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中的诊断技术郭仙花

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中的诊断技术郭仙花

(国网朔州市平鲁区供电公司山西朔州0368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变电站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诊断技术在变电站设备运维中的应用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中诊断技术的应用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诊断技术

近些年,随着我国电力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和结构均较以往有了很大变化,大大增加了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的难度,同时电力系统如果出现运行故障,那么势必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涉及到相对较多的电力设备,实际的运行维护与管理难度比较大,稍有不慎就容易因维护管理不到位而使变电站设备出现质量问题,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维护与管理变电站设备值得深入探究。

1诊断技术在变电站设备运维中的应用意义

近年来,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推动下,电力系统的规模随之进一步扩大,各种电气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运行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运行稳定性,为确保变电站可靠运行,必须对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予以重视。然而,由于变电站内的设备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加之需要长期不间断运行,从而增大了故障的发生几率,如果在运维过程中经常进行停电检修,则会对正常供电造成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被提出,并在变电站设备运维中得到了推广应用。通过对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在线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问题,通过故障诊断技术,可以快速找出故障成因,为设备维护与检修提供依据,由此除了能够降低变电站设备的故障发生几率,延长其使用寿命之外,还能提高供电可靠性。由此可见,在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中,对故障诊断技术进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中诊断技术的应用

2.1系统架构

本文所提出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依托诊断技术的相关理论,以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技术为依托,整个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系统的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故障专家诊断系统可以通过对站内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调用,建立故障诊断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可以供设备单独的诊断系统使用。由于数据是双向传输,所以任意的设备诊断系统可对站内的相关运行数据进行利用。在变电站中,设备所处的位置、功能及运行情况均不相同,为提高故障诊断效率,在专家系统下设置了单独设备的诊断系统,诊断过程的主要依据来自于站内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在这一前提下,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2.2系统设计

2.2.1变压器故障诊断子系统

针对变电站内最为重要的设备变压器,提出故障诊断子系统,具体的建立过程如下:(1)从站内的历史数据当中选取与变压器故障有关的样本,为确保故障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在样本的选取上本着多而全的原则,然后将选好的样本带入到预先建立好的故障树当中,并完成概率统计,同时,将统计结果,即概率值作为诊断条件的隶属度;(2)对故障树进行简化处理,据此构建起一个相对完善的故障诊断规则库;(3)确立模糊推理规则,建立变压器故障诊断专家子系统。该子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变压器的相关故障进行判断。

2.2.2断路器故障诊断子系统

对断路器进行故障诊断时,需要综合利用相关信息,断路器故障诊断子系统的建立过程如下:(1)对站内实时数据中与断路器振动有关的信息进行提取,根据振动信号对断路器进行故障诊断,同时对该诊断结果进行编码,假定被诊断的故障为1,未被诊断的故障为0,由此可以获得一个数列,即[01......0],在这个数列当中,第i个元素是第i种故障由振动信号诊断得出的结果。对各种诊断结果进行编码,可得到一个初始诊断结果数列,即A=[01......0],用A中各项乘以自身的可信度,便可获得一个隶属度矩阵。

3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的对策

3.1创新运行维护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技术和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传统的周期性变电站设备检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变电站设备运行管理的需求,这种维护管理模式不仅会耗费比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也会耗费比较多的时间。而如果可以通过对变电站设备状态进行检修,则可以根据设备状态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管理与维护,这种动态运行维护管理模式可以显著增强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质量和效率。实际上,伴随着多媒体技术、光纤技术和信息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在我国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借助无线检测和无线监控等先进技术在变电站设备运行管理中的合理应用,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全面掌控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况,有助于促进我国电力设备检修上升到新的阶段。比如,通过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变电站中相关电力设备安装、维护与管理的水平,确保可以满足新时期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的需求。

3.2采用先进运行维管技术

除了注重创新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模式之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其运行维护与管理水平,还要注意采用先进的运行维管技术。目前,在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的过程中,相应的维护与管理技术众多,具体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即:其一,直观法维护与管理技术。该种维管技术主要是通过“听、闻、摸、看”等手段来观看变电站设备的外观及表征现象,看起是否存在异常问题。比如,如果螺钉和导线之间存在火花现象,那么就可能是相关导线出现松动情况,此时需要对相关导线进行拧紧固定;如果在启动开关后,变电站设备没有正常启动,那么就可能表明相关线路存在断路问题等等,这些均属于直观法维管技术范畴。其二,仪表诊断法维护与管理技术。考虑到变电站设备会常常出现接地、过载、短路以及断路等故障,尤其是短路常常会因导线断路、触电虚焊或者接触不良等问题而引发变电站设备运行故障。针对该种类型的故障,需要采用万用表来进行全面测量,尤其是以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最为常见;又如,可以采用红外测温成像仪来对变电站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温度进行仔细监测,借此来对其是否存在发热或者过载问题进行判断。其三,隔离法维护与管理技术。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查明变电站设备运行故障成因,则可以完全隔离故障,确保其他部分电路完整性之后,根据实际的记录信息来检查故障及其成因,具体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停电倒闸操作来对设备进行隔离,确保变电站设备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3.3完善设备巡查维管制度

完善的变电站设备巡查维护与管理机制是及时发现和解决变电站设备运行故障的重要保障,尤其是新时期变电站设备的数目众多,相关系统结构也非常繁杂,此时如果缺乏完善的设备巡检和排查制度,那么就无法有效地开展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比如,针对10kV变电站设备进行巡检与排查的过程中,相应的制度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杆塔有无裂纹或者倾斜进行监察;看螺栓是否存在松动或者缺帽;绝缘子是否存在裂纹、损伤或者脏污。(2)要对导线是否存在过松或者过紧问题进仔细排查,看是否存在过热打火,以及看刀闸导线接头部位处的连接情况。(3)要对拉线是否存在断股、松弛、锈蚀以及张力分配不均等情况进行监察;要做好清理线路保护区违章建房以及竹木。(4)对电气设备外观清洁性和完好性进行仔细检查,看起是否存在锈蚀、漏油和漏气等问题。另外,除了做好巡查、维护和管理变电站设备方面的巡查与排检制度建设工作之外,还要注意确保各方面的制度得以确切落实,确保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维护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为确保站内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可对诊断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基于诊断技术的相关理论构建一套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以此来对变电站内的设备进行故障检测。实践表明,该系统在故障诊断方面的准确性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沈煜,杨帆,杨志淳,郑重,于志诚.数据融合技术在变压器状态评估中的应用[J].电气自动化,2017(04):84-87.

标签:;  ;  ;  

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中的诊断技术郭仙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