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全耳道式助听器临床验配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徐亚雄[1](2020)在《Chirp声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在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听力损失评估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泌性中耳炎是导致儿童听力损失的常见疾病,其主要听力损失在低频区。听性脑干反应是儿童客观听力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刺激声为click声,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反映的是2000-4000Hz中高频的听力,因此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刺激声-Chirp声逐渐应用于临床听力学检查。Chirp刺激声信号特征是低频声音早发出,高频声音晚发出,克服了由于耳蜗的特殊解剖结构而造成的行波延迟,能使更多的神经纤维同步放电,波形振幅明显增加,阈值的判断更加方便,检测时间更短。目前该方法应用于儿童听力异常者的听力评估研究仍然较少。由于此前研究提示Chirp-ABR在评估低频听力损失有优势,因此,本研究中,我们拟通过与click-ABR检测法进行比较来探讨Chirp-ABR方法在分泌性中耳炎所导致儿童听力损失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在符合国家声学标准的隔音屏蔽室内进行。选取东莞市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中心通过耳内镜及声导抗检查确诊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在镇静状态下使用丹麦国际听力Eclipse EP25诱发电位仪分别进行Chirp-ABR和click-ABR检测。记录不同听力损失程度、不同听力损失类型的患儿Chirp-ABR和click-ABR检测的波Ⅰ、Ⅲ、Ⅴ的潜伏期及波V的阈值、振幅,记录Ⅰ-Ⅲ、Ⅲ-Ⅴ波间期,对结果进行自身配对t检验分析,比较Chirp-ABR和click-ABR各波潜伏期、波间期和反应阈。[结果]在80dBnHL刺激声强度时,42例(55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Chirp-ABR 波 Ⅰ、Ⅲ、Ⅴ潜伏期均较 click-ABR 延长(P<0.05);Chirp-ABRⅠ-Ⅲ、Ⅲ-Ⅴ波间期较click-ABR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rp-ABR波V反应阈值低于和click-ABR,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反应阈值刺激声强度时,Chirp-ABR波V潜伏期较click-ABR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irp-ABR波形分化良好,波V振幅高,便于辨认及判断阈值;本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80dB nHL刺激声强度时,与click-ABR比较,Chirp-ABR波Ⅰ、Ⅲ、Ⅴ潜伏期延长,反应阈强度时波Ⅴ潜伏期延长;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分泌性中耳炎患儿Chirp-ABR和click-ABR波Ⅴ反应阈值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Chirp-ABR可应用于轻度、中度传导性听力损失分泌性中耳炎儿童的客观听阈评估,值得临床推广。
胡昳[2](2019)在《针对听障儿童的关怀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文社会的进步,当今时代,弱势群体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儿童本是祖国发展的新鲜血液,而听障儿童作为儿童中的弱势群体,在生活中会遇到比普通儿童更多的困难,更应该受到社会和人们的关怀。在设计界,虽然听障儿童逐步受到了一些设计师的关注,但是总体的设计形势也同样严峻,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性的设计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关怀性设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同时也是构建和谐、平等社会的充满着人情味的设计思想,它是为所有人服务的。在针对听障儿童的关怀性设计中,应该多方位进行考虑,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虽然弱势群体的产品已经从概念化转向了实际商业化,但是本文在对听障儿童的人群特点和产品市场调研后发现,市场上的产品只能辅助他们的听力问题,却不能满足他们的其他需求,该课题旨在将关怀性设计更好地融入到产品设计中,以此提高听障儿童人群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以听障儿童为研究对象,工业产品为载体,将关怀性设计理念作为理论指导,重点阐述基于听障儿童这个特殊人群的关怀性设计研究。通过对我国听障儿童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现有听障儿童产品的分析,提出听障儿童产品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及其重要性。从听障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到他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和行为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真正适用于听障儿童身心需求的关怀性产品设计原则,充实针对该群体的设计方面研究内容。本课题不仅是针对听障儿童的产品设计研究,也希望通过研究的内容让社会上更多人士深入了解并关注这个特殊群体,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爱心和帮助。
田岚,陈红,田泽南[3](2018)在《助听新技术——原声处理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析了助听器配戴者因无法忍受听自己说话的声音进而导致不愿意配戴助听器的原因(即助听器的放大作用和堵耳效应),并归纳了其解决方案及特点。原声处理(own voice precess,OVP)通过将自己说话的声音和他人说话的声音进行区别处理,克服了传统解决方案的弊端,并具有效性和优越性,且已被临床证实。
冯超[4](2016)在《数字助听器的自适应验配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听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沟通交流的一大重要途径,听力的损失将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然而,听力损失人群的比重却在不断上升。在现有医疗水平条件下,为矫正听损患者的听力状况,助听器的使用已经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传统的助听器验配过程相对繁琐,并且高度依赖听力专家的验配水平。近年来,助听器的自适应验配逐渐被大家提起。助听器的自适应验配是指由患者通过与相关软件的交互操作实现患者自行验配,中间无需听力专家的干预,打破了传统验配的束缚。本文重点研究交互式遗传算法以及高斯过程回归方法在数字助听器自适应验配中的应用,在总结了前人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完整的算法实现流程,初步实现了数字助听器的自适应验配,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介绍了人耳听觉系统、听力损失产生的原因、听力测试及治疗方法,分析了传统验配过程和自适应验配过程两种验配方式。(2)研究了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的自适应验配技术。对各遗传算子所要进行的操作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包括染色体编码、选择操作、交叉操作以及针对听损类型的变异操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优化辅助模块,利用知识库中的现有数据辅助提升算法搜索效率。(3)研究了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自适应验配技术。本文将人的听觉感知由不能直接测量的内部响应函数来表示,并将该过程用高斯过程来建模。在研究了高斯过程回归相关理论基础之上,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推导,给出了用于预测验配者对当前参数喜好程度的公式。在此基础之上,引入了基于期望提高值(EI)的序贯设计,以找到当前“最有意义”的验配参数提供给验配者进行标记,从而形成一个交互式的循环验配流程。(4)针对本文提出的两种自适应验配方法,设计了相应的人机交互模块,包括纯音测试以及语音测试两个部分。为配合以上算法的研究,设计了16通道6阶IIR滤波器组,实验测试证明了该滤波器组性能良好,可以作为自适应验配中的语音信号处理模块。最后的语音识别率以及语音质量的测试再次证明了上述两种验配方法的良好性能。
付婧[5](2015)在《北京市16-59岁听力残疾人对所使用助听器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是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承担的重点康复服务,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期间,通过经费扶持、政策保障、机构健全、人才培训等措施,北京市辅助器具服务范围、能力和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仍然有很多残疾人对辅助器具需求意识不强,残疾人放弃使用辅助器具比比皆是。研究者发现相关机构提供辅助器具服务过程中,较少关注残疾人对辅助器具所持有的态度,辅助器具对残疾人心理产生的影响。助听器作为听障者最常用的辅助器具之一,劳动年龄段内的听障者对使用助听器的态度,直接影响他们在实现人际互动、社会参与的状况。目的:本研究结合态度结构的理论,描述16-59岁听障者对使用助听器的态度现状,分析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残疾等级、首次选配年龄、使用指导、政策关注度、行政区域等因素对听障者使用助听器态度的影响,提出改善听障者对助听器态度的建议,促进残疾人建立正确、科学、积极的辅助器具观。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开展现况调查。运用分层抽样方法,按照听力残疾人在全市16个区县分布特点,通过北京市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随机抽取年龄16-59岁,使用助听器的听力残疾人330名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10份。采用自行编制《听障者对使用助听器的态度调查问卷》。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并校对,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描述,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居住地听障者对助听器态度认知和意向具有显着性差异(认知P<0.001;意向P=0.018)。城区听障者对助听器的认知水平显着高于近郊区,并显着高于远郊区;城区听障者对助听器的意向水平显着高于远郊区。2.不同年龄段听障者对助听器态度具有显着性差异(认知、情感、意向P<0.001)。认知和意向得分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处于26-35岁的听障者情感得分最高,36岁以上随年龄增长而下降。3.不同婚姻状况听障者对助听器的认知和意向得分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情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文化水平听障者对使用助听器的态度不同,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认知P<0.001;情感P=0.003;意向P<0.001)。认知和意向得分随文化水平呈升高趋势,高中文化的听障者情感得分最高,其次是大学以上文化程度。5.不同首次使用年龄听障者对使用助听器态度具有显着性差异(认知、情感、意向P<0.001)。越早选配助听器,对助听器认知、意向得分越高,12岁之前验配助听器,情感得分较高于其他验配年龄段。6.接受使用指导与否对听障者使用助听器态度得分具有显着性差异(认知P<0.001;情感P=0.018;意向P<0.001)。接受过指导的听障者其态度得分显着高于没有接受过的。7.不同助听器常识掌握程度对使用助听器态度得分具有显着性差异(认知、意向P<0.001;情感P=0.001)。掌握程度越高,对助听器态度得分越高。8.不同保障政策关注度对听障者使用助听器态度不同,且有统计学意义(认知、情感、意向P<0.001)。关注程度越高,对助听器态度得分越高。9.不同性别、不同残疾等级听障者对助听器态度差异不显着(P>0.05)。10.不同年龄段听障者在选配助听器优先考虑因素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16-25岁的听障者优先考虑功能和外观;26-35岁的听障者优先考虑功能和服务;36-45岁的听障者优先考虑价位和服务;46-55岁的听障者优先考虑价位和外观;56-59岁的听障者优先考虑价位。11.听障者接受助听器使用指导主要途径是残联、厂家。结论:1.听障者对使用助听器态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居住地、实际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首次使用的年龄、使用指导情况、保障政策关注度。2.不同年龄听障者在选配助听器时,表现出不同倾向性。青年期的听障者选购更加在意功能、服务;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36岁以上听障者,价位成为他们更加在意的因素。3.残联和厂家是听障者接受助听器使用指导的最主要途径。
陈瑶[6](2015)在《面向智能助听系统的语音处理研究》文中认为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目前全世界共拥有3.6亿听力受损者,由于用耳不规范现象的普遍存在,这个听力受损者人数仍在增长,在10年内会突破9亿。然而由于传统助听设备价格昂贵并且不能满足所有用户需求于一体,因此,利用价格适宜的嵌入式平台开发一种集成多种声音处理功能并且有良好用户体验的智能助听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我们从改变人类听力方式的角度出发,结合语音建模、识别和分离等技术,设计一种同时适用于正常人的智能听力系统,将听觉从被动转为主动,实现让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听到自己想听的声音,屏蔽一切自己不想听的声音,这一思想将对未来智能体系提供一个新思路。本论文以智能助听系统为研究背景,以现有的语识别、声源定位以及混合声音分离等语音处理技术为基础,针对复杂语音环境下智能获取目标语音信息问题,在现有的处理技术分析基础上,主要开展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复杂语音环境下智能获取目标语音信息问题,为了实现复杂语音环境下根据用户需求智能分离获取用户指定的目标语音信息的目标,设计了由语音建模模块、混合语音环境下多语音源定位模块、混合语音分离与识别提取模块组合成的目标系统框架。(2)针对目标系统框架中的语音建模问题,重点开展了具有鲁棒性的说话人建模方法的研究,通过在语音预处理部分采用了改进的语音端点检测,进而改进了在低信噪比语音环境下说话人模型的可靠性。(3)针对复杂环境下目标语音源的提取问题,以盲信号分离理论和语音识别理论为基础,开展了将复杂环境下混合语音源分离后根据识别结果提取目标声源的研究。通过研究基于声音强度矢量分布对声音信号进行分离,然后将分离后的信号与目标声音的高斯混合模型进行识别,最终提取匹配的目标声音。(4)针对复杂环境下多语音源的确定问题,以基于矩阵特征空间分解的MUSIC(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多信号分类)算法为基础,开展了多运动语音源的定位与预测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和粒子滤波的声源方向实时预测跟踪,实验验证了这两种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对比分析了这两种声源方向预测的结果,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5)针对系统硬件平台实现问题,本文选取在TMS320DM642硬件平台上实现整个智能听力系统,完成了以上算法从PC平台向嵌入式DSP平台的移植,进一步验证智能听力系统的可行性,也为未来系统的产品化奠定基础。本论文的工作,为发展可穿戴设备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改变听觉模式的角度出发,为改变人们的听觉方式以及进一步的生活习惯提供的新的视角和理论技术基础,也为发展语音处理技术提供的新的知识基础。
夏岱岱[7](2015)在《数字助听器的响度补偿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听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交流沟通的最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及老龄化的加剧,患有听力损失疾病的人数在持续的增加。在现有医疗水平条件下,通过选配助听器来改善听损患者的听力能力是最方便快捷,同时也是最常用的手段。数字助听器的各大关键算法中,响度补偿算法是最核心的技术,它依据患者的不同听损情况获得满足他们各自所需要的补偿值,实现对原信号的压缩放大,使得补偿后的语音信号声压级维持在患者的听觉动态范围内,从而让患者既能听到未佩戴数字助听器时所听不到的声音,同时又不会感觉到不舒适。本文重点研究了应用于数字助听器的语音信号响度补偿算法,在总结前人工作和已有算法的基础上,结合人耳的听觉特性,提出了一种更加符合患者实际需求的响度补偿算法,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数字助听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听觉的产生机制以及听力损失的产生原因,并对常用的听力测试方法以及听力治疗的相关策略进行了归纳总结。2.研究了数字助听器中的响度补偿技术基本原理,并对宽动态压缩、移频压缩以及多通道补偿这三种常见的响度补偿算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包括其各自的算法原理、算法流程以及具体的数学实现过程,并对比分析了三种算法各自的优缺点。3.提出了一种基于Gammatone滤波器的多通道滤波器组设计算法。通过研究人耳的听觉特性,从耳蜗基底膜的频率选择特性出发,引出用于模拟人耳耳蜗的Gammatone听觉滤波器,随后在对多通道滤波器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Gammatone滤波器的非等宽滤波器组的设计方法,将100Hz~8000Hz的常用频率段分成不同带宽大小的16个频段,以更好的满足人耳的听觉特性。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改进算法可以用作数字助听器中的多通道响度补偿滤波器组设计。4.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压级分段的多通道响度补偿算法。研究了声压级的测量方法,对于计算得到的声压级结果与实际测得的声压级值的不同进行了统计修正,获得了更加准确的计算结果。随后针对传统低、中、高三段补偿的不足,在对各种验配处方公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压级分段的多通道响度补偿算法,将0dB SPL~120dB SPL的声压级等分成八段,每段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进行不一样的补偿,以提高患者的言语辨识率以及舒适度。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改进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5.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开发平台的数字助听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声学环境复杂多变,为了验证前述所提出的多通道响度补偿算法的实时性和有效性,通过搭建嵌入式平台,选用本实验室所研制的YT360A悦听数字助听器专用芯片对语音进行实时处理,将算法实时化并移植到嵌入式系统中,形成一个数字助听器模型,并通过该模型观测和评估本文所设计的多通道响度补偿算法的性能。结果显示,该数字助听器系统在实时性方面完全满足正常数字助听器的要求,且能够较好的应用于实际的数字助听器产品中。
郭苏[8](2012)在《聋儿康复中心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的研究一方面集中于聋儿康复中心建筑设计的特点及要求,将聋儿康复中心建筑与幼儿园建筑及其它类型的建筑相对比,研究聋儿康复中心在建筑设计中从选址、建筑布局、建筑形式到功能房间构成及各功能房间设计要求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另一方面集中于聋儿康复中心在城市或城镇中的规划布点和规模控制的研究,提出聋儿康复中心进行规划建设时的规模控制方法、建筑面积指标的确定及各功能房间的面积比例分配的建议。最终提出聋儿康复中心从规划布局、确定规模到建筑设计、完成及使用的全过程的具体方法。聋儿康复中心的建设是一项融合了多种学科的系统工程。然而国内学者从建筑学角度出发对聋儿康复中心进行的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对于残疾儿童相关设施的研究也比较少。在全国上下进行大规模设计实践的背景下,从建筑学角度对聋儿康复中心机构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和紧迫的,有即时、直接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国内进行聋儿康复中心设施的建设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对于其它残疾类型的残疾儿童康复设施的建设来说也有借鉴意义。
许庆庆[9](2012)在《年龄、教育、佩戴时间对助听器效果评估影响的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针对同一时间段内选配助听器的群体,利用助听器每日生活使用满意度调查问卷(the Satisfaction with Amplification in Daily Life,SADL)、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the international outcome inventory for hearing aids.IOI-HA)对患者进行助听器佩戴效果及满意度的评估,分析年龄因素时间因素以及教育程度在助听器佩戴效果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到11月接受天津市残联发放的丹麦瑞声达心扉系列助听器的9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0人,女性40人,年龄从19岁到80岁,教育程度从小学到大学,均为双侧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将研究对象分为ABC3组,19~40岁作为A组,人数为30,41~60岁作为B组,人数为31,61到80岁作为C组,人数为29。使用日常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SADL)助听器效果国际性调查问卷(IOI-HA),采用面对面问答或者电话随访方式,分别于6周,6月,12月后进行助听器效果及满意度评估。再将研究对象按受教育程度分为DEF3组,其中D组20人,教育程度为小学到初中,E组42人,教育程度从中专到高中,F组28人,教育程度为大专到大学。依然使用以上问卷,以同样方法进行评估。结果:SADL问卷评分,积极作用、服务与花费以及个人形象A组得分均高于B.C两组,B组得分均高于C组(p<0.01);F组得分均高于D.E两组,E组得分均高于D组(p<0.01);负面作用A组得分均低于B.C两组,B组得分均低于C组(p<0.01);D组得分均高于E.F两组,E组得分均高于F组(p<0.01)。IOI-HA问卷评分,A组得分均高于B.C两组,B组得分均高于C组(p<0.01);F组得分均高于D.E两组,E组得分均高于D组(p<0.01)。结论:1.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对助听器佩戴的受益度及满意度是逐渐降低的;2.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患者对助听器佩戴的受益度及满意度是逐渐增加的;3.随着佩戴时间的增长,无论受教育程度及年龄因素是否改变,患者对助听器的佩戴的受益度及满意度都是逐渐增加的。
王辉[10](2012)在《数字助听器中汉语语音处理及语音增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和城市化,因衰老和噪声引起的听力障碍等问题已开始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高性能,经济适用的数字助听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一种数字助听器中基于广义旁瓣抵消器结构的汉语语音处理技术,改善广义旁瓣抵消器结构处理中存在的缺点。1、归纳语音尤其是汉语语音的特性以及听觉障碍机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数字助听器中所应用到的技术,包括压缩技术、声反馈消除、语音增强、声源定位和移频技术等,分析各类技术中所应用算法的优劣,探讨各项技术的发展趋势。2、对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算法研究现状、原理及常见的几种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算法进行了研究,考虑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在数字助听器中应用的优势,重点研究了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的原理并进行性能分析。3、针对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语音泄漏,提出一种汉语处理技术,补偿泄漏的语音。这种汉语处理技术利用汉语语音特有的基音频率信息,调整语音幅度谱包络,提高谱包络与基频曲线形状的相似度以提高语音的可懂度。针对泄漏的语音在高频清辅音段有较大损失的特点,在频域上对清辅音进行放大,在不改变共振峰结构的情况下,提高清辅音的能量,同时降低语音间隔段GSC算法泄漏的噪声能量,提高对语音的辨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汉语语音处理能够补偿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造成的语音泄漏。
二、完全耳道式助听器临床验配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完全耳道式助听器临床验配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Chirp声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在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听力损失评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背景 |
二、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听力学检查测试方法及测试标准 |
2.3 统计学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3.1 在80dBnHL刺激声强度时Chirp-ABR和click-ABR各波潜伏期比较(附表1,图1-图4) |
3.2 Chirp-ABR和click-ABR波间期比较:(附表2,图5-图6) |
3.3 在最小刺激声强度时Chirp-ABR和click-ABR波V潜伏期、反应阈均值比较(附表3,图7-图8) |
3.4 在80dBnHL刺激强度时及阈值强度时Chirp-ABR和click-ABR波V振幅比较(附表4) |
四、讨论 |
4.1 OME的诊断、治疗及听力学检查的必要性 |
4.2 ABR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 |
4.3 Chirp刺激声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
4.4 国内外学者对Chirp-ABR的研究方向、结论 |
4.5 Chirp刺激声在除ABR以外电测听领域的应用 |
4.6 本研究结果的详细分析及与既往研究结果的对比 |
五、结论 |
六、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2)针对听障儿童的关怀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人文关怀思想盛行 |
1.1.2 听障儿童受到关注 |
1.1.3 市场相关产品缺失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听障儿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关怀性设计理念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及思路框架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主要研究框架 |
1.4.3 主要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听障儿童人群特征分析 |
2.1 听障儿童的定义 |
2.2 听障儿童生理特征 |
2.2.1 听障儿童语言特点 |
2.2.2 听障儿童认知特点 |
2.2.3 听障儿童感知特点 |
2.2.4 听障儿童生理特点对应需求分析 |
2.3 听障儿童情感心理特征 |
2.3.1 听障儿童情感状态 |
2.3.2 听障儿童心理特点 |
2.3.3 听障儿童心理特点对应需求分析 |
2.4 听障儿童行为特点 |
2.4.1 听障儿童遵循普通儿童的一般行为 |
2.4.2 听障儿童区别于普通儿童的行为特点 |
2.4.3 听障儿童行为特点对应需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听障儿童人群调研及需求分析 |
3.1 听障儿童人群调研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问卷内容 |
3.1.3 问卷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
3.1.4 用户访谈 |
3.2 听障儿童的关怀性设计需求点分析 |
3.2.1 听障儿童的听力康复需求 |
3.2.2 听障儿童的语言康复需求 |
3.2.3 听障儿童的沟通社交需求 |
3.2.4 听障儿童的出行安全需求 |
3.2.5 听障儿童人群特征指导下的设计方向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听障儿童产品分类及其关怀性设计理念分析 |
4.1 产品中的关怀性设计理念 |
4.2 听障儿童相关产品现状分析 |
4.2.1 听力辅助类产品 |
4.2.2 语言康复类产品 |
4.2.3 沟通交流类产品 |
4.2.4 出行安全类产品 |
4.2.5 其他辅助类产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听障儿童关怀性产品的设计原则 |
5.1 听障儿童产品设计要素分析 |
5.1.1 功能要素的关怀性体现 |
5.1.2 结构和形态要素的关怀性体现 |
5.1.3 色彩要素的关怀性体现 |
5.1.4 材质要素的关怀性体现 |
5.1.5 听障儿童产品要素关怀性设计总结 |
5.2 针对听障儿童关怀性产品设计的原则 |
5.2.1 安全性设计原则 |
5.2.2 易用性设计原则 |
5.2.3 非特殊性设计原则 |
5.2.4 情感性设计原则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听障儿童关怀性产品设计实践 |
6.1 目标用户和场景确定 |
6.2 背景研究 |
6.3 产品设计要素 |
6.3.1 功能设计 |
6.3.2 形态和结构 |
6.3.3 材质和色彩 |
6.3.4 人机尺寸 |
6.4 作品展示及说明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助听新技术——原声处理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自声异常增强的原因剖析 |
1.1 堵耳效应 |
1.2 助听器的放大作用 |
2 自声异常增强的传统解决方案 |
2.1 降低助听器的低频增益或/和整体增益 |
2.2 开放耳验配 |
2.2.1 降低了助听器的高信噪比优势 |
2.2.2 解决不了助听器放大自声的问题 |
3 原声处理技术 |
3.1 OVP技术的实际应用 |
3.2 OVP技术的有效性验证 |
3.3 OVP技术的优越性 |
(4)数字助听器的自适应验配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助听器技术和验配的发展研究现状 |
1.3 数字助听器基本原理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助听器验配理论基础 |
2.1 人耳听觉系统 |
2.2 听力损失测试及治疗方法 |
2.2.1 听力损失 |
2.2.2 听力测试方法 |
2.2.3 听力损失治疗方法 |
2.3 传统助听器验配流程 |
2.4 助听器自适应验配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的自适应验配方法 |
3.1 交互式遗传算法原理及自适应验配一般流程 |
3.1.1 交互式遗传算法原理 |
3.1.2 自适应验配流程 |
3.2 遗传算子的设计 |
3.2.1 染色体编码及选择操作 |
3.2.2 交叉操作 |
3.2.3 变异操作 |
3.3 辅助优化模块 |
3.3.1 用户偏好匹配 |
3.3.2 种群进化程度评估 |
3.4 实验仿真与主观测听评估 |
3.4.1 实验设置 |
3.4.2 优化变异仿真实验 |
3.4.3 主观测听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自适应验配方法 |
4.1 高斯过程回归预测理论基础 |
4.1.1 高斯过程回归预测 |
4.1.2 高斯模型的训练 |
4.2 自适应验配的高斯过程模型 |
4.2.1 听觉心理响应函数的高斯建模 |
4.2.2 超参数的求解 |
4.2.3 预测输出 |
4.3 序贯设计及本章算法流程 |
4.3.1 基于期望增益的序贯设计 |
4.3.2 本章算法流程 |
4.4 主观测听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适应验配软件系统的设计及实验测试 |
5.1 自适应验配总体架构 |
5.2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
5.2.1 纯音测试 |
5.2.2 语音测试 |
5.3 语音信号处理模块 |
5.3.1 滤波器组的设计 |
5.3.2 测试与仿真 |
5.4 言语测听实验 |
5.4.1 可懂度测听实验 |
5.4.2 语音质量测听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北京市16-59岁听力残疾人对所使用助听器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听力残疾 |
1.1.1 听力残疾的定义及分类 |
1.1.2 听力残疾人(听障者)的定义及分类 |
1.1.3 全国及北京市听障者概况 |
1.2 助听器 |
1.2.1 助听器的定义、发展现状、分类 |
1.2.2 选配助听器的作用 |
1.2.3 北京市听障者助听器的使用现状 |
1.3 态度 |
1.3.1 态度的定义、结构 |
1.3.2 国内外学者对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3 信息沟通对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4 听障者对助听器态度的形成机制 |
1.3.5 国内外对听障者使用助听器态度的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抽样方法 |
2.2.2 研究工具 |
2.2.3 质量控制 |
2.2.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1.1 人口学特征 |
3.1.2 调查对象的残疾及助听器相关使用情况 |
3.2 不同听障群体对使用助听器态度的情况 |
3.2.1 不同行政区域听障者对使用助听器态度的情况 |
3.2.2 不同性别听障者对使用助听器态度的情况 |
3.2.3 不同年龄听障者对使用助听器态度的情况 |
3.2.4 不同婚姻状况听障者对使用助听器态度的情况 |
3.2.5 不同文化水平听障者对使用助听器态度的情况 |
3.2.6 不同残疾等级听障者对使用助听器态度的情况 |
3.2.7 不同选配年龄的听障者对使用助听器态度的情况 |
3.2.8 听障者接受指导与否对使用助听器态度的情况 |
3.2.9 不同助听器常识掌握程度对使用助听器态度的情况 |
3.2.10 接受指导对助听器使用方法掌握现状 |
3.2.11 不同保障政策关注度对使用助听器态度情况 |
第4章 讨论 |
4.1 听障者对使用助听器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行政区域与使用助听器态度的关系 |
4.1.2 辅助器具保障政策关注度与使用助听器态度的关系 |
4.1.3 性别与使用助听器态度的关系 |
4.1.4 年龄与使用助听器态度的关系 |
4.1.5 婚姻状况与使用助听器态度的关系 |
4.1.6 受教育程度与使用助听器态度的关系 |
4.1.7 首次选配年龄与使用助听器态度的关系 |
4.1.8 听障者接受指导与使用助听器态度的关系 |
4.1.9 掌握使用方法与使用助听器态度的关系 |
4.2 其他相关数据与使用助听器态度分析 |
4.2.1 听障者选配助听器的优先考虑因素情况分析 |
4.2.2 助听器使用指导情况分析 |
4.3 对策与建议 |
4.3.1 政府层面 |
4.3.2 残疾人联合会方面 |
4.3.3 助听器厂商方面 |
4.3.4 助听器使用者及家属方面 |
4.3.5 健全人及其他社会公众方面 |
4.4 创新点和局限性 |
4.4.1 创新点 |
4.4.2 局限性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面向智能助听系统的语音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助听器概述 |
1.1.2 助听器的发展 |
1.2 国内外智能助听器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智能助听器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智能助听器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组织结构 |
第2章 智能助听系统框架 |
2.1 语音建模部分 |
2.1.1 说话人识别简介 |
2.1.2 说话人识别分类 |
2.1.3 说话人识别的主要方法 |
2.2 复杂环境下混合语音分离及目标人语音的提取部分 |
2.2.1 混合信号盲分离的提出与发展 |
2.2.2 混合信号多通道盲分离的模型与定义 |
2.2.3 混合信号多通道盲分离的方法 |
2.2.4 指定目标人语音信息提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GMM的说话人语音模型 |
3.1 语音信号产生机理 |
3.2 语音信号的预处理 |
3.2.1 预加重 |
3.2.2 分帧和加窗 |
3.2.3 双门限端点检测 |
3.3 高信噪比下基于双门限端点检测的高斯混合模型 |
3.3.1 MFCC特征提取 |
3.3.2 高斯混合模型 |
3.3.3 模型评价 |
3.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低信噪比下基于改进端点检测的高斯混合模型 |
3.4.1 多窗谱估计谱减法和能熵比法的端点检测 |
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杂环境下混合语音分离与目标语音提取 |
4.1 MUSIC算法确定多目标语音个数和方向 |
4.1.1 概述 |
4.1.2 算法原理 |
4.1.3 仿真实验 |
4.2 基于声音强度矢量方向的多声音分离 |
4.2.1 声波、声强和声压的物理基本概念 |
4.2.2 算法原理 |
4.2.3 声音分离质量评价 |
4.2.4 仿真结果 |
4.3 基于声音强度矢量方向的多声源完全盲分离算法 |
4.3.1 算法原理 |
4.3.2 仿真结果 |
4.4 基于声源方向跟踪的多声源完全盲分离算法 |
4.4.1 卡尔曼滤波的声源跟踪算法原理 |
4.4.2 仿真实验 |
4.4.3 基于粒子滤波的声源跟踪算法原理 |
4.4.4 仿真结果 |
4.5 目标语音提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助听系统的硬件平台实现 |
5.1 系统的硬件平台搭建 |
5.1.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5.1.2 语音采集与输出模块 |
5.1.3 DSP数据处理模块 |
5.1.4 DSP数据处理模块 |
5.1.5 时序逻辑控制模块 |
5.1.6 JTAG接口模块 |
5.2 硬件平台上的软件实现 |
5.2.1 系统的初始化 |
5.2.2 数据的存储 |
5.2.3 数据的处理 |
5.3 系统性能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结论 |
6.2 未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专利情况 |
(7)数字助听器的响度补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助听器的发展研究现状 |
1.3 数字助听器基本原理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听力损失及其治疗策略 |
2.1 人耳听觉系统 |
2.2 听力损失及其测试方法 |
2.2.1 听力损失 |
2.2.2 听力测试方法 |
2.3 听力补偿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助听器响度补偿基础 |
3.1 响度补偿基本原理 |
3.2 常见的响度补偿算法 |
3.2.1 宽动态压缩算法 |
3.2.2 移频压缩算法 |
3.2.3 多通道补偿算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Gammatone滤波器的多通道滤波器组设计 |
4.1 人耳听觉特性 |
4.2 Gammatone滤波器 |
4.2.1 Gammatone滤波器基础 |
4.2.2 Gammatone滤波器实现 |
4.3 多通道滤波器组设计原理 |
4.3.1 多通道滤波器组模型 |
4.3.2 完美重建滤波器组条件 |
4.4 基于Gammatone滤波器的非等宽滤波器组设计 |
4.4.1 滤波器组频带划分 |
4.4.2 多通道滤波器组实现 |
4.5 实验与仿真 |
4.5.1 滤波器组性能比较 |
4.5.2 多通道滤波器组分解与综合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声压级分段的多通道响度补偿算法设计 |
5.1 声压级 |
5.1.1 声压级计算 |
5.1.2 声压级测试实验 |
5.1.3 声压级修正 |
5.2 验配处方公式 |
5.2.1 线性处方公式 |
5.2.2 非线性处方公式 |
5.3 基于声压级分段的多通道响度补偿算法 |
5.3.1 三维I/O曲线 |
5.3.2 多通道响度补偿算法实现 |
5.4 响度补偿算法实验与仿真 |
5.4.1 输入输出曲线分析 |
5.4.2 多通道响度补偿实验 |
5.5 基于嵌入式开发平台的数字助听器系统实现 |
5.5.1 嵌入式系统平台搭建 |
5.5.2 算法的移植与实现 |
5.5.3 响度补偿算法的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聋儿康复中心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2 研究对象、角度、意义与创新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角度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方案设计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述 |
2.1 聋儿康复中心的建设需求 |
2.1.1 聋儿康复的任务 |
2.1.2 聋儿康复中心的建设需求 |
2.2 国内外聋儿康复中心机构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2.2.1 国外机构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2.2.2 台湾、香港地区机构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2.2.3 中国大陆地区机构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2.3 聋儿康复中心的分类、服务内容及人员构成 |
2.3.1 分类 |
2.3.2 服务内容 |
2.3.3 使用者构成情况 |
2.4 聋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
2.4.1 聋儿生理、心理特点 |
2.4.2 聋儿与“他人”的关系 |
第3章 聋儿康复中心建筑设计要求 |
3.1 选址与建筑布局 |
3.1.1 选址 |
3.1.2 建筑布局 |
3.2 建筑形式 |
3.2.1 建筑造型 |
3.2.2 色彩与装饰 |
3.3 交通空间设计 |
3.3.1 门厅 |
3.3.2 走廊 |
3.3.3 楼梯 |
3.3.4 坡道 |
3.3.5 室内公共活动场所 |
3.4 场地设计 |
3.4.1 儿童室外活动场地 |
3.4.2 绿化场地 |
3.4.3 交通组织与停车场地 |
3.5 其它 |
3.5.1 构件安全 |
3.5.2 防火和疏散 |
第4章 功能房间构成及各功能用房设计要求 |
4.1 功能房间构成及组织 |
4.1.1 功能房间构成情况 |
4.1.2 功能关系分析 |
4.2 儿童活动及康复训练用房 |
4.2.1 儿童活动用房 |
4.2.2 康复训练用房 |
4.3 听力门诊用房 |
4.3.1 听力检测用房 |
4.3.2 助听器验配服务用房 |
4.3.3 人工耳蜗服务用房 |
4.3.4 言语矫治科 |
4.3.5 儿童心理科 |
4.3.6 听力评估科 |
4.4 服务用房 |
4.4.1 管理用房 |
4.4.2 培训用房 |
4.4.3 辅助用房 |
第5章 建设规模 |
5.1 规划布点与级别划定 |
5.1.1 规划布点原则 |
5.1.2 分级与建设规模 |
5.2 各功能房间的使用面积 |
5.2.1 问卷调查分析 |
5.2.2 各功能房间面积的确定 |
5.2.3 面积比例分配 |
5.3 建筑面积指标(人均建筑面积) |
5.3.1 使用面积系数(K值) |
5.3.2 人均建筑面积 |
5.4 用地面积指标 |
5.4.1 容积率与用地面积指标 |
5.4.2 儿童活动场地指标 |
第6章 比较验证 |
6.1 与聋儿康复中心建筑相似的建筑类型 |
6.2 与普通幼儿园相比较 |
6.2.1 建筑设计比较 |
6.2.2 面积指标比较 |
6.3 与服务于其它残疾类型儿童的康复机构相比较 |
6.3.1 建筑设计比较 |
6.3.2 面积指标比较 |
6.4 与聋哑学校(小学、中学)相比较 |
6.5 与其它服务于聋儿的机构相比较 |
第7章 结论 |
7.1 设计原则 |
7.2 建筑设计要点 |
7.3 建设规模建议 |
7.4 结语 |
附录一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实地调研聋儿康复机构简要情况表 |
附录三 实地调研残疾人康复机构基本信息问卷 |
致谢 |
(9)年龄、教育、佩戴时间对助听器效果评估影响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入选标准 |
1.3 分组 |
2 研究方法 |
2.1 耳科检查 |
2.2 纯音听阈测试 |
2.3 填写患者—般情况表(见附录:表1) |
2.4 选配助听器 |
2.5 SDAL与IOI-HA调查问卷的填写 |
3 结果 |
3.1 SADL调查问卷(见附录:表2) |
3.2 IOI-HA调查问卷(见附录:表3)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数字助听器中汉语语音处理及语音增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助听器发展史 |
1.3 数字助听器基本原理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语音及语音信号 |
2.1 语音基本理论 |
2.1.1 发音的过程 |
2.1.2 语音基本特征 |
2.2 汉语语音特性 |
2.2.1 元音和辅音的频谱特性 |
2.2.2 汉语韵律特征 |
2.3 听觉障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助听器中的基础算法 |
3.1 压缩技术 |
3.1.1 听觉动态范围 |
3.1.2 宽动态压缩 |
3.1.3 多通道压缩算法 |
3.2 声反馈消除算法 |
3.3 语音增强算法 |
3.3.1 单麦克风语音增强算法 |
3.3.2 多麦克风语音增强算法 |
3.4 声源定位 |
3.4.1 广义互相关法 |
3.4.2 互功率谱相位法 |
3.4.3 自适应滤波器法 |
3.5 移频算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算法 |
4.1 麦克风阵列处理 |
4.1.1 阵列信号 |
4.1.2 阵列信号模型 |
4.1.3 阵列方向图 |
4.2 固定波束形成算法 |
4.3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4.3.1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波束形成器 |
4.3.2 广义旁瓣抵消器(GSC)结构的波束形成器 |
4.3.3 Hoshuyama 的GSC 结构的波束形成器 |
4.4 后置滤波器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GSC 结构的汉语语音处理技术 |
5.1 GSC 结构麦克风阵列语音增强算法性能分析 |
5.2 汉语语音处理 |
5.2.1 调整语音幅度包络 |
5.2.2 在频域上的清辅音放大方法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完全耳道式助听器临床验配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Chirp声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在分泌性中耳炎儿童听力损失评估中的应用[D]. 徐亚雄.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2]针对听障儿童的关怀性设计研究[D]. 胡昳. 北方工业大学, 2019(07)
- [3]助听新技术——原声处理的作用及临床意义[J]. 田岚,陈红,田泽南.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8(04)
- [4]数字助听器的自适应验配技术的研究[D]. 冯超. 东南大学, 2016(03)
- [5]北京市16-59岁听力残疾人对所使用助听器的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付婧. 吉林大学, 2015(06)
- [6]面向智能助听系统的语音处理研究[D]. 陈瑶. 东北大学, 2015(01)
- [7]数字助听器的响度补偿方法研究[D]. 夏岱岱. 东南大学, 2015(08)
- [8]聋儿康复中心建筑设计研究[D]. 郭苏.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2(10)
- [9]年龄、教育、佩戴时间对助听器效果评估影响的分析[D]. 许庆庆. 天津医科大学, 2012(02)
- [10]数字助听器中汉语语音处理及语音增强的研究[D]. 王辉.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