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梁山隧道论文_姜波,于茂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圆梁山隧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梁山,隧道,溶洞,渝怀铁路,向斜,岩溶,注浆。

圆梁山隧道论文文献综述

姜波,于茂春[1](2014)在《渝怀铁路增建二线新圆梁山隧道穿越2号溶洞工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既有圆梁山隧道2号充填溶洞施工发生多次涌水涌泥,对工程建设造成极大影响;新圆梁山隧道位于既有隧道右侧30m,为既有平导扩挖。为了降低施工风险,施工时需对围岩进行预支护,通过几种工法对比分析,最终确定采用水平旋喷法对掌子面进行加固,确保安全。(本文来源于《重庆建筑》期刊2014年07期)

周秀章[2](2012)在《渝怀铁路增建二线圆梁山隧道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渝怀铁路增建第二线全线重点工程圆梁山隧道方案在工程地质、施工工程风险、既有线运营安全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先从总体上确定线路走向;再就线路在工程地质、线路长度、工程投资及工程风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比较,对项目范围内备选的各方案进行详尽的分析论证,综合各方案的优缺点,最终确定出安全、经济、合理的渝怀铁路增建第二线圆梁山隧道最优方案。(本文来源于《高速铁路技术》期刊2012年02期)

齐斌文[3](2011)在《圆梁山隧道溶洞长期监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圆梁山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多次大规模的涌水、突泥现象,给隧道设计和施工带来极大困难。通过长期监测,了解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状况,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为施工和运营服务。(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1年08期)

宋金峰[4](2011)在《圆梁山隧道注浆堵水方案及施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特长大隧道修建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高压、富水、岩溶等不良地质条件,施工过程中常发生高压涌水、突泥现象,给施工和环境保护都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安全隐患,在高水压、富水区修建长大隧道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世界难题。本文依托圆梁山隧道高水压、富水、岩溶的特点,结合周围环境条件,从以下几方面深入开展了高水压、岩溶特长隧道注浆堵水方案及施工技术研究。通过圆梁山隧道注浆方案设计研究,分析了注浆方式的选择标准,根据力学模拟计算力要求,确定了注浆加固圈厚度,并通过力学计算,工程类比等手段选择合理注浆设计参数,有效防止了注浆过程中涌水、突泥的发生。分析研究了圆梁山隧道注浆材料,将水泥系注浆材料注浆与化学浆液注浆相比得出,采用超细水泥、TGRM超细型浆液注浆堵水比采用化学浆液成本低、现场配置方便,施工工艺简单、强度高,不污染环境。分析研究了圆梁山隧道注浆施工技术,通过对比叁种注浆施工技术方案适用条件,为施工工序的优化提供依据,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隧道按期、安全、顺利建成。分析研究了圆梁山隧道工程中应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比较准确地探明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为动态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地质信息,取得了较好的地质预报结论。(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1-05-01)

吴定超,胥春先[5](2011)在《圆梁山隧道防灾救援通风系统设备及控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圆梁山隧道运营通风和防灾救援通风设计方案,研究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本长大隧道防灾救援通风的软、硬件系统。该系统利用网络远程监控和现场手动控制,使得事故发生时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发挥防灾救援系统设备功能,有利于及时引导旅客疏散。(本文来源于《四川建材》期刊2011年02期)

张倬元,蒋良文[6](2010)在《倒虹吸形成深饱水带大型充填溶洞的典型实例——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深饱水带特大型充填溶洞的形成及充填物成灾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圆梁山深埋特长隧道是渝怀铁路越岭线路方案的关键性控制工程,隧道总长11.070km。隧道穿越四周被志留系和泥盆系泥岩包围的二迭系及叁迭系碳酸盐岩构成且受众多NW~NWW向横张断裂切割的毛坝紧密向斜。穿越毛坝向斜碳酸盐岩长度约2.2km。地表多为岩溶洼地及槽谷,岩溶泉、泉群、暗河多出露于横张断裂端部碳酸盐岩与下伏泥岩接触带。泉出露高程,亦即向斜岩溶水局部排水基准面,多在850~900m以上。隧道高程低于局部排水基准面400~450m。隧道施工开挖揭示,向斜核部和东翼在隧道洞身附近当地地下水位400m以下发育有3个罕见的特大型充填溶洞。其中平切面积达6000m2充填有紫红色粉细砂的2#溶洞多次发生涌砂突水灾害,总涌砂量高达6×104m3。3#溶洞则发生过极其特殊的黏性土爆喷型突出灾害。初步综合分析认为:向斜核部的层间滑脱和纵向张裂隙以及东翼茅口碳酸盐岩中部的层间错动带,被NW~NWW向横张断裂所交切,为岩溶水的深循环提供了较通畅的原始通道;横断层间的水头差,导致岩溶水在此通道中做倒虹吸循环;长期差异溶蚀使原始导水能力强的裂隙或断裂发展为溶洞,其中的水流转化为管道流。强烈溶蚀冲刷与顶板坍塌导致向斜核部吴家坪组碳酸盐岩中的层间滑脱与纵向张裂隙分别发育为1#、2#溶洞,东翼茅口碳酸盐岩中的层间错动带则发展为3#溶洞;后因深部径流条件改变而被充填,形成现今这种罕见的深饱水带特大型充填溶洞。(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许模,肖维,毛邦燕,蒋良文[7](2010)在《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岩溶作用强度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圆梁山深埋特长隧道是重庆至怀化铁路干线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在圆梁山向斜核部上二迭统吴家坪组(P3w)和向斜东翼中二迭统茅口组(P2m)碳酸盐岩中,揭露的3个特大型充填溶洞,有异于过去对于深部水循环缓流带只有溶孔和溶蚀裂隙的认识.运用USGS开放式PHREEQC软件,依据各钻孔中地下水水化学、水动力资料对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进行了岩溶作用强度的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从地层上来看,P3w的岩溶作用强于P2m,T1d(大冶组)的岩溶作用相对较弱;从岩溶发育的位置来看,向斜核部岩溶发育强度明显强于向斜翼部.毛坝向斜地下水系统中岩溶地下水的径流主要受控于断裂的影响,而不是由向斜的一翼径流至核部向另一翼排泄.(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2期)

[8](2010)在《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工程概况圆梁山隧道为新建单线I级电气化干线铁路隧道,为渝怀铁路深埋特长隧道,是渝怀铁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全长1 1070m.线路右侧30m处预留Ⅱ线位置,并设有长11182m的平行导坑。隧道进口位于半径为1200m的曲线上,出口位于半径为1200m的(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谭恩锋[9](2009)在《圆梁山隧道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缝线路由于运行平稳、噪声低而被客运专线广泛采用。但无缝线路施工比较复杂,技术要求高,对钢轨应力的放散和锁定控制严格。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介绍圆梁山隧道无缝线路施工中的钢轨应力放散与锁定技术,供同行参考。(本文来源于《隧道建设》期刊2009年S2期)

李诚明[10](2009)在《超前地质预报在圆梁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施工为例,归纳了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和手段,介绍了圆梁山隧道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计划及实施情况,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09年15期)

圆梁山隧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渝怀铁路增建第二线全线重点工程圆梁山隧道方案在工程地质、施工工程风险、既有线运营安全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先从总体上确定线路走向;再就线路在工程地质、线路长度、工程投资及工程风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比较,对项目范围内备选的各方案进行详尽的分析论证,综合各方案的优缺点,最终确定出安全、经济、合理的渝怀铁路增建第二线圆梁山隧道最优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圆梁山隧道论文参考文献

[1].姜波,于茂春.渝怀铁路增建二线新圆梁山隧道穿越2号溶洞工法研究[J].重庆建筑.2014

[2].周秀章.渝怀铁路增建二线圆梁山隧道方案研究[J].高速铁路技术.2012

[3].齐斌文.圆梁山隧道溶洞长期监测的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1

[4].宋金峰.圆梁山隧道注浆堵水方案及施工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5].吴定超,胥春先.圆梁山隧道防灾救援通风系统设备及控制设计[J].四川建材.2011

[6].张倬元,蒋良文.倒虹吸形成深饱水带大型充填溶洞的典型实例——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深饱水带特大型充填溶洞的形成及充填物成灾机制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0

[7].许模,肖维,毛邦燕,蒋良文.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岩溶作用强度模拟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8]..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J].土木工程学报.2010

[9].谭恩锋.圆梁山隧道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技术[J].隧道建设.2009

[10].李诚明.超前地质预报在圆梁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9

论文知识图

断裂构造部位岩溶涌突水量级别特征不同倾斜程度单斜地层中的灾害点发生...7 圆梁山隧道高压涌水条件下支护...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工程地质图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地表水文地质...圆梁山隧道DK354+100~+700段可控...

标签:;  ;  ;  ;  ;  ;  ;  

圆梁山隧道论文_姜波,于茂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