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景然
摘要:新课标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自主学习策略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策略之一。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的自觉负责,并且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构建自主学习策略来推进学生的发展。本文就对在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探究,以期能给广大师生带来帮助。
关键词:自主学习;新课标;学习策略
一、引言
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强调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也走下了讲台,走进了学生中间,学生有了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时间和空间。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自主学习的内涵和意义
1.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主要基于瑞士的Piaget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他认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所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学习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在我国,不同学者对自主学习也有着不同的理解,比如:程晓堂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一是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二是自主学习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学习材料的控制权,也就是学习者对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的程度;三是自主学习是一种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育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可以从三层意思来理解:一是主体参与性: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到认识活动中,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新的知识信息发生联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二是自主选择性:不同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认知方式不同,他们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使自己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能高品质的学习。
2.自主学习的意义
(1)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品质,发展智能。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获得新知识和认知方式。学生将获得的认识运用于实践。因此,“对于教育实践者和学习者本人来说,培养自主学习就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2)自主学习是主体性教育的体现。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做出科学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才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成为学习的主人。(3)自主学习是获得终身教育的需要。
自主学习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自主学习活动贯穿终身教育的全过程,终身教育对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教育的重要保证。(4)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和保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和方法,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新世纪人才的基本途径。
三、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1.注重主体参与,让学生获得学习的积极体验
自主学习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以及主动掌握、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学生发展学习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参与是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机会,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能因自己的知识基础、能力、个性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参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发展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同时,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鼓励学生,给予肯定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
2.改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为本,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进行“填鸭式”教学,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忽视了学生语言能力和态度情感的培养,无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使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和课本,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3.创建有利的环境和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需要优化的学习情境,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优化学生的学习情境。问题引起思考,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渴望和热情。同时,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独立探索解决问题,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长期以来的教育使得学生似乎已经习惯接受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已经慢慢地学会不去质疑、不敢质疑。因此,教师应创设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用于质疑,形成质疑的风气,打破学生的顾虑,增强学生提出疑问的勇气和信心,改变学生不愿问,不敢问的局面。教师要在教学中多提开放性问题,设置相应的情境,在关键处设置问题,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提出别出心裁的见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对事物的特殊的认识倾向,学生只有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实现自主学习。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参加教学活动,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这样既增强了课堂趣味,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设身处地和同学进行相互交流。教师还可以安排一系列任务,学生围绕任务的主题一一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这样,在引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实践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结合生活实际,建立情境,刺激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观察、思维和表达都进入最佳状态。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弹性,课堂应该留下一些空白,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之间有差异性,如果课堂节奏过快,时间安排过紧,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会缩短。而且教师在讲解时应着重点、难点详细解释,其他部分让学生独立分析、体验思考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思结合,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及时的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只有体验到不断思考的乐趣,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才会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五、结论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的自觉负责,学生能否自主学习,是学生主体行为体现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学习策略赖以建构的基点与归属,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学生能否自主学习,不仅取决于教师,还取决于学习者本身的素质。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自主学习的理论、特征及其意义,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模式,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采用培养学生兴趣、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英语教学设计,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进而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