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把手高度的建筑用打夯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通过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夯实板,所述壳体顶部的中点处开设有第一通口。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通口、滑杆、滑块、支撑柱、支撑板、把手、卡槽、固定块、凹槽、支撑弹簧、固定板、卡块、通槽、第二通口、固定杆、连接板、拉环、螺栓和螺纹槽相互配合,实现了可调节把手高度的效果,极大方便了施工人员进行操作,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打夯机的使用安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调节把手高度的建筑用打夯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通过隔板(2)固定连接,所述隔板(2)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气缸(3),所述气缸(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4),所述滑板(4)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夯实板(6),所述壳体(1)顶部的中点处开设有第一通口(7),所述隔板(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杆(8),所述滑杆(8)的顶部与壳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8)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的顶部贯穿第一通口(7)且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2),所述支撑柱(10)左侧且位于壳体(1)内部的位置等距离开设有五个卡槽(13),所述壳体(1)内壁左侧且对应卡槽(1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右侧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内壁左侧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16),所述支撑弹簧(1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右侧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与卡槽(13)相适配的卡块(18),所述卡块(18)的右侧贯穿卡槽(13)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内壁相互接触,所述固定块(14)左侧且位于支撑弹簧(16)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均开设有与凹槽(15)相互连通的通槽(19),所述壳体(1)左侧且对应通槽(19)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口(20),所述固定板(17)左侧且对应通槽(19)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1),所述固定杆(21)的左端从右至左依次贯穿凹槽(15)、通槽(19)和第二通口(20)且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两个固定杆(21)的左端通过连接板(2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2)左侧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拉环(23),所述连接板(22)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螺栓(24),所述壳体(1)左侧且对应螺栓(24)的位置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螺纹槽(25),所述螺栓(24)的右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连接板(22)和螺纹槽(25)且延伸至螺纹槽(25)的内部与其螺纹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可调节把手高度的建筑用打夯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通过隔板(2)固定连接,所述隔板(2)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气缸(3),所述气缸(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4),所述滑板(4)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夯实板(6),所述壳体(1)顶部的中点处开设有第一通口(7),所述隔板(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杆(8),所述滑杆(8)的顶部与壳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8)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的顶部贯穿第一通口(7)且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2),所述支撑柱(10)左侧且位于壳体(1)内部的位置等距离开设有五个卡槽(13),所述壳体(1)内壁左侧且对应卡槽(1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右侧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内壁左侧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16),所述支撑弹簧(1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右侧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与卡槽(13)相适配的卡块(18),所述卡块(18)的右侧贯穿卡槽(13)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内壁相互接触,所述固定块(14)左侧且位于支撑弹簧(16)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均开设有与凹槽(15)相互连通的通槽(19),所述壳体(1)左侧且对应通槽(19)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口(20),所述固定板(17)左侧且对应通槽(19)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1),所述固定杆(21)的左端从右至左依次贯穿凹槽(15)、通槽(19)和第二通口(20)且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两个固定杆(21)的左端通过连接板(2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2)左侧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拉环(23),所述连接板(22)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螺栓(24),所述壳体(1)左侧且对应螺栓(24)的位置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螺纹槽(25),所述螺栓(24)的右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连接板(22)和螺纹槽(25)且延伸至螺纹槽(25)的内部与其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把手高度的建筑用打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四角处均设置有移动轮(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把手高度的建筑用打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左右两侧且对应滑板(4)的位置均开设有限位槽(27),所述滑板(4)靠近限位槽(27)的一侧贯穿限位槽(27)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把手高度的建筑用打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28),所述防滑套(28)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把手高度的建筑用打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24)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旋转块(29),两个旋转块(29)呈对称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把手高度的建筑用打夯机。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打夯机对建筑地面进行夯实,以保障建筑物的地基稳定,目前,建筑用打夯机大多为手持式的,打夯机的把手一般为固定式的,而常见的建筑用打夯机不能够调节把手高度,不能根据使用者的身高或者使用需求来调节把手的高度,打夯机的把手高度或高或低都不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操作,不仅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降低了打夯机的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把手高度的建筑用打夯机,具备可调节把手高度的优点,解决了常见的建筑用打夯机不能够调节把手高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把手高度的建筑用打夯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通过隔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夯实板,所述壳体顶部的中点处开设有第一通口,所述隔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与壳体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贯穿第一通口且延伸至壳体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撑柱左侧且位于壳体内部的位置等距离开设有五个卡槽,所述壳体内壁左侧且对应卡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左侧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右侧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块,所述卡块的右侧贯穿卡槽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内壁相互接触,所述固定块左侧且位于支撑弹簧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均开设有与凹槽相互连通的通槽,所述壳体左侧且对应通槽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口,所述固定板左侧且对应通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左端从右至左依次贯穿凹槽、通槽和第二通口且延伸至壳体的外部,两个固定杆的左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左侧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连接板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螺栓,所述壳体左侧且对应螺栓的位置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螺纹槽,所述螺栓的右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连接板和螺纹槽且延伸至螺纹槽的内部与其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的四角处均设置有移动轮。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左右两侧且对应滑板的位置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滑板靠近限位槽的一侧贯穿限位槽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螺栓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旋转块,两个旋转块呈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通口、滑杆、滑块、支撑柱、支撑板、把手、卡槽、固定块、凹槽、支撑弹簧、固定板、卡块、通槽、第二通口、固定杆、连接板、拉环、螺栓和螺纹槽相互配合,实现了可调节把手高度的效果,极大方便了施工人员进行操作,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打夯机的使用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轮,极大方便了施工人员移动打夯机,通过设置限位槽,起到了对滑板的限位作用,防止打夯机工作时导致滑板产生晃动,通过设置防滑套,有效避免施工人员手部打滑的情况出现,通过设置旋转块,方便施工人员扭动螺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壳体、2隔板、3气缸、4滑板、5连接块、6夯实板、7第一通口、8滑杆、9滑块、10支撑柱、11支撑板、12把手、13卡槽、14固定块、15凹槽、16支撑弹簧、17固定板、18卡块、19通槽、20第二通口、21固定杆、22连接板、23拉环、24螺栓、25螺纹槽、26移动轮、27限位槽、28防滑套、29旋转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可调节把手高度的建筑用打夯机,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的四角处均设置有移动轮26,通过设置移动轮26,极大方便了施工人员移动打夯机,壳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通过隔板2固定连接,隔板2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气缸3,气缸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4,壳体1内壁左右两侧且对应滑板4的位置均开设有限位槽27,滑板4靠近限位槽27的一侧贯穿限位槽27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活动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槽27,起到了对滑板4的限位作用,防止打夯机工作时导致滑板4产生晃动,滑板4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夯实板6,壳体1顶部的中点处开设有第一通口7,隔板2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杆8,滑杆8的顶部与壳体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滑杆8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滑块9,滑块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支撑柱10的顶部贯穿第一通口7且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2,把手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套28,防滑套28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通过设置防滑套28,有效避免施工人员手部打滑的情况出现,支撑柱10左侧且位于壳体1内部的位置等距离开设有五个卡槽13,壳体1内壁左侧且对应卡槽1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的右侧开设有凹槽15,凹槽15内壁左侧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16,支撑弹簧1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右侧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与卡槽13相适配的卡块18,卡块18的右侧贯穿卡槽13且延伸至其内部与其内壁相互接触,固定块14左侧且位于支撑弹簧16顶部和底部的位置均开设有与凹槽15相互连通的通槽19,壳体1左侧且对应通槽19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口20,固定板17左侧且对应通槽19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1,固定杆21的左端从右至左依次贯穿凹槽15、通槽19和第二通口20且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两个固定杆21的左端通过连接板22固定连接,连接板22左侧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拉环23,连接板22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螺栓24,螺栓24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旋转块29,两个旋转块29呈对称设置,通过设置旋转块29,方便施工人员扭动螺栓24,壳体1左侧且对应螺栓24的位置开设有与其相适配的螺纹槽25,螺栓24的右端从左至右依次贯穿连接板22和螺纹槽25且延伸至螺纹槽25的内部与其螺纹连接,通过第一通口7、滑杆8、滑块9、支撑柱10、支撑板11、把手12、卡槽13、固定块14、凹槽15、支撑弹簧16、固定板17、卡块18、通槽19、第二通口20、固定杆21、连接板22、拉环23、螺栓24和螺纹槽25相互配合,实现了可调节把手12高度的效果,极大方便了施工人员进行操作,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打夯机的使用安全性。
使用时,当需要调节把手12高度时,使用者转动旋转块29,从而带动螺栓24旋转,使得螺栓24完全脱离螺纹槽25,然后向左拉动拉环23,从而依次带动连接板22、固定杆21、固定板17和卡块18向左运动同时压缩支撑弹簧16,直至卡块18完全脱离卡槽13,然后使用者拉动把手12向上运动,从而依次带动支撑板11和支撑柱10向上运动,直至把手12运动至合适的高度后,使用者松开拉环23,然后由支撑弹簧16依次推动固定板17和卡块18向右运动进行复位,使得卡块18插入对应的卡槽13中,然后转动旋转块29,从而带动螺栓24旋转,使得螺栓24插入螺纹槽25中完成固定即可,然后使用者握住把手12,然后启动气缸3,由气缸3依次带动滑板4、连接块5和夯实板6不断的上下来回运动,从而由夯实板6对地面进行夯实。
综上所述:该可调节把手高度的建筑用打夯机,通过第一通口7、滑杆8、滑块9、支撑柱10、支撑板11、把手12、卡槽13、固定块14、凹槽15、支撑弹簧16、固定板17、卡块18、通槽19、第二通口20、固定杆21、连接板22、拉环23、螺栓24和螺纹槽25相互配合,解决了常见的建筑用打夯机不能够调节把手高度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5821.6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760210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E02D3/046
专利分类号:E02D3/046
范畴分类:36C;36E;
申请人:宁波住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住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菱池街11号
发明人:周玮
第一发明人:周玮
当前权利人:宁波住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婵婵
代理机构:33350
代理机构编号:杭州泓呈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