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300011
摘要: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标志。大学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键词:增强体育课兴趣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逐渐摆脱了体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的作用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跟以往相比不同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人们运动不足,使人的体力不断下降。有鉴于此,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注重知识、文化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体育运动。
一、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策略分析
1.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增强其锻炼意识。由于应试教育制度的实施与发展,大多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发展中形成“学习为主,补课为辅,体育锻炼可有可无”的错误思想,导致其自身体育锻炼严重缺乏,身体素质较差。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授予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帮助他们增强自身的体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并且体育课程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形体。
2.优化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重视体育游戏的运用
(1)体育教师应针对大学生特有的身心特点和喜好特征,开设适合学生、吸引学生,并能达到教学目标的体育课程,如羽毛球、跳绳、健美操、瑜伽、跆拳道等。让学生带着兴趣上课,积极参与体育课程。(2)在体育课程开展中,体育教师应注重体育游戏在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在课程中的积极性,合理开设学生之间的游戏对抗赛,激发学生的竞争精神以及团体荣誉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的目的。(3)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参与学生的课程活动,与学生一起做游戏、对抗,在互动间缩短与学生存在的距离,消除学生对老师的距离感,加深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师日后课程教学的配合度,促进教学内容实施与教学目标完成。
3.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自身重要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与学生随时保持交流,通过语言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对接下来即将进行的课程活动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时应该充分鼓励、肯定每一位学生,提高他们的荣誉感。让学生认为老师是注意自己、重视自己的,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对参加此次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加强了学生对上体育课程的主动性,帮助学生们克服对体育课程的畏惧和消极的想法。
4.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在课后应重视研究体育理论知识与教学方法,增加自身知识储备含量。面对学生对体育课程、运动方式方法的疑问,应做到对答如流,提高学生对老师的崇拜感,从而促进课堂活动的开展。同时体育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在某些问题上从学生角度来思考问题,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充分给予学生尊重、信任。切忌将教师姿态摆得过高,以权压人,加大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
5.建立体育教学反馈机制。教学不仅仅只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理论知识输出的过程,而应该是双向传导的过程。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输出,学生也应对教师教学成果进行反馈。学生的反馈结果对教师教学的再次输出起着重要的影响。在教学中,如果没有完善的教学反馈机制,没有学生及时对教师教学的反馈,教师教学质量将会大打折扣。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注意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疑问和顾虑,优化教学方法。同时,体育教师应该在课后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尝试了解学生的喜好特征以及流行活动,根据所获信息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只有在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按照学生身心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优化教学内容,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从学生心理出发,改变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看法,才能在根本上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平等、亲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和对任教者产生好感,从而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不断进取,运用身体语言如表情、点头、眼神、微笑等,激起学生的积极情绪,使他们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加深对体育课的兴趣,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在快乐学习中完成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无定法”,只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多样、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能提高课堂学习气氛。
总之,体育教师在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的更高认识,这是促进中学生上好体育与健康课,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宋用琳浅析在体育课上运用心理活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3)。
[2]何佳课外活动对当代大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J].体育时空,2015,(8)。
[3]彭雪玲学校体育活动对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分析[J].青春岁月,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