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行杆升降机构论文和设计-宋尚轩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行杆升降机构,包括拉杆组件、多组升降组件;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拉杆、联杆、两件平行杆;两件所述平行杆平行设置,所述联杆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件所述平行杆之间;两件平行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拉杆一端套接在其中一件平行杆上,拉杆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使多组所述升降组件同步升降;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拉杆在外力作用下,水平移动联杆、平行杆;使放置在多件升降组件上的治具板实现同步升降,有效避免因不同步导致高度偏差而出现治具板倾斜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平行杆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组件(1)、多组升降组件(2);所述拉杆组件(1)包括拉杆(11)、联杆(12)、两件平行杆(13);两件所述平行杆(13)平行设置,所述联杆(12)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件所述平行杆(13)之间;两件平行杆(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组件(2)连接;所述拉杆(11)一端套接在其中一件平行杆(13)上,拉杆(11)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使多组所述升降组件(2)同步升降。

设计方案

1.一种平行杆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组件(1)、多组升降组件(2);所述拉杆组件(1)包括拉杆(11)、联杆(12)、两件平行杆(13);两件所述平行杆(13)平行设置,所述联杆(12)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件所述平行杆(13)之间;两件平行杆(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组件(2)连接;所述拉杆(11)一端套接在其中一件平行杆(13)上,拉杆(11)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使多组所述升降组件(2)同步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行杆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旋转臂组件、第一轴承座(23)、导向滑轨(21)、顶升块(22),所述导向滑轨(21)与所述第一轴承座(23)相邻设置且均固定在作业平台上,所述顶升块(22)一侧面固定设置有滑块(27)且通过所述滑块(27)与所述导向滑轨(21)滑动连接,所述顶升块(22)另一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座(26),所述旋转臂组件包括第一旋转臂(24)、第二旋转臂(25),所述第一旋转臂(24)和第二旋转臂(25)的一端连接并于平行杆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臂(24)和第二旋转臂(2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轴承座(23)和第二轴承座(26),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行杆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块(22)顶端挖设有多件用于固定治具板的螺孔(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行杆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1)呈“U”形,所述拉杆(11)的开放端套接在一件所述平行杆(13)上,所述拉杆(11)封闭端挖设有连接孔,连接在气缸(3)上的丝杆(4)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拉杆(11)连接,所述气缸(3)通过气缸固定座(5)固定在作业平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行杆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杆(12)两端分别套接在两件所述平行杆(13)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行杆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升降组件(2)均匀等距设置在两件所述平行杆(13)两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机械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行杆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生产需求的多样化同时促进了生产工艺的多样化;现在大多数顶升治具板的机构都是依靠气缸或者电机进行顶升,但是采用多件气缸进行升降时无法保证两边的速度一样,在升降的过程中会出现卡顿现象,严重时会卡死;而采用多件电机进行顶升同样也会出现不同步现象,导致高度偏差而出现治具板倾斜的现象。而且气缸顶升时可能也会由于速度太快导致治具板在到达位置后由于惯性还会向上冲击一小段距离;在现有的生产工艺中,往往采用大功率电路或压力值较大气缸设置在治具板中部进行顶升;这样设计增加生产能耗和生产成本,故,亟需一种可以在治具板多点同步顶升且节约能耗的升降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平行杆升降机构,包括拉杆组件、多组升降组件;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拉杆、联杆、两件平行杆;两件所述平行杆平行设置,所述联杆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件所述平行杆之间;两件平行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拉杆一端套接在其中一件平行杆上,拉杆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使多组所述升降组件同步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旋转臂组件、第一轴承座、导向滑轨、顶升块,所述导向滑轨与所述第一轴承座相邻设置且均固定在作业平台上,所述顶升块一侧面固定设置有滑块且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导向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顶升块另一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座,所述旋转臂组件包括第一旋转臂、第二旋转臂,所述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并于平行杆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升块顶端挖设有多件用于固定治具板的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呈“U”形,所述拉杆的开放端套接在一件所述平行杆上,所述拉杆封闭端挖设有连接孔,连接在气缸上的丝杆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拉杆连接,所述气缸通过气缸固定座固定在作业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联杆两端分别套接在两件所述平行杆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升降组件均匀等距设置在两件所述第一平行杆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行杆升降机构,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拉杆在外力作用下,水平移动联杆、平行杆;使放置在多件升降组件上的治具板实现同步升降,有效避免因不同步导致高度偏差而出现治具板倾斜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且通过小功率的电机或压力值较小的气缸,节约能耗,提升其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行杆升降机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行杆升降机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行杆升降机构侧视图;

其中,1-拉杆组件,2-升降组件,3-气缸,4-丝杆,5-气缸安装座,11-拉杆,12-联杆,13-第一平行杆,21-导向滑轨,22-顶升块,23-第一轴承座,24-第一旋转臂,25-第二旋转臂,26-第二轴承座,27-滑块,28-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行杆升降机构,包括拉杆组件1、多组升降组件2;拉杆组件1包括拉杆11、联杆12、两件平行杆13;两件平行杆13平行设置,联杆12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件平行杆13之间;两件平行杆13的两端分别与升降组件2连接;拉杆11一端套接在其中一件平行杆13上,拉杆11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使多组升降组件2同步升降;在本实施例中,拉杆11在外力作用下,往水平方向拉动,拉杆11带动平行杆13、联杆12和同时往一件水平方向移动,使设置在平行杆13两端部的升降组件3,在同一拉力作用下,同时进行变换结构进行变形移动,设置在多件升降组件2顶部的治具板受到下方传来同步均匀的力进行上移;使放置在多件升降组件2上的治具板实现同步升降,有效避免因不同步导致高度偏差而出现治具板倾斜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其中,若将拉杆11、联杆12、平行杆13反向设置,则施加到拉杆11的力应为推力。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2包括旋转臂组件、第一轴承座23、导向滑轨21、顶升块22,导向滑轨21与第一轴承座23相邻设置且均固定在作业平台上,顶升块22一侧面固定设置有滑块27且通过滑块27与导向滑轨21滑动连接,顶升块22另一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座26,旋转臂组件包括第一旋转臂24、第二旋转臂25,第一旋转臂24和第二旋转臂25的一端转动连接并于平行杆连接,第一旋转臂24和第二旋转臂25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轴承座23和第二轴承座26,转动连接;第一旋转臂24一端设置在第一轴承座23内且与第一轴承座23转动连接,第一旋转臂24另一端套接在平行杆13端部;第二旋转臂25一端设置在第二轴承座26内且与第二轴承座26转动连接,第二旋转臂25另一端套接在平行杆13端部;第二旋转臂25与第一旋转臂24相邻设置;第一旋转臂24、第二旋转臂25分别轴承座和平行杆之间,拉杆11带动平行杆13进行移动时,第一旋转臂24和第二旋转臂25受到来自平行杆13的作用力,发生使第一旋转臂24在第一轴承座23上进行转动,使第二旋转臂25在第二轴承座26进行转动,转动过程中,第一旋转臂24和第二旋转臂25之间夹角慢慢变大,使旋转臂组件长度,即第一旋转臂24与第一轴承座23相近一端到第二旋转臂25与第二轴承座26相近一端,慢慢变长,使顶升块22慢慢升起,直至拉杆11受力平衡;多件升降组件2可同步进行升降。

在本实施中,顶升块22顶端挖设有多件用于固定治具板的螺孔28;治具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多件顶升块22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拉杆11呈“U”形,拉杆11的开放端套接在一件平行杆13上,拉杆11封闭端挖设有连接孔,连接在气缸3上的丝杆4穿过连接孔与拉杆11连接,气缸3通过气缸固定座5固定在作业平台上;拉杆11可通过气缸3或者电机拉动,使其带动联杆12、平行杆13、以及升降组件2进行位移。

在本实施例中,联杆12两端分别套接在平行杆13中部、中部;联杆12设置在平行杆13中部和中部,可使其受力平衡。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2数量为四组,四组升降组件2均匀等距设置在两件平行杆13两端;四组升降组件2分别固定在治具板四角使治具板受力均匀。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平行杆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二拉杆组件、第二联杆、第二平行杆,第二拉杆组件包括拉杆一、拉杆二;拉杆一、拉杆二两端部等距套接在平行杆和第二平行杆上;第二联杆两端套接在两件第二平行杆上;多件第二平行杆两端部均与升降组件连接;第二拉杆组件、第二联杆、第二平行杆均与拉杆水平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拉杆在外力作用下,往水平方向拉动,拉杆带动平行杆、联杆、第二平行杆、第二拉杆组件、第二联杆、第二平行杆同时往一件水平方向移动,使设置在平行杆、第二平行杆两端部的升降组件,在同一拉力作用下,同时进行变换结构进行变形移动,设置在多件升降组件顶部的治具板受到下方传来同步均匀的力进行上移;使放置在多件升降组件上的治具板实现同步升降,有效避免因不同步导致高度偏差而出现治具板倾斜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设计图

一种平行杆升降机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4686.3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668678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B66F 7/06

专利分类号:B66F7/06;B66F7/28

范畴分类:32F;32G;

申请人:广东万盛兴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万盛兴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惠风西五路8号(二期厂房)

发明人:宋尚轩;巫红煜;陈瑞励;龚文俊

第一发明人:宋尚轩

当前权利人:广东万盛兴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卫;谭映华

代理机构:44102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平行杆升降机构论文和设计-宋尚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