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墙板,该墙板包括外墙板和内墙板,在外墙板和内墙板之间依次设置有保温层、隔音层和保温层,在外墙板、保温层、隔音层、保温层、内墙板的接触面处采用粘结砂浆进行粘合连接,该墙板设置有保温层和隔音层,具备一定的隔音和保温隔热效果,如此设置可以省去现有墙板在安装后再进行安装外墙保温板或者隔音板的工序,节省劳动时间,同时该墙板保温层和隔热层设置在内墙板和外墙板内部,可以做到与墙板同寿命,延长使用时间。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墙板(1)和内墙板(2),在所述外墙板(1)和所述内墙板(2)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保温层(3),两片所述保温层(3)之间设置有隔音层(4),所述外墙板(1)、所述保温层(3)、所述隔音层(4)、所述内墙板(2)在接触面处粘合。
设计方案
1.一种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墙板(1)和内墙板(2),在所述外墙板(1)和所述内墙板(2)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保温层(3),两片所述保温层(3)之间设置有隔音层(4),所述外墙板(1)、所述保温层(3)、所述隔音层(4)、所述内墙板(2)在接触面处粘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1)和所述内墙板(2)均为“凹”字形结构,所述外墙板(1)与所述内墙板(2)的内凹面相对设置,中间部位形成空腔,所述保温层(3)、所述隔音层(4)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1)与所述内墙板(2)的接触面处设置有定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槽(6)和定位凸起(5),所述内墙板(2)或所述外墙板(1)其中之一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5),另一个接触面上设置有定位槽(6),所述定位凸起(5)设置在所述定位槽(6)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5)为设置在所述接触面上下两端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大端位于所述接触面上,所述锥形结构的小端位于远离所述接触面一端,所述定位槽(6)与所述定位柱形状尺寸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5)为设置在所述接触面上的定位条,所述定位条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大端位于所述接触面上,所述等腰梯形的小端位于远离所述接触面一端,所述定位槽(6)与所述定位条的形状尺寸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1)外侧设置有装饰层(7),所述装饰层(7)与所述外墙板(1)在接触面处粘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1)与所述内墙板(2)的材料均为混凝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3)为挤塑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层(4)为隔音毡。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墙板。
背景技术
装配式墙体是遵照国家发展绿色建材,告别秦砖汉瓦的文件精神,以节约能耗减少扬尘、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减少人工、提高墙体质量为目标。全墙采用高强玻镁平板为面板,以轻钢龙骨为骨架,墙蕊以轻质、无毒、阻燃材料浇注成型。既保证墙面的平整度,又提高墙体的整体性、隔音性和抗震强度,完全符合墙体材料的发展趋势,尤为突出了轻质、节能、环保的特点。
但是现有的一些装配式墙体所用墙板功能单一,在安装完成后还需在墙板外侧安装保温板或者隔音板,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为达到隔音保温效果,在墙板安装完成后还需要再安装隔音层和保温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墙板,包括外墙板和内墙板,在所述外墙板和所述内墙板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保温层,两片所述保温层之间设置有隔音层,所述外墙板、所述保温层、所述隔音层、所述内墙板在接触面处粘合。
优选地,所述外墙板和所述内墙板均为“凹”字形结构,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内墙板的内凹面相对设置,中间部位形成空腔,所述保温层、所述隔音层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优选地,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内墙板的接触面处设置有定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槽和定位凸起,所述内墙板或所述外墙板其中之一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另一个接触面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凸起设置在所述定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定位凸起为设置在所述接触面上下两端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大端位于所述接触面上,所述锥形结构的小端位于远离所述接触面一端,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柱形状尺寸相同。
优选地,所述定位凸起为设置在所述接触面上的定位条,所述定位条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的大端位于所述接触面上,所述等腰梯形的小端位于远离所述接触面一端,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条的形状尺寸相同。
优选地,所述外墙板外侧设置有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与所述外墙板在接触面处粘合。
优选地,所述外墙板与所述内墙板的材料均为混凝土。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为挤塑板。
优选地,所述隔音层为隔音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墙板,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墙板,包括外墙板、内墙板,在外墙板和内墙板之间依次设置保温层、隔音层、保温层,上述外墙板、保温层、隔音层、保温层、内墙板之间的接触面粘合连接在一起形成隔音保温墙板,如此设置,在墙板出厂时已经设置有隔音层和保温层,安装完成后无需在安装隔音层或者保温层,节省劳动时间。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墙板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墙板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示出的外墙板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示出的内墙板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示出的外墙板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示出的内墙板结构图。
图中:1、外墙板;2、内墙板;3、保温层;4、隔音层;5、定位凸起;6、定位槽;7、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看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板,该墙板可以包括五层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外墙板1、保温层3、隔音层4、保温层3、内墙板2,上述外墙板1、保温层3、隔音层4、保温层3、内墙板2在接触面处粘结在一起,粘结时可以使用粘结砂浆进行粘结,该墙板采用两层保温层3,保温层3中间设置隔音层4,可以很好的起到保温和隔音的效果。
上述的内墙板2和外墙板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凹”字形,生产时,内墙板2和外墙板1的内凹一侧相对设置,内墙板2和外墙板1“凹”字形结构两侧的凸出部位相互接触连接,可以通过粘结砂浆连接,两个内凹部分之间形成空腔,该空腔用于设置保温层3和隔音层4,隔音层4设置在两个保温层3之间,中间通过粘合剂或者粘结砂浆进行连接。
在外墙板1与内墙板2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在安装时可以通过定位结构将内墙板2和外墙板1精准的连接在一起。
上述的定位结构可以为定位槽6和定位凸起5,例如在外墙板1上设置定位凸起5,在内墙板2上设置定位槽6,定位凸起5设置在外墙板1与内墙板2的接触面上,且定位凸起5可以和接触面垂直设置,定位槽6设置在内墙板2与外墙板1的接触面上,定位槽6的形状尺寸与定位凸起5的外形尺寸相同。
上述的定位凸起5可以为定位柱,该定位柱可以为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大端设置在接触面上,小端设置在远离接触面一侧,定位槽6同样也可以锥形结构,大端部分与接触面平齐,小端设置在墙板内部,该定位柱可以设置至少四个,在外墙板1或内墙板2接触面靠近四个角的位置均设置一个定位柱,同理定位槽6也可以设置至少四个,定位槽6的数量与定位柱的数量相同,如此设置,在安装时可以方便定位凸起5滑入定位槽6内,使安装更加方便。
以外墙板1上设置定位凸起5为例,上述的定位凸起5可以为设置在外墙板1接触面上的定位条,该定位条的横截面可以为等腰梯形结构,定位条从靠近内墙板2顶端的位置一直向内墙板2靠近底端的位置延伸,定位条可以与地面垂直,同理,定位槽6的结构与定位条相同,如此设置,可方便在安装时定位条与定位槽6配合,同时可方便定位条滑入定位槽6内。
实施中,可以在外墙板1的外侧设置具有装饰作用的装饰层7。
上述的外墙板1和内墙板2可以为预制混凝土板材。
上述保温层3可以为挤塑板,挤塑板具有保温隔热性能优良、高强度抗压性、优质的憎水防潮性、质地轻、稳定性防腐性好等优点。
上述隔音层4可以采用隔音毡,隔音毡是一种具有一定柔性的高密度卷材,材质较薄但是密度大,重量大,可以很好的起到隔音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6906.7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585414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E04C 2/284
专利分类号:E04C2/284;E04C2/30;E04B1/90
范畴分类:36D;
申请人:上海构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构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499 上海市奉贤区海湾旅游区奉炮公路141弄49号1幢2325室
发明人:裴永辉;王丽娟;刘立志
第一发明人:裴永辉
当前权利人:上海构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葛钟
代理机构:1147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