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施工用混凝土铲论文和设计-汪权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土木施工用混凝土铲,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铲体、挡板、滑板和铲柄;铲体为无底板的铲状结构;铲体的铲嘴部分设置有矩形板;矩形板倾斜布置;矩形板上表面阵列有限位块;铲体两侧内壁均设置有转轴;转轴周侧面与挡板转动连接;铲体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与挡板固定连接;铲体两侧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对滑轨;一对滑轨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一端交接有连接杆;铲体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铲柄;铲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滑杆一端与连接杆铰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铲体、挡板、滑板和铲柄的作用,达到防止混凝土洒落、提高一次装运容量、操作方便、节约混凝土材料、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土木施工用混凝土铲,包括铲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2)、滑板(3)和铲柄(4);所述铲体(1)为无底板的铲状结构;所述铲体(1)的铲嘴部分设置有矩形板(101);所述矩形板(101)倾斜布置;所述矩形板(101)上表面阵列有限位块(102);所述铲体(1)两侧内壁均设置有转轴(103);所述转轴(103)周侧面与挡板(2)转动连接;所述铲体(1)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固定板(104);所述固定板(104)与挡板(2)固定连接;所述铲体(1)两侧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对滑轨(105);一对所述滑轨(105)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3);所述滑板(3)一端交接有连接杆(5);所述铲体(1)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铲柄(4);所述铲柄(4)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6);所述滑杆(6)一端与连接杆(5)铰接。

设计方案

1.土木施工用混凝土铲,包括铲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2)、滑板(3)和铲柄(4);

所述铲体(1)为无底板的铲状结构;所述铲体(1)的铲嘴部分设置有矩形板(101);所述矩形板(101)倾斜布置;所述矩形板(101)上表面阵列有限位块(102);所述铲体(1)两侧内壁均设置有转轴(103);所述转轴(103)周侧面与挡板(2)转动连接;所述铲体(1)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固定板(104);所述固定板(104)与挡板(2)固定连接;所述铲体(1)两侧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对滑轨(105);一对所述滑轨(105)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3);所述滑板(3)一端交接有连接杆(5);所述铲体(1)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铲柄(4);所述铲柄(4)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6);所述滑杆(6)一端与连接杆(5)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施工用混凝土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两侧面均开设有盲孔(201);所述盲孔(201)内壁与转轴(103)转动连接;所述挡板(2)一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202);两个所述支撑杆(202)一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套筒(203);所述套筒(203)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4);所述第一弹簧(204)另一端与固定板(104)固定连接;所述套筒(203)一端面固定安装有软管(205);所述软管(205)另一端与固定板(104)固定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施工用混凝土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3)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01);所述限位板(301)一端面设置有第一铰座(3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施工用混凝土铲,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柄(4)为空心管结构;所述铲柄(4)周侧面开设有贯穿孔(401);所述铲柄(4)一端开设斜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施工用混凝土铲,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座A(501)和连接座B(502);所述连接座A(501)与第一铰座(302)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施工用混凝土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6)周侧面设置有连接板(601);所述连接板(601)两侧面与贯穿孔(401)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601)一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铰座(602);所述第二铰座(602)与连接座B(502)铰接;所述滑杆(6)另一端面设置有圆板(603);所述圆板(603)一端面圆周阵列有第二弹簧(604);所述第二弹簧(604)另一端与铲柄(4)一端面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土木施工用混凝土铲。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领域,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各项土建施工项目;由于混凝土放置在空气里会随着时间逐渐凝结,所以经过一段时间仍然需要进行人工搅拌,然后再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运输至目的地,此时混凝土铲的使用就必不可少;现有的混凝土铲多为平铲,一次的运输量十分有限,而且由于混凝土本身容易流动,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洒落,这样就导致耗费大量人工并且效率低下。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铲体、挡板、滑板和铲柄的作用,先通过第一弹簧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控制混凝土的填装,再通过第一弹簧自动复位,防止混凝土洒出,最后通过控制滑板的滑动从而控制混凝土的装运与倾倒,达到防止混凝土洒落、提高一次装运容量、操作方便、节约混凝土材料、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土木施工用混凝土铲,通过铲体、挡板、滑板和铲柄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铲一次的运输量有限,而且容易在运输中容易洒落,导致浪费材料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土木施工用混凝土铲,包括铲体、挡板、滑板和铲柄;

所述铲体为无底板的铲状结构;所述铲体的铲嘴部分设置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倾斜布置;所述矩形板上表面阵列有限位块;所述铲体两侧内壁均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周侧面与挡板转动连接;所述铲体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铲体两侧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对滑轨;一对所述滑轨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一端交接有连接杆;所述铲体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铲柄;所述铲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一端与连接杆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两侧面均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壁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挡板一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一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铲混凝土时,混凝土通过挡板将第一弹簧压缩从而进入铲体,当铲体装满之后通过第一弹簧的弹性作用恢复原来的位置,从而将混凝土限制在铲体之内,防止运动中将混凝土洒出;所述套筒一端面固定安装有软管;所述软管另一端与固定板固定安装,防止混凝土侵蚀和堵塞第一弹簧,造成第一弹簧不能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一端面设置有第一铰座。

进一步地,所述铲柄为空心管结构;所述铲柄周侧面开设有贯穿孔;所述铲柄一端开设斜角,便于与铲体形成一个角度,符合铲混凝土时的运动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座A和连接座B;所述连接座A与第一铰座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周侧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侧面与贯穿孔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一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铰座;所述第二铰座与连接座B铰接,当混凝土铲铲满混凝土并达到目的地时,通过拉动滑杆带动滑板滑动,从而将混凝土倾倒出来,当重新铲混凝土之前将滑杆推动至滑板将铲体密封住,这样不仅能多装混凝土,而且使混凝土在运输途中不易洒落,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滑杆另一端面设置有圆板;所述圆板一端面圆周阵列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铲柄一端面固定连接,防止在拉动滑杆时夹伤手,同时便于滑杆自动恢复原来位置,便于下次装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铲体、挡板、滑板和铲柄的作用,先通过第一弹簧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控制混凝土的填装,再通过第一弹簧自动复位,防止混凝土洒出,最后通过控制滑板的滑动从而控制混凝土的装运与倾倒,达到防止混凝土洒落、提高一次装运容量、操作方便、节约混凝土材料、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土木施工用混凝土铲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铲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铲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铲体,2-挡板,3-滑板,4-铲柄,5-滑杆,6-连接杆,101-矩形板,102-限位块,103-转轴,104-固定板,105-滑轨,201-盲孔,202-支撑杆,203-套筒,204-第一弹簧,205-软管,301-限位板,302-第一铰座,401-贯穿孔,501-连接座A,502-连接座B,601-连接板,602-第二铰座,603-圆板,604-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土木施工用混凝土铲,包括铲体1、挡板2、滑板3和铲柄4;

其中,如图1所示,铲体1为无底板的铲状结构;铲体1的铲嘴部分设置有矩形板101;矩形板101倾斜布置;矩形板101上表面阵列有限位块102;铲体1两侧内壁均设置有转轴103;转轴103周侧面与挡板2转动连接;铲体1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固定板104;固定板104与挡板2固定连接;铲体1两侧内壁的下表面设置有一对滑轨105;一对滑轨105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3;滑板3一端交接有连接杆5;铲体1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铲柄4;铲柄4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6;滑杆6一端与连接杆5铰接。

优选地,如图6所示,挡板2两侧面均开设有盲孔201;盲孔201内壁与转轴103转动连接;挡板2一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202;两个支撑杆202一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套筒203;套筒203内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4;第一弹簧204另一端与固定板104固定连接,铲混凝土时,混凝土通过挡板2将第一弹簧204压缩从而进入铲体1,当铲体1装满之后通过第一弹簧204的弹性作用恢复原来的位置,从而将混凝土限制在铲体1之内,防止运动中将混凝土洒出;套筒203一端面固定安装有软管205;软管205另一端与固定板104固定安装,防止混凝土侵蚀和堵塞第一弹簧204,造成第一弹簧204不能复位。

优选地,如图3所示,滑板3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01;限位板301一端面设置有第一铰座302。

优选地,如图4所示,铲柄4为空心管结构;铲柄4周侧面开设有贯穿孔401;铲柄4一端开设斜角,便于与铲体1形成一个角度,符合铲混凝土时的运动状态。

优选地,如图7所示,连接杆5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座A501和连接座B502;连接座A501与第一铰座302铰接。

优选地,如图5所示,滑杆6周侧面设置有连接板601;连接板601两侧面与贯穿孔401滑动连接;连接板601一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铰座602;第二铰座602与连接座B502铰接,当混凝土铲铲满混凝土并达到目的地时,通过拉动滑杆6带动滑板3滑动,从而将混凝土倾倒出来,当重新铲混凝土之前将滑杆6推动至滑板3将铲体1密封住,这样不仅能多装混凝土,而且使混凝土在运输途中不易洒落,提高了工作效率;滑杆6另一端面设置有圆板603;圆板603一端面圆周阵列有第二弹簧604;第二弹簧604另一端与铲柄4一端面固定连接,防止在拉动滑杆6时夹伤手,同时便于滑杆6自动恢复原来位置,便于下次装运。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设计图

土木施工用混凝土铲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1024.9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2(贵州)

授权编号:CN209277562U

授权时间:20190820

主分类号:E04G 21/02

专利分类号:E04G21/02

范畴分类:36E;

申请人:贵州理工学院

第一申请人:贵州理工学院

申请人地址: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蔡家关路1号

发明人:汪权明;曹文泽;刘旭

第一发明人:汪权明

当前权利人:贵州理工学院

代理人:赵彦栋

代理机构:52108

代理机构编号: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土木施工用混凝土铲论文和设计-汪权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