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乳酸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鲤鱼,鲇鱼,弓鱼,冬眠
乳酸盐论文文献综述
袁帅,庞广昌[1](2019)在《不同温度对弓鲤鱼与弓鲇鱼乳酸盐代谢网络通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鲤鱼和鲇鱼为实验材料,利用弓鱼技术研究不同温度对鱼类中心代谢网络通量的影响以及弓鱼在最适温度下离水存活的时间,并探究低温诱导鲤鱼与鲇鱼进入休眠以及实现活鱼离水贮运的可行性。将弓鲤鱼和弓鲇鱼分别放置于0、4、6、10、15℃不同温度下(每个温度采用梯度降温),测定不同温度下弓鲤鱼与弓鲇鱼血清中糖酵解途径、叁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的代谢通量。结果显示,鲤鱼在6℃、鲇鱼在4℃时的中心代谢途径中代表合成代谢的戊糖途径通量最高;而代表分解代谢和呼吸强度的乳酸盐代谢通量最低,因此判定6℃和4℃分别为鲤鱼和鲇鱼的最优贮运温度,且可分别作为诱导鲤鱼与鲇鱼进入休眠的最适温度。进而在最适温度下进行存活实验,结果显示,在6℃时鲤鱼离水存活时间平均可达48.93h,最长存活时间为77h;在4℃时鲇鱼离水存活时间平均可达38.14h,最长存活时间为70h。以上结果表明,活鱼的离水贮藏运输是完全可行的,同时本实验为诱导鱼类进入冬眠或休眠提供新的方法和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17期)
Eman,Desoky,Amir,Abou,Samra,Hany,Ahmed,Helaly[2](2019)在《比较超声乳化术中林格液和乳酸盐林格液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林格液和乳酸林格液(RL)在超声乳化术中作为冲洗液的差异,并探讨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这是一项前瞻性介入性双盲临床研究,包括100例(100眼)年龄在50~65岁之间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眼)。组1使用林格液,组2使用乳酸盐林格液冲洗液。结果:组1患者平均年龄57.5±8岁,组2患者平均年龄58.6±9岁。3mo后,组1内皮细胞密度平均下降8.5%,组2平均下降3.6%(P=0.013)。此外,组1中央角膜厚度平均增加6.9%,组2平均增加1.5%(P=0.006)。通过将测厚仪和高光显微镜参数的变化率与灌水量相关联得出两者间无显着相关性。结论:与乳酸盐林格液相比,使用林格液作为冲洗液可减少术后内皮细胞的损失,也可减轻术后水肿。(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朱玉蝶,杨科玉,张浩,王东亭[3](2019)在《乙醇胺乳酸盐离子液体火电厂尾气深度脱硫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以乙醇胺乳酸盐离子液体为吸收剂的贵州黔北某火电厂烟气脱硫工艺进行模拟与优化,并对工艺水网络和换热网络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烟气处理量为9.48×10~5 m~3/h,烟气温度为55~65℃,粉尘质量浓度为100 mg/m~3,烟气初始SO_2质量浓度为4 179 mg/m~3(深度脱硫要求烟气中SO_2质量浓度不高于50 mg/m~3),脱硫效率99.20%的模拟条件下,将吸收段的水洗塔与吸收塔进行耦合,优化后新塔耗水量降低34.69%,吸收段塔板数确定为7块,塔外回流比、液气比(质量比)分别为0.850,0.454;在溶剂再生段采用新型热泵技术,利用对解吸塔塔底液经气液分离后得到的水蒸气进行压缩,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采用逐步线性规划法设计改进水网络,优化后的吸收段、净化段分别节约用水量1.89×10~4,3.99×10~4 kg/h,平均节水率为53.28%;利用夹点分析法设计换热网络,增加2台换热器后,热、冷公用工程分别节能11.57×10~7,10.56×10~7 kJ/h,平均节能76.42%。(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02期)
邰晶晶,张玉斌,吴仕达,李丙子,韩鋆[4](2019)在《乳酸盐对冷却肉护色机理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肉色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质量参数,肉色劣变带来的经济损失也不可估量,因此护色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近几十年有较多学者对影响肉色及其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概述,但较少涉及到乳酸盐对肉色及肉色稳定性的影响。乳酸盐作为叁羧酸循环的中间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其所处的乳酸-乳酸脱氢酶体系促进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的再生进而提高高铁肌红蛋白(metmyoglobin,MMb)的还原,从而达到稳定肉色的作用。此外,脂质氧化也是影响肉色劣变的原因之一,乳酸盐还可通过间接影响脂质氧化调控肉色。因乳酸盐具有安全、健康等优点,目前其已成为肉品护色的研究热点,但其护色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该文综述了乳酸盐对冷却肉护色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冷却肉的护色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12期)
张天驰[5](2018)在《乳酸盐离子液体/肉豆蔻酸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热物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变储能材料通过物态转变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的行为来实现对能量的储存和释放,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废热损失,在太阳能开发、余热回收、制冷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离子液体是仅由离子所组成的化学物质,有着诸多的奇异性能,是时下有机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有机相变储能材料作为主体,以离子液体为添加剂,通过复配获得了一系列的二元复合相变储能体系,并在探究其相变储能性能的基础上,初步地研究了离子液体对有机相变储能材料热物性的影响,并对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以乳酸和直链有机胺为原料,首先通过一步法合成了乳酸/有机胺类离子液体。然后选用肉豆蔻酸作为有机相变储能材料,以机械混合的方法分别制备了丙胺乳酸盐—肉豆蔻酸(PM)、辛胺乳酸盐—肉豆蔻酸(OM)和十二胺乳酸盐—肉豆蔻酸(LM)复合相变储能体系,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导热系数测试仪等表征测试等手段,表征了其相变储能性能。主要工作如下:(1)在丙胺乳酸盐/肉豆蔻酸复合体系中,发现平均每增加1%质量分数的丙胺乳酸盐,相变温度降低0.21℃,相变潜热降低3.01J/g。体系过冷度变化规律并不明显,最大值可达5.4℃,最小值为2.6℃,总体上丙胺乳酸盐的加入使肉豆蔻酸过冷度增大。当肉豆蔻酸复合了40%的丙胺乳酸盐时,体系导热系数达到最大值0.2711W·m~(-1)·K~(-1),比肉豆蔻酸提高了13%。200次热循环之后,体系的热物性会由于复合丙胺乳酸盐的质量不同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复合不超过20%的丙胺乳酸盐时,体系热物性能较为稳定;但当复合比例超过20%时,则数据波动较大,体系热稳定性降低。(2)在辛胺乳酸盐/肉豆蔻酸复合体系中,辛胺乳酸盐与肉豆蔻酸的质量比平均每提高1%,体系相变温度降低0.23℃,相变潜热降低3.61 J/g。当辛胺乳酸盐与肉豆蔻酸的质量比为2.5%时,体系熔点由52.0℃提升至58.7℃,根据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推测可能有新的物相生成。当辛胺乳酸盐与肉豆蔻酸的质量比在7.5%、10%、15%、25%时,体系过冷度相对肉豆蔻酸有降低现象,最小值仅为2.0℃。辛胺乳酸盐的加入总体使体系的导热系数升高,当辛胺乳酸盐与肉豆蔻酸的质量比为30%时体系导热系数达到最大值0.2520 W·m~(-1)·K~(-1)。但当质量比为40%时,体系导热系数为0.2284 W·m~(-1)·K~(-1),低于肉豆蔻酸,说明辛胺乳酸盐也有着使体系导热系数降低的作用。当辛胺乳酸盐质量分数小于7.5%时,体系经过200次热循环后体系热物性几乎不发生变化,热稳定性较好。(3)在十二胺乳酸盐/肉豆蔻酸复合体系中,十二胺乳酸盐质量分数平均每提高1%,体系相变温度降低0.25℃,相变潜热降低2.32 J/g。当十二胺乳酸盐的质量分数在10%、15%、25%、30%时,体系的过冷度有所降低,最小值为2.0℃,这可能与十二胺乳酸盐具有较低过冷度有关。体系的导热系数和离子液体质量分数之间无规律性变化关系,导热最大值为0.2657 W·m~(-1)·K~(-1),最小值仅为0.2301 W·m~(-1)·K~(-1)。除此之外,十二胺乳酸盐—肉豆蔻酸复合体系在凝固时存在分相现象,导致熔化热与凝固热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匹配,其差值可达50 J/g以上。并且在多次热循环之后,其相变潜热变化较大。(4)叁个体系中,随着离子液体质量分数增加,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的降低速率LM>OM>PM;过冷度降低方面,PM最大,OM和LM近似持平;导热系数增强效果上,PM整体使肉豆蔻酸导热提高,OM和LM均会导致导热下降;热稳定性方面,PM和OM近似,LM存在分相,热稳定性较差。这体现了离子液体阳离子的链长对于体系热物性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8)
盛长超[6](2018)在《乳酸盐离子液体润滑性能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目前所用咪唑类离子液体含有B、P、S等有毒元素,容易对金属摩擦副造成腐蚀的问题,选用不含有毒元素的1-辛基-3-甲基咪唑乳酸盐离子液体(L-L108)为润滑剂,研究其润滑性能。围绕该离子液体,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研究了在钢-钢摩擦副条件下,L-L108为纯润滑剂的润滑性能。首先进行了不同转速和载荷的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当转速为200 r/min,载荷为5 N时获得0.023的最低摩擦系数,且稳定性较好。同文献中已有作为润滑剂的离子液体L-P108、L-B108和传统润滑油SAE 10W-40相比,摩擦系数分别降低了66.2%、59.6%和78.5%,减摩效果显着。此外,改变摩擦副,在钢-铜和钢-铝摩擦副条件下进行摩擦实验,结果表明L-L108均具有优于其他润滑剂的润滑性能,这说明乳酸盐离子液体是一种可以作为润滑剂的优异溶剂。通过对磨损表面形貌观察发现,L-L108润滑下磨损较小,且磨损后表面形成具有一定规律的纹理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在摩擦过程中形成二次润滑,对提高润滑剂的减摩抗磨性能起重要作用。研究了L-L108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当SAE 10W-40为基础油时,添加少量的离子液体便可起到减摩抗磨效果。当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L-L108时,摩擦系数降低至0.081,同比SAE 10W-40作润滑剂减小了24.3%。且与添加L-P108和L-B108两种离子液体相比,添加L-L108减摩性能最好。以PEG为基础油时,当添加质量分数为3.0%的L-L108时,摩擦系数最低,为0.055,同比PEG作润滑剂减小了19.1%,且比其他两种离子液体作添加剂减摩效果更好。由此可以看出乳酸盐离子液体是一种具有良好润滑性能的润滑油添加剂。乳酸盐离子液体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一方面可归因于离子的吸附能力:液体中带有负电荷的阴离子(Lac~—)能与金属摩擦副在摩擦过程中因电子外逸而形成的正电荷点相结合,在摩擦副表面形成稳定的阴离子吸附层,进而通过离子在摩擦副表面形成稳定的物理吸附膜。而L-L108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和双键,表现出比其他咪唑类离子液体更强的极性,因此形成的物理吸附膜更加牢固。另一方面可归因于摩擦化学反应:XPS分析表明在摩擦过程中乳酸盐离子液体与钢表面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形成了摩擦化学反应膜,从而使该离子液体表现出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本文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期刊2018-05-30)
罗兴均,钟和英,冉然,田刚,简道林[7](2017)在《丙酮酸盐替代乳酸盐腹膜透析液腹腔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肠黏膜屏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丙酮酸盐替代乳酸盐腹膜透析液行腹腔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雄性健康家兔48只以Wiggers改良方法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将其分为常规静脉复苏组(A组)、常规静脉复苏+腹腔注射乳酸盐腹膜透析液组(B组)、常规静脉复苏+腹腔注射丙酮酸盐腹膜透析液组(C组)和静脉丙酮酸盐液复苏+腹腔注射丙酮酸盐腹膜透析液组(D组)。检测休克前、休克后60min及复苏后60、180min静脉血二胺氧化酶(DAO)和脂多糖(LPS)水平。于观察终点取距回盲部5cm的一段回肠,测定组织干/湿质量比、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观察其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4组休克前血浆DAO、LP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后60min均较休克前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60、180min,A、B、C、D组血浆DAO、LPS水平依次降低(P<0.05)。复苏后180min,A、B、C、D组回肠组织MDA水平依次降低(P<0.05),SOD活力水平、组织干/湿质量比依次升高(P<0.05),且组织损伤程度也依次减轻。结论丙酮酸盐替代乳酸盐腹膜透析液腹腔复苏可更有效地保护失血性休克家兔肠组织细胞和减轻肠黏膜损伤。(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7年35期)
赵俊龙[8](2017)在《Notch信号通过乳酸盐代谢调控髓系细胞分化和成熟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对其的研究日益增多。恶性增殖的肿瘤细胞具有复制永生化、转移与扩散、凋亡抵抗、多发突变和免疫逃逸等特征,这使得大多数肿瘤难以被单纯的手术,或者放、化疗以及靶向药物治愈。随着肿瘤发生发展过程被认识的更加深刻,肿瘤炎性微环境逐渐成为肿瘤的主要特征之一。肿瘤组织中大量浸润免疫细胞,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肿瘤相关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不成熟的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Cs,iDCs)、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这些细胞相互调节,构成免疫抑制网络,是调节肿瘤组织免疫耐受微环境、促进肿瘤进展的主要因素。而在这些细胞中,髓系细胞发挥了尤其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通过旁分泌途径直接促进慢性损伤部位的炎-癌转化、调控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帮助肿瘤细胞转移和促进肿瘤血管新生,还可以通过影响NK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应答,减少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和清除。因此如何改善肿瘤微环境,阻断肿瘤相关髓系细胞的免疫抑制活性,并对其进行再教育,成为肿瘤治疗所要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方向和策略。与正常发育分化形成的髓系细胞相对比,肿瘤相关髓系细胞具有较低的成熟度,其调控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多种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也有较大的差异。Notch信号作为个体发育中起到精密调控作用的通路之一,在髓系细胞增殖和凋亡、分化命运选择和干性维持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Notch信号在后生动物中高度保守,通过相邻细胞表面的配体分子与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引起受体胞内段入核,介导转录复合物的形成进而激活靶基因的转录。在髓系细胞的发育和功能调控中,Notch信号的作用显着,但具体功能及作用阶段尚存争议,调控机制也未被阐明。一方面,Notch信号可通过GATAs抑制髓系细胞向成熟粒细胞分化,并保持未分化或低分化状态;而同时,Notch信号也可调控髓系发育转录因子PU.1表达,促进髓系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所采用的研究模型不同,存在不同的细胞因子环境。本人前期研究表明Notch信号可通过一系列miRNA簇调控髓系细胞的发育和分化(未发表)。同时,髓系细胞终末分化后同样存在功能的可塑性调控,巨噬细胞会在不同的刺激物的诱导下行使完全不同的功能。所在课题组第一次证实巨噬细胞可塑性选择依赖于Notch信号的激活(Wang YC et al,Cancer Res.2010);后续研究指出巨噬细胞中的Notch信号通过不同的下游分子,在肝纤维化中也发挥重要作用(He F et al,Hepatology.2015),提示Notch信号可通过多种分子机制调控巨噬细胞活化或功能。本人前期工作也证实Notch-miR125a调控轴可以对促肿瘤功能的TAMs进行再教育,使其发挥抗肿瘤功能(Zhao JL et al,Cancer Res.2016)。以上工作基础均证实Notch信号在髓系细胞发育和TAM功能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了细胞自主性的调控之外,肿瘤组织复杂的微环境也会对髓系细胞发育起到非自主性调节。肿瘤细胞为了满足其快速增殖,需要大量的生物能量和生物原料,因此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也进行糖酵解作为能量供应。这样的代谢过程被称之为瓦尔堡效应(Warburg effect)。这直接导致肿瘤微环境中营养物质的耗竭和代谢废物的堆积。很多报道均指出代谢环境的改变可以影响髓系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尤其是肿瘤进展过程中,髓系细胞代谢方式的转变往往伴随着“抗肿瘤-促肿瘤”功能的变化。不同极化状态的巨噬细胞利用完全不同的糖代谢方式。促炎的M1型极化巨噬细胞利用糖酵解作为主要供能方式;而拮抗炎症的M2型巨噬细胞则会选择氧化磷酸化途径。除此之外,不同功能极化巨噬细胞在精氨酸代谢和脂代谢的选择上也有较大不同。MDSC的代谢方式同样调控其功能和活化,同脾脏和骨髓相比,肿瘤微环境中MDSC会加速摄取和消耗脂肪酸,同时观察到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水平的升高,这主要是肿瘤组织中葡萄糖缺乏的微环境所致。同时肿瘤驱动的高浓度乳酸盐也可以促进MDSC的积累,并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然而调节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以上事实,肿瘤代谢微环境的改变是癌症进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仅对肿瘤细胞本身的细胞学行为造成影响,对微环境中的其他免疫细胞也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那么髓系细胞的自主性和非自主性调控是否存在相互串扰,共同参与其分化发育和功能选择?最近有多项研究指出,Notch信号的异常可导致代谢器官功能性病变及发育异常。作为糖脂代谢中枢器官的肝脏,其胚胎发育和成体后的再生都被Notch信号精确的调控。同时,Notch信号还参与到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白色和米色脂肪细胞的转换。在髓系细胞中,Notch信号同样可以通过代谢重编程,促进线粒体ROS释放,从而调控M1极化巨噬细胞功能重塑。然而关于Notch信号调控髓系细胞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综上所述,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肿瘤代谢微环境和髓系细胞中Notch信号通路均会影响髓系细胞的分化发育及功能应答,并反之作用于肿瘤的进展。然而关于其细胞自主性和非细胞自主性因素的相互串扰及分子机制还所知甚少。基于上述问题,本学位论文拟研究Notch信号通过乳酸盐代谢重编程调控肿瘤相关髓系细胞发育及功能的分子机制。目前所得结论如下:1、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免疫抑制性功能的G-MDSC逐渐积累,发挥抗肿瘤功能的成熟M1-样的TAM减少;2、Notch信号激活后,通过调控M-MDSC分化命运,促进其分化形成成熟巨噬细胞、抑制分化形成G-MDSC,从而抑制肿瘤生长;3、分子机制研究提示,Notch信号通过抑制髓系细胞摄取肿瘤微环境中乳酸盐,进而调控M-MDSC分化方向和TAM成熟;4、乳酸盐进入髓系细胞内,可以和c-Jun相互作用形成非共价结合,进而竞争性抑制c-Jun与FBW7结合,阻断其在细胞核中的泛素化降解,维持转录活性;Notch信号的激活可以消除乳酸盐对髓系细胞的影响。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证实了“Notch信号通路抑制乳酸盐胞内信号出口调控髓系细胞分化,进而抑制肿瘤生长”的调控通路,为建立靶向肿瘤相关MDSC和TAM进行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7-05-01)
文瑶[9](2016)在《大肠杆菌工程菌HBUT-L的耐乳酸盐驯化及其发酵产L-乳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L-乳酸作为重要的塑料替代品聚乳酸的单体,需求量十分巨大。大肠杆菌具有遗传背景清楚、易于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发酵周期较短和营养要求简单等优点,近年来,在L-乳酸生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相对于其它菌株,大肠杆菌发酵获得的L-乳酸的产量相对较低。这是由于大肠杆菌在发酵过程中受到高浓度葡萄糖的阻遏及产物乳酸的抑制,限制了其L-乳酸产量的提升。本实验室前期构建了一株能利用无机盐培养基产高光学纯度L-乳酸的大肠杆菌工程菌HBUT-L,本文拟通过耐乳酸盐的驯化及补料分批发酵等手段,提高大肠杆菌的L-乳酸产量及糖酸转化率,研究结果如下:(1)以E.coli HBUT-L为出发菌株,利用2%~12%乳酸盐对其进行28代驯化,得到菌株E.coli HBUT-L16。E.coli HBUT-L16利用16%葡萄糖进行分批发酵时,其生物量和乳酸产量相对于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80.2%和29.6%。(2)进一步研究了不同中和剂对E.coli HBUT-L16发酵效果的影响。利用10%的葡萄糖进行发酵,以Ca(OH)2作中和剂时,E.coli HBUT-L16的L-乳酸产量及生产强度分别为98.23 g/L和3.51 g/(L·h);以KOH为中和剂时获得的L-乳酸产量及生产强度分别为95.19 g/L和2.64 g/(L·h)。以NH4OH作为中和剂时获得的L-乳酸产量及生产强度最低,分别为81.27 g/L和1.69 g/(L·h)。(3)对E.coli HBUT-L16采用补料发酵的方式来缓解高浓度葡萄糖的阻遏效应。结果表明,采用8%+8%+4%葡萄糖进行补料发酵,乳酸产量、发酵时间、糖酸转化率以及生产强度分别为186.8 g/L、42 h、93.4%、4.45 g/(L·h),L-乳酸光学纯度达到99.6%,相比一次性添加20%葡萄糖的分批发酵,乳酸产量和糖酸转化率分别提高了24%和23.6%,发酵周期缩短了一半以上。(4)对以海藻酸钠为载体的五种包埋方法的固定化效果进行了比较,最终确定海藻酸钠包埋法为最合适的包埋方法。通过正交实验对海藻酸钠包埋法固定E.coli HBUT-L16产乳酸的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结果为:海藻酸钠浓度2%,CaCl2浓度3%,硬化时间4 h。在此条件下固定化E.coli HBUT-L16进行发酵,获得39.56g/L的L-乳酸产量,与单因素优化结果相比,L-乳酸产量提高了7.7%。固定化胶珠在摇瓶发酵中重复利用9次,乳酸产量仍保持在38.27 g/L。(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林树林[10](2016)在《小样乳酸盐,轻运动不怎么样》一文中研究指出需求是产品畅销市场的根本动力,小样乳酸盐却在洞察消费者需求上存在战略失误。2015年2月红杉资本投资小样乳酸盐母公司好彩头集团2个亿,助力好彩头。同年11月,好彩头新品小样乳酸盐上市,进行大范围、高强度的高空宣传,起用王珞丹和贾乃亮两位代言人,冠名浙江卫视热门节目《燃烧吧少年》,冠名中国羽毛球联赛。品牌产品认知度被快速放大,但离产品畅销市(本文来源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期刊2016年04期)
乳酸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林格液和乳酸林格液(RL)在超声乳化术中作为冲洗液的差异,并探讨其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这是一项前瞻性介入性双盲临床研究,包括100例(100眼)年龄在50~65岁之间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眼)。组1使用林格液,组2使用乳酸盐林格液冲洗液。结果:组1患者平均年龄57.5±8岁,组2患者平均年龄58.6±9岁。3mo后,组1内皮细胞密度平均下降8.5%,组2平均下降3.6%(P=0.013)。此外,组1中央角膜厚度平均增加6.9%,组2平均增加1.5%(P=0.006)。通过将测厚仪和高光显微镜参数的变化率与灌水量相关联得出两者间无显着相关性。结论:与乳酸盐林格液相比,使用林格液作为冲洗液可减少术后内皮细胞的损失,也可减轻术后水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乳酸盐论文参考文献
[1].袁帅,庞广昌.不同温度对弓鲤鱼与弓鲇鱼乳酸盐代谢网络通量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9
[2].Eman,Desoky,Amir,Abou,Samra,Hany,Ahmed,Helaly.比较超声乳化术中林格液和乳酸盐林格液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英文)[J].国际眼科杂志.2019
[3].朱玉蝶,杨科玉,张浩,王东亭.乙醇胺乳酸盐离子液体火电厂尾气深度脱硫工艺优化[J].石化技术与应用.2019
[4].邰晶晶,张玉斌,吴仕达,李丙子,韩鋆.乳酸盐对冷却肉护色机理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5].张天驰.乳酸盐离子液体/肉豆蔻酸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热物性能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8
[6].盛长超.乳酸盐离子液体润滑性能及其机理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8
[7].罗兴均,钟和英,冉然,田刚,简道林.丙酮酸盐替代乳酸盐腹膜透析液腹腔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肠黏膜屏障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7
[8].赵俊龙.Notch信号通过乳酸盐代谢调控髓系细胞分化和成熟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7
[9].文瑶.大肠杆菌工程菌HBUT-L的耐乳酸盐驯化及其发酵产L-乳酸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
[10].林树林.小样乳酸盐,轻运动不怎么样[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