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弯钢框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框架,系数,延性,钢板,剪力墙,能量,地震波。
抗弯钢框架论文文献综述
李立[1](2016)在《结构近场地震作用及抗弯钢框架近场地震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场地震的特殊作用效应会对工程结构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进而带来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先进的抗震设计方法应具有保护近场区结构的特点,近场地震动的特性及其对结构的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规定:对处于发震断裂两侧10km以内的结构,地震动参数应计入近场影响,5km以内宜乘以增大系数1.5,5km以外宜乘以不小于1.25的增大系数。此规定没有考虑近场地震动频谱的特殊性,只是粗略地同步放大了远场地震固定形状反应谱的谱值来提高近场设计地震作用,在条文解释中也未提出依据,少有文献讨论此增大系数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本文以抗弯钢框架为研究对象,按照抗震规范将地震作用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和1.25,设计3层、6层钢框架结构。本文选取了15条带有明显速度脉冲的近场地震波,建立了近场地震波的反应谱,并与规范设计反应谱进行了比较,表明近场地震波反应谱的加速度敏感区更宽,指出对规范设计反应谱进行修改的必要性。对所设计的抗弯钢框架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评估了结构在近场地震下的反应。结果表明:近场脉冲效应增大了结构的顶点位移、层间位移、基底剪力和层间剪力;设计地震作用采用增大系数1.5时,对3层结构偏保守,对6层结构偏不安全;设计地震作用采用增大系数1.25时,对3层、6层结构都偏不安全。建议对于不同周期结构,设计时应采用不同的增大系数,或采用近场地震设计反应谱。(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6-12-01)
倪永慧,顾强[2](2016)在《近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在近断层地震下的损伤往往与强速度脉冲所携带的瞬时输入能量相关。为考虑近场地面运动的脉冲效应,根据结构单向推覆耗能能力大于或等于速度脉冲瞬间输入能量的原则,基于最大有效滞回耗能(Maximum Effect Cyclic Energy,MECE)谱,提出了近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 ,结合设计实例给出了设计步骤、构件滞回耗能计算公式及构件截面设计方法;对设计实例进行了Pushover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呈现了渐进式破坏模式,符合设计预期,屈服位移与设计预期相差较小,多遇及罕遇地震下结构层间侧移角符合规范要求且各层位移相对平均,滞回耗能在构件中的分布及层间分布也较合理,证明了设计方法的可信性。(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期刊2016年03期)
王越[3](2016)在《远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抗震设计规范都采用基于强度的弹性方法进行结构抗震设计。设计地震力远低于设防地震下结构遭受的实际地震作用。现行抗震规范指定的设计地震力并不是要使结构在设防地震下无损伤,而是指定了一个最小侧向抗力水准,期望所设计的结构在设防地震下进入弹塑性状态。这种用非直接的方法考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无法保证结构在强震下出现理想的延性破坏模式。因此,现行抗震设计方法对设防及罕遇地震下结构的性态是无法控制的。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理念致力于明确控制结构在不同强度地震下的性态,对应不同强度地震建立不同的结构性态水准和性态指标,对预期强度地震,结构破坏不超过规定的性态,并具有期望水准的可靠度。目前关于结构抗震性态设计理论、方法的研究已取得了诸多成果,部分国家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也纳入了性态设计的相关内容,但由于缺乏技术储备,各国规范都未能提出简单、实用的一般性设计方法。为合理考虑远场地震动的循环效应,本文结合能量平衡关系、标准化滞回耗能谱、累积延性比谱,提出了抗弯钢框架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给出了具体设计步骤,柱、梁累积滞回耗能计算公式及截面的设计方法;采用本文方法设计了1榀5层3跨的抗弯钢框架,通过pushover及弹塑性时程分析评估了设计结构的抗震性能,证明了本文设计方法的可信性。(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倪永慧[4](2016)在《近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对结构的作用是能量输入、转化与耗散的过程。当结构的耗能能力大于地震输入能量时,结构是安全的,反之结构破坏。近场地震的强速度脉冲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对结构输入较大的能量,使结构瞬间发生破坏。近场地震的脉冲特征表明了不能以地震动的累积输入能量作为设计依据。本文根据结构单向推覆耗能能力大于或等于速度脉冲瞬间输入能量的原则,基于最大有效滞回耗能谱,提出了近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此方法明确考虑脉冲输入能量与结构耗散能量的平衡关系,概念清楚、简单实用。用本文方法设计了3层、5层两个抗弯钢框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设计实例分别利用SAP2000进行了Pushover分析,得到了钢框架在选定侧向力分布模式下的屈服机构、屈服位移和基底剪力;,以近场地震记录各10条作为输入,利用ABAQUS进行了时程分析,得到钢框架在近场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最大有效滞回能及其在构件、层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结构呈现了渐进式破坏模式,符合设计预期,屈服位移与设计预期相差较小,多遇及罕遇地震下结构层间侧移角符合规范要求且各层位移相对平均,滞回耗能在构件中的分布及层间分布也较合理,证明了本文设计方法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冯进,孙国华,何若全[5](2016)在《四川地区抗弯钢框架结构基于性态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四川地区抗弯钢框架结构在设防烈度提高情况下的地震易损性能,按上一代抗震规范设计了5层、10层、15层在四川地区建造的3个抗弯钢框架结构,考虑了钢材强度、弹性模量、层高及跨度等主要参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建立了3组40个抗弯钢框架结构样本。通过选取汶川地震中四川境内实测的40条地震记录反映地震输入的不确定性,并分别同3组40个抗弯钢框架结构样本进行随机组合。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获得3组40对抗弯钢框架结构-地震动样本集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响应,结合已定义的钢框架结构的性态水平,建立了以结构第1周期谱加速度SA表征的抗弯钢框架结构在不同性态水平下的地震易损性曲线,评估了原地震水准及地震水准提高情况下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此外,还建立了对应于现行抗震规范规定的多遇及罕遇地震水准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水平下抗弯钢框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并进行了抗震性能评估,为今后震害预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袁昌鲁,郝际平,樊春雷[6](2016)在《抗弯钢框架-密肋网格复合钢板墙抗侧力体系抗震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密肋网格复合钢板剪力墙,并与抗弯钢框架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性能。从理论和试验两个方面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其中理论分析主要研究了密肋网格复合钢板剪力墙的受力机制,提出了密肋网格板的构造措施,并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受力性能;试验研究主要针对一榀双跨两层抗弯钢框架-密肋网格复合钢板剪力墙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考察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侧向刚度及承载性能、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及破坏特性等,评价了该体系的抗震性能。研究表明:该体系在弹性阶段主要依靠墙板的剪切机制和钢框架共同承担水平荷载,非弹性阶段区格中钢板的对角斜向拉力带为结构提供侧向承载能力;密肋网格板避免了墙板发生整体剪切屈曲,限制了钢板的面外变形值,提高了其弹性刚度,缓解了墙板拉力带对边框架柱的附加弯矩,保护了主要受力构件,克服了滞回曲线的捏缩现象,显着增强了其耗能能力;钢框架与密肋网格复合钢板剪力墙具有良好的协同工作性能,体系变形能力强,大变形状态下具有稳定的承载性能,安全储备高,是优秀的抗侧力体系;破坏模式为区格中钢板屈曲屈服并撕裂,拉力场效应明显,钢框架梁端及钢框架柱底形成塑性铰。(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陈永昌,李建中[7](2015)在《基于性态设计的抗弯钢框架与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性能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抗弯钢框架和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耗能构件分别为框架梁和内填钢板,现行规范基于强度设计理论,不能保证结构的整体破坏模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钢结构基于性态的塑性设计方法,使得同等设计条件下,二者同时达到性能目标。依据基于性态的设计方法设计了5层、10层及15层抗弯钢框架和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通过SAP 2000建立平面分析模型,对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比分析两种结构的承载力、抗侧刚度、延性指标、破坏模式以及层间侧移分布状态。对比结果表明: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抗侧刚度,层间侧移较小,抗弯钢框架延性较好。(本文来源于《钢结构》期刊2015年09期)
唐大林,何若全,孙国华[8](2015)在《基于能量倒塌判定标准的抗弯钢框架结构影响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已有的变形倒塌判定标准不能反映地震持时对结构累积损伤的影响,基于累积滞回耗能的能量倒塌判定标准可反映结构累积损伤的影响,更符合实际震害结果。为进一步合理量化抗弯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按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了3个抗弯钢框架算例,主要考察了结构层数的影响。采用无量纲的能量倒塌判定标准(等效能量耗散系数),对3个抗弯钢框架算例进行了IDA分析。基于易损性分析方法确定了抗弯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并给出了建议值。(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期刊2015年03期)
姜圣钰,何若全,冯进[9](2015)在《抗弯钢框架结构倒塌判定标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合理描述抗弯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状态,对国内外已有的刚接钢框架的试验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采用最大层间位移角、累积塑性延性、等效能量耗散系数对刚接钢框架倒塌状态进行量化,并基于参数估计方法确定钢框架结构倒塌时的单侧置信区间,并建议取置信下限作为钢框架结构的倒塌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刚接钢框架倒塌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建议取0.035rad;累积塑性延性可取为20;等效能量耗散系数建议取35。(本文来源于《钢结构》期刊2015年01期)
邵建华,唐柏杰[10](2014)在《增量动力分析法计算抗弯钢框架-薄钢板剪力墙体系的地震力折减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薄钢板剪力墙的抗剪承载能力,收集多条人工地震波和天然地震波数据,按增量动力分析法计算出各条调幅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底部剪力和顶点位移,绘制出10层、15层和20层抗弯钢框架-薄钢板剪力墙体系的底部剪力-顶点位移曲线,进而计算各算例中震下的地震力折减系数R和大震下的位移放大系数Cd。结果表明:10层结构中震下的R平均值为2.7,大震下的Cd平均值为4.94;15层结构中震下的R平均值为2.77,大震下的Cd平均值为4.91;20层结构中震下的R平均值为2.5,大震下的Cd平均值为4.08。每条地震波所计算的R和Cd值都不相同;最大值R对应的地震波算出的Cd并不是最大,同样地,最小值R对应的地震波算出的Cd也不一定最小。(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S2期)
抗弯钢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结构在近断层地震下的损伤往往与强速度脉冲所携带的瞬时输入能量相关。为考虑近场地面运动的脉冲效应,根据结构单向推覆耗能能力大于或等于速度脉冲瞬间输入能量的原则,基于最大有效滞回耗能(Maximum Effect Cyclic Energy,MECE)谱,提出了近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 ,结合设计实例给出了设计步骤、构件滞回耗能计算公式及构件截面设计方法;对设计实例进行了Pushover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呈现了渐进式破坏模式,符合设计预期,屈服位移与设计预期相差较小,多遇及罕遇地震下结构层间侧移角符合规范要求且各层位移相对平均,滞回耗能在构件中的分布及层间分布也较合理,证明了设计方法的可信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弯钢框架论文参考文献
[1].李立.结构近场地震作用及抗弯钢框架近场地震反应分析[D].苏州科技大学.2016
[2].倪永慧,顾强.近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6
[3].王越.远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D].苏州科技大学.2016
[4].倪永慧.近场地震下抗弯钢框架基于能量的性态设计方法[D].苏州科技大学.2016
[5].冯进,孙国华,何若全.四川地区抗弯钢框架结构基于性态的地震易损性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6
[6].袁昌鲁,郝际平,樊春雷.抗弯钢框架-密肋网格复合钢板墙抗侧力体系抗震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6
[7].陈永昌,李建中.基于性态设计的抗弯钢框架与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性能对比分析[J].钢结构.2015
[8].唐大林,何若全,孙国华.基于能量倒塌判定标准的抗弯钢框架结构影响系数[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5
[9].姜圣钰,何若全,冯进.抗弯钢框架结构倒塌判定标准的研究[J].钢结构.2015
[10].邵建华,唐柏杰.增量动力分析法计算抗弯钢框架-薄钢板剪力墙体系的地震力折减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J].土木工程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