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国残联民政部关于表彰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区)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教育部、中国残联民政部关于表彰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区)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一、教育部 民政部 中国残联关于表彰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区)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论文文献综述)

王冬雪[1](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文中认为贫困是造成人类生活不幸的罪恶本源,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障碍和藩篱。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努力实现的理想,是国际社会一致认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承诺。开发式扶贫是党和政府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中始终坚持的根本方针。开发式扶贫的本质在于将自食其力和社会帮扶结合起来,将扶贫资源与贫困群体需求有效对接,更大程度地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体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冲破贫困藩篱,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由内而外彻底摆脱贫困。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单纯地进行物质救济式帮扶是有限的,而且容易助长贫困群体等靠要的思想。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通过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提高贫困群体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坚持学习、努力奋斗才能彻底改变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育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体系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断显现,并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历史使命。一直以来,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兴学赈灾是民间社会的应尽责任。作为社会扶贫的重要主体之一,社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参与教育扶贫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也相应地进入到脱贫攻坚阶段,社会组织扶贫成为国家扶贫开发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对于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有着不言而喻的深远影响。为此,论文围绕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选题,运用历史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资源、实践探索、实践模式等内容,以此明确了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扶贫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深刻探讨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基本经验、发展机遇、发展挑战和发展路径等问题,以助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实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总体目标。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思路及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结构及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现实背景、发展脉络、总体成效。以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为出发点,爬梳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脉络,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1989年探索阶段、1990年—2000年展开阶段、2001年—2011年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攻坚阶段。并从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等四个方面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取得的总体成效。第三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本章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四个方面对论文的理论资源进行归纳,为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实践探索、模式分析和未来展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本章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以资育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方面概括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涉足的主要领域和实践的具体内容。第五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本章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实践模式大体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又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又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又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第六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这一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论文科学合理地将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为扶贫资源的链接者、扶贫服务的提供者、扶贫能力的建设者、扶贫行动的倡导者和扶贫工作的合作者。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提出要发扬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论文从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深刻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经验,为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机遇,即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四大机遇。第四部分检视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所遇到的挑战。论文分析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存在法律缺失、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普遍资源短缺和内部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亟需尽快解决。第五部分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优化性路径选择。论文提出,为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良性发展,必须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法律体系、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并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情况,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归纳概括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包括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三种基本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二是鉴于社会组织在大扶贫格局下社会扶贫中的重要主体地位,明确定位了中国社会组织在2020年后农村教育扶贫中的五种角色,即资源链接者、服务提供者、能力建设者、行动倡导者和扶贫工作合作者。三是高度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的基本经验,包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为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教育贫困问题提供了指导意见。四是全面分析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在当前以及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建设性地提出了优化性路径选择。

巴晓[2](2019)在《基于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聋生工艺美术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聋生工艺美术教育为特殊教育的重要一部分自中国第一所聋校烟台启喑学馆开始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聋生工艺美术教育无论是对聋生自身还是社会的发展来说都有着重要影响。首先聋生工艺美术教育的开展是在社会现状调查的基础之上,并结合了聋生自身的特点去开设的职业技术课。通过工艺美术教育不仅让聋生掌握谋生技术,提高自我生存能力,而且关注聋生的人格和价值观的培养。另外开展聋生工艺美术教育对于促进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工艺美术教育无论对于聋生自身完善还是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很少有人去关注聋生工艺美术教育,在学术界对于聋生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研究等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具身认知”是当今第二代认知科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基本涵义是身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主体作用,认知具有情境性和动态性。具身认知的提出弥补了离身认知在情境认知方面的不足,对于教育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在聋生教育方面具身认知的理论主张与聋生自身的认知特点十分契合。因此根据具身认知理论结合聋生认知特点可以探讨出身体、情境、生成在聋生工艺美术教育存在形式和内在联系,并以此制定适合聋生自身特点的工艺美术教学模式,希望能够为聋生工艺美术教育和设计教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在文章绪论部分提出了本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并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确定了本论文研究在当下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同时在绪论部分对论文中涉及到的关键词进行了阐释,明确了它们在本论文中的含义和范围,最后对本论文应用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陈述。第二章是对具身认知理论的梳理,首先对具身认知理论提出的背景进行了阐述,包括离身认知的理论缘起、主要流派以及所面临的困境。其次是对具身认知理论的介绍,包括具身认知的思想起源、理论主张和实践路向。厘清了身体在认知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理论脉络,为下文的论述做好了相应的铺垫。第三章是对具身认知理论与聋生工艺美术教育内在维度的探讨。首先结合具身认知理论要素提出聋生工艺美术教育的场域为身体。其次从聋生工艺美术教育中的“人”“技”“境”“物”的层面阐释了具身认知理论与聋生工艺美术教育的内在联系。最后提出聋生工艺美术教育的实现是生成,并进一步提出技艺的学习来源于身体经验,工艺品是身体记忆的产物。第四章是在以上章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具身认知理论对聋生工艺美术教育的影响,首先具身认知可以为聋生工艺美术教育提供基本的理论支撑,依靠此理论支撑可以构建以身体为核心的聋人工艺美术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聋生工艺美术教学过程中身与心的和谐统一。最后是文章的结语部分。是根据全文的论述对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聋生工艺美术教育作出的总结,即身体在场——聋生工艺美术教育中的情境创设与技艺生成。

陈德胜[3](2016)在《约束下的变通:县域政府教育治理 ——以中部某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提高教育治理效能是当下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诉求。围绕这一主题,研究者在理论和实践、社会和教育、历史和当下、日常和改革之间反复求索、来回比较,对基础教育治理进行了探索—建构式研究。论文试图通过具体个案呈现嵌入在具体社会里的教育制度的真实运行图景,展示内地教育日常治理和改革治理的全过程,发掘教育治理背后的历史性和社会结构性深层次原因,尝试建构基层教育治理行为的理论。在回答“县域教育是如何治理的”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论文以“结构性关系对行动的扩展和限制”的社会学基本视角为出发点,关注教育治理实践过程的内部和外部真实世界。在参考和反思治理理论和教育治理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认为县域教育的治理主体是政府,因此教育治理很大程度上就是指政府治理教育。在此基础上研究者运用了 “以历史追踪和类型比较为逻辑架构,通过个案县教育治理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比较,进而形成解释模型,最终提炼出治理特征和治理行为规律”的研究策略对研究问题展开具体探索。具体而言,首先,论文以个案中县的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为起点、以中县县志和教育志等史料为基础详细描述了近代以来中县教育的行政机构、知识结构、社会功能的近或现代化过程,以晚清的科举和儒学、清末民国的革故鼎新频繁、共和国的扩张与整顿反复拉锯,再现了中县教育宏观发展的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具体特征,发现了中县教育发展始终面临的薄弱经济基础等约束条件和历届政府发展教育的相应变通策略。在宏观描述中县教育发展概况之后,论文继续进入中县教育治理的内核,以简约治理、新旧转型治理、精细治理三种体制类型揭示了中县教育治理体制的历史演变,并以学校等级系统、行政部门分散治理、学校—教师—学生利益联盟关系、群体竞争策略四个层次剖析了当下的基础教育治理体制。随后,论文进入现实中中县教育治理实际过程的分析,并以教育日常治理和教育改革治理作为当下教育治理的“正题”和“反题”,分别施加以过程性考察,展示了组织结构、治理目标、治理过程和治理效果评估的复杂性,并发现了教育日常治理和教育改革治理面临共同的经济社会条件和政治经济体制基础,类似的工作机制以及治理行为中程度不等但始终存在的变通性行为现象;借此,论文实现了教育治理从历史到当下的延续,既展示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治理的复杂性,同时也完成了历史变迁过程内不同阶段的比较和当下教育治理内部正反两种类型比较的准备。在此分析的基础之上,论文以中县教育治理的自然社会经济基础、集中型政治经济体制、有限财政能力与多重发展任务的矛盾、政府的变通性治理策略、社会选拔少数人与教育培育所有人的矛盾、锁定的教育改革路径和有限的效果、教育秩序与适应性生存策略七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作为解释模型来说明中县教育治理的内里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对治理理论和教育治理研究进行了基于中县经验的反思和批判,认为中县教育治理有自己的任务逻辑和主动性不足、政府部门本位、治理效果评估结果信效度低的问题。最后,论文在对个案县教育治理的传统时期、晚清-民国时期、共和国时期三个阶段治理特征和当下教育日常治理与改革治理过程比较的基础上,研究者初步提出了两个基本命题:一是“国家能力的大小与教育治理方式类型选择之间存在共变关系,也即当国家能力小时,国家倾向于选择简约型教育治理;当国家能力大时,国家倾向于选择精细型教育治理”。二是“教育治理目标达成要素的稀缺度和教育治理效果的可测量性与教育治理过程中变通行为发生概率之间存在共变关系,也即当教育治理目标达成要素稀缺度大且教育治理效果的可测量性差,那么教育治理过程中变通行为发生的概率大;当教育治理目标达成要素的稀缺度小且教育治理效果的可测量性强,那么教育治理过程中变通行为发生的概率小”。基于以上研究,论文认为“县域教育是如何治理的”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在多种约束条件之下,县级政府对教育进行着变通治理”。

戴建兵[4](2015)在《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研究》文中提出2013年6月,民政部选取江苏昆山、浙江海宁、河南洛宁、广东深圳4地作为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第一批试点地区。2014年4月,民政部进一步选取北京市房山区等46个市(县、区)作为第二批试点地区。第一批和第二批试点工作的开展,拉开了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序幕。试点过程中,试点地区高度重视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工作,努力加强制度创建,取得较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在理论上厘清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理念、原则和思路,需要根据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发展蓝图。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制度分析理论、福利经济学、公平理论、需要理论等为理论分析框架,以软系统方法论(SSM)为方法上的指导,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计量分析法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国际上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本文沿着三个在逻辑上相互关联的问题逐次展开,分别是:(1)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由来和现状;(2)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3)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探索。论文分析了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由来和现状,考察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相关理论,构建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理念、原则和思路,提出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三阶段”模式,并在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从福利覆盖范围、福利内容体系、财政资金保障、法律法规建设、管理运行、绩效评价等方面探索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基本方案。通过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结论:第一,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由补缺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变迁而来,是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民主进程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第二,我国正处于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初级阶段,儿童社会福利覆盖面有待扩大,福利项目有待增加,福利水平有待提高,专门立法有待制定,管理运行有待完善,绩效评价有待规范。影响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支出状况。第三,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精神为宗旨,以我国现实国情为蓝本,以国际经验为参照,以满足儿童需求为导向,充分考察儿童权利优先序列,科学合理构建;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逐步、适度、统一”的原则。第四,根据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和民主发展进程,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初级阶段(2010-2020年)、中级阶段(2021-2030年)和高级阶段(2031-2050年)。初级阶段,儿童社会福利覆盖范围从孤儿逐步扩大到困境儿童和困境家庭儿童,最终实现特殊儿童全覆盖;儿童社会福利内容以生存性福利为主,兼顾发展性福利,福利项目逐步增多;儿童社会福利水平从低水平向高水平逐步提高。中级阶段,儿童社会福利覆盖范围从特殊儿童扩大到部分普通儿童;儿童社会福利内容实现生存性福利和发展性福利并重,城乡福利项目和内容多样化;儿童社会福利水平逐步提高,实现较高的福利给付。高级阶段,儿童社会覆盖范围从全体特殊儿童扩大到全体普通儿童;儿童社会福利内容广泛,为全体儿童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福利项目;儿童社会福利水平高,实现高水平的福利供给。第五,我国应逐步增加儿童社会福利的财政支出规模,2020年时儿童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应达到0.50%,2030年时逐步提高到0.95%-1.03%,2050年时达到2.38%-2.66%。2050年时儿童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应接近OECD国家2009年的平均水平(2.61%)。第六,我国应加快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法律法规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儿童福利法》为母法,包含儿童生活、教育、医疗、就业、司法保护等专项福利法律法规在内的相对完善的儿童社会福利法律法规体系。第七,我国应完善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行政管理职能,在国家层面建立儿童福利局或“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局”。第八,我国应完善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绩效评价机制,建立起以符合儿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有如下特色和创新:第一,深化和发展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概念的内涵。第二,比较系统地提出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理念、原则和思路。第三,相对完整地构建起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三阶段”模式。第四,将软系统方法论(SSM)引入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具有创新性。第五,较早地将绩效评价引入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在评价手段上具有创新性。最后,本文分析了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王安[5](2015)在《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明朝之前,残疾军人保障的标准不明晰,残疾没有轻重之分,待遇没有高下之别。明代的残疾军人保障有了初步的分类,体现出一定的差别。清朝前期对残疾军人的保障,主要依据其自身的残疾轻重程度和是否立有战功来给予相应的待遇;晚清时期,虽然新旧规章共存并行,但是军人的残疾等级有了较为明晰的划分,残疾鉴定更加科学,残疾军人的长期生活也受到了重视。中国传统社会原本就存在针对残疾人的积极救助措施,晚清国门开放,这些积极救助措施也开始转型,由单纯地学习技艺,转向以特殊教育为手段,激发残疾人的潜能,提高其能力。这些都可以在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制度和实践中寻找到踪迹。同时代的欧美各国通过物质补偿、康复就业、权利保障来保障残疾军人的生活和合法权益。这些国家保障残疾军人的实践向民国政府和国人展示了新的保障理念和保障措施。政府和国人均表现出了仿效的愿望。优抚和安置是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优抚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抚恤,又包括精神层面的优待。抚恤方面,管理机关分层设科,各有职掌;评残范围逐步扩大,待遇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军衔,残疾程度居于次要地位,虽然恤金标准多次提高,但与日渐高涨的物价相比,依旧是杯水车薪,士兵靠抚恤金,根本无法维持生存;在实际的抚恤过程中,虽然相关手续逐渐规范,但是微薄的抚恤金常常被拖欠、克扣。优待方面,残疾军人的功绩获得了表彰,政府与社会团体经常对残疾军人进行慰问、犒劳,残疾军人及其家属还可以获得费用减免等优惠待遇。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精神慰藉、激励士气的作用,却并没有在实质上提升残疾军人的社会地位。收容教养与就业安置同为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的重要举措。国民政府设立教养院为残疾军人提供衣食住所,对他们开展教育,灌输政治理念,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劳动技能,并管束其行为。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就业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组织残疾军人集体进行生产活动;第二,鼓励残疾军人分散就业。安置残疾军人就业的活动,开始于全面抗战之前,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民政府设立机构,出台法规,建构了残疾军人就业安置制度。残疾军人安置工作在抗战期间于国统区内全面推行开来,由于各种原因,抗战胜利之后,国统区的残疾军人安置工作逐渐陷入困境之中。国民政府安置残疾军人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国统区的残疾军人安置工作得到了社会力量的支持,社会舆论给予残疾军人安置工作高度关注,当时的社会舆论认为,安置残疾军人,不仅是满足残疾军人的个人需要,也是政府的责任和社会的义务,更是坚持抗战乃至建设国家的必然要求;并探讨了安置的具体途径,如提升素质、集体安置等。全面抗战之前,社会团体对残疾军人的救助活动就已经存在。全面抗战期间,社会团体中出现了以残疾军人为服务对象的专业团体。这些社会团体开展职业培训,介绍工作岗位,设立安置社区,为安置残疾军人做出了重要贡献。残疾军人也自发组建了互助团体,为群体谋福利。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根据地为依托,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对人民军队中的残疾军人实行社会保障。土地革命时期,军队系统与政府部门,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形成了一个集抚恤、优待、疗养、安置为一体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体系。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将优抚与安置紧密结合,引导残疾军人发展生产,实现自给自足。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将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工作与革命斗争的需要相结合,号召残疾军人继续为革命服务。各解放区开办荣誉军人学校,提高残疾军人的政治觉悟,组织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对于有工作能力的残疾军人,军政部门则量才使用,分配适当工作。对于身处后方的残疾军人,各解放区则鼓励他们努力发展生产,在改善生活的同时厉行节约,尽力支援前线。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在性质上已由皇权恩赐转变为政府责任和社会义务。政府、社会团体、民众均参与其中。保障的目标由满足基本生存需要提升为实现自我价值。保障措施也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与同时代的欧美国家相比,民国时期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在保障水平和保障标准方面还存在着差距。革命根据地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成效明显优于国统区。这与两党的动员能力、组织能量、政治风气及政策执行力有密切关系。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历史轨迹为今天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推行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马宇[6](2014)在《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残疾人教育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主题,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问题理应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特别关注的焦点。作为人类社会弱势群体的残疾人,同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需要政府、学校、家庭、非政府组织、社区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建立和完善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是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明确我国建国以来三类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所获得的相关支持等研究内容;运用文献法、调查研究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分别从融合教育理论、教育公平理论以及社会支持理论三个方面来阐述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支持体系研究的理论依据,回顾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和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发展的历程,梳理了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从雏形期、形成期到完善期的发展路径,并分析和总结了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通过对我国江苏、北京、吉林、天津等省市高校中的残疾人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走访残疾学生及其家长、残联系统、教育系统、高校基层等相关人员,实地察看等方式,了解我国政府、高校、家庭等各个层面对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的情况,发现现有支持体系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力度仍显不足;高校管理的规范性不够,支持系统不健全;家庭关心和支持程度明显降低;残联系统的关注和支持力度较弱;社区支持与服务并不到位;现有支持体系缺乏稳固合作机制。针对我国目前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教育支持体系的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和构建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多元双通路支持体系模式”,试图重新构建全社会支持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网络系统,自上而下,从政府到学校、家庭、非政府组织以及社区的独立支持体系,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并从政府、学校、家庭等不同层面提出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建设策略,希望为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照,也为政府制定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政策法规提供理论依据。

杨玉宏[7](2013)在《城市残疾人社区服务多元主体建设探讨 ——社会互构论视角下Z社区为例的社会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7年9月,民政部在武汉市召开全国城市社区服务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服务,开创了中国社区服务的序幕。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社区服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受到国际社会组织和国内广大社区居民的一致赞誉。残疾人社区服务是以现有社区服务为基础,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残疾人提供有效服务,解决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残疾人社区服务促进了残疾人社会权利的实现,为残疾人生存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使残疾人在事实上成为社会平等的一员,实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共享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所带来的物质财富和文化成果。在梳理与残疾人相关的理论文献后发现,我国残疾人研究多集中于对残疾人权利、权能感、残疾人发展等理论研究,偏重于在理论性研究;也有少许专门针对残疾人的社会调查研究,分别从医疗、康复、残疾预防、就业、无障碍设施建设等方面论述我国残疾人生活状况,并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本文以社区的视角对我国残疾人社区服务状况做较为全面的透视,通过访谈、问卷、实地考察及文献等调查方法,重点考察社区服务主体间关系,总结出我国残疾人社区服务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残疾人社区服务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服务的有效性和效率难以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社会效果。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影响社区服务水平因素之一,突出表现在社区服务范围狭窄、服务水平低下,多以满足物质需求为主,很少涉及到居民的文化生活;多关注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忽视对残疾人发展能力的培养。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外,现有社区服务主体问缺乏默契,各自为政,严重削弱了残疾人社区服务的效果。社会互构论认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元问题和基本问题,个人和社会之间是种互构谐变关系;个人和社会的连续体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即政府部门、社会部门和经济部门之间存在互构共变的关系。社会互构论摒弃以往对立关系,调节各部门间的关系,使之默契合作,形成合力作用的社会和谐发展,良性运行的基础。社区服务的服务主体包括政府部门、经济部门、社会部门和社区居民,在现有生产力水平不高,服务质量差强人意的状况下,发挥好政府部门主导性作用,充分调动各服务主体间关系,实现残疾人社区服务社会化发展之路,促进社区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概括而言,社区服务社会化包括下列特征:服务对象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主体社会化、服务资金社会化、社区服务专业化。在服务对象方面,在确保社会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基础上,为社区所有居民提供服务;在服务内容方面,力求对社区居民需求的全面概括,只要是残疾人需要的,社区就能提供相应服务内容;在确保政府主导地位的同时,动员社会组织、企业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残疾人社区服务;在资金投入方面,争取社会各部门对社区服务的捐赠和融资行为;在专业化方面,形成以专业志愿者为核心,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残疾人服务模式。多元服务主体间密切合作,势必会对我国残疾人社区服务质量产生正面影响,有助于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与正常人一起平等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吕雯慧[8](2012)在《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文中指出本论文以1987年到2010年间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合作开展的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等多种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国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发展历程,剖析了其所面临的时代问题及其对策,揭示了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组织合作推进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内在发展逻辑与影响因素,反映了当代中国特殊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生动侧面。论文的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以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的交接仪式为切入口,采用白描的手法介绍了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的工作环境和日常的工作情况,展现了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交接仪式的现场,凸显了社会各界对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和徐白仑先生的评价,为下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从纵向的角度,介绍了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的试点阶段和大面积实验阶段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实践特色。第三章以中国随班就读发展面临的时代核心问题为重点,详细论证了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中的独特解决办法,为当代随班就读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第一节以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随班就读作为中国一种新的特殊儿童教育安置形式所面临的必要性、可行性、试点经验推广等三个时代问题为核心展开了论述,总结了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试点实验阶段的历史经验。第二节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随班就读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质量保障、特殊教育体系完善、观念认识提升等三个时代问题为核心展开论述,总结了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大面积实验阶段的实践经验。第四章分析了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运作的外部组织群落和内部组织系统;提炼了影响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区域推进的五个主要因素——认识、资金、政策制订及行政执行力、专业程序及工具、舆论;彰显了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在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中的作用和推进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发展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余向东[9](2011)在《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有8300多万残疾人,直接影响2.6亿家庭人口。残疾人是社会中长期存在、数量庞大,最为困难而又最不具备竞争力的特殊群体,再也没有其他弱势群体可以在困难程度上、受困时间上与残疾人相提并论。一方面广大残疾人饱受伤病痛苦和偏见歧视的双重折磨,另一方面社会致残因素不断增多和残疾影响持续放大。没有残疾人的小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没有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没有残健和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从历史角度和自身传统看,我国古代包含丰富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思想,但囿于着录缺失和历史局限,其表现是初步、零散和不成体系的。以逻辑主线循纳,可内涵于仁德兼爱、民本仁政、因果慈悲、宗族救助四个维度,这些思想或在当时已成为立法依据,或尚停留于社会理想层面,其思想精髓和制度精华为后世所承袭,不但促进了传统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之蔚起,而且指导历代王朝颁行了一系列涉残规范。其中,得到有效执行且能革故鼎新者有之,未能有效实施或流于形式者亦有之。综论之,具体项目层面以国家收养、减免赋役、实物救助和量能授事最具代表性,制度理念层面以国家责任观最具先进性。为保障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实施和救助项目的推行,我国历代中央和地方政府作为责任主体,设立机构和官职作为体制支撑,筹措经费与物资作为财政保障,助推民间互助与义行构成官方救助之有效补充。这些思想和做法有其契合时代价值的一面,具有先进性、国家主导性和基础性,但受制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亦存在缺失权利本位性、人格独立性和法制性的不足。构建现代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秉持据史务实之态度,科学甄别和评估其价值,在延续制度历史惯性之基础上实现制度的革故鼎新。当今世界,残疾人社会保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渐提升,并取得长足发展。从二战中对伤残者的救助开始,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围绕残疾人的就业保障、生活保障、康复保障、教育保障和环境保障等,达成了一系列公约、决议、宣言和行动纲领,这构成了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国际法渊源。特别是被视为联合国本世纪最大工程之一和作为联合国历史上首部专门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国际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使全球6.5亿残疾人有了保护自身权利的专门国际公约。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各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都日趋完善,西方发达国家更是独领风骚。美国强调就业与劳动自助,突出教育与转换服务,注重康复与融入社会,更加发挥市场作用和动员社会力量,其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具有开创性和实用性。德国许多法律中都把残疾人作为特殊的法律事实加以规定,其对残疾人实施了特惠的福利津贴、严格的就业保护和完善的社会服务,注重把国家干预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生活保障与就业促进相结合。日本自战后开始,己系统建立了涉及就业、教育、康复、福利、残疾恤金等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并且深刻结合本国传统文化,坚持立法与体制保障并重、扶助与促进就业兼顾、政府与社会各界合力,以多层次的立法、多机构的履职、多项目的实施,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权利诉求。我国港台地区既融合了当今国际社会的现代理念和先进制度,又继承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道德伦理规范,法律制度比较健全、保障项目比较齐全、社会服务比较周全。概言之,域外经验的主要优点是在更新理念中推进法制建设、在全面保障中满足特殊需求、在消极保障中力促积极保障、在政府主导中动员各方力量。当然,因保障支出递增带来巨大压力、实施效果比之目标差距较大、残疾人公民权缺乏有效支撑等缺陷和问题,同样需要引起关注和警惕。我国现代残疾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始创于建国初期,先后经历了初创和起步阶段、停顿和挫折阶段、恢复和重建阶段、改革和拓展阶段。当前,我国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生活以及环境等社会保障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在组织建设与人员配备、工作机构与服务设施、政府投入与社会支持、监督检查与法律援助等实施层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并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指导、以残疾人保障法为核心、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以地方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然而,残疾人贫困状况改善的速度和缓解的程度比较有限,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福利津贴等方面均大幅落后与社会平均水平,甚至还存在继续拉大的趋势,突出表现在特惠保障缺失、特供保障缺失、均衡保障缺失,以及体制不顺、机构不全、设施滞后、队伍匮乏等服务保障缺失。究其根源,主要是思想理念落后、法律保护缺失、市场调控乏力和制度体系欠缺。这种低水平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与广大残疾人的困难和需求相比极为不符,与我国人权事业的快速进步、和谐社会的加速构建相比极不相称。残疾人社会保障具有整个社会保障的普遍性,但更具有在普遍性基础上的特殊性。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应凸显人道主义思想、公平正义理论、人权保障理念和现代残疾人观。由此,作为残疾人观的派生物和具体化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模式应是残疾人社会保障劳动福利模式:立足于社会保障的总体制度框架,以满足基本生活为基础,以维护平等权利为重点,以优化参与环境为手段,建立涵盖残疾人保险、救助、福利三项基本内容和就业、教育、康复三项基本需求,以及社会保障法律、责任、服务三个保障体系的三维立体结构。残疾人社会保障在遵循社会保障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则的同时,更应强调其个性特征和内在要求,坚持特殊保障与适度保障相协调、需求导向与分类施保相匹配、消极保障与积极保障相统一、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等主要法律原则。基本的经验教训表明,残疾人社会保障能否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是否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法律制度。要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质的飞跃,就必须摆脱主要依靠政策推动的固有局限,代之以建立科学合理、功能完善的法体系。在重点研究残疾人社会保障立法、突出法律体系横向设计和平面组合的同时,应当涵纳国际国内两个视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级次,以构建周延合理、科学可行的法律制度。在其构成上,一般、专项、相关三项法律制度既相对界定又紧密配合:般法律制度包括残疾人保险、救助、福利等基本内容,通过提高标准明确体现对残疾人的普惠加特惠;专项法律制度涵盖就业、教育、康复、无障碍环境等基本需求,通过分类施救满足特别需要,从而突出体现对残疾人的优保加特保;相关法律制度涉及残疾人社会保障的责任、服务及法律救济等方面,特别是优先纳入慈善事业、社区保障、法律援助等制度,着力体现对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重视和支持。在立法模式上,世界各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大体上可归结为统一模式、分立模式和统分模式三种类型。基于与残疾人权利保障模式相匹配、与整个社会保障立法模式相统一以及尊重本国传统和正视现实矛盾的考虑,我国应选择“统分结合”模式或称“整合模式”,既要统合我国残疾人一般性社会保障制度,又要在差异性基础上统中有分地构建特殊性社会保障制度。在责任体系上,必须在法律制度构建中明确国家、政府、社会、残联、家庭、个人等主体的权责边界,形成支柱有力、梯度分明的社会保障责任体系,最终促成从道义责任向法定责任的根本性转变。申言之,只有真正实现扶残助残方式“从契约到身份”的转变,建立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才会深入人心,广大残疾人充分享有社会保障权利的理想才能如愿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10](2010)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任务分工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共中央、国务院已经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教育规划纲要》任务分工。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

二、教育部 民政部 中国残联关于表彰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区)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部 民政部 中国残联关于表彰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区)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及不足
        1.4.1 框架结构
        1.4.2 创新之处
        1.4.3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社会组织
        2.1.2 教育扶贫
        2.1.3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
    2.2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
        2.2.1 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有待开发
        2.2.2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优势凸显
        2.2.3 精准扶贫要求多元力量参与
    2.3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历史进程
        2.3.1 1978 年—1989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探索阶段
        2.3.2 1990 年—2000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展开阶段
        2.3.3 2001 年—2011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深化阶段
        2.3.4 2012 年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攻坚阶段
    2.4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总体成效
        2.4.1 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
        2.4.2 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
        2.4.3 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
        2.4.4 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
第3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3.1.1 发展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1.2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3.1.3 教育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3.2.1 发展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3.2.2 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3.2.3 发展教育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
    3.3 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
        3.3.1 人力资本理论
        3.3.2 文化贫困理论
        3.3.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3.4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
        3.4.1 有教无类——教育的普惠性
        3.4.2 治乱学说——教育的教化性
        3.4.3 经学致用——教育的实用性
        3.4.4 教养兼施——教育的公益性
第4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
    4.1 基础教育
        4.1.1 学前教育
        4.1.2 义务教育
        4.1.3 普通高中教育
        4.1.4 特殊儿童教育
        4.1.5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4.2 职业教育
        4.2.1 发展农村中高等职业教育
        4.2.2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4.2.3 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4.2.4 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4.3 普通高等教育
        4.3.1 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4.3.2 指导城市返乡青年创业
    4.4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4.4.1 学前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4.4.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4.4.3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4.4.4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4.4.5 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4.5 以资育人
        4.5.1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自立自强
        4.5.2 通过人文助困树立学生积极心态
        4.5.3 通过感恩教育培育学生责任意识
    4.6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4.6.1 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4.6.2 提高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
第5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
    5.1 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
        5.1.1 筹款工具模式
        5.1.2 项目运行模式
        5.1.3 组织资助模式
    5.2 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5.2.1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5.2.2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5.3 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5.3.1 社会企业模式
        5.3.2 公益创投模式
        5.3.3 影响力投资模式
第6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
    6.1 明确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
        6.1.1 扶贫资源的链接者
        6.1.2 扶贫服务的提供者
        6.1.3 扶贫能力的建设者
        6.1.4 扶贫行动的倡导者
        6.1.5 扶贫工作的合作者
    6.2 发扬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
        6.2.1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
        6.2.2 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
        6.2.3 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6.2.4 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
    6.3 抓住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机遇
        6.3.1 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
        6.3.2 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
        6.3.3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
        6.3.4 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
    6.4 正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挑战
        6.4.1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缺失
        6.4.2 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
        6.4.3 社会组织普遍资源短缺
        6.4.4 社会组织内部能力不足
    6.5 优化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
        6.5.1 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体系
        6.5.2 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
        6.5.3 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
        6.5.4 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2)基于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聋生工艺美术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聋生工艺美术教育研究情况综述
        二、具身认知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综述
    第三节 关键词阐释
        一、聋生
        二、工艺美术
        三、具身认知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路径
        三、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具身认知理论:认知科学研究中的身体转向
    第一节 第一代认知科学中的离身认知
        一、离身认知的理论缘起
        二、离身认知的主要流派
        三、离身认知所面临的困境
    第二节 以“具身性”为主导的第二代认知科学
        一、具身认知的思想起源
        二、具身认知的理论主张
        三、具身认知的实践路向
第三章 具身认知理论视野下的聋生工艺美术教育
    第一节 聋生工艺美术教育的场域——身体
        一、承载教育对象和内容的身体
        二、工艺美术教育中聋生身体的特殊性
    第二节 聋生工艺美术教育的媒介——情境
        一、“人”:心智的体验性
        二、“技”:认知的无意识性
        三、“境”:知识建构的情境化
        四、“物”:身体经验的外在体现
    第三节 聋生工艺美术教育的实现——生成
        一、技艺的生成肇始于身体体验
        二、技艺生成过程中身体经验的内化
        三、身体记忆的养成与技艺的实现
第四章 具身认知理论在聋生工艺美术教育研究中的意义
    第一节 建构聋生工艺美术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
        一、传统认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局限及其症结
        二、聋生工艺美术教育引入具身认知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节 构建以身体为核心的聋生工艺美术教学模式
        一、营造具身性学习环境
        二、建构身体知识系统
        三、开展身体体验式教学
    第三节 促进聋生工艺美术教学过程中身与心的和谐统一
        一、基于身体的“物我交流”与情感实现
        二、培育“完整的人”
结语身体在场:聋生工艺美术教育中的情境创设与技艺生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院长、创始人秦东采访实录
    附录2: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聋生的部分优秀作品
    附录3:中国聋生工艺美术教育大事记(1887 年—2018 年)
    附录4:聋生工艺美术教育发展基本状况调查问卷
图表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约束下的变通:县域政府教育治理 ——以中部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秉承社会学的基本视角
    二、关注教育领域的实践形态
    三、直面教育领域外面的中国社会图景
    四、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治理的研究
    二、关于教育治理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三、分析框架 第一章 中县的社会与教育
第一节 中县的基本情况:资源匮乏与发展滞后
第二节 传统教育的遗产:科举导向的儒学教育
    一、州学
    二、书院
    三、义学、族学、私塾
第三节 新学教育的发展:频繁改革与艰难普及
    一、清末新学
    二、民国教育
第四节 解放之后的轨迹:扩张与整顿反复循环 第二章 中县教育治理体制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传统时期:简约型治理
第二节 新学时期:过渡型治理
第三节 解放之后:精细型治理
    一、1949—1985年精细型治理体制的创建与演变
    二、1985年之后的精细型治理体制的改革与秩序 第三章 中县教育的日常治理——以教育局年度工作任务为例
第一节 教育局的职责和结构:科层再组织与领导优先分工
第二节 年度任务的确定机制:承上启下的本职与服务中心
第三节 工作安排和推进节奏:周期性按部就班与上级推动
第四节 年终总结和绩效考核:上级认可和完成任务的导向
    一、教育局对下级的检查和考核:寻找亮点和考核从宽
    二、上级对教育局的检查和考核:工作落实与排名占位
第五节 反思:常规治理内部的逻辑矛盾 第四章 中县教育的改革治理——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执行为例
第一节 政策传达:地方政府层层加码跟进颁布文件
    一、文件特征:中央先行推动与地方缓慢跟进
    二、政策设计:成本下放到县和任务分散到多部门
第二节 政策理解与执行:教育“填谷”和有限增量
    一、政策执行的机制:轻车熟路的规定动作
    二、政策执行的内容:工程化思维下的政策实施
    三、政策执行的效果:内部文本中的秘密
第三节 政策效果评估过程:结果已定下的前台表演
    一、迎检准备:高压力下的动员和布景
    二、迎检过程:高标准的接待和紧凑的行程
    三、反馈意见:肯定增量与鼓励继续努力
    四、整改方案:借机讲真话和提要求
第四节 政策执行与评估结果的反思:执行难与评估易
    一、政策设计的问题:政府同心是梦想
    二、政策评估的逻辑:大势下的增量评估
    三、公众的实际感受:大局已定吐真言 第五章 中县教育治理的变迁与秩序
第一节 前文各章主要观点总结
第二节 教育治理的约束性因素和教育治理中恒久的变通现象
    一、自然资源禀赋和地理条件差导致经济水平发展落后
    二、集中型政治经济体制中的不利地位
    三、有限财政能力与多样化社会发展任务的矛盾
    四、历届政府都采取降低成本的教育发展策略
    五、教育培养所有人的理想与社会选拔少数人的现实之间的永恒矛盾
    六、锁定的教育改革路径和有限的改革效果
    七、新教育秩序下的适应性生存策略及其消极后果
第三节 教育治理理论的反思与教育治理关系的两个命题
    一、对教育治理理论的反思
    二、教育治理关系的两个基本命题 结语
一、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二、研究反思 附录
附录一 中县教育局主要职责
附录二 中县人民政府部门目标责任制实施管理办法
附录三 中县普通中小学工作考评方案
附录四 中央省市县层面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的法律和政策文件 参考文献
一、地方史料
二、文章或报刊
三、专着、教材或者文集
四、学位论文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4)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福利、社会福利和社会福利制度
        二、儿童和儿童社会福利
        三、三种形态的儿童社会福利制度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制度分析理论
        二、福利测量与提供理论
        三、公平理论
        四、需要理论
第四章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现状评估
    第一节 取得成就
        一、覆盖范围逐步从孤儿扩大到困境儿童和困境家庭儿童
        二、福利内容逐步从单一服务发展到服务与津贴综合提供
        三、福利水平逐步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并实现自然增长
        四、法律法规逐步增多并建立起儿童社会福利专门的法律
        五、管理机构不断健全并逐步完善儿童社会福利管理机制
    第二节 存在问题
        一、儿童社会福利尚未实现全面覆盖
        二、福利内容中需增加津贴和服务项目
        三、儿童社会福利财政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四、综合性的《儿童福利法》亟需制定
        五、儿童社会福利管理职能亟需整合
        六、儿童社会福利绩效评价有待完善
    第三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发展较长时间处于不发达水平
        二、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相对不合理
        三、儿童社会福利政策相对滞后
        四、对儿童社会福利认识相对不足
        五、结论及其启示
第五章 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第一节 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国际比较
        一、儿童社会福利内容体系比较
        二、儿童社会福利资金投入比较
        三、儿童社会福利管理运行比较
        四、儿童社会福利法律制度比较
    第二节 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国际经验借鉴
        一、国际经验
        二、对我国的启示
第六章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机理分析
    第一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二、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
        三、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
        四、有利于满足儿童需要
    第二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可行性分析
        一、具备的经济基础
        二、具备的政治基础
        三、具备的思想基础
    第三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理念与思路分析
        一、建设理念
        二、建设思路
    第四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
        二、逐步扩大,循序渐进原则
        三、适应经济,适度普惠原则
        四、统筹兼顾,逐步统一原则
    第五节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路径分析
        一、我国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预测
        三、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三阶段”路径选择
第七章 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探索
    第一节 儿童社会福利覆盖范围扩大探索
        一、儿童分类划分及其理论依据
        二、覆盖范围扩大的三阶段探索
    第二节 基于SSM的儿童社会福利内容体系构建探索
        一、SSM及其在儿童社会福利中运用的可行性
        二、感知和表述儿童社会福利问题情境
        三、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目标活动模型构建
        四、目标活动模型与现实世界比较
        五、SSM方法下儿童社会福利内容体系三阶段构建
    第三节 儿童社会福利财政资金保障探索
        一、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下满足需要的支出分析
        二、微观视角下满足儿童个体需要福利标准的确定
        三、宏观视角下儿童社会福利财政支出规模三阶段测算
        四、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财政支出可能性分析
        五、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财政支出保障机制
    第四节 儿童社会福利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探索
        一、尽快出台《儿童福利法》或《儿童福利条例》
        二、尽早构建完善的儿童社会福利法律法规体系
        三、尽力保障儿童社会福利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第五节 儿童社会福利管理运行建设探索
        一、整合行政管理职能
        二、健全行政管理机构
        三、完善行政管理规章
        四、创新行政管理方式
        五、推进社会化管理
    第六节 基于AHP方法的儿童社会福利绩效评价建设探索
        一、AHP方法及其在儿童社会福利领域运用的可行性
        二、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三、基于AHP方法的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四、基于AHP方法的儿童社会福利绩效评价过程管理
        五、促进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绩效评价的建议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二节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各类儿童福利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儿童福利需求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三:访谈提纲
附录四:专家咨询表
附录五:专家打分表

(5)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说明
        (一)军人社会保障
        (二)残疾
        (三)残疾军人社会保障
    三、研究综述
        (一)特殊教育
        (二)社会保障
        (三)残疾人事业
        (四)残疾人的贡献与影响
        (五)职业群体
    四、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的起点和参照
    第一节 历史起点:帝制时代的保障措施
        一、明清以前:代有诏令 标准同一
        二、明清时期:官兵有别 赏依伤定
        三、晚清时期:多规并行 新旧共存
    第二节 历史参照:残疾人的积极救助
        一、传统遗产
        二、晚清变化
    第三节 时代参照:欧美国家的保障措施
        一、物质补偿
        二、康复就业
        三、权利保障
    小结
第二章 残疾军人的优抚
    第一节 抚恤:经济补偿
        一、管理机关
        二、待遇标准
        三、实际推行
    第二节 优待:精神慰藉
        一、优待方式
        二、实际效果
    小结
第三章 残疾军人的安置:政府举措
    第一节 收容教养
        一、机构沿革
        二、收容转院
        三、教养管束
    第二节 就业安置
        一、制度建构
        二、实施情况
    第三节 成绩与问题
        一、主要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
    小结
第四章 残疾军人的安置:社会支持
    第一节 社会舆论的关注
        一、关于安置意义的阐发
        二、关于安置途径的探讨
    第二节 社会团体的协助
        一、推动职业重建
        二、建立安置社区
        三、组建互助团体
    小结
第五章 革命根据地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 分工明确形成体系
        一、机构设置
        二、内容构成
        三、实际运作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 优抚安置保障生活
        一、抚恤
        二、优待
        三、安置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量才使用 继续革命
        一、提高觉悟 培养能力
        二、分配工作 量才使用
        三、生产节约 支援前线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6)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内容
    六、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融合教育理论:国际教育发展的新理念
        (一) 融合教育理论的阐释
        (二) 融合教育与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
    二、教育公平理论: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
        (一) 教育公平理论涵义
        (二) 教育公平与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
    三、社会支持理论:高等融合教育的支撑
        (一) 社会支持理论内涵
        (二) 社会支持与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
第三章 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的教育支持与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发展
        (一) 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发展阶段划分
        (二) 教育支持与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二、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 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发展
        (二) 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特点与趋势
第四章 关于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问题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采用的方法及样本情况
        (一) 调查采用的方法
        (二) 样本基本情况
    二、残障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结构描述
        (一) 残障大学生情绪支持网结构
        (二) 残障大学生矛盾化解支持网结构
        (三) 残障大学生经济支持网结构
        (四) 残障大学生实物支持网结构
        (五) 残障大学生求学就业信息支持网结构
        (六) 残障大学生实践活动信息支持网结构
        (七) 残障大学生外出活动支持网结构
        (八) 残障大学生日常交往支持网结构
    三、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现状描述与分析
        (一) 政府层面的支持
        (二) 学校层面的多样化支持
        (三) 家庭的情感与经济支持
        (四) 非政府组织等支持
        (五) 社区的实际支持
    四、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
        (一) 政府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力度仍显不足
        (二) 高校管理的规范性不够,支持系统不健全
        (三) 家庭关心和支持程度明显降低
        (四) 残联系统的关注和支持力度较弱
        (五) 社区支持与服务并不到位
        (六) 现行支持体系缺乏稳固合作机制
第五章 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建构与完善策略
    一、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建构与应用
        (一) 支持体系的建构模式
        (二) 支持体系模式的应用
    二、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建设策略
        (一) 政府层面的支持体系建设策略
        (二) 学校层面的支持体系建设策略
        (三) 家庭层面的支持体系建设策略
        (四) 非政府组织层面的支持体系建设策略
        (五) 社区层面的支持体系建设策略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7)城市残疾人社区服务多元主体建设探讨 ——社会互构论视角下Z社区为例的社会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中国社区研究的兴起
        二、社区服务发展历程
        三、中国残疾人社区服务现况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文献回顾
        一、研究思路
        二、文献回顾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一、研究方法
        二、理论视角
    第五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残疾人
        二、社区服务
        三、多元服务主体
第二章 社区服务体系
    第一节 社区服务体系的结构
        一、社区服务的主体系统
        二、社区服务的内容系统
        三、社区服务的信息系统
        四、社区服务的管理系统
    第二节 社区服务运行机制
        一、社区服务资金投入机制
        二、社区服务的队伍建设机制
    第三节 社区服务所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三、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四、坚持全面服务的原则
        五、坚持开拓创新的原则
        六、坚持规范管理的原则
第三章 社区服务主体的政府组织
    第一节 政府职能理论
        一、政府职能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政府职能理论的三大派系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政府职能理论
    第二节 政府社区服务职能
        一、政府在社区服务中的地位、作用
        二、政府社区服务职能错位
        三、政府社区服务职能的归位
    第三节 街道办事处与社区残疾人服务
        一、街道办事处的性质、地位
        二、街道办事处的残疾人社区服务职能
        三、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的困境与出路
    第四节 民政部门与社区残疾人服务
        一、民政部在建国后的发展历程
        二、民政部门在残疾人社区服务中主管部门地位
        三、民政部门残疾人社区服务的职能
        四、民政部门的社区服务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和对策
    第五节 残联与社区残疾人服务
        一、残疾人联合会发展历程
        二、残联的“娘家人”地位
        三、残联的职责
        四、残联在社区服务过程中的困境和出路
第四章 社区服务主体的市场组织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提出
        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流派
    第二节 市场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
        一、市场组织和社区服务之间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
        二、残疾人社区服务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新途径
    第三节 企业参与社区服务所遭遇的困境及对策
        一、企业参与社区服务的困境
        二、企业参与社区服务的应对之策
第五章 社区服务主体的社会组织
    第一节 社会组织的含义、分类和特征
        一、社会组织的含义、分类
        二、社会组织的特征
    第二节 发展社会组织理论依据
        一、市场失灵理论
        二、政府失灵理论
    第三节 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
        一、为居民提供社区服务
        二、反映居民需求、宣传政府政策的中介
        三、弥补社区服务的资金困境
        四、引导居民广泛参与、提高社会的参与程度
    第四节 社会组织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之道
        一、社会组织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出路
第六章 社区服务主体的居民委员会
    第一节 居民委员会的发展历程、性质
        一、新中国居委会发展历程
        二、居委会的性质、特点
    第二节 居委会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
        一、社区服务的提供者和实施者
        二、社区服务的组织者和倡导者
        三、社区服务的协调者和监督者
    第三节 居民委员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出路
        一、居民委员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社区居委会的出路
第七章 调查对象的残疾人社区生活状况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总体状况
    第二节 残疾人生活的基本状况
        一、家庭收入
        二、劳动就业
        三、社会保障
        四、教育康复
        五、生活照顾
    第三节 残疾人与社区服务主体
        一、残疾人社区服务与政府部门
        二、残疾人社区服务与经济部门
        三、残疾人社区服务与社会组织
第八章 社区服务社会化发展道路
    第一节 社区服务社会化的含义和理想模式
        一、社区服务社会化的含义
        二、社会服务社会化的理想模式
    第二节 社区服务社会化的具体内容
        一、服务对象多元化
        二、服务内容多样化
        三、服务主体社会化
        四、服务资金社会化
        五、社区服务专业化
    第三节 社区服务社会化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社区社会化服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二、社区服务社会化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已有研究成果分析
    三、概念界定
    四、徐白仑先生生平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金钥匙视障教育研究中心的交接仪式
    一、交接的前夕准备
    二、金钥匙中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
第二章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的试点实验
        一、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试点实验的历史背景
        二、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试点实验的实施
        三、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试点实验的特色
    第二节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大面积实验
        一、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大面积实验的历史背景
        二、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大面积实验的实施
        三、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大面积实验的特色
第三章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面临的时代问题
    第一节 改革视障教育,提升视障儿童的入学率
        一、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必要性的凸现
        二、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可行性与存在难题
        三、试点经验的推广与波折
    第二节 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质量保障与可持续发展
        一、视障儿童随班就读的质量保障
        二、特殊教育体系的完善
        三、提升社会各界对特殊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利的思想认识
第四章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运作的组织系统
    第一节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运作的外部组织群落
        一、外部组织群落的构成及关系剖析
        二、外部组织群落的功能分析
    第二节 金钥匙中心的组织建设与运作
        一、金钥匙中心的组织建设
        二、运作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项目的四大任务
        三、金钥匙中心的组织特色
    第三节 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影响因素
        一、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系统的层次划分
        二、影响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运作的中观因素分析
        三、金钥匙中心在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中的作用
        四、金钥匙中心推进区域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发展的意义
结语
    一、随班就读的思想认识
    二、随班就读的政策调适
    三、随班就读的推进策略
附录
    附录1 徐白仑先生的主要经历
    附录2 徐白仑先生所获荣誉
    附录3 1985-2010年金钥匙中心工作简要回顾
    附录4 崔永元《不过如此》节选
    附录5 襄垣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盲童教育的决定
    附录6 关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视障儿童教育“金锡匙工程”的通知
    附录7 黑龙江金钥匙工程齐齐哈尔示范县项目合作协议书
    附录8 希望是心灵的眼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五、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中国传统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思想及法律制度
    第一节 传统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主要思想
        一、仁德兼爱
        二、民本仁政
        三、因果慈悲
        四、宗族救助
    第二节 传统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法律政策
        一、国家收养
        二、减免赋役
        三、实物救助
        四、量能授事
    第三节 传统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制度保证
        一、设立机构官职
        二、筹措物资经费
        三、助推民间互助
    第四节 评析与借鉴
        一、积极与肯定方面
        二、缺陷与否定方面
第二章 域外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国际组织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一、就业保障
        二、生活保障
        三、康复保障
        四、教育保障
        五、环境保障
    第二节 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一、强调就业与劳动自助
        二、突出教育与转换服务
        三、注重康复与融入社会
    第三节 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一、特惠的福利津贴
        二、严格的就业保护
        三、完善的社会服务
    第四节 日本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一、立法与体制保障并重
        二、扶助与促进就业兼顾
        三、政府与社会各界合力
    第五节 我国港台地区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一、法律制度比较健全
        二、保障项目比较齐全
        三、社会服务比较周全
    第六节 评析与借鉴
        一、有效经验与启示方面
        二、突出问题与警示方面
第三章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发展阶段与现状
        一、保障事业的发展阶段
        二、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三、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四、现行保障的制度安排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一、特惠保障缺失
        二、特供保障缺失
        三、均衡保障缺失
        四、服务保障缺失
    第三节 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问题与差距的原因
        一、思想理念落后
        二、法律保护缺失
        三、市场调控乏力
        四、制度体系欠缺
第四章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法理分析
    第一节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人道主义思想
        二、公平正义理论
        三、人权保障理念
        四、现代残疾人观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保障基本理论模式选择
        一、基本理论模式的回顾与演变①
        二、基本理论模式的比较与评析
        三、基本理论模式的选择与设想
    第三节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则
        一、特惠保障与适度保障相协调
        二、需求导向与分类施保相匹配
        三、消极保障与积极保障相统一
        四、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第五章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
    第一节 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总体设想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二、残疾人社会保障立法模式
        三、残疾人社会保障责任体系
    第二节 残疾人社会保障一般法律制度
        一、残疾人社会保险
        二、残疾人社会救助
        三、残疾人社会福利
    第三节 残疾人社会保障专项法律制度
        一、残疾人康复
        二、残疾人教育
        三、残疾人就业
        四、无障碍环境
    第四节 残疾人社会保障相关法律制度
        一、慈善事业
        二、社区保障
        三、法律援助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四、教育部 民政部 中国残联关于表彰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区)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D]. 王冬雪. 吉林大学, 2020(08)
  • [2]基于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聋生工艺美术教育研究[D]. 巴晓. 山东艺术学院, 2019(02)
  • [3]约束下的变通:县域政府教育治理 ——以中部某县为例[D]. 陈德胜.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4]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研究[D]. 戴建兵.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3)
  • [5]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D]. 王安. 苏州大学, 2015(07)
  • [6]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研究[D]. 马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7]城市残疾人社区服务多元主体建设探讨 ——社会互构论视角下Z社区为例的社会学研究[D]. 杨玉宏.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8]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D]. 吕雯慧.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9]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 余向东. 安徽大学, 2011(03)
  •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任务分工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0(19)

标签:;  ;  ;  ;  ;  

教育部、中国残联民政部关于表彰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区)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