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对称型封堵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封堵器,室间隔缺损,膜部瘤,介入治疗
非对称型封堵器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防[1](2017)在《小腰大边和对称型封堵器治疗小儿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类型的国产封堵器封堵小儿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pm VSD)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为小儿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查体听诊心脏杂音且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筛查并经介入造影确诊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pm VSD)的6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选用封堵器的类型随机分为两组:对称型封堵器进行封堵30例(对称组);小腰大边封堵器进行封堵38例(小腰大边组)。术前行叁大常规、肝肾功心肌酶等检验、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术后24小时,1月,3月,6月,12月入院复查心脏彩超、心电图、心脏正侧位片等检查,比较两组术前资料(包括年龄、体重、VSD直径、术前心胸比值、手术时间)差异,比较两组术后封堵的效果、术后住院时间、成功率和并发症(主要包括残余分流、瓣膜返流、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前资料,其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2.6-12岁(5±2.2岁),体重11–43Kg(15.4±5.1 Kg),身高90–146cm(101±10.2 cm),对比两组术前资料,两组患儿的年龄、体重、VSD直径及心胸比值、手术时间方面差异不显着(P>0.05)。68例患儿术前存在心律失常6例,对称组、小腰大边组各3例(包括CRBBB2例、IRBBB2例、LAFB1例、I°AVB1例)。68例患儿中封堵成功60例,封堵失败或放弃封堵8例,其中,小腰大边组(36/38)封堵成功率高于对称组(24/30)。术后心脏大小、LVDd均较术前减小,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对比不同时间点两组的心脏大小及心脏收缩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早期资料分析,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封堵器脱落或移位、心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对称组新发心律失常4例(CRBBB 1例、IRBBB 2例,CLBBB 1例),术后瓣膜返流6例(少量叁尖瓣返流5例,主动脉瓣返流由微量加重到少量反流1例),残余分流2例,均为少量分流;小腰大边组新发心律失常2例(CRBBB 1例、IRBBB1例),瓣膜返流3例(少量叁尖瓣返流2例,主动脉瓣返流由微量加重到少量反流1例),无残余分流。60例患儿中,共完成随访57例,3例失访。所有随访患儿均无死亡病例,无封堵器脱落、封堵器移位、无重度PAH发生。长期随访数据显示,小腰大边组无残余分流,新发叁尖瓣返流1例,新发IRBBB 1例;对称组仍存在残余分流2例,新发叁尖瓣返流2例,均为少量返流,CRBBB 1例;2组比较,主动脉瓣返流较术后早期无加重及新发病例。结论小腰大边封堵器治疗pm VSD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疗效可靠,与对称封堵器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但本组数据病例数目较少,随访时间短,部分资料随访不够全面,因此,远期疗效仍需要更多、更系统的随访资料进一步观察。(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7-05-26)
许美珍,罗来树,李颐,程应樟,李运德[2](2014)在《嵴内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中对称型封堵器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嵴内型室间隔缺损(VSD)的介入封堵治疗策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嵴内型VSD患者31例,行导管封堵治疗。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大动脉短轴切面VSD中断口位于12点至1点之间。左室造影显示VSD分流后准确判断VSD的位置、形态和大小,测量左室侧分流口大小、距主动脉瓣的距离,以指导术者选择合适的封堵器,以及封堵器释放的形态调整。对比手术前、后患者左心室和主动脉瓣上的影像资料。结果成功封堵22例,其中13例左室造影表现缺损口血流束方向自左室面到右室面相对于主动脉瓣为斜行向上,缺损左室面基底宽为(5.12±1.38)mm,采用对称型封堵器(6~10 mm);9例左室造影表现缺损口血流束方向自左室面到右室面相对于主动脉瓣几乎平行,缺损左室面基底宽为(7.18±1.26)mm,采用零偏心型封堵器(9~12 mm)。未成功封堵的9例嵴内型缺损较大,其中2例有主动脉窦瘤合并主动脉瓣中重度返流。结论宜在有经验的影像医师对影像作出准确分析后,选择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对称型封堵器,以减少操作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4年08期)
李一飞,方婕,魏明天,唐浩文,余佳耘[3](2011)在《经导管对称型和偏心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对心脏电生理影响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对称性和偏心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外文数据库,纳入相关对照研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软件RevMan5.0.0进行Meta分析。结果:4篇文献纳入分析,均为单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称型封堵器安放成功率优、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术后严重心率失常、术后Ⅲ°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术后完全性左束枝传导阻滞发生率均优于偏心型,但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称型和偏心型封堵器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上与尚无明显差异,暂不能说明偏心型不宜使用。但其相对危险度较高,使用时应慎重。(本文来源于《四川生理科学杂志》期刊2011年03期)
李世杰,张毅刚,刘茹,王临光,韩冰[4](2010)在《偏心或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对介入封堵术后心电生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心电监护、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分析,评价应用偏心或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后对早期心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123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偏心封堵器治疗56例,对称封堵器治疗67例。患者术前、术后行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术中、术后行心电监护,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心导管资料及介入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平均肺动脉压(mmHg),Qp/Qs,室间隔缺损直径(cm),距主动脉瓣距离(cm),封堵器直径(cm),手术时间(min),X线曝光时间(min)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2)心电图及Holter结果:两组内经连续变量配对t检验后,术后室性早博数目增加有显着性差异(P=0.03),室上性早博增加不显着(P=0.05),PR间期、QRS宽度、QTc术前术后无显着性差异;两组间经χ2检验,平均心率(HR),PR间期,QRS波宽度,校正QT间期(QTc),房室交界区早搏(AVE),室性早搏(VE),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NPJT),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NPVT),房室传导阻滞(AVB)和束支传导阻滞(BBB)均未见显着差异;独立变量与室性早博的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与室性早博数目的增加相关(P=0.02),而体重、性别、室缺大小、封堵器直径与室性早搏无关。结论经导管堵闭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室性早搏数目明显增加并出现加速性交界性和室性自主心律;但更应防止术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及其带来的危害,加强患者的术后心电监护。(本文来源于《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期刊2010年12期)
李俊杰,张智伟,钱明阳,李渝芬,王树水[5](2010)在《应用偏心型和对称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偏心型封堵器与对称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septal defects,PMVSDs)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0月~2007年12月接受介入治疗的小儿PMVS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用器械的不同分为偏心封堵器组(偏心组)和对称封堵器组(对称组),对术前基线资料和术后随访1年内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共有509例PMVSD患者入选,其中偏心组266例,对称组243例。两组基线资料中除VSD与主动脉右冠瓣的距离偏心组小于对称组外(3.5±0.7 vs.5.2±1.2 mm,P=0.01),其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5.5%和96.8%(P=0.98),术后即刻VSD完全闭合率对称组明显高于偏心组(97.1%vs.87.0%,P=0.001),但术后24 h、1、3、6、12个月不同随访时间点的完全闭合率两组无明显差异(所有P>0.05)。偏心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称组接近(3.8%vs.1.7%,P=0.060),但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存在差别(56.8%vs.42.8%,P<0.001),其中主要是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偏心组高于对称组(22.5%vs.13.6%,P<0.001),而主动脉瓣返流(aortic regurgitation,AR)及叁尖瓣返流(tricuspidregurgitation,TR)率无差异(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偏心型封堵器和对称型封堵器短、中期疗效相当,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接近,但轻微并发症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偏心封堵器高于对称封堵器。(本文来源于《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期刊2010-04-08)
李俊杰,张智伟,钱明阳,李渝芬,王树水[6](2009)在《应用偏心型和对称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偏心型封堵器与对称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PMVSD)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0月至2007年12月接受介入治疗的PMVSD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所用器械的不同分为偏心型封堵器组(偏心组)和对称型封堵器组(对称组),对术前基线资料和术后随访1年内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共有509例PMVSD患者入选,其中偏心组266例,对称组243例。两组基线资料中除室间隔缺损(VSD)与主动脉右冠瓣的距离偏心组小于对称组外(3.5±0.7mm比5.2±1.2mm,P=0.01),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5.5%和96.7%(P=0.98),术后即刻VSD完全闭合率对称组明显高于偏心组(96.7%比86.8%,P=0.001),但术后24h及1、3、6、12个月不同随访时间点的完全闭合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偏心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称组接近(3.8%比1.6%,P=0.060),但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存在差别(56.8%比42.8%,P<0.001),其中主要是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偏心组高于对称组(22.6%比13.6%,P<0.001),而主动脉瓣反流(aortic regurgitation,AR)及叁尖瓣反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偏心型封堵器和对称型封堵器短、中期疗效相当,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接近,但轻微并发症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偏心封堵器高于对称封堵器。(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09年06期)
李俊杰,张智伟,钱明阳,李渝芬,王树水[7](2009)在《应用偏心型和对称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偏心型封堵器与对称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PMVSDs)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0月~2007年12月接受介入治疗的小儿PMVS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用器械的不同分为偏心封堵器组(偏心组)和对称封堵器组(对称组),对术前基线资料和术后随访1年内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共有509例PMVSD患者入选,其中偏心组266例,对称组243例。两组基线资料中除VSD与主动脉右冠瓣的距离偏心组小于对称组外(3.5±0.7对5.2±1.2mm,P=0.01),其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5.5%和96.8%(P=0.98),术后即刻VSD完全闭合率对称组明显高于偏心组(97.1%对87.0%,P=0.001),但术后24h、1、3、6、12个月不同随访时间点的完全闭合率两组无明显差异(所有P>0.05)。偏心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称组接近(3.8%对1.7%,P=0.060),但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存在差别(56.8%对42.8%,P<0.001),其中主要是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偏心组高于对称组(22.5%对13.6%,P<0.001),而主动脉瓣返流(aortic regurgitation, AR)及叁尖瓣返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率无差异(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偏心型封堵器和对称型封堵器短、中期疗效相当,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接近,但轻微并发症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偏心封堵器高于对称封堵器。(本文来源于《第11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期刊2009-04-09)
蒲朝霞,游向东,余蕾,鲍晓峰,吉日[8](2008)在《超声心动图评价非对称型封堵器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非对称型封堵器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对38例拟行经导管VSD封堵术的患者,术前取胸骨旁五腔心切面、左心室长轴切面、主动脉短轴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行超声扫查,确定VSD部位及周围毗邻关系,并测量(本文来源于《2008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8-11-01)
朱润硕,徐岩,程自平,许邦龙,陈斌[9](2006)在《国产对称型封堵器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的近期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应用国产对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即刻及近期效果。方法:纳入2003-08/2005-04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的住院患者45例,经胸心脏超声和左心室造影明确确诊为膜部室间隔缺损。采取经左心系统-室间隔缺损-右心系统建立导丝轨道,再经股静脉沿导丝经输送鞘送入封堵器的介入方法实施封堵。术后即刻、72h及1个月行经胸心脏超声复查。观察疗效。术后1个月随访超声心动图多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①42例成功封堵,全组技术成功率93%,术中未发生任何严重的并发症。②已行封堵的全部患者术后均无残余分流,术后即刻完全封堵率100%。术后72h及1个月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无残余分流。③1例术后5d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阿-斯发作,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出现阵发性房颤,10例出现发热,经处理后均恢复正常。④1个月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叁尖瓣返流量术后均小于术前[术后1个月:(3.23±0.32),(4.54±0.63),(3.04±0.37)mm,(20.53±5.6)mL;术前:(3.61±0.59),(5.12±0.54),(3.34±0.45)mm,(28.27±7.12)mL,P<0.05]。结论:应用国产对称型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介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损伤小、成功率高、安全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康复》期刊2006年33期)
李卫萍,赵宝珍,秦永文,赵仙先,熊文峰[10](2006)在《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价非对称型封堵器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价非对称型封堵器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对58例拟行经导管VSD封堵术的患者,术前取胸骨旁五腔心切面、左心室长轴切面、主动脉短轴切面和心尖四腔心切面行超声扫查,确定VSD部位及周围毗邻关系,并测量VSD边缘距主动脉瓣瓣环的最小距离,测量VSD下缘距叁尖瓣隔瓣距离;术后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观察封堵器在心腔内的形状及封堵效果,并随访3~12个月。结果58例VSD患者选择使用非对称型封堵器,封堵术均获成功,其中嵴下型18例(缺损边缘距主动脉瓣最小距离为0.5mm)、膜部13例、肌部3例、嵴内型3例、隔瓣后型21例(缺损边缘距叁尖瓣最小距离为1.5mm)。术后超声显示非对称型封堵器图像清晰,封堵器在心脏内呈现超声图像与体外形态相一致。其中3例囊袋形VSD在放置对称型封堵器后因残余分流多而改用非对称型封堵器,效果良好。术后即刻观察9例存在室间隔少量残余分流,24h后完全消失。57例叁尖瓣、主动脉瓣均未出现因封堵引起的明显反流,1例术后出现主动脉瓣反流,瞬时反流量约0.5ml,随访3个月,反流无明显增多。结论根据VSD部位及形态选择非对称型封堵器能进一步扩大封堵术应用范围及提高其安全性;彩色超声心动图在筛选病例、观察疗效及远期随访中起重要辅助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期刊2006年02期)
非对称型封堵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嵴内型室间隔缺损(VSD)的介入封堵治疗策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嵴内型VSD患者31例,行导管封堵治疗。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大动脉短轴切面VSD中断口位于12点至1点之间。左室造影显示VSD分流后准确判断VSD的位置、形态和大小,测量左室侧分流口大小、距主动脉瓣的距离,以指导术者选择合适的封堵器,以及封堵器释放的形态调整。对比手术前、后患者左心室和主动脉瓣上的影像资料。结果成功封堵22例,其中13例左室造影表现缺损口血流束方向自左室面到右室面相对于主动脉瓣为斜行向上,缺损左室面基底宽为(5.12±1.38)mm,采用对称型封堵器(6~10 mm);9例左室造影表现缺损口血流束方向自左室面到右室面相对于主动脉瓣几乎平行,缺损左室面基底宽为(7.18±1.26)mm,采用零偏心型封堵器(9~12 mm)。未成功封堵的9例嵴内型缺损较大,其中2例有主动脉窦瘤合并主动脉瓣中重度返流。结论宜在有经验的影像医师对影像作出准确分析后,选择最优化的治疗方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对称型封堵器,以减少操作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对称型封堵器论文参考文献
[1].张海防.小腰大边和对称型封堵器治疗小儿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D].青岛大学.2017
[2].许美珍,罗来树,李颐,程应樟,李运德.嵴内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中对称型封堵器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
[3].李一飞,方婕,魏明天,唐浩文,余佳耘.经导管对称型和偏心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对心脏电生理影响的Meta分析[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1
[4].李世杰,张毅刚,刘茹,王临光,韩冰.偏心或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对介入封堵术后心电生理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
[5].李俊杰,张智伟,钱明阳,李渝芬,王树水.应用偏心型和对称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C].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2010
[6].李俊杰,张智伟,钱明阳,李渝芬,王树水.应用偏心型和对称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9
[7].李俊杰,张智伟,钱明阳,李渝芬,王树水.应用偏心型和对称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C].第11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2009
[8].蒲朝霞,游向东,余蕾,鲍晓峰,吉日.超声心动图评价非对称型封堵器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C].2008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8
[9].朱润硕,徐岩,程自平,许邦龙,陈斌.国产对称型封堵器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的近期效果[J].中国临床康复.2006
[10].李卫萍,赵宝珍,秦永文,赵仙先,熊文峰.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价非对称型封堵器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