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存贷差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存贷,差额,贷款,存款,准备金,资金,信贷。
存贷差额论文文献综述
丁攀,刘亦文,陈富节[1](2008)在《我国区域存贷差额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地区存贷款也存在着极大的差距。通过对我国1987-2007年存贷款与经济发展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存款、贷款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存贷差与GDP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各地区的效应是不尽相同的,整体表现为东部好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本文来源于《河北金融》期刊2008年10期)
蔡燕华[2](2004)在《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创造与银行存贷差额》一文中研究指出银行巨额存差问题,一直仅被视为信贷约束的一个必然结果,不值得去作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试图“小题大做”,从存款货币创造的角度对存贷差额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和探讨。 本文讨论的逻辑次序是,首先通过对传统货币银行理论中一些基本概念和货币创造机制的分析,指出人们关于“银行是用存款发放贷款”这一错误认识的根源,得出超额准备决定银行贷款能力的结论;接着文章借用假设的资产负债表,分析不同准备金获取途径下,银行的存贷差额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一个数学模型进行因素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数据,对1994年以来出现的巨额存差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最后,文章将存差思路拓展,从宏观的金融制度设计和微观的银行风险防范、信贷激励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见解。 本文在写作方法上采取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并侧重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前人的研究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但由于作者学识所限和本文所涉及的知识面之广,其中一些问题笔者还难以驾驭,分析还不够深入,仍需继续探讨。(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4-03-01)
郑笔锋[3](2002)在《对存贷差额变化和存差扩大的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存贷差额,顾名思义是金融业存贷款之间的差额。当贷款大于存款时,表现为贷差;当存款大于贷款时,表现为存差。近年来我省存差逐年扩大,引起了各方关注,为客观认识、正确把握存差问题的本质,我们就此进行了专题分析。我省及其他省份存贷差额的变化情况。(一)我省存贷差(本文来源于《浙江金融》期刊2002年05期)
曾康霖[4](2000)在《怎样看待商业银行的存贷差额》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大于贷款的差额扩大现象 ,引起国内决策层和学术界的关注 ,从表象观察 ,产生了各种看法和议论。作者从信用理论出发 ,分析了货币———资金———存贷差额的运行机理 ,说明了央行与商业银行的存贷差额、商业银行与顾客的存贷差额的产生原因、关系及意义。最后 ,就“什么是商业银行的钱”、“商业银行的钱来自哪些方面 ?”阐述了自己的见解。(本文来源于《金融研究》期刊2000年03期)
禹钿娥[5](1986)在《应设法缩小票汇结算导致的存贷差额虚数》一文中研究指出票汇结算是当前行之有效的结算方式之一。但是,它也存在着导致银行存贷差额虚数的弊病。因为汇入行接到收款单位或个人交来的汇票、解讫通知和两联进帐单,审查无误后,就可以为其办理转帐,并向汇出行邮划联行代付报单。在邮划联行代付报单的邮递期间,汇入行已经为收款单位或个人办理转帐,(本文来源于《中国金融》期刊1986年04期)
周策群[6](1984)在《对“存贷挂钩,差额包干”信贷计划管理办法的剖析及改革意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存贷挂钩,差额包干”办法持反对和否定观点的同志的主要理由有两点:一是存贷挂钩,以存定贷忽视或者颠倒了我国存贷关系的本质,从根本上看,我们是贷款创造存款,而不是相反;二是存贷挂钩体制没有考虑(忽视了)派生存款的因素.这两方面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以贷促存”的自我平衡,从而使信贷规模失控,使“差额控制”实际上变成无法控制,造成信用膨胀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本文来源于《广西农村金融研究》期刊1984年05期)
叶其星[7](1983)在《“存贷挂钩”与差额包干需要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存贷挂钩"的客观基础和差额包干的优越性差额包干的办法是从银行经营管理信贷资金的长期实践中,根据客观经济条件的要求提出来的。差额包干的优越性来源于存贷挂钩的客观性,存贷挂钩的客观基础有两个:(一)经济决定金融的规律。社会再生产的物质运动,决定信贷资金运动,经济决定金融。但在统存统贷的计划管理体制下,信贷资金的分配撇开了由经济决定的存款来源,这就容易产生脱离实际的主观随意性。一地的信贷资金需要量和存款可供量一般都是由当地经济状况决定的,存贷挂钩,把信贷资金的分配、来源和需要叁者统一在经济的客观基础上。贷(本文来源于《金融研究》期刊1983年07期)
陈光,程伦,姚其燕[8](1983)在《加强信贷资金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兼谈对“存贷挂钩、差额包干”办法的改进意见》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银行在加强信贷资金管理、提高资金效益方面,作了一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开创银行工作的新局面,就必须联系实际,总结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下面试就加兴市近几年来信贷资金的管理状况及其使用效益,谈谈基层银行应如何加强信贷资金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以达到提高认识,改进工作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浙江金融研究》期刊1983年06期)
张贵涤[9](1982)在《“存贷挂钩,差额包干”信贷资金管理办法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九八一年开始,农业银行实行了“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经过二年来实践,这一办法对调动各级银行组织资金的积极性,加强信贷资金的管理和灵活调剂资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侧重于它有哪些弊病和应该如何完善这二个方面作些粗浅的分析。(本文来源于《农村金融研究》期刊1982年10期)
武胜利[10](1980)在《对试行“存贷挂钩、差额管理”办法的商榷意见》一文中研究指出积极地进行银行信贷计划体制的改革,切实搞好资金平衡,是当前银行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信贷计划体制的改革,人们的认识却不一致,反映在具体作法和改革效果上,也就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就总行去年在部分行处试行的"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差额管理)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问题》期刊1980年05期)
存贷差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银行巨额存差问题,一直仅被视为信贷约束的一个必然结果,不值得去作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试图“小题大做”,从存款货币创造的角度对存贷差额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和探讨。 本文讨论的逻辑次序是,首先通过对传统货币银行理论中一些基本概念和货币创造机制的分析,指出人们关于“银行是用存款发放贷款”这一错误认识的根源,得出超额准备决定银行贷款能力的结论;接着文章借用假设的资产负债表,分析不同准备金获取途径下,银行的存贷差额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一个数学模型进行因素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数据,对1994年以来出现的巨额存差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最后,文章将存差思路拓展,从宏观的金融制度设计和微观的银行风险防范、信贷激励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见解。 本文在写作方法上采取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并侧重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前人的研究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但由于作者学识所限和本文所涉及的知识面之广,其中一些问题笔者还难以驾驭,分析还不够深入,仍需继续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存贷差额论文参考文献
[1].丁攀,刘亦文,陈富节.我国区域存贷差额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河北金融.2008
[2].蔡燕华.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创造与银行存贷差额[D].苏州大学.2004
[3].郑笔锋.对存贷差额变化和存差扩大的看法[J].浙江金融.2002
[4].曾康霖.怎样看待商业银行的存贷差额[J].金融研究.2000
[5].禹钿娥.应设法缩小票汇结算导致的存贷差额虚数[J].中国金融.1986
[6].周策群.对“存贷挂钩,差额包干”信贷计划管理办法的剖析及改革意见[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84
[7].叶其星.“存贷挂钩”与差额包干需要改进[J].金融研究.1983
[8].陈光,程伦,姚其燕.加强信贷资金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兼谈对“存贷挂钩、差额包干”办法的改进意见[J].浙江金融研究.1983
[9].张贵涤.“存贷挂钩,差额包干”信贷资金管理办法浅析[J].农村金融研究.1982
[10].武胜利.对试行“存贷挂钩、差额管理”办法的商榷意见[J].中国经济问题.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