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论文_张强,吕文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肝脏疾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肝脏,淋巴细胞,疾病,辅助性,肠道,生化,脂肪肝。

肝脏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张强,吕文良[1](2019)在《肠道微生态环境与肝脏相关疾病的关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肠肝轴的概念提出以来,针对肝病过程中与肠道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肠道菌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在肝病研究领域,文章针对肝病谱当中的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肝病、肝细胞癌以及慢性肝病并发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希望为以后的肝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吴波,刘伶俐[2](2019)在《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在多种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应用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60例肝脏疾病患者进行观察,将其设为实验组,并将同期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7例人员设为参照组,所有人员均接受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氨基转移酶(y-GT)、碱性磷酸酶(ALP)多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的TBIL、TBA、AST、ALT、y-GT、ALP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 <0.05);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各项生化指标单项检测。结论在不同肝病诊断中应用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具有较显着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为临床肝脏疾病的诊断、鉴别、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34期)

李晶[3](2019)在《可溶性膳食纤维改善了代谢但有可能触发肝脏疾病和肿瘤》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以2型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的流行,全球约有25%的人口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而NAFLD本身有进展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的风险。非常遗憾的是,目前对于NAFLD尚缺乏针对性和疗效确切的治疗手段。生活方式干预、膳食结构调整-即低糖低脂、低能量摄入及增加以纤维素(cellulose)为代表的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摄入等,针对2型糖尿病和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基础治疗仍(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19年11期)

周小博,张荣臻,陈湘榆,吕超,莫镜邻[4](2019)在《Th17细胞和Treg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肝脏是机体主要的代谢器官,其既要面对外部环境各种因素的侵扰,又要应对机体内部环境的紊乱。由初始CD4+T细胞在各种细胞因子作用下分化而来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17 (Th17)细胞群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群,两者在功能上相互抑制相互拮抗,在机体免疫稳态方面保持着平衡。研究证明,肝脏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分布水平及两者平衡的改变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两类细胞在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癌和肝衰竭等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期望对相关学者后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33期)

居朝霞[5](2019)在《饮食护理干预对肝脏疾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析在肝脏疾病患者中应用饮食护理干预后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脏疾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基础护理的措施上加饮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营养改变状况。结果观察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可提高肝脏疾病患者血液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保持良好营养状况,延缓肝功能损害,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45期)

张丹,马岚青[6](2019)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PPARα)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在脂质代谢中起着中心调控作用,近年来发现PPARα激动剂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其他肝脏疾病中也有相关报道。综述了PPARα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肝癌中的作用及机制,为PPARα相关的老药新用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叶倩伶,毛德文,王明刚,王娜[7](2019)在《NOD样受体蛋白3炎性体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炎性体诱发的免疫瀑布是近年研究的热点话题,作为研究得较为透彻的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体,其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日益受到重视。以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衰竭、肝癌为切入点,深入剖析目前NLRP3炎性体在疾病中的作用特点和调节机制。围绕NLRP3炎性体形成靶向治疗手段,以适应性调控炎性体触发的免疫反应,进而为防治肝脏疾病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丁立,林修良,马丽,黄沃林,周代营[8](2019)在《姜黄素及其类似物应用于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姜黄素作为中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我国传统医学中用于治疗黄疸、溃疡、关节炎等疾病由来已久。近年多项研究表明,姜黄素对于肝炎、肝癌、肝硬化和纤维化和药物或有毒物质所致肝损伤以及酒精性肝脏疾病均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姜黄素可调节炎症因子释放和脂质代谢、抗氧化应激和改善胰岛素抵抗而对抗脂肪肝病理进程和肝损伤;姜黄素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姜黄素通过作用于细胞周期引起肝癌细胞G2/M阻滞及凋亡,发挥抗癌作用。但姜黄素生物利用度低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姜黄素可通过新型药物传递系统或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合成其类似物会在肝脏疾病的预治中发挥作用。本文综述了姜黄素及其类似物作用于肝脏相关疾病的生理活性。(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19期)

韩东煜[9](2019)在《临床生化检验在肝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临床生化检验在肝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55例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5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给予生化检验,比较两组生化检验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58.26±12.43)U/L、谷草转氨酶(95.64±21.13)U/L、直接胆红素(33.35±6.52)μmol/L、总胆红素(85.02±18.43)μmol/L及碱性磷酸酶(191.85±36.45)U/L高于对照组的(16.39±3.41)U/L、(18.63±3.62)U/L、(3.43±0.68)μmol/L、(10.53±2.41)μmol/L、(76.84±10.25)U/L,胆碱酯酶(2243.62±122.53)U/L、白蛋白(20.07±3.84)g/L低于对照组的(7264.85±119.63)U/L、(43.91±7.43)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疾病患者生化检验指标水平明确区别于健康志愿者,生化检验可为临床诊断肝脏疾病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19期)

李静,张欣欣[10](2019)在《液体活检在肝脏疾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肝脏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肝脏穿刺活检术被认为是多种肝脏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由于受取样误差影响,其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手段具有一定局限性。对于检测血液标志物和多种影像学检查等非侵入性方法,虽具较高诊疗价值,但相对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寻找一种针对肝脏疾病早期、非侵入性的诊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液体活检作为"精准医学"无创诊疗的发展方向之一,可以通过患者的血液或者其他体液样本(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19年09期)

肝脏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在多种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应用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60例肝脏疾病患者进行观察,将其设为实验组,并将同期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7例人员设为参照组,所有人员均接受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氨基转移酶(y-GT)、碱性磷酸酶(ALP)多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的TBIL、TBA、AST、ALT、y-GT、ALP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 <0.05);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各项生化指标单项检测。结论在不同肝病诊断中应用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具有较显着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为临床肝脏疾病的诊断、鉴别、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肝脏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1].张强,吕文良.肠道微生态环境与肝脏相关疾病的关系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9

[2].吴波,刘伶俐.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

[3].李晶.可溶性膳食纤维改善了代谢但有可能触发肝脏疾病和肿瘤[J].肝脏.2019

[4].周小博,张荣臻,陈湘榆,吕超,莫镜邻.Th17细胞和Treg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9

[5].居朝霞.饮食护理干预对肝脏疾病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6].张丹,马岚青.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

[7].叶倩伶,毛德文,王明刚,王娜.NOD样受体蛋白3炎性体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

[8].丁立,林修良,马丽,黄沃林,周代营.姜黄素及其类似物应用于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9

[9].韩东煜.临床生化检验在肝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10].李静,张欣欣.液体活检在肝脏疾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J].肝脏.2019

论文知识图

的生物学作用Figure1.9Biologic...1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预测严重肝肝脏疾病的生化诊断-图2-3-1-1 急性...病例2拳师犬,雄性,8岁,27.8kg,~...尿素循环障碍型肿瘤中氮源流向综上所述...病例2拳师犬,雄性,8岁,27.8kg,~...

标签:;  ;  ;  ;  ;  ;  ;  

肝脏疾病论文_张强,吕文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