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1999年北京市部分地区腔隙性脑梗死发病变化趋势

1995—1999年北京市部分地区腔隙性脑梗死发病变化趋势

一、北京部分地区1995~1999年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率变化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王莲[1](2021)在《从脑小血管病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探讨脑小血管病的预防策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脑小血管病患者的中医体质辨识及相关调查,以了解脑小血管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状况,在现有脑小血管病管理的基础上融入中医治未病理念和辨体调摄方法,探索适宜可行的中西医结合防治脑小血管病的管理方法。方法对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来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脑小血管病患者进行中医四诊及中医体质辨识,获取23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并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研究脑小血管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状况,以及脑小血管病各亚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1.23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中,男性有90例(39.1%),女性有140例(60.9%),男女比例为1:1.56。年龄范围为41~87岁,平均年龄为60.81±9.43岁,有73.9%人群分布于50~70岁,说明脑小血管病患者多集中于中老年阶段。有57.0%人群的体重指数分布在24.0及以上,说明超过一半的脑小血管病患者体重处于超重或肥胖阶段。2.23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中,腔隙性脑梗死合并脑白质疏松有100例,单纯腔隙性脑梗死有84例,单纯脑白质疏松有46例。23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判定结果:平和质有44例、阳虚质有71例、瘀血质有35例、阴虚质有29例、痰湿质有23例、气虚质有11例、气郁质有8例、湿热质有8例、特禀质有1例。3.平和质、阳虚质、气郁质和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以平和质分布较多,女性以阳虚质和气郁质分布较多。痰湿质、气虚质、瘀血质和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气虚质及瘀血质的人群多分布于50岁~69岁。阳虚质和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质以超重分布居多。4.腔隙性脑梗死:在腔隙性脑梗死不同严重等级的中医体质分布中,阳虚质、瘀血质和腔隙性脑梗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性脑梗死1级以瘀血质为主,占比为5.4%;而腔隙性脑梗死2、3级均以阳虚质为主,占比分别为13.6%、16.3%。在腔隙性脑梗死不同严重等级间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比较中,腔隙性脑梗死严重等级和年龄、吸烟及饮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中医体质类型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为自变量,以腔隙性脑梗死为因变量,对它们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饮酒、阳虚质及瘀血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腔隙性脑梗死的严重等级逐渐加重。5.脑白质疏松:在脑白质疏松不同严重等级的中医体质分布中,痰湿质、瘀血质和脑白质疏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脑白质疏松1、2级均以瘀血质为主,占比分别为8.9%、5.5%;脑白质疏松3级以痰湿质为主,占比为5.5%。在脑白质疏松不同严重等级间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比较中,脑白质疏松严重等级和年龄、高血压病及吸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中医体质类型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为自变量,以脑白质疏松为因变量,对它们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脑白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病、吸烟、痰湿质及瘀血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等级逐渐加重。结论1.脑小血管病患者年龄分布集中在50~69岁,说明脑小血管病患者多集中于中老年阶段。2.在偏颇体质中,脑小血管病患者主要以阳虚质、瘀血质、痰湿质为主。3.男性以平和质分布较多,女性以阳虚质和气郁质分布较多。4.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严重等级和中医体质具有相关性,腔隙性脑梗死1级以瘀血质为主,腔隙性脑梗死2、3级均以阳虚质为主,腔隙性脑梗死严重等级与年龄、吸烟、饮酒具有相关性;因此,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饮酒、阳虚质及瘀血质。5.脑白质疏松:脑白质疏松严重等级和中医体质具有相关性,脑白质疏松1、2级均以瘀血质为主,脑白质疏松3级以痰湿质为主,脑白质疏松严重等级与年龄、高血压病及吸烟具有相关性;因此,脑白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病、吸烟、痰湿质及瘀血质。6.随着年龄的增长,腔隙性脑梗死及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等级逐渐加重。

郝先泽[2](2021)在《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及与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国人均寿命已明显提高,伴随而来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也在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老年人脑卒中也越来越常见。脑卒中严重地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其中,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导致的神经功能缺失、残疾及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CSVD发病率高,由其引起的血管源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越来越受到关注,是目前脑血管病研究的热点之一。CSVD起病隐匿、进展慢,早期多无临床症状,未能引起足够重视。CSVD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在老年人群中,CSVD特别是缺血性CSVD导致的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皮质下白质病变如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脑微梗死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和功能丧失的首要原因。因此,缺血性CSVD的研究成为热点,国内也制定了CSVD相关诊疗指南。导致动脉硬化的多种危险因素如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与CSVD影像学特征、老年缺血性CSVD认知障碍的相关性仍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研究追溯CSVD及其导致认知障碍的可控制危险因素,予以临床干预,可能有利于预防CSVD所致的认知障碍。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CSVD的危险因素、神经影像学特征,并评估老年缺血性CSVD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析老年缺血性CSVD危险因素与神经影像学特征、认知障碍的关联性,为提高临床对老年缺血性CSVD早期识别及诊断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87例经颅脑MRI检查明确诊断为缺血性脑小血管病(CSVD)且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的资料。另外,再选取30例经颅脑MRI检查无腔梗和白质病变,无脑出血、脑外伤病史且认知功能正常的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作为对照组。根据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定患者认知能力,并详细记录认知功能各区域的得分,据Mo CA评分将患者做以下分组:1、正常对照组(NC组):Mo CA评分≥26分,健康体检老年人群,无认知障碍,颅脑MRI检查无缺血性CSVD影像学特征,30例;2、缺血性CSVD组(187例):(1)缺血性CSVD认知正常组(CSVDN组):Mo CA评分≥26分,31例;(2)缺血性CSVD认知障碍组(156例):(1)缺血性CSVD非痴呆型认知障碍组(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none dementia group,VCIND组):18分≤Mo CA评分<26分,90例;(2)缺血性CSVD痴呆组(vascular dementia group,VD组):Mo CA评分<18分,66例。对所有入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受教育年限及血管性危险因素等资料进行采集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CSVD的危险因素及缺血性CSVD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1.缺血性CSVD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单因素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年龄、高血压病、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吸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l medial thickness,CIMT)、颈动脉斑块指数、颈动脉狭窄等与缺血性CSVD的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高血压、高L DL-C、CIMT增厚是导致CSVD的显着危险因素(P<0.05)。缺血性CSVD正常组与缺血性CSVD认知障碍组(包括VCIND组和VD组)比较,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LDL-C、HHCY、吸烟、饮酒、CIMT、颈动脉斑块指数、颈动脉狭窄与脑小血管病发生VCI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高LDL-C及低受教育年限是导致CSVD患者发生VCI的显着危险因素(P<0.05)。2.脑白质疏松与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斑块指数有关,有颈动脉狭窄患者更易出现脑白质疏松,颈动脉斑块指数越高,脑白质疏松越严重。与CSVDN组影像学对比分析显示,缺血性CSVD认知障碍组脑室旁白质疏松、深部白质疏松、Fazeka s评分、腔梗数均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VCIND组与VD组比较发现,脑白质疏松越严重、腔隙性脑梗死数目越多,认知障碍程度越重,P<0.05,有统计学意义。3.缺血性CSVD认知正常组与CSVD认知障碍组对比分析,Mo CA评估结果显示患者认知障碍在视空间及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计算力、抽象思维、延迟回忆、定向等各领域均有下降。结论:高龄、高血压、高LDL-C、CIMT增厚是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显着危险因素,而受教育年限低、高LDL-C是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发生VCI的显着危险因素。脑白质疏松与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斑块指数显着相关,有颈动脉狭窄患者更易出现脑白质疏松,颈动脉斑块指数越高,脑白质疏松越重。脑白质疏松越严重、腔隙性梗死病灶越多,认知障碍越明显。缺血性CSVD导致的认知障碍表现在抽象思维、延迟回忆、定向力、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及计算力等各认知领域。

加倩[3](2020)在《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北京市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特点、疾病特点与前一年六之气(大雪、冬至、小寒)及后一年初之气(立春、雨水、惊蛰)的相似性,及大寒是否新出现与后一年运气相应的疾病,从而验证运气交接节气为大寒或立春。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为禀赋特点分析与疾病特点分析两个角度。禀赋特点分析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患者禀赋构成比较,以北京市2014-2018年的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的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计算各时间段内全部患者禀各岁运各客气的急诊人次及占比,代表该时间段的10岁运禀赋构成及12客气禀赋构成,通过曼哈顿距离(差的绝对值之和)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构成与其前3节气及后3节气急诊患者的相似性大小,若大寒与其前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小于大寒与其后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说明大寒患者的禀赋特点与其前3节气更接近,即于大寒时运气并未转换交接,则立春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反之则大寒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另一部分为高发与低发禀赋变化的比较,即将各节气内10岁运及12客气各禀赋的急诊人次按从高到低排序,通过各节气急诊人次较高与较低的禀赋发生变化的节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疾病特点分析以北京市2015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5年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根据当年的总医保人数,计算各疾病在各节气的发病率,与各疾病120个节气的平均发病率相比较得到高发疾病;进而将5年同节气重复出现的高发疾病视为该节气的反复高发疾病;在各年各节气高发疾病中去除该节气于5年中的反复高发疾病,即去除节气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以表示该节气客运客气影响下的高发疾病,结合临床经验及中医典籍,分析比较2016-2019年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高发疾病相似性,及大寒的高发疾病特点是否更符合下一年的运气特点,进而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结果:禀赋特点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8年大寒不论男性女性患者均与其后一年初之气的曼哈顿距离更小,即大寒与后一年初之气各禀赋构成的相似性更高;同时各节点不论男性与女性患者均于大寒开始出现与后一年初之气相同/相近的高发及低发禀赋的变化,且符合在某岁运、客气当令时,该岁运、客气禀赋为低发禀赋,而太少相反的岁运、司天在泉相反或阴阳五行属性相反的客气则为高发禀赋这一大体规律。疾病特点分析的结果亦显示各个大寒的疾病特点更符合后一年初之气的运气相应疾病特点,出现典型的与后一年初之气运气相应的疾病群。故本研究结果支持大寒为运气交接节气。结论:本研究利用目前较为丰富的医疗大数据及规范统计学分析方法验证五运六气的交接节气,为运气交接时刻的争议提供临床数据支持,开拓五运六气周期的验证性研究,为运气起始时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尚可为疾病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印证提供临床依据,深化五运六气理论的内涵,并为疾病预测、治未病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原鹏飞[4](2020)在《芪丹化瘀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古方拓展的自拟芪丹化瘀汤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康复科进行住院治疗,符合该次研究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共62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西药、常规针灸、对症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丹化瘀汤进行治疗,以住院后3天、21天为试验观察节点。记录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thel Index,BI)和血流变指标,将治疗前后各项评分进行配对t检验,组间采用独立t检验,科学评价芪丹化瘀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中医临床疗效,将入院第3天及住院后21天的临床表现进行中医症候评分,除治疗无效及恶化均为有效,得出结论:试验组中医症候有效率:93.5%,对照组中医症候有效率83.8%。2)NIHSS评分:经过配对t检验,试验组和对照组NIHSS评分均得到降低,试验组的NIHSS评分降低更显着,试验组症状改善更明显。治疗后NIHSS评分(14.39±0.49)低于该组治疗前评分(17.58±0.26,t=10.98,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评分(14.59±0.59,t=9.13,p<0.05)。3)试验组和对照组FMA评分评分均得提高,试验组的FMA评分升高更显着,肢体活动更灵活。试验组治疗后FMA评分(80.32±2.33)高于该组治疗前评分(60.12±2.25,t=-14.20,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评分(69.59±2.93,t=-11.92,p<0.05)。4)两组患者BI指数均得到提高,试验组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强。试验组治疗后BI指数(59.19±3.50)高于该组治疗前指数(40.97±4.10,t=-17.34,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指数(57.19±4.24,t=-12.74,p<0.05)。5)试验组和对照组都可以调节血液黏度和D二聚体。结论: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芪丹化瘀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的降低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黏度及D二聚体,提高FMA评分和BI指数。

蔡瑞煜[5](2020)在《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小血管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了解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CSVD)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特征,分析其与脑小血管病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间的关系。研究方法:以206名脑小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组前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包括T1加权成像、轴位T2加权成像和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成像(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依据Fazekas量表进行脑部白质病变评分;依据梗死个数进行腔隙性脑梗死分级。采集空腹血进行生化指标检查,并收集患者一般信息。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包括步态障碍、头晕/眩晕、尿失禁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价。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1)研究对象一般特征:206例研究对象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66.2±8.2岁;性别男性134例(65.0%),女性72例(35.0%)。高尿酸血症患者82例(39.2%),血尿酸水平处于正常范围者124例(60.2%)。高尿酸血症患者在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饮酒比例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但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饮酒等基线特征分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生化指标:206例研究对象血清尿酸平均水平366.2±87.3μmol/L,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尿酸平均值为453.2±94.5μmol/L,正常组血清尿酸平均值为308.7±101.2μmol/L,差异显着(P<0.001)。高尿酸血症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I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与同型半胱氨酸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3)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分级为轻度以下的患者76例,占36.9%;中重度腔隙性脑梗死130例,占63.1%。轻度以下及中重度腔隙性脑梗死血尿酸平均水平分别为324.5±112.4μmol/L与390.6±96.5μmol/L,高尿酸血症比例分别为27.6%与46.9%,中重度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高尿酸血症比例显着上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吸烟、高血压及高半胱氨酸血症发生中重度腔隙性脑梗死的风险较高(P<0.05)。(4)Fazekas评分:脑室旁高信号(Periventricular hyperintensity,PVH)无、轻度、中重度例数分别为25例、98例及83例,PVH中重度患者血尿酸水平显着高于无及轻度患者,高尿酸血症比例随PVH分级上升增加(P<0.05);深部白质信号(Deep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DWMH)中无、轻度、中重度例数分别为41例、91例及74例,血尿酸平均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比例随DWMH分级上升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吸烟、高龄发生中重度DWMH的风险较高(P<0.05)。(5)临床症状:206例研究对象中认知功能障碍、步态障碍、头晕和眩晕、尿失禁及TIA的比例分别为27.9%、47.6%、19.2%与52.9%。高尿酸血症患者头晕和眩晕及TIA的比例显着高于正常患者(P<0.05)。(6)认知功能: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组患者MoCA总分中位值分别为23.5(19.0,26.0)与25.0(21.0,28.0),高尿酸血症组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不同维度比较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组患者视空间/执行、定向力评分显着低于正常组(P<0.05)。研究结论:(1)血尿酸水平与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具有相关性,高尿酸血症是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2)高尿酸血症是腔隙性脑梗死与DWMH发生的高危因素。(3)高尿酸血症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头晕和眩晕及TIA等临床症状进展相关。

陆珍辉[6](2020)在《H型高血压与脑白质疏松及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均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中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即H型高血压)的比例较高。脑白质疏松起病隐匿,是脑小血管病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可导致运动障碍、精神异常及认知功能受损。本研究拟探讨H型高血压与脑白质疏松之间的相关性,以及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脑白质疏松的影响是否存在协同作用,进一步探讨不同程度及不同部位脑白质疏松的独立影响因素,以期为脑白质疏松及脑小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证据;同时探讨H型高血压、不同程度/部位脑白质疏松与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相关性,H型高血压患者早期PSCI的发病率及认知功能的特点,以及首发脑梗死后早期PSCI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10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包括非脑梗死和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记录所有入选患者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同型半胱氨酸等血清学指标、动态血压结果、头颅MRI检查的相关指标。所有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入院时行NIHSS评分、Mo CA评分,随访6个月,剔除再发脑血管病、死亡、失访病例,于3个月及6个月时行m RS评分并复测Mo CA评分。(1)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及入院后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所有患者分成4组,即:H型高血压组(H型HBP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HBP组)、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单纯HHcy组)及对照组(无高血压及血清Hcy正常)。(1)比较所有患者四组间脑白质疏松评分的差异性,以及该差异性在急性脑梗死和非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区别。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非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压各项指标与脑白质疏松之间的相关性。(2)比较四组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脑梗死后3个月的PSCI发病率及Mo CA分值;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Hcy、血压各项指标与脑梗死后3个月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2)根据患者Fazekas评分总分,将0分归为无脑白质疏松组(即无LA组),1-2分归为轻度脑白质疏松组(即轻度LA组),3-4分归为中度脑白质疏松组(即中度LA组),5-6分归为重度脑白质疏松组(即重度LA组)。(1)比较四组患者临床资料,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脑白质疏松的独立影响因素。(2)比较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患者脑梗死后3个月的PSCI发病率及Mo CA分值;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不同程度、部位脑白质疏松与脑梗死3个月时认知功能的相关性。(3)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分析首发脑梗死后Mo CA总分及PSCI发病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4)根据患者脑梗死后3个月Mo CA分值,分为早期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组与早期卒中后认知功能正常(N-PSCI)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首发脑梗死后3个月PSC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非脑梗死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ρ=0.295,P=0.001)、脉压(ρ=0.400,P<0.001)、晨峰收缩压(ρ=0.259,P=0.003)与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24小时平均脉压(ρ=-0.139,P=0.026)、收缩压变异系数(ρ=-0.243,P=0.000)、舒张压变异系数(ρ=-0.242,P=0.000)与脑梗死3个月时Mo CA总分呈负相关。(2)高血压是轻度(OR=7.513,95%CI 2.779-20.312,P<0.001)、中度(OR=16.183,95%CI5.163-50.724,P<0.001)和重度(OR=24.168,95%CI 3.969-147.175,P=0.001)脑白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单纯高血压和H型高血压,单纯高血压(OR=12.883,95%CI3.786-43.835,P<0.001;OR=33.118,95%CI 8.280-132.462,P<0.001;OR=42.273,95%CI3.757-475.693,P=0.002)是轻中重度脑白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H型高血压仅为重度脑白质疏松(OR=19.395,95%CI 1.609-233.804,P=0.020)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单纯HHcy不是脑白质疏松(OR=4.083,95%CI 0.140-119.373.804,P=0.414)的独立危险因素。H型高血压(OR=4.591,95%CI 2.363-8.921,P<0.001)与单纯高血压(OR=2.613,95%CI 1.483-4.603,P=0.001)均为深部脑白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3)首发脑梗死患者Mo CA总分在发病后3个月内下降,之后于6个月时又有所上升,该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F a=7.551,P a=0.001),且时间因素的作用不随分组(即H型HBP组、单纯HBP组、单纯HHcy组及对照组)的不同而不同;首发脑梗死患者发病后PSCI发病率逐渐上升,于3个月时达高峰,后逐渐下降,该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b2=6.321,Pb=0.042)。(4)高血压(OR=6.824,95%CI 1.580-29.464,P=0.010)、血清Hcy(OR=1.253,95%CI1.034-1.519,P=0.021)均是首发脑梗死后3个月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将高血压与HHcy联合,校正混杂因素发现H型高血压(OR=19.967,95%CI 5.395-73.906,P<0.001)、单纯高血压(OR=3.359,95%CI 1.250-9.029,P=0.016)均为脑梗死后3个月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单纯HHcy(OR=3.291,95%CI 0.414-26.189,P=0.260)并非其独立危险因素;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后3个月PSCI的关联强度大于单纯高血压和单纯HHcy与PSCI关联强度的总和。根据血清Hcy水平四分位间距将患者分为:H1(5.8-9.9μmol/L)、H2(10.0-12μmol/L)、H3(12.1-14.9μmol/L)、H4(15.0-94.6μmol/L)。以H1为参照组,H2(OR=2.647,95%CI 1.021-6.859,P=0.045)、H3(OR=3.136,95%CI 1.147-8.574,P=0.026)、H4(OR=9.278,95%CI 1.928-44.646,P=0.005)均与脑梗死后3个月PSCI呈独立正相关,且随着血清Hcy水平的升高,关联强度逐渐增强。脑白质疏松Fazekas评分(OR=1.971,95%CI 1.448-2.684,P<0.001)是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深部脑白质Fazekas评分(OR=2.282,95%CI 1.222-4.259,P=0.010)是早期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脑室旁脑白质Fazekas评分(OR=1.383,95%CI 0.726-2.637,P=0.324)并非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是脑白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单纯HHcy对脑白质疏松影响不大,但当高血压患者合并有HHcy时,HHcy会加重其脑白质疏松(尤其是深部脑白质)的严重程度。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与24小时平均收缩压、脉压、晨峰收缩压呈正相关。高血压、血清Hcy升高均是首发脑梗死后3个月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脑梗死急性期平均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变异系数与脑梗死后3个月时Mo CA总分呈负相关;血清Hcy≥10.0umol/L与早期PSCI发病呈正相关,且随着血清Hcy水平的升高,其与PSCI的关联强度逐渐增强。脑白质疏松是首发脑梗死患者早期PSCI的独立危险因素,深部脑白质疏松Fazekas分值与早期PSCI之间的关联强度要大于脑白质疏松Fazekas总分。

周子懿[7](2020)在《基于真实世界的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药干预现状的登记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缺血性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中医药在防治缺血性中风方面积累了两千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有效的中医临床论治理论,建立了个体化诊疗特色的辨证论治体系,在缺血性中风等重大疾病的诊治环节中体现出明显的治疗优势。但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流行病学大数据仍然匮乏,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优势,有必要基于真实医疗环境开展中医缺血性中风登记研究。“基于中医药疗效评价的华南地区脑血管病多中心、前瞻性登记研究”(Southern China Registry Study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CRETS-CODE-TCM)是在华南地区实施的首个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此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总结人口学资料特点、流行病学特点,登记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住院期间中医药疗法使用情况,并计划通过对患者进行至少3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的疾病转归等终点事件,以期进一步分析影响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本论文是对SECRET-CODE-TCM研究自2018年5月15日至2019年1月8日之间前瞻性连续性纳入病例的描述性分析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性总结。目的:在岭南地区实施具有中医特色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注册登记研究;探索该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挖掘中医药参与缺血性中风的现状,探讨中医药治疗与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中医西医诊断标准的岭南地区2313例缺血性中风(发病14天内)患者进行登记研究。完善量表、问卷调查,其中量表主要有一般情况问卷(主要包括个人史、家族史等),住院情况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入院日期、入院情况、干预措施、中医诊断及中风病阴阳类证证候要素,神经功能评估量表,院内结局及相关评估量表等),出院情况问卷(主要包括出院日期、出院情况、最终诊断、病因亚型、神经功能相关量表如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量表,常规随访表(主要包括患者的服用药物情况及发生不良事件及终点事件的情况),按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以及终点事件报告表(包括事件的具体内容,发生的时间、地点、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及医院相关资料)。患者出院后3个月随访期的终点事件(症状性脑卒中、心脑血管复合事件和全因死亡)、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估mRS)及生活质量(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并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中医药干预与出院后3个月的预后关系,明确中医药早期干预是否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重要因素。结果:1.描述性分析:(1)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共筛选登记2351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其中17例患者在签嘱知情同意后自愿退出,并有21例未标注是否进入登记研究的患者,最终纳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31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层主要集中在50岁-80岁之间,约占入组患者的76.79%;50岁以下的青中年中风患者比例为8.43%,80岁以上患者占14.79%。(2)缺血性中风最常见的五个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史、中风史;(3)岭南地区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14天内)主要以为阴类证为主,2107例患者中阴证类的患者为1223例(58.04%),阳证类患者为884例(41.96%),此结果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所承担国家“十五攻关”关于缺血性中风证候规律的研究结果相吻合。(4)岭南地区缺血中风患者坚持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者不足50%,只有59.78%的高血压病患者能在发病前坚持降压药治疗,305例患者有血脂异常病史,仅有145例(47.5%)患者发病前正在使用他汀类降脂药或非他汀类药物调整血脂;66.29%糖尿病病史患者在发病前能坚持控制血糖治疗。不难看出,我国岭南地区卒中一级及二级预防现状并不十分理想。积极防治卒中危险因素势在必行。(5)院前救治及住院期间干预方案:只有4.31%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1.53%患者进行了血管内治疗,应积极加大卒中救治普及宣传力度,提高院前救治率。(6)在有效登记的2313例患者住院数据中,1865例(80.63%)患者使用阿司匹林,130例(56.25%)患者用波立维抗血小板聚集;1853例(80.11%)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作为调脂稳斑药,中药汤剂及注射剂为首选中医干预手段,分别为1268例(54.82%)及 1371 例(59.27%)。(7)以广东省为主要代表的岭南地区的中医院与西医院在中药使用情况、针灸康复情况有所差异,中医院中药使用率普遍高于西医院。二级中医院、三级中医院中药使用者分别为597例(42.98%),590例(44.47%)和202例(14.54%)。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的患者为1220例,占所有2313例入组患者的52.75%,三级西医院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的患者为622例(50.98%),而二级中医院和三级中医院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的患者仅为112例(9.18%)和486例(39.83%)。此外,珠三角地区中药使用、针灸康复者分别有691例(49.75%)和797例(65.32%),明显高于粤西266例(19.15%)和86 例(7.05%),粤东的 24 例(1.73%)和 29 例(2.83%),粤北地区的 408 例(29.37%)和308例(25.25%),提示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医药治疗情况有一定的影响。(8)脑梗死TOAST分型及颅内动脉狭窄分布情况: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是岭南地区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岭南地区卒中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以中度以上多见,血管闭塞多见于大脑中MI、M2段,大脑前与大脑后动脉,梗死灶基本与上述血管狭窄部位吻合,表明岭南地区卒中患者常表现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2.前瞻性登记研究:(1)出院后3个月的随访研究中共有效采集了 2112例患者的数据,其中卒中后3个月随访期间共发生全因死亡26例(1.23%),缺血性脑卒中复发58例(2.7%),脑出血18例(0.85%),因卒中导致中级以上残障有368例(17.42%)。(2)住院期间不同干预方式与出院后3个月残障情况的关系: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中成药、针灸治疗、抗聚、调控血压均与出院后三个月残障程度无关,脑保护治疗可能对卒中后3个月伤残情况有保护作用(P=0.031);虽然中成药干预与3个月后的残障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但其趋势更偏向于有保护作用。(3)住院期间不同干预方式与出院后3个月全因死亡率的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住院期间脑保护治疗可能对卒中后3个月全因死亡有保护作用(P<0.05);虽然中成药干预针灸治疗并不能降低与3个月后的全因死亡率(P>0.05)。(4)住院期间不同干预方式与出院后3个月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住院期间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可能与降低卒中后3个月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风险有关(P<0.05)。虽然中成药干预、针灸治疗与降低卒中后3个月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关系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趋向于一定保护作用。结论:1.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人群主要是在50岁-80岁的成年人,50岁以下的青中年卒中患者比例为8.43%,需重视青中年人卒中的一级、二级预防。2.缺血性中风最常见的五个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史、中风史。3.岭南地区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14天内)的中医证候类型以阴类证为主,这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所承担国家科技“十五”攻关项目研究结果相吻合。4.以广东省为主要代表的岭南地区中医院与西医院在中药使用情况、针灸康复情况方面有差异,中医院中药的使用率普遍高于西医院。珠三角地区中药使用情况、针灸康复的比例明显高于粤西、粤东、和粤北地区,提示地域的经济发展对中医药使用情况有一定的影响。5.岭南地区缺血性中风(发病14天内)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经过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救治的方法,超过一半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能达到独立自主生活,约1/3的患者只需轻度依赖;为进一步推广中西医结合防治缺血性中风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虽然住院期间中医药治疗对改善卒中后3个月伤残率及卒中再发风险虽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其有降低致残率及卒中复发的趋势,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胡鑫[8](2020)在《通脑饮治疗CYP2C19基因突变的急性脑梗死及颅内外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存在颅内外动脉硬化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的观察研究,并基于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探讨通脑饮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药物对于不同CYP2C19基因分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颅内外动脉硬化的改善效果,为通脑饮应用于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将患者随机分配至中代谢组与慢代谢组,两组再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组1为CYP2C19基因中代谢,给予对照组治疗;组2为CYP2C19基因中代谢,给予观察组治疗;组3为CYP2C19基因慢代谢,给予对照组治疗;组4为CYP2C19基因慢代谢,给予观察组治疗。每组病例数为20例,采取随访的方式,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0d、治疗90d填写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量表,复查血脂指标;治疗前、治疗90d时复查TCD及颈动脉彩超。运用SPSS分析比较四组疗效及相关检验检查指标,并于治疗90d观察各组有无不良反应及发生TIA、脑梗死再发及死亡等情况,评价通脑饮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及改善颅内外动脉硬化的效果。结果:1.TCD相关指标(1)MCA:治疗90d与治疗前相比,组2、组4的Vm显着提高(P<0.05),RI、PI值显着降低(P<0.05)。各组治疗90d后Vm、RI、PI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BA:治疗90d与治疗前相比,各组Vm均有显着提高(P<0.05),组2、组4的RI、PI显着降低(P<0.05),组1、组3的RI、PI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90d后各组间Vm、RI、P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颈动脉彩超相关指标(1)TPA:治疗90d与治疗前相比,各组TPA均有显着下降(P<0.05)。各组治疗90d后TP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rouse积分:治疗90d与治疗前相比,各组的Crouse积分均显着下降(P<0.05)。治疗90d后,慢代谢组(组3、组4)Crouse积分显着高于中代谢组(组1、组2)(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3)斑块性质:各组斑块为混合回声的比例最高,治疗90d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斑块的性质均无显着改变(P>0.05)。3.血脂指标各组TC、LDL-C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均程显着下降趋势(P<0.05);TG经过90天治疗无显着下降(P>0.05);组2、组4治疗90d与治疗前相比HDL-C显着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组3治疗90d与治疗前相比HDL-C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10d与治疗90d时,四项指标在各组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4.NIHSS评分、mRS量表评分各组NIHSS评分及mRS量表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均呈显着下降趋势(P<0.05),但治疗90d与治疗10d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10d与治疗90d时,各组间的NIHSS评分及mRS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积分各组随着中医证候积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均呈显着下降趋势(P<0.05)。治疗90d时组4的中医证候积分显着低于组3(P<0.05)。结论:通脑饮联合治疗对比单用西药治疗在改善患者的TCD相关指标有一定优势;通脑饮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血脂指标,对比单用西药能够显着提高HDL-C水平;各组治疗均能改善TPA、Crouse积分,但不能改善斑块性质;各组治疗均能改善相关疗效指标,CYP2C19基因慢代谢时通脑饮联合治疗对比单用西药治疗能够显着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除Crouse积分外,CYP2C19基因中、慢代谢的不同对各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

林秀梅[9](2019)在《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加坡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慢性病如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的案例正迅速增加。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在40岁以上的国人当中,每四个人中有一人将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不少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因此,新加坡政府正积极寻找符合成本效益的疗法以舒缓医疗体系所承受的压力,而中医的发展有助于满足老龄化社会对慢性病治疗的需求。新加坡政府的保健政策强调“预防胜于治疗”,以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需求。在生活步伐不断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的新加坡,中医的治未病的养生思想与新加坡政府促进预防性的保健政策相辅相成。新加坡中医逐渐进入西方社会的医疗体系,因此在本地有越来越多的西医对中医持开放的态度,有助于促进中医在新加坡的发展。另一方面,非华族的国人(马来族、印度族、欧美等)9也接受低收费的中医治疗或义诊,使中医成为本地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脑卒中是新加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复发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已成为新加坡第四大死亡因素,其总死亡率为40.4/10万,发病率为3.65%,发生率则为1.8/1000[304],其中近四分之三是缺血性卒中,而肢体功能障碍对卒中患者的生活影响最大。近年来脑卒中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因此脑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新加坡无论是华族、马来族或印度族,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新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却明显上升,约有75%以上的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障碍、吞咽困难、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视觉障碍、二便障碍、焦虑和抑郁等,其中以肢体偏瘫最为常见。脑卒中后遗症所产生后续问题甚多,例如行动不便导致跌倒、易呛导致而吸入性肺炎等,都会影响到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脑卒中不论是对患者、家属或社会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调查发现只有27%的卒中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内有进行持续的康复,出院一个月后又坚持康复的病人只有约33%[163]。研究显示,新加坡脑卒中复发率占总发病率人数的30%,其中1年内复发者占16.5%,2年内复发者占56.3%,5年以上复发者占15.6%。基于脑卒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已经成为新加坡脑卒中康复治疗热点问题。目前大量研究提倡脑卒中后治疗及康复护理进行得越早,康复功能恢复得越好。脑卒中后3个月内是治疗恢复的黄金期。然而有很多卒中患者由于缺乏基本的康复知识或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错过最有利的康复时机而进入后遗症期(病程>6个月)。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风病的预防诊治、康复调养以及提高生存质量中均具有一定的特点及优势,目前中医已经是中风患者经西医治疗后长期防治康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前景广阔。具体思路效仿西医的脑卒中二级预防模式,中医治未病也应该有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方案。由于脑卒中后遗症的症状众多,机理复杂,临床治疗手段十分广泛。治疗方法的靶向性主要是从病变部位角度以及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的临床症状来思考。因而治疗本病必须先根据其运动系统障碍的主症及所涉及的病变部位为目标来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的体质所出现的不同证候类型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此外,还要针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所涉及的病变部位来做相应的治疗。非运动症状包括肌肉痉挛、假性球麻痹、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坠积性肺炎、褥疮、汗出异常、共济失调、骨质疏松、肌肉废用性萎缩、误用综合症、忧郁症或焦虑症等。运动障碍的改善并不能使病人的非运动症状随之改善,而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具体思路包括:医师和患者的被动和主动性治疗。针对病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综合手段加强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针对体质辨证施治、扶正祛邪;针对主症以及非运动症状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程一般较长,病变累及脏器较广,因此需要整体的系统调节。本研究重点是对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期肢体偏瘫的患者做相应的研究。目的本课题以新加坡为研究背景,从中医整体观、中医养生学的视角,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针对个体的危险因素、不同的疾病证型,制定出个性化的中医康养方法,并观察与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期缺血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探讨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同时为本病患者康复与调养的临床研究提供客观评价指标和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随机对照性研究来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康养方法疗效评估,在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收集年龄50~90岁,卒中6个月以上的脑梗塞偏瘫患者,排除合并有重大器官疾病的病患。对卒中登记的病人进行临床信息采集(包括一般资料、入院诊断、既往史、家族史、发病情况、影像学检查等的内容)。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病例,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分组:试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两组均同时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为接受针剌疗法,包括“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试验组为中医康养方法,包括辨证论治针刺疗法(同对照组)、中药调养(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饮食调养、起居调节、精神调养、运动调养、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两组病人每周治疗5天,周六和周日休息,前后治疗4周,共20次,分别在干预开始前、干预14天后和干预28天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统计方法: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用(Mean±SD)表示,同时满足方差齐性的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部分用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平均年龄和病程、性别、种族差异以及证型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基线资料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完成观察,未有脱落、剔除情况,未见不良反应发生。2.两组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8天后各量表评分及比较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ND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治疗14天和28天后,两组NDS、FMA、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存在组间差别,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都具有临床意义,其中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两组治疗14天、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14天后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天后评分优于治疗前,治疗后28天优于治疗后14天,提示NDS、FMA、Barthel指数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治疗后28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14天后有显着改善,治疗14天后比治疗前有显着改善。3.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针灸之后也未出现晕针、心慌、断针等不良反应,提示两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是安全的。结论中医康养方法优于单纯针刺疗法。研究特点一、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对中风后遗症治疗是中医的优势。本研究从治疗、预防、保健以及养生等多领域多角度拓展传统中医学价值,重视传统中医多种康复治疗措施的综合性应用,强调“整体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体现了多样性和突显了中医特色。二、汇中西医之长新加坡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汇合中心,有条件推动西方医学与传统中医的交流与结合。虽然西方医学与中医学的理论不同,但是在了解两者的差异后可能为两者的结合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将能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并提供更有成本效益的医疗服务。中医师已经进驻本地的公共与私人医院,与西医一起并肩合作为病人提供无缝接轨的医疗。中医介入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证实中医能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扮演了中西医结合的积极性角色,并吸收了西医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对本方案进行系统研究9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是在传统针灸学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西医学中神经生理学的内容,使针灸处方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三、前瞻性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以及中医康养方法,评定和比较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14天、28天的综合能力,证明了中医康养方法对综合功能的改善作用。四、科学性研究的对象来源于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患者真实的病例、案例,每一个论点都有科学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五、有效性本研究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是一种切实可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康复和防治方法(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不仅疗效肯定,依据充分,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六、实用性本研究采取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做到在了解疾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预防治疗,在预知病人疾病演变的前提下采取主动调理和干预,体现了传统医学中“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凸显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激发了国人对养生保健的兴趣,对中医的重新认识。

孔涛[10](2019)在《适合中国低收入人群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的探索 ——高血压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以及腔隙性脑梗死二级预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 仿制降压药与专利药在真实世界对高血压预后影响的研究:多中心的队列研究研究目的高血压仍然是导致全球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而降压治疗已经被广泛证实可以减少心血管风险,但使用专利药降压药治疗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患者能够负担的起并且有效的降压药,而仿制药因生物活性成分与专利药相同且降压效果类似,最重要的是价格低廉而被发展中国家广泛接受,以减轻社会和个人的经济负担。我们在目前的医学背景下,探讨我国的仿制药降压药是否具有与专利药相同的心血管获益。研究对象和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实用性临床试验。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国18个城市20家二级以上医院收集连续就诊的高血压患者8963例,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患者一般情况、病史及用药等情况,随访至2018年11月。根据基线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仿制降压药物治疗组(n=3913例)和专利降压药物治疗组(n=5050例)。主要终点事件复合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因冠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需行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冠脉旁路移植(cardiac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术、卒中和心血管死亡。次级终点事件为心脏事件(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因冠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需行PCI/CABG术、心脏原因死亡)、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研究结果在随访期间,仿制降压药物治疗组和专利药物治疗组平均收缩压水平分别为135.4±12.8mmHg 和 135.2±12.7mmHg(P=0.01),舒张压水平分别为 83.1±9.4mmHg 和 83.1±9.5mmHg(P=0.37)。平均随访 3.07±0.91 年后,仿制药物治疗组主要终点事件207(5.3%)例,而专利药物治疗组294(5.8%)(log-rank P=0.58),调整混杂因素后,与仿制药物治疗组相比,专利药物治疗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增加1%,但无统计学差异(5.8%)(调整后HR=1.01,95%CI 0.84-1.21)。仿制药物治疗组心脏事件、脑卒中、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分别为89例(2.2%)、127例(3.2%)、26例(0.7%)、36例(0.9%),而专利药物治疗组分别为158例(3.1%)、148 例(2.9%)、49 例(1.0%)、64 例(1.3%)(log-rank P=0.04,0.22,0.23,0.26),调整混杂因素后,与仿制药物治疗组相比,专利药物治疗组心脏事件(调整后HR=1.20,95%CI 0.92-1.56)、卒中(调整后 HR=0.86,95%CI 0.67-1.09)、心血管死亡(调整后HR=1.39,95%CI 0.85-2.25)及全因死亡(调整后HR=1.34,95%CI 0.89-2.03)发生风险均无统计学差异。亚组分析显示,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年龄<60岁),专利药组主要终点事件(调整后 HR=1.32,95%CI 0.96-1.82)、心脏事件(调整后 HR=1.39,95%CI 0.85-2.28)、脑卒中(调整后HR=1.30,95%CI 0.87-1.96)及缺血性脑卒中(调整后HR=1.26,95%CI 0.82-1.94)发生风险高于仿制药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年龄在60-74岁之间),与仿制药组相比,专利药组主要终点事件(调整后HR=0.90,95%CI 0.72-1.12)和心脏事件(调整后HR=1.16,95%CI 0.85-1.68)发生风险无统计学差异;而专利药组脑卒中(调整后HR=0.65,95%CI 0.48-0.89)和缺血性脑卒中(调整后HR=0.63,95%CI0.46-0.86)发生风险显着低于仿制药组。研究结论仿制降压药和专利降压药对降低血压有相似的作用,两组之间在减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发生风险方面也没有显着差异。这些数据进一步支持选择负担得起的仿制降压药物降低血压比负担不起的专利药物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专利药可能对脑卒中可能有更好的保护作用。第二部分 β1-和β 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在接受β1-受体阻滞剂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研究目的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可显着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但近期的荟萃研究显示其临床获益不如其他类降压药,甚至有荟萃分析还指出在高血压患者中使用β-阻滞剂引起的心率相关的下降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但临床获益是否会受到β-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影响,目前研究结论仍不一致。本研究旨在中国汉族高血压人群中探索ADRB1 Ser49Gly和Arg389Gly和ADRB2 Arg16Gly多态性是否影响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获益。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国18个城市20家二级以上医院连续就诊的18岁以上且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096例,并对其DNA样本作ADRB1 Ser49Gly和Arg389Gly和ADRB2 Arg16Gly基因型分型。对患者进行随访,主要是终点事件为复合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因冠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行PCI/CABG术、脑梗死、脑出血。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平均随访3.2年(0.1~4.5年),期间主要终点事件106例(5.1%),其中心脏事件61例(2.9%),脑卒中(均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3例(2.5%),全因死亡24例(1.1%)。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与ADRβ2Arg16纯合子高血压患者相比,Gly16基因携带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显着降低(2.4%vs.4.2%,P=0.03),而心血管事件和脑卒中发生风险无显着差异(4.7%vs.5.7%,,2.8%vs.2.1%,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与Arg16纯合子相比,Gly16携带者心脏事件(HR=0.58,95%CI 0.35-0.96,P=0.03)发生风险下降有显着性差异,主要终点事件(HR=0.82,95%CI 0.55-1.22,P=0.32)及脑卒中(HR=1.31,95%CI 0.71-2.43,P=0.39)发生风险无显着性差异。GG纯合子高血压患者主要终点事件(HR=0.53,95%CI 0.29-0.97,P=0.04)发生风险显着低于Arg16携带者,心脏事件(HR=0.45,95%CI0.19-1.04,P=0.06)发生风险有下降趋势,但仍无显着性差异,脑卒中(HR=0.76,95%CI 0.36-1.62,P=0.48)发生风险仍然无显着差异差异。ADRB1 Gly49纯合子高血压患者主要终点事件风险(HR=2.7,95%CI 1.09-6.69,P=0.03)和缺血性脑卒中(HR=4.15,95%1.48-11.62,P=0.007)风险显着高于 Ser49 携带者。研究结论ADRB1 Ser49Gly和ADRB2 Arg16Gly多态性影响高血压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获益。这将为药物基因组学指导临床选择β受体阻滞剂用于可以从β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中显着获益的人群给予提供依据,实现精准治疗。第三部分 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现况调查研究目的β-阻滞剂目前已经被欧美高血压指南排除在一线降压药之外,而且近年来有荟萃分析对β-阻滞剂的临床获益提出质疑,并指出稳定型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左心射血分数保留的患者β-阻滞剂使用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均不相关,甚至有荟萃分析还指出在高血压患者中使用β-阻滞剂引起的心率相关的下降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致使临床医生对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有顾虑。然而,静息心率增快是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静息心率>80次/分,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临床医生因对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有顾虑致使β-受体阻滞剂使用不足会将患者置于高心率所致的高心血管事件风险之中。本研究旨在调查我国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及静息心率达标情况,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国18个城市20家二级以上医院连续就诊的高血压患者8767例,测量其血压和静息心率,记录降压药使用情况。研究结果高血压患者平均静息心率(75.1±11.7)次/分,静息心率大于80次/分患者约占26.6%,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11.3%。73.4%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达标(≤80次/分);23.6%患者静息心率未达标且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3.0%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静息心率仍未达标。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平均静息心率明显高于老年患者(76.2±11.9 vs.73.7±11.3,P<0.05);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相比,老年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无差异(10.9%vs.11.7%,P=0.23),但心率达标率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77.9%vs.72.0%,P<0.01)。研究结论我国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达标率偏低,可能与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低有关。第四部分 阿司匹林减少腔梗患者长期的再发脑卒中研究目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长期预后不佳,再发脑卒中风险较高,阿司匹林广泛用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但关于抗血小板治疗对腔隙性脑梗死的影响的数据是有限的。我们在一个多中心的队列研究中,探讨阿司匹林治疗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再发脑卒中风险的长期影响。研究方法2000年11月1日至2011年11月1日收集来自兖州、西安、重庆、武汉、北京、天津6个地区7个中心因脑卒中就诊,年龄为34-74岁的患者共2000人。本研究中共纳入54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纳入分析的患者根据是否使用阿司匹林分为两组(使用阿司匹林组n=342,未使用阿司匹林组n=202)。研究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分析阿司匹林使用与再发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研究结果544例患者平均随访4.1年,再发脑卒中患者99例,心血管事件125例,心血管死亡31例及全因死亡59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与未使用阿司匹林组相比,使用阿司匹林组患者有更低的再发脑卒中及心血管事件风险(log-rank test,P=0.049,0.047)。COX向后逐步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阿司匹林使用显着减少腔梗患者再发脑卒中风险(HR=0.67,95%CI:0.45-0.99,P<0.05)。研究结论阿司匹林显着减少腔梗患者长期再发脑卒中的风险。

二、北京部分地区1995~1999年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率变化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部分地区1995~1999年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率变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从脑小血管病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探讨脑小血管病的预防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前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脑小血管病影像学诊断标准
        1.1.2 脑小血管病各亚型的影像学分级
        1.1.3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判定标准
        1.1.4 中医体质类型的判别
        1.1.5 纳入标准
        1.1.6 排除标准
        1.1.7 剔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
        1.2.2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2.研究结果
    2.1 脑小血管病患者基本情况的分布
        2.1.1 脑小血管病患者性别分布情况
        2.1.2 脑小血管病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2.1.3 脑小血管病患者体重指数分布情况
    2.2 脑小血管病患者基本情况与中医体质相关性分析
        2.2.1 脑小血管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2.2.2 脑小血管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2.2.3 脑小血管病患者不同性别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2.2.4 脑小血管病患者不同年龄段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2.2.5 脑小血管病患者不同体重指数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2.3 脑小血管病各亚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分析
        2.3.1 腔隙性脑梗死不同严重等级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2.3.2 腔隙性脑梗死不同严重等级间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比较
        2.3.3 脑白质疏松不同严重等级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2.3.4 脑白质疏松不同严重等级间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比较
结语
    1.结论
    2.讨论
        2.1 脑小血管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析
        2.2 脑小血管病患者基本情况与中医体质相关性分析
        2.3 脑小血管病各类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分析
        2.4 中医体质学说与脑小血管病的理论认识
    3.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综述脑小血管病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中医体质量表
    附录三 临床调查表
致谢
个人简介

(2)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及与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入组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采集患者资料
        1.5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6 颅脑MRI检查及影像学评估
    2.方法
        2.1 认知功能评估
        2.2 病例分组方法及标准
    3.统计学方法
三、结果
    1.缺血性CSVD的危险因素
    2.缺血性CSVD致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3.缺血性CSVD影像学特征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4.缺血性CSVD认知正常组与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比较
    5.缺血性CSVD影像学特征与颈动脉硬化及狭窄
四、讨论
    1.缺血性CSVD及VCI的危险因素
        1.1 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
        1.2 高血压、吸烟及饮酒
        1.3 HHCY
        1.4 LDL-C与颈动脉硬化及狭窄
    2.缺血性CSVD与急性大血管性脑卒中
    3.缺血性CSVD影像学特征与颈动脉硬化
    4.缺血性CSVD与认知障碍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脑小血管病与认知障碍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二十四节气起源
        2.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五运六气交接时刻的研究方法探讨
        1. 经文解读
        2. 天文历法溯源
        3. 气象数据分析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
    前言
    (一) 以急诊患者禀赋特点分析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二) 以急诊患者疾病特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讨论
        1 关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可信度分析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3 研究意义
        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以立春为运气起始节气的禀赋特点比较
附录2 2016-2018年大寒前后3节气的高发疾病
简历

(4)芪丹化瘀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分析
    1.5 研究结果与分析
    1.6 讨论
    1.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5)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小血管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2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2 颅脑MRI检查
        2.1 腔隙性脑梗死
        2.2 脑白质病变评分
    3 生化指标检查
    4 诊断标准
    5 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评价
        5.1 认知功能障碍评定
        5.2 步态障碍
        5.3 头晕或眩晕
        5.4 尿失禁
        5.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6 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
    1 研究对象一般信息
    2 生化检测结果
    3 MRI表现及与临床实验室指标相关性
        3.1 腔隙性脑梗死
        3.2 Fazekas评分
        3.2.1 尿酸与WMH分级的相关性
        3.2.2 DWMH分级影响因素分析
    4 高尿酸血症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4.1 临床症状
        4.2 认知功能障碍
讨论
    1 血清尿酸水平是脑小血管病腔隙性脑梗死及脑白质高信号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
        1.1 脑小血管病变患者血尿酸上升与糖脂代谢紊乱
        1.2 脑小血管病变患者血尿酸上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分级
        1.3 脑小血管病变患者血尿酸上升与WMH
    2 血尿酸水平与脑小血管病症状的相关性
研究结论
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小血管病变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6)H型高血压与脑白质疏松及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H型高血压与脑白质疏松的关系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H型高血压、脑白质疏松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H型高血压与脑白质疏松及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基于真实世界的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药干预现状的登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1.1.1 中风病的病名认识
        1.1.2 中风病的病位认识
        1.1.3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1.1.4 辨证论治
    1.2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脑梗死)的认识
        1.2.1 脑梗死流行病学研究
        1.2.2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1.2.3 脑梗死的病理生理基础
        1.2.4 脑梗死的发生机制
        1.2.5 脑梗死的病理分期
        1.2.6 脑梗死的临床分型
        1.2.7 脑梗死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1.3 真实世界研究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1.3.1 真实世界研究的定义
        1.3.2 真实世界研究的优势
        1.3.3 真实世界研究之登记研究
        1.3.4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概况
        1.3.5 卒中登记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方案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总体设计
        2.1.3 样本量
        2.1.4 研究对象
        2.1.5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1.6 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2.1.7 诊断标准
        2.1.8 治疗方案
        2.1.9 登记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观察指标
        2.1.10 结局指标(终点事件判定标准)
        2.1.11 研究管理和质量控制
        2.1.12 数据管理
        2.1.13 伦理考虑
        2.1.14 统计学分析
    2.2 研究结果
        2.2.1 病例一般资料
        2.2.2 病例终点事件分析
        2.2.3 住院期间不同干预方式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2.3 讨论
        2.3.1 本研究统计结果的解读
        2.3.2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与传统RCT研究设计的区别
        2.3.3 创新点
        2.3.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2.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8)通脑饮治疗CYP2C19基因突变的急性脑梗死及颅内外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研究概况
        1.1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
        1.2 当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
    2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2.1 流行病学
        2.2 临床分型
        2.3 发病机制
        2.4 危险因素
        2.5 相关检验检检查
        2.6 治疗进展
        2.7 预防
        2.8 CYP2C19基因多态性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分组情况
        2.3 观察指标
        2.4 观察时间点
    3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基线资料比较
        4.2 检验检查指标比较
        4.3 脑梗死疗效指标比较
        4.4 安全性指标与不良事件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研究结果总结与分析
        1.1 检验检查指标
        1.2 疗效评价指标
    2 通脑饮治疗颅内外动脉硬化的理论依据探讨
    3 问题与展望
    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mRS量表
    附录2: NIHSS评分表
    附录3: 中医证候积分表
    附录4: 缩略词表(按缩略词首字母排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
        一、对相关疾病的概述
        二、对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三、病因病机的记载
        四、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的论述
        五、中风病分期标准
        六、类证鉴别
    第二节 中医对于中风后遗症治疗的文献综述
        一、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相关的方药记载
        三、相关的针灸治疗记载
    第三节 中医学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进展
        一、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二、中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三、中医综合疗法
        四、中西医结合疗法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一、脑卒中的定义
        二、脑卒中的病名起源
        三、脑卒中的病理分型
        四、西医鉴别诊断
        五、脑卒中后遗症的危险因素
        六、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七、脑卒中后偏瘫与脑解剖关系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进展
        一、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机制的认识
        二、脑卒中偏瘫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
        三、近代医学康复技术
        四、现代仪器服辅助康复治疗技术
        五、脑卒中的预防
    第三节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一、脑卒中世界流行概况
        二、脑卒中新加坡流行概况
第三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
        三、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剔除标准
        七、退出(脱落)、中止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案
        一、技术路线图
        二、器具选择
        三、样本含量及分组
        四、治疗方案
    第三节 观察指标
        一、基本资料
        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三、统计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一、两组性别比较
        二、两组年龄和病程比较
        三、两组种族比较
        四、两组证型比较
    第二节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
        一、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比较
        三、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
    第四节 研究结论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本次综合康养防治的必要性
        一、整体康复
        二、辨证康复
        三、形神合一
        四、被动康复
        五、自我管理
    第二节 本次康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一、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理论依据
        二、中药调养--辨证施药,审慎施治
        三、饮食调养--辨证施食,三因制膳
        四、起居调养--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五、精神调养--调摄情志,内守精神
        六、运动调养--功能锻炼,持之以恒
        七、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
    第三节 病案举例
    第四节 小结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第六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10)适合中国低收入人群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的探索 ——高血压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以及腔隙性脑梗死二级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仿制降压药与专利药在真实世界对高血压预后影响的研究:多中心的队列研究
    一、前言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在接受β1-受体阻滞剂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现况调查
    一、前言
    二、对象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阿司匹林减少腔梗患者长期的再发脑卒中
    —、前言
    二、研宄对象及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语
个人简历
致谢

四、北京部分地区1995~1999年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率变化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从脑小血管病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探讨脑小血管病的预防策略[D]. 王莲.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老年缺血性脑小血管病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及与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D]. 郝先泽.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2)
  • [3]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D]. 加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芪丹化瘀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 原鹏飞.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5]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小血管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相关性研究[D]. 蔡瑞煜. 青岛大学, 2020(01)
  • [6]H型高血压与脑白质疏松及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研究[D]. 陆珍辉. 苏州大学, 2020(06)
  • [7]基于真实世界的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药干预现状的登记研究[D]. 周子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通脑饮治疗CYP2C19基因突变的急性脑梗死及颅内外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D]. 胡鑫.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D]. 林秀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10]适合中国低收入人群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的探索 ——高血压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以及腔隙性脑梗死二级预防研究[D]. 孔涛.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标签:;  ;  ;  ;  ;  

1995—1999年北京市部分地区腔隙性脑梗死发病变化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