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冲刷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机理,瓦斯,路堤,波束,滨海,模型,规律。
冲刷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董炳江,许全喜,袁晶,朱玲玲[1](2019)在《近年来叁峡水库坝下游河道强烈冲刷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相继建成蓄水运用以来,叁峡水库坝下游河道出现了较强冲刷,同时坝下游冲刷逐渐向下游发展,城陵矶以下河段河床冲刷强度明显增大。根据实测水沙资料以及坝下游河道地形资料,初步分析了近年来坝下游河道强烈冲刷原因,一方面,由于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相继建成蓄水运用,叁峡水库入库和出库泥沙进一步减少,导致坝下游含沙量大幅偏小。另一方面,坝下游汛期洪峰较大,洪水过程持续时间偏长,同时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区间来水较大。加之城陵矶以下河道床沙组成较细,造成城陵矶以下河段发生大幅度冲刷。研究成果可为坝下游防洪、航运及河道治理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泥沙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蔺亚兵,刘军,赵雪娇,蒋同昌,余智秘[2](2019)在《煤层冲刷带对瓦斯赋存影响效应及其涌出控制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近年来煤层冲刷带瓦斯异常涌出,但瓦斯赋存及涌出规律不清的问题,从煤层冲刷带的形成模式和空间形态出发,结合陕西胡家河煤矿和山西新景煤矿采掘过程中遇到的不同类型煤层冲刷带瓦斯赋存和涌出实践,总结分析了煤层冲刷带对煤矿瓦斯赋存和涌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当冲刷带顶部和底部存在封闭条件时可形成一定规模游离砂岩气,继承性冲刷带和后生冲刷带规模要大于原生冲刷带。同生冲刷带和后生冲刷带会对煤层开采瓦斯涌出产生影响,其中以后生冲刷带尤为严重。同生冲刷带由于煤层具有统一顶板有利于带状冲刷带砂岩中游离瓦斯赋存,煤矿回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高于两侧正常煤层,但受冲刷规模控制影响有限。后生冲刷带对我国煤矿采掘条件影响较大,煤层冲刷带过渡区是煤与瓦斯突出高发地带。煤层冲刷带过渡区由于岩性组合差异,致使煤层冲刷带过渡区存在剪切力煤层结构破坏,导致煤层冲刷带透气性变差,瓦斯赋存能力增强。采掘至此,工作面中部前方来压,煤层应力增大,加之冲刷带砂体中较高压力的游离瓦斯涌出,从而易在后生冲刷带过渡区发生瓦斯异常涌出。区域构造控制下的地应力场分布和地质历史时期构造运动对煤体结构的破坏为冲刷带瓦斯异常涌出提供了地质基础。鉴于煤层冲刷带对煤矿瓦斯涌出的危害,煤矿采掘前应利用叁维地震等方法做好超前探工作并圈定煤层冲刷带,为煤矿瓦斯防治提供地质依据。(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任涓[3](2019)在《变流量冲刷条件下细沟形态发育特性及侵蚀产沙耦合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也使该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地质形貌。细沟侵蚀作为坡面侵蚀的主要方式之一,侵蚀性降雨汇聚成的非恒定股流是其主要的动力源。因此,从水动力学特性和细沟土壤条件两个主要因素着手分析,揭示非恒定流下细沟形态特征和细沟侵蚀产沙特性在细沟发育过程中与各水力学参数的耦合关系,对深入研究细沟侵蚀机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室内人工模拟放水冲刷试验,以安塞黄绵土为研究对象,研究4种流量组合类型(增加型、均匀型、凹陷型和峰值型)与5个坡度组合冲刷试验下黄土地区细沟流水动力学特性、细沟横纵断面形态演变特性以及径流侵蚀产沙机理。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均匀型、峰值型和增加型的平均流速均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凹陷型的平均流速随着坡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平均流速、流量和坡度叁者满足幂函数关系。同一坡度下,增加型、凹陷型和峰值型各组次雷诺数基本上和流量组合类型保持一致的变化趋势,且流量越大,雷诺数Re上下波动越剧烈。佛汝德数Fr的范围为:1.24~3.49,细沟水流均属于急流,且佛汝德数均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峰值型的Fr增速最快。增加型、凹陷型和峰值型的阻力系数λ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均匀型的λ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各流量组合类型的过水断面宽度与平均流速均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增加型、均匀型、凹陷型和峰值型的过水断面宽度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平均流速分别为:0.633m/s、0.438m/s、0.570m/s和0.423m/s。(2)增加型、均匀型、凹陷型和峰值型的细沟宽深比分别为2.56~4.97、2.29~4.29、1.97~4.02和2.31~5.32,且均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增加型和峰值型的细沟横断面发育趋近于梯形水力最佳断面,细沟最大深度在不同坡段均满足:坡上>坡下>坡中;均匀型和凹陷型的细沟最大深度在不同坡段均满足:坡上>坡中>坡下。表征纵断面形态特征的跌坑发育系数SP介于1.014~1.100之间,各坡度下,峰值型的SP和消能率均最大,消能率随SP增加呈抛物线的增大趋势。各流量组合类型下曼宁糙率系数随跌坑发育系数SP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3)同一坡度下,凹陷型和增加型不同阶段的径流强度和侵蚀量与流量组合类型的变化基本一致,而峰值型的侵蚀量一直增大。各流量组合类型下的土壤剥蚀率大体上随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有效水流功率的增大呈增大趋势。对各参数进行无量纲化分析可知,水流功率对土壤剥蚀率的预测最具代表性和准确性,径流剪切力次之,水流流速最差。四种流量组合类型的土壤剥蚀率与径流强度和消能率均满足幂函数的关系,且显着性较高。峰值型的土壤剥蚀率随径流强度的增长速度最快,且土壤剥蚀率随消能率增加的增幅较为显着。各流量组合类型下的土壤剥蚀率随跌坑发育系数的增加呈幂函数的增加趋势,随L/H值的增加呈幂函数的减少趋势。(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金亚昆[4](2019)在《桥墩局部冲刷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进行了圆柱型桥墩局部冲刷模拟试验,得到了墩周局部冲刷过程中冲刷坑形态变化及坑内泥沙运动特征。然后,结合试验数据建立了不同时刻下的数值模型。最后,结合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进一步分析研究了局部冲刷机理。(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杨刚毅,汪冰峰,刘源,姜锋,叶鹏程[5](2019)在《铸造铜合金冲刷腐蚀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模拟海水环境,对硅黄铜进行了冲刷腐蚀模拟实验和电化学腐蚀实验,借助SEM与XRD等手段分析了腐蚀现象,研究冲刷腐蚀机理。结果表明:铸造铜合金在冲刷腐蚀过程中腐蚀产物与电化学腐蚀相同;在未形成完整的钝化膜之前,铜合金腐蚀速率快;海水冲刷作用使材料表面处于钝化膜不断破坏与形成的循环过程中。(本文来源于《矿冶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李健,王平义,贺小含,许百强,王梅力[6](2019)在《非恒定流条件下边滩冲刷机理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滩体是构成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枯水航槽和控制航道格局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航道整治过程中,对滩体的保护与控制尤为重要。依托长江中游航道,通过非恒定流水槽概化模型试验,观测边滩滩体上不同位置处水流加速度,分析边滩的受力及冲刷原因,得到水流对边滩冲刷力的横向和纵向分布规律及边滩易冲刷部位变化特点。研究成果对长江中游航道整治边滩守护工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吕倩文,陆运磊,孔祥云[7](2019)在《路堤边坡冲刷侵蚀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物理模型模拟实验对路堤边坡冲刷侵蚀破坏展开研究,结合土体组成体系分析冲刷侵蚀机理,建立冲刷侵蚀模型推导冲刷强度与土体参数的函数关系。土体是多粒径尺度的不均匀材料,具有多尺度、分层次的物理力学特性,路堤边坡表层土粒冲刷侵蚀是一个发育的过程,侵蚀的强度与发育时间相关,受土体自身内因和水力条件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01期)
王淑平,程和琴,郑树伟,徐韦,陈钢[8](2018)在《近期长江张家洲南水道强冲刷机理与趋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9月利用多波束测深仪调查了张家洲河段河床微地貌的高分辨率形态与分布特征,结合1998年和2013年水下地形资料,分析了叁峡截流以来该河段河槽的冲淤变化与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张家洲河段整体呈冲刷状态,净冲刷量17. 2×10~6m~3。其中,张家洲南水道是强冲刷区,最大冲刷深度约9 m;(2)河槽表层沉积物中值粒径为149. 1~226. 3μm,与历史资料相比呈粗化趋势;(3)张家洲河段约82. 9%的主航道发育了沙波,约14. 0%的主航道发育了冲刷坑与冲刷槽,平床地形仅占3. 1%。流域来沙量减少是张家洲河段整体冲刷的主要原因,而河流控制工程稳定了河势,迫使水流归槽,加剧了张家洲南水道的冲刷。随着流域来沙量持续减少,张家洲南水道主航道有可能进一步冲刷。(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09期)
崔海涛[9](2018)在《风积沙地区高速公路水毁成因及坡面冲刷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风积沙地区高速公路水毁这一问题,对榆佳高速公路的路基、桥梁、涵洞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水毁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同时也对榆佳高速公路水毁相关资料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整理工作,总结了风积沙地区高速公路水毁的原因,并对水毁现场取样的风积沙进行了相关工程特性试验,确定了风积沙的相关参数。随后对风积沙坡面的起动与冲刷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建立了风积沙坡面的起动流速公式与冲刷强度公式。最后进行了风积沙坡面的冲刷试验,对风积沙坡面的起动流速公式及冲刷强度公式进行了验证,为风积沙地区公路水毁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对榆佳高速公路水毁工程的全面调研,总结出了风积沙地区的水毁绝大部分是由于汛期强降雨下,路面汇集的雨水经排水沟渠排出后形成的集中水流直接接触未经防护的风积沙坡面导致,涉及到风积沙坡面在水流作用下的起动及冲刷强度问题。(2)通过试验对水毁现场取样的风积沙的粒径组成、矿物组成、表面微结构特征、密度以及击实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风积沙的相关参数。(3)从统计学的角度,对坡面上风积沙的起动判别标准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可以根据单位面积坡面上风积沙的起动数目来确定风积沙起动的判别标准;对风积沙在水流中的运动过程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了坡面上风积沙的起动拖曳力公式;基于风积沙坡面的流速场与剪力场之间存在的关系,再结合岗恰洛夫经验公式,建立了坡面上风积沙起动流速公式;从能量平衡的角度来探讨风积沙坡面的冲刷强度,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风积沙坡面的冲刷强度计算公式。(4)进行了风积沙坡面冲刷试验研究,对建立的风积沙起动流速公式以及冲刷强度公式进行了验证,经过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验证了本文建立的风积沙起动流速公式与冲刷强度公式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17)
韩晓维,王斌[10](2018)在《滨海水闸闸下冲刷特征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滨海水闸冲刷条件较差,不仅存在常规水闸低Fr数消能难的特点,还存在闸下基础稳定性及抗冲能力较差,闸下水位随潮涨潮落变动等特点,且其下游水域开阔,冲刷特性较常规水闸更为复杂。根据多年来模型试验成果,针对滨海水闸冲刷特征,从水流流态、扩散角及紊动切应力等多方面系统分析了闸下冲刷机理。研究表明:滨海水闸出闸水流平面上存在主流和副流两部分,在冲刷特征上可分为主流冲刷及副流冲刷,其中副流冲刷是引起滨海水闸冲刷破坏的主要因素。主流冲刷可分为缓流冲刷与急流冲刷,符合二元冲刷基本特征。副流冲刷则以回流淘刷为主,冲刷形态受水流扩散角、回流及回流挤压、紊动切应力叁方面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制定闸下防冲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人民长江》期刊2018年07期)
冲刷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近年来煤层冲刷带瓦斯异常涌出,但瓦斯赋存及涌出规律不清的问题,从煤层冲刷带的形成模式和空间形态出发,结合陕西胡家河煤矿和山西新景煤矿采掘过程中遇到的不同类型煤层冲刷带瓦斯赋存和涌出实践,总结分析了煤层冲刷带对煤矿瓦斯赋存和涌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当冲刷带顶部和底部存在封闭条件时可形成一定规模游离砂岩气,继承性冲刷带和后生冲刷带规模要大于原生冲刷带。同生冲刷带和后生冲刷带会对煤层开采瓦斯涌出产生影响,其中以后生冲刷带尤为严重。同生冲刷带由于煤层具有统一顶板有利于带状冲刷带砂岩中游离瓦斯赋存,煤矿回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高于两侧正常煤层,但受冲刷规模控制影响有限。后生冲刷带对我国煤矿采掘条件影响较大,煤层冲刷带过渡区是煤与瓦斯突出高发地带。煤层冲刷带过渡区由于岩性组合差异,致使煤层冲刷带过渡区存在剪切力煤层结构破坏,导致煤层冲刷带透气性变差,瓦斯赋存能力增强。采掘至此,工作面中部前方来压,煤层应力增大,加之冲刷带砂体中较高压力的游离瓦斯涌出,从而易在后生冲刷带过渡区发生瓦斯异常涌出。区域构造控制下的地应力场分布和地质历史时期构造运动对煤体结构的破坏为冲刷带瓦斯异常涌出提供了地质基础。鉴于煤层冲刷带对煤矿瓦斯涌出的危害,煤矿采掘前应利用叁维地震等方法做好超前探工作并圈定煤层冲刷带,为煤矿瓦斯防治提供地质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冲刷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董炳江,许全喜,袁晶,朱玲玲.近年来叁峡水库坝下游河道强烈冲刷机理分析[J].泥沙研究.2019
[2].蔺亚兵,刘军,赵雪娇,蒋同昌,余智秘.煤层冲刷带对瓦斯赋存影响效应及其涌出控制机理[J].煤炭科学技术.2019
[3].任涓.变流量冲刷条件下细沟形态发育特性及侵蚀产沙耦合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4].金亚昆.桥墩局部冲刷机理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
[5].杨刚毅,汪冰峰,刘源,姜锋,叶鹏程.铸造铜合金冲刷腐蚀及机理研究[J].矿冶工程.2019
[6].李健,王平义,贺小含,许百强,王梅力.非恒定流条件下边滩冲刷机理试验研究[J].水运工程.2019
[7].吕倩文,陆运磊,孔祥云.路堤边坡冲刷侵蚀机理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8].王淑平,程和琴,郑树伟,徐韦,陈钢.近期长江张家洲南水道强冲刷机理与趋势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
[9].崔海涛.风积沙地区高速公路水毁成因及坡面冲刷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8
[10].韩晓维,王斌.滨海水闸闸下冲刷特征及机理研究[J].人民长江.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