-4的厚度、所述第一毛玻璃板1-1的厚度和所述第二毛玻璃板1-2的厚度相同。
为减少将所述比色皿护套从所述比色皿本体上移除时所耗费的时间,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比色皿本体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柔性护膜2-2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柔性护膜2-3的长度,所述第二柔性护膜2-3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比色皿本体长度的一半且小于或等于所述比色皿本体长度。同时,为了便于将所述比色皿保护套套在所述比色皿本体上,本实施例中,将四个所述支撑杆2-1的上端与矩形环状安装架4固定连接,这样可以保持所述比色皿保护套的方形结构,尤其是在将所述比色皿保护套套在所述比色皿本体上时。
为了便于实验人员拿起本实用新型,同时无需施加较大的力量即可使得所述比色皿保护套与所述比色皿本体之间的摩擦力满足将所述比色皿本体提起的要求,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柔性护膜2-2内壁上涂有乙醇,利用乙醇将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内壁与所述第一毛玻璃板1-1外壁或所述第二毛玻璃板1-2外壁浸润,赶走了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内壁与所述第一毛玻璃板1-1外壁或所述第二毛玻璃板1-2外壁之间的空气赶走,从而有利于所述第一柔性保护膜和所述第二柔性保护膜与所述第一毛玻璃板1-1外壁或所述第二毛玻璃板1-2之间的贴合程度。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向所述比色皿本体内加入试样之后,将本实用新型移送至分光光度计的样品仓内后,将所述比色皿护套从所述比色皿本体上移去,闭合上样品仓进行测试即可。而在将所述比色皿本体从样品仓内取出时,将所述比色皿护套套在所述比色皿本体上,然后再用手拿捏在所述比色皿护套上将所述比色皿本体从样品仓内取出。在向所述比色皿本体内注入液体样品时和将所述比色皿本体放入样品仓以及将所述比色皿本体从样品仓内取出的过程中,实验人员的手指可以随意捏在所述比色皿护套上,无需担心手指接触光学面不得不对光学面进行擦拭,减少实验人员无意之举带来的不便,同时有便于手指粗大的实验人员使用比色皿进行光谱分析。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7746.1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570498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G01N 21/03
专利分类号:G01N21/03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申请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人地址:459000 河南省焦作市济源市济源大道中段88号
发明人:郑伟;侯芳;左国强;周鸿燕;崔海燕
第一发明人:郑伟
当前权利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代理人:朱亚琦;朱永飞
代理机构:11666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