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霞:玻璃体切除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观察论文

王文霞:玻璃体切除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观察论文

摘 要: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 年3 月至2018 年3 月间收治的57 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并记录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术后3 例患者发生脉络膜渗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临床疗效;并发症

0 引言

随着我国目前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发病率也呈现升高趋势,PDR 目前已成为致盲的重要原因[1]。新生血管增生是PDR 主要的临床特征,随着玻璃体手术器械以及技术的改进,玻璃体切除术成为临床治疗治疗PDR 的主要方法,但该手术方式会引起术中或术后出血、增生膜剥离困难及医源性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临床疗效[2]。激光治疗技术近年来也在眼科疾病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PDR 的临床效果,现做如下研究。

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胰岛功能及血清miR-126表达的影响 ………… 谈晓娅等(4):5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 年3 月至2018 年3 月间收治的57 例PDR 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膜或玻璃体积血,术前经眼部B 超及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确诊,排除眼底严重病变、黄斑病变、白内障、凝血功能障碍、全身严重疾病以及术前曾行玻璃体切除术或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术者。其中30 例,女27 例;年龄47-80 岁,平均(63.3±2.5)岁,糖尿病病程3-16 年,平均(9.4±0.6)年。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术前完善相关眼科检查。球后麻醉后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行玻璃体切除术,依次切除中央、后极、巩膜切口附近基底部玻璃体及皮质,术中尽量切除新生血管膜,对于无法完全分离的血管膜,可分段切除,以解除与视网膜的牵拉,孤立保留。对于活动性出血、视网膜严重缺血或视网膜脱离者做气液交换,注入硅油,无上述现象者做气液交换后于玻璃体腔注入纯惰性气体。所有患者术后均行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然后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治疗参数:光斑200 μm,能量200-300 mV,曝光时间0.2 s,间隔时间0.2 s,光斑强度Ⅲ级,治疗范围为上下血管弓外、黄斑区颞侧1PD外、视乳头周围1PD 外。全视网膜镜下对后 极部、赤道部及周边区进行光凝,光凝1000-1500 个光凝斑,其中视网膜上突出新生血管丛于其周围进行光凝,后级部保留视盘及黄 斑区域。术后给予半球后注射地塞米松3 mg,同时积极预防感染。

1.3 疗效观察指标。术后对患者进行6-12 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以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同时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

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原则是使高耗氧视网膜组 织 瘢痕化,减少新生血管生长因子,改善视网膜缺血状态,防止病情的进展[4],但多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由于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玻璃体切除术是目前治疗PDR 的有效方法,可进一步降低患者致盲率。本研究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PDR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的视力、眼压及黄斑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且患者相关并发症较少,这与贾俊[5]的报道结果一致。

2 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病情的进展,患者毛细血管壁会出现损伤,血液成分会发生病理改变,从而引发视网膜神经纤维肿胀、缺血、坏死,从而出现新生血管、纤维增殖、视网膜牵拉性脱离,视网膜感光和传导功能受到不良影响,视功能下降[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可能与年龄、血糖控制情况、代谢功能及遗传因素有关。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2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疗效观察指标比较

?

3 讨论

如表1 所示,患者治疗后BCVA、眼压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例患者发生脉络膜渗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量资料用±s 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玻璃体切除术通过切除浑浊或积血的玻璃体,进而解除增生膜牵拉,恢复屈光介质透明,进而达到改善患者视力的目的。但由于糖尿病或患者年龄因素影响,玻璃体切除术后会导致白内障或使加重白内障[6],因此临床主张采用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全视网膜光凝术可通过破坏视网膜外层使视网膜变薄,从而降低外层新陈代谢及氧耗量,光凝后的瘢痕能够使脉络膜血管供给视网膜内层,促进小动脉收缩和毛细血管闭塞,减轻视网膜渗出和水肿,有效封闭视网膜上无灌 注区,进而减少新生血管形成,达到改善视力功能的目的[7-8]。

2016年12月国家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写到:“到2020年将在全国建成100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这一指令的下达将助推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新进程。在“旅游+”“一带一路”旅游合作等战略背景下,中国旅游市场的巨大红利正在并将持续释放,而近几年兴起的体育旅游、小镇旅游也将成为新时代的宠儿。

综上所述,玻璃体切除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志勇,姚宜,闵云花,等.康柏西普辅助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7,25(2):141-144.

[2] 解正高,陈放,朱俊,等.Ranibizumab 辅助的23G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5,33(12):1113-1117.

[3] 时倩倩,刘华,付蓉花.全视网膜光凝术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功能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2015,35(4):362-365.

[4] 付浴东,王萍,江莉,等.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对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5,31(2):143-146.

[5] 贾俊,何媛,刘慧峰,等.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5):866-868.

[6] 廖凯,赵旭丽,袁安.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评价[J].海南医学,2014,25(8):1135-1137.

[7] 赵浩飞,李松涛.玻璃体手术中超全视网膜光凝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8,18(4):690-693.

[8] 李珊珊,沈肇萌.玻璃体切除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8,23(3):516-517.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4.050

本文引用格式:王文霞.玻璃体切除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85+88.

标签:;  ;  ;  ;  ;  ;  ;  

王文霞:玻璃体切除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观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