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站(所)以来获奖科技成果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陈子晔[1](2020)在《苏州市人才政策协同:测量与效能评估 ——基于2009-2018年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为各个国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之初,中央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2009年,苏州市开始建立以“姑苏人才计划”为主导的人才政策体系。政策协同能够反映政策体系的完善和匹配程度,良好的政策组合和协调机制能够发挥单一政策所不具备的政策优势,不同领域的政策研究表明:政策协同能够对政策效果提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这对人才政策的研究很有借鉴意义,为了精准、客观地评估人才政策体系对苏州市人才队伍建设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升人才政策的效果,本文从人才政策内容出发,以苏州市高层次人才规模、科技和经济产出数据为效能评估指标,对人才政策的协同度及协同效能进行量化分析。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编制人才政策量化标准表,对苏州市2009-2019年的政策文本量化赋值。首先,测量人才政策协同状况:测算并分析政策目标、措施、目标和措施之间的协同度高低;其次,评估人才政策协同效能:构建政策协同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量化模型,评估人才政策协同对提升引才成效的作用。研究发现:总体来说,苏州市人才政策协同性良好,对提升引才成效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苏州市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科技、经济的发展。但人才政策协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政策协同效能部分失效。深入分析引起上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人才政策协同效能提升的优化路径。
谭秀娟[2](2020)在《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的主要驱动力。地方政府通过制定科技创新补贴政策促进本地科技创新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对于科技创新活跃度和产业经济具有重大影响,反映了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源流向扶植产业的方向和聚集的程度。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珠三角九市的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对相关主体的科技创新活跃度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扩散效应,从而更有利于形成区域协同创新格局,以及共同打造引领全国、辐射周边的创新发展战略高地。本文主要以珠三角九市2014-2018年期间有效执行的230份科技创新补贴政策为样本数。一方面通过文本量化的方法,从政策的有效执行时间、颁布主体、补贴对象和补贴方式等四个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频数统计和量化分析。由于不同的分类维度中存在交叉和重叠,因此形成一个多维度、多序列、多层次的相互关联的网络关系。通过这个网络关系反映出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的颁布情况、补贴政策的作用点、不同城市对科技创新补贴的范围及组合的偏好,以及科技创新补贴方式的合理性等内容。另一方面,以政策文本数量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对产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活跃度的影响。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赵立旺[3](2020)在《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风口已经变为创新创业。创业革命为新世纪世界经济设定了前进的方向。伴随着5G牌照的发放,万物互联人工智能时代悄然来临,信息越来越透明,物质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创业一定是回归知识与技术的创业。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发展与传播的主体,代表着科技资源的核心,是最具创新性的群体。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全面落实,本研究以黔江区工业园区的科技工作者为对象,全面调查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现状,深入调研制约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困难和障碍,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增强黔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SWOT分析法、PEST分析法等相关研究方法对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建设进行深入研究。首先界定了创新创业、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等概念,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创新创业的成果,然后对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现状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分别用PEST分析法分析了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创新创业理念“重物轻人”,产业发展弱、科技创新需求不强,人才引进力度极弱,政策支持力度不强,科技资源配置等突出问题,及创业能力不足、风险承受能力弱、融资困难等主客观原因,造成科技工作者不敢创业、不能创业的局面。接下来,基于Sahlman创业模型对支持体系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的创业激励体系、以学会院士工作站等为主导的创新服务体系、以优化环境为目标的创新政策体系、以科技工作为中心的内在支持体系。最后针对以上建议提出保障措施,即扭转阻碍创新创业的观念,准确把握政府在推动创新创业中的职能定位,优化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助推创新创业,注重对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激励等。
许珊珊[4](2020)在《新时代加快推进泉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文中研究指明院士(专家)工作站作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平台,在服务企业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和推动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该文结合实地考察调研和建设管理实践经验,分析了泉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基本情况、运行模式、存在问题,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新时代加快推进泉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思考。
张静[5](2019)在《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的科特派企业减贫研究 ——以秦巴山区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我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了世界各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美誉。习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的“精准扶贫”的思想作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指导思想,实现了扶贫单元从面向区域到瞄准农户的转变,扶贫工作也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党的十九大肯定了我国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并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因此要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动脱贫攻坚有机衔接,互促共进、长效发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企业(以下简称科特派企业)能够将政府、企业、高校、科技和农户等多种资源有效集聚,是有效衔接产业减贫、创业减贫和智力减贫的重要抓手,是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提升精准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的贫困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区交通和信息较为闭塞,在农业生产价值链中还处于低端,农产品附加值较低,供求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贫困户脱贫严重受限。科特派企业通过实施农业产业融合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嵌入企业的社会资本能够获取更多的外部资源,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提高资源开发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由此可见,基于社会资本和产业融合的视角对科特派企业减贫进行机理分析,并以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为例进行实证验证,在我国当前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交汇实施的关键时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基于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双重视角,依据产业融合理论、六次产业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以及企业减贫理论等多维理论体系的指导,在系统评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下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理论框架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剖析,利用秦巴山区陇南片区科特派企业的案例访谈,以及秦巴山区五省一市的208家科特派企业的数据调研,详细剖析了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现状及问题,构建了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及其细分维度的表征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因子分析法,测度并解析了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及其细分维度的各项指数,进而运用数理模型及方法深入探究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内在影响机理,对现有的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进行优化,以期为我国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创新和制度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科特派企业减贫主要从帮扶带动减贫、产业增收减贫和投资收益减贫三个维度分析,帮扶带动减贫中,样本企业帮扶带动减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值为27.71户,从区域平均值比较来看,重庆>河南>四川>甘肃>陕西>湖北;产业增收减贫中,样本企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年收入增加额均值16237.98元,从区域中位数比较来看,河南>四川>重庆>陕西>湖北>甘肃;投资收益减贫中,样本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贷款的数量平均值为9.05户,从区域平均值比较来看,河南>四川>重庆>陕西>湖北>甘肃。(2)本文所设计的表征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指标体系较为科学、实用、得当。整体来看,产业融合指数高低的区域排序为,河南>四川>重庆>甘肃>陕西>湖北,其中,河南、四川和重庆高于整体样本的平均值,甘肃、陕西和湖北低于整体样本的平均值;社会资本指数高低的区域排序为,四川>河南>重庆>陕西>湖北>甘肃,其中,四川、河南和重庆高于整体样本的平均值,陕西、湖北和甘肃低于整体样本的平均值。(3)基于产业融合视角,采用似不相关模型研究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的三个维度均有显着正向影响,企业的创业年限、注册资金和员工数量对科特派企业减贫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产业融合指数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各维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帮扶带动减贫>产业增收减贫>投资收益减贫。(4)基于社会资本视角,采用似不相关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各维度对科特派企业减贫有显着正向影响,企业的创业年限、注册资金和员工数量对科特派企业减贫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社会资本各维度对帮扶带动减贫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认知型>关系型>结构型;社会资本各维度对产业增收减贫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认知型>结构型>关系型;社会资本各维度对投资收益减贫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认知型>关系型>结构型。(5)基于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双重视角,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在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中起到的不完全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在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的总效应传导中,社会资本起到约22.34%的中介效应。科特派企业减贫主要通过两条路径来实现:一是产业融合促进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直接路径,二是科特派企业在产业融合实施过程中通过社会资本促进科特派企业减贫的间接路径。(6)本文从通道优化、服务支撑和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出了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优化的总体思路,并基于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分别从运行机制、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融资机制和参与机制五个方面对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进行了优化,同时本文还分别从创新科特派企业联盟、构建科特派企业利益共同体、整合科特派企业科技智库以及建立科特派企业农业标准和追溯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科技减贫制度的创新和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赵小磊[6](2018)在《河北省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比较滞后,农业技术不足。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农业。而科学技术要被农民直接利用,成为易接受并能实际操作的生产力,还要农业科技推广做科技“桥梁”,使农业科技掌握在农民手中。作为农业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力的纽带,农业科技推广对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论述,重点涉及农业科技推广理论发展和推广模式两个方面。并对农业技术扩散理论、农业发展理论等农业科技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自然条件和农业经济条件,从传统的“农业科技进村服务站”模式、农科教协作模式、“农业科技示范场”模式、龙头企业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农业科技园”模式,到创新型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科技推广新模式、“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推广模式、“农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详细分析了河北省目前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其次,文章分别从传统模式和创新模式分析了河北省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传统模式方面主要从“农业科技进村服务站”模式、农科教协作模式、“农业科技示范场”模式、龙头企业主导模式、“农业科技园”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创新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创新模式与管理机制缺乏统一性、资金和人才问题、缺乏交流意识和产权保护等。最后文章通过对美国、日本、福建、杨凌等国内外农业科技推广经验学习,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河北省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对策建议。例如,强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模式改革与建设;创新农科教协作模式,建立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集聚创新合力,创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倾斜基层一线,启动设立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健全培训体系,规范认定管理,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
葛昀洲[7](2018)在《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迈入21世纪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企业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科研产出越来越高,其创新主体地位建设得以不断夯实,日益成为我国自主研发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培育出的人才离企业实际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唯一受官方认可且以企业作为培养主体的人才培养制度——企业博士后(Industry Postdocs)制度从发达国家被引进至我国后,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企业界培养了大批研发人才。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企业博士后培养制度的历史与现状。企业博士后制度诞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应企业研发实力大幅上升、知识产权体系日益完善、人才招收引进模式变革等综合因素而产生,总体历经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4个阶段,呈现出:(1)企业主导与政府扶持相协同、(2)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3)学术化与产业化相平衡的三大特点。我国企业博士后制度诞生于1994年,经过初步试点、扩大试点、多种类型设站、博士后基金覆盖4个阶段的发展,虽然发展迅速,但与之相配套的高等教育发展程度、企业研发体系和企业博士后培养水平都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明显差距。本文聚焦企业博士后培养的最主要参与者(企业博士后与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我国企业博士后的培养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采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量化研究方法,提炼并检验了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影响要素及其对培养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企业因素与自身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有显着影响,而高校因素与外界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弱。更进一步,企业导师、企业配套资源、企业实力和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对企业博士后培养最为重要;现状让人较为满意的包括企业导师,企业实力,高校导师,企业博士后教育背景,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程度等因素。本研究总结提炼了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的主要类型。从宏观来看主要有:市场调节下的美国模式、行政主导下的中国模式和协同创新体制下的加拿大模式三类。从微观来看可按培养类型分为:学术型、工程型、业务型和复合型四类;按培养模式分为:导师制、部门制和混合制三类。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博士后培养、提升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本文基于对博士后培养机制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模式的系统优化建议。首先,培养体系的设计应注重定位、类型、学科选取的问题。其次,培养机制的落实应注重“博士后导师不作为”、“部门经理不重视”、“招收机制太单一”和“各阶段考核没重点”等问题。最后,培养环境的营造应注重协同中央、各省及各高校的协同问题。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已有研究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的不足,提出影响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四个主要维度,从企业因素、高校因素、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四个方面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调查问卷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方法对各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因素与自身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有显着影响,而高校因素与外界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并不显着,并发现了企业导师、企业配套资源、企业实力和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是对企业博士后培养最为重要的四个影响因子,为后续给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提供政策性建议提供有力依据。其次,本文通过对美国RPIF项目和IBM项目、加拿大Elevate项目和上海交通大学、光明集团等案例的深入分析,分别提炼美国校企联培企业博士后的培养体制、美国企业独立培养博士后的职业发展路径、加拿大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企业博士后的培养机制和我国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的现状。通过跨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博士后的三种培养模式,即美国的市场模式、加拿大的协同创新模式和我国的行政主导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企业博士后培养的系统模型。最后,本文基于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论,为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构建了流程模式,并据此提出了系统优化建议。从企业博士后培养的全过程入手,本文从战略规划、培养机制和各界支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强调了在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和权责分配,细化了企业博士后从招收、开题到考核、出站的整个过程,在每一个步骤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夏一维(HA NHAT DUY)[8](2016)在《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农业科技发展经历了曲折进步、调整恢复、改革创新、走向农业现代化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现状,出台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然而,由于受科技水平、人才素质及应用推广等相关条件的限制,中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亟需从理论上加以阐释。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演变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即从重视传统农业向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转变,从依赖外国技术到确立自主创新战略的政策转变,从“科技政策”的计划实施到“相关政策”的协同推进。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宏观调控效果并不显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税收与风险投资政策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积极性未得到有效发挥。农业科技成果的供求差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的“政府失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服务型政府理念的缺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技术创新扩散的局限性,则是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尝试提出完善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建议,包括: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推动作用;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体系;完善农业科研结构与农业科研体系;做实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加快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对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研究,理论上可以丰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内涵,实践上可以为中国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方法论指导。
白萍[9](2011)在《总装备部直属单位成果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总装备部及其直属单位是从事我国国防装备研制、试验、训练的重要单位,每年完成了众多科研试验任务。对其中重要的、代表性任务进行科技成果的预申报、申报、鉴定、评审等,也成为成果管理部门以及任务完成人等相关人员每年或每评审期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何对这些科技成果进行更为科学、高效、安全的管理;以及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成果信息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服好务,一直是科技成果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以及一线科研工作者想要实现的目标。科技成果管理信息系统旨在实现这个目标。通过学习和总结信息管理系统(MIS系统)的发展过程、发展趋势及技术特点,着眼于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依据三级用户单位的业务需求和军队信息管理系统安全规范、军队计算机网络安全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并结合用户单位的具体情况,我们对成果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设计原则、总体结构、处理流程进行了规划,并提出了实现的主要功能要求。安全是本系统建立的第一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主要业务(科技成果奖励项目)数据处理的具体设计目标和设计思路:利用分布式技术,提出实现策略,设计了三种不同客户端对应的应用程序。系统采用C/S与B/S相结合的模式,C/S部分采用了先进高效的PowerBuilder10作为客户端开发工具,B/S部分采用当前流行的ASP技术开发。本文所述开发模式、软件实现方法对军队内部跨较大区域、跨军种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姚锐[10](2011)在《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 ——政策分析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经济成就,激发起世界诸多学者对这一转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浓厚兴趣。公共政策的演进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对公共政策进行分析有利于理解和总结中国转型的成功经验。中国博士后制度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博士后制度与人才制度、科技制度以及高等教育系统有着紧密关系,提供了一个分析中国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变革的样本。博士后制度是在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宏观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科学技术本身不断增长的复杂性是博士后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技术的功利价值则是外部诱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专业科学家的产生,随着科学革命的深化,攀登到“巨人的肩膀上”的历程更加漫长艰难,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条件越来越超出科学家个人的负担能力,迫切需要进行有组织的、社会化的科学研究。科学技术的功利价值及其本身的复杂性,引发了政府的积极参与。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被应用于生产实践,证明了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洞见。工业革命对科技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技术创新,形成了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良性互动。知识生产最初是满足“闲逸的好奇”动机的个别活动,17世纪开始演变为以科学社团、科学期刊为载体的社会活动。随着19世纪末大企业建立的科研机构取代个别发明家占据主流地位,科技创新日渐体制化,推动一个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知识生产的社会部门的崛起。科学家的培养则从手工作坊模式转变到与工业化生产相一致的生产线模式。科学技术是广泛发挥作用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独立从事研究的科学家的需求日渐增长,最终导致了博士后制度的兴盛。20世纪后半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建立起博士后制度。博士后制度起源于培养青年科研人员的单纯目的,科学研究需要大批训练有素的年轻学者。理想的博士后制度安排是,博士学位获得者经历博士后研究阶段,提升科研能力,成为独立从事研究的科学家。然而在实际的发展进程中,博士后制度生成了一种附加功能。博士学位授予规模稳定增长,而学术职位的供给又随着经济景气程度而波动,从长期来看追求学术职位的人越来越多,学术职位供不应求。博士后研究就成了部分追求学术职位的博士学位获得者的一种过渡方案。中国博士后制度诞生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了培养国家经济发展亟需的高层次人才,很短时期内恢复了高等教育秩序,建立起学位制度,派出留学生。李政道和国内一批学者的积极倡导建立博士后制度,得到国务院有关部委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1985年国务院发文确定试点博士后制度。在博士后制度的创立过程中,学者、研究机构、大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党和国家领导人之间积极互动,形成了高效的政策关系网。中国博士后制度作为一种培养年轻高层次人才的制度,为促进我国教育、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和管理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已经证明,博士后制度是一项富有远见的战略决策,是一条快速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成功之路,是一种组织高水平科研活动的有效方法,是加强国际人才竞争的重要手段。我国博士后制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等积极参与了博士后制度的政策制定,国务院领导下出台了一系列跨部门的政策,提供各种优惠条件,打破了人才流动的各种体制性障碍,从而吸引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政策环境制约政府对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博士后制度的政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最终被纳入解决公共问题的常规手段。在博士后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逐渐下放权力,从万能政府过渡到有限政府。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手段是政府直接干预。政府作用的发挥是通过杠杆机制来实现的,可以用较少的资源引导社会其他部门投入更多资源来解决政策问题,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由于政府对博士后的重视,使博士后实际上演变为“准学位”制度,博士后成为光彩照人的头衔。地方政府引入博士后从政,更拔高了博士后的地位。从博士后制度的经验来看,政策引导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政府手段和市场手段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在商品生产领域,市场手段更有效;反之,政府手段对于解决公共问题则是必要的,在公共领域,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正是一国政府发展科学、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合法性和必要性所在。美国政府在博士后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联邦政府为绝大多数博士后提供了研究经费。最近几年,由联邦政府直接支持的博士后人数远远超过中国国家资助的博士后人数。另一方面,联邦机构开始着手关注博士后政策,改进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生活和科研条件。美国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绝大部分是外国人,许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博士后最后居留美国。博士后制度实际上成了美国从全球吸引高水科研人才、进行科技竞争的战略工具。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博士后阶段为美国科技创新做出很大贡献,成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大学是培养博士后的主要基地,授予博士学位的高校一般都设立博士后职位。美国大学是执行基础研究的部门,受到联邦政府巨额科研经费资助,大学用政府科研经费设立博士后职位,因而绝大部分博士后研究人员实际上间接得到联邦政府支持。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博士后制度是美国政府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工具。在美国,博士后是培养人才的成熟制度,绝大多数科学经历博士后训练后才能进入学术界。美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博士后群体,为美国学术界、产业界提供高水平的研发人才,保障了美国科研劳动力市场的充分供给。博士后研究人员中,绝大多数是外国学者,其中不少人在完成博士后训练后,留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博士后制度成为美国从全世界掠夺人才的工具。美国政府在博士后制度中的作用常常被忽视。政府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博士后制度的发展,今后将更加积极地干预博士后制度。我们应当警惕美国政府有意隐瞒自己在公共事务中的作用,大肆渲染自由主义政策,声称政府撤出在经济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把自由放任政策当成普遍适用的模式,向发展中国家推销“华盛顿共识”。然而,美国通过科技政策深深地介入商业经济的各个环节,对国内产业大力支持。美国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被布洛克批评为“隐形发展主义”,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和伪善性。隐形发展主义的实质是诱导发展中国家放弃政府的责任,从而在科技、人才等核心领域依附于发达国家,丧失竞争能力,维护自己的优势地位。当前我国博士后制度发展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企业与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导致企业博士后发展缓慢,筹集科研经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的预期政策目标不理想;受制于理论上的争议和认识上的误区,博士后制度未来政策走向不明确。面对激烈的国际科技和人才竞争,发展博士后制度、培养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在于政策创新。美国博士后制度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联邦政府庞大的科研经费支持下,绝大多数博士后由主要执行基础研究的部门——大学来培养,博士后制度与科技体制、人才战略浑然一体。自我约束机制在欧美大学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博士后制度也是依赖于自我约束增强适应能力,维持较高的学术水平,提高自身社会地位。借鉴美国经验不是盲目照搬,而应当保持自己的特色,我国博士后制度的特色是政府的积极支持。在借鉴美国经验的时候,要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我国博士后制度未来发展要特别警惕“隐形发展主义”的误导,坚持在公共领域积极主动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卡尔·波兰尼认为完全自由、不受政府干预的市场是虚假的幻象,从来没有真实存在过,政府干预对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来说必不可少。美国政府鼓吹所谓的自由主义放任政策,而实际上通过发展科技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它实行的是“隐形发展主义”。我们必须认清其本来面目,从国际科技及人才竞争的现实出发,有针对地制定适当的政策。政策创新关键是机制创新。首先是决策机制,决策主体之间要互相协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适当分权,以形成统一高效的政策体系。其次是建立法制化的、随时间和具体条件改进的支持机制,保障博士后制度发展所需的充足资源。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促进博士后制度的国际化。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注意政策主体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二、建站(所)以来获奖科技成果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站(所)以来获奖科技成果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苏州市人才政策协同:测量与效能评估 ——基于2009-2018年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人才政策的相关研究 |
(二) 关于政策协同的相关研究 |
(三) 关于人才政策协同的相关研究 |
四、研究内容和技术路径 |
(一) 研究内容 |
(二) 技术路径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德尔菲法 |
(三) 实证分析法 |
六、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人才政策 |
(二) 政策协同 |
(三) 人才政策协同效能 |
二、理论基础 |
(一) 人力资本理论 |
(二) 人才流动理论 |
(三)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第二章 苏州市人才政策协同的测量 |
一、苏州市人才政策的量化与协同度计算 |
(一) 人才政策的量化 |
(二) 苏州市人才政策协同的基本假设 |
(三) 苏州市人才政策文本数据来源 |
(四) 苏州市人才政策协同度计算 |
二、苏州市人才政策协同状况 |
(一) 政策目标协同水平 |
(二) 政策措施协同水平 |
(三) 政策目标与措施协同水平 |
第三章 苏州市人才政策协同的效能评估 |
一、苏州市人才政策协同的效能评估模型 |
(一)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二) 评估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 宏观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四) 模型的构建 |
二、苏州市人才政策协同效能状况 |
(一) 政策目标协同的效能 |
(二) 政策措施协同的效能 |
(三) 政策目标与措施协同的效能 |
第四章 苏州市人才政策协同效能部分失效的原因 |
一、人才政策目标定位缺少长远性、全局性 |
二、人才政策内容盲目模仿,部分条款与本地区的实际脱钩 |
三、人才政策措施落地执行的基础不夯实 |
(一) 人才培训和管理工作难度大,导致相应政策措施不够具体 |
(二) “软福利”措施众口难调,导致配套政策措施不够完善 |
(三) 科研经费使用成本过高,优惠措施反成掣肘 |
四、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缺乏评估,政策调整滞后 |
第五章 苏州市人才政策协同效能提升的优化路径 |
一、推进人才政策目标措施协同发展,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 |
(一) 拓展思路创新模式,加强人才培训和管理工作 |
(二) 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提高政策措施的丰富性 |
(三) 加强多元主体协作,打造人才政策新格局 |
二、建立人才政策落地的配套机制,以有效助推政策目标实现 |
(一) 科学设定绩效考核指标,发挥管理机制的激励作用 |
(二) 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使优惠措施切实发挥服务效能 |
(三) 改进住房补助措施,使其发挥应有的保障和激励功能 |
三、完善人才政策评估机制,不断加强苏州市引才成效 |
(一) 创新人才政策评估方式,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
(二) 引入多元政策评估者,提高人才政策评估全面性 |
(三) 理性认识地方政府间人才竞争,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科创补贴政策促进珠三角九市科创及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2.1 科创补贴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 |
2.2 科技创新补贴政策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
2.3 科技创新补贴和政府投资基金之间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
3.1 样本的选择 |
3.2 分析维度的确定 |
3.3 定义分析单元与编码 |
3.4 信度与效度评估 |
3.5 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频数统计和量化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研究与开发投入比例结构失衡 |
4.2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
4.3 项目补助方式有待改进 |
4.4 区域创新系统开放度有待提升 |
4.5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强化 |
4.6 本章小结 |
5 科创补贴政策对珠三角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 模型选择 |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实证分析 |
5.5 主要结论 |
6 对策建议 |
6.1 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支持力度 |
6.2 加强创新平台的有效建设 |
6.3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机制 |
6.4 提高创新系统的开放性 |
6.5 提升科技创新补贴资金效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词 |
(3)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学术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研究综述 |
1.3.2 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研究综述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检索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6.3 SWOT分析法 |
1.6.4 PEST分析法 |
1.7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1.7.1 研究的创新 |
1.7.2 研究的不足 |
2 理论基础 |
2.1 创新创业相关概念 |
2.1.1 创新创业 |
2.1.2 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 |
2.1.3 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
2.2 相关理论 |
2.2.1 支持理论 |
2.2.2 Sahlman创业模型理论 |
2.2.3 SWOT分析法概述 |
2.2.4 PEST模型概述 |
3 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基本状况 |
3.1 黔江区工业园区发展概述 |
3.2 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PEST分析 |
3.2.1 政治环境分析 |
3.2.2 经济环境分析 |
3.2.3 社会环境分析 |
3.2.4 技术环境分析 |
3.3 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SWOT分析 |
3.3.1 机会分析 |
3.3.2 威胁分析 |
3.3.3 优势分析 |
3.3.4 劣势分析 |
3.4 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4.1 存在的问题 |
3.4.2 问题的根源 |
4 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构建 |
4.1 基于Sahlman创业模型的支持体系核心要素分析 |
4.1.1 企业(机会) |
4.1.2 科技成果转化(交易) |
4.1.3 学会、院士(资源) |
4.1.4 政策(环境) |
4.1.5 科技工作者(人) |
4.2 支持体系构建方案 |
4.2.1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支持体系 |
4.2.2 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的创业激励体系 |
4.2.3 建立以学会、院士工作站等为主导的创新服务体系 |
4.2.4 建立以优化环境为目标的创新政策体系 |
4.2.5 建立以科技工作为中心的内在支持体系 |
5 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运行保障措施 |
5.1 扭转阻碍创新创业的观念 |
5.1.1 扭转“重物轻人”的误区 |
5.1.2 扭转过度依赖市场的误区 |
5.1.3 扭转追求“短、平、快”的误区 |
5.1.4 扭转行政权力、学术权力错位的误区 |
5.2 准确把握政府在推动创新创业中的职能定位 |
5.2.1 加强顶层设计和综合协调 |
5.2.2 优化政策环境和财政投入 |
5.2.3 建好平台、市场 |
5.2.4 扶持一批科技创新企业 |
5.2.5 倡导创新文化落实推动机制 |
5.3 优化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助推创新创业 |
5.3.1 调整优化科技计划体系 |
5.3.2 改革经费管理机制 |
5.3.3 健全科技投融资体系 |
5.4 注重对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激励 |
5.4.1 注重提高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待遇 |
5.4.2 建立“职业生涯设计”行动计划 |
5.4.3 注重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 |
5.4.4 鼓励支持科技工作者参与协同创新 |
6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新时代加快推进泉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泉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背景及发展历程 |
二、泉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基本情况及运行模式 |
(一)基本情况 |
(二)运行模式 |
1. 联合建设。 |
2. 人才培养。 |
3. 项目攻关。 |
4. 战略咨询。 |
5. 技术指导。 |
6. 承接成果。 |
三、泉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主要工作成效 |
(一)持续发力引才育才,增强企业创新发展底气 |
(二)立足项目改进提升,助推孵化一批科技成果 |
(三)打造升级科研平台,提高企业研发创新实力 |
四、泉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面临的问题 |
(一)院士工作站发展受建站政策制约 |
(二)院士(专家)工作站经费保障不够 |
(三)各地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发展不平衡 |
(四)专家工作站建站准入门槛不够高 |
(五)企业与科研院所沟通渠道有待拓宽 |
五、新时代加快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思考 |
(一)发挥市场作用,创新合作模式,深挖院士专家资源 |
(二)提高服务水平,引导需求主体,架设产学研对接金桥 |
(三)强化要素保障,健全政策体系,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
(四)集聚创新人才,突出建站需求,发挥“科技红娘”优势 |
(五)健全制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有效形成工作合力 |
(六)提高建站门槛,严格考核管理,高标准建设工作站 |
(5)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的科特派企业减贫研究 ——以秦巴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特派企业减贫是推进国家科技扶贫战略的重要路径 |
1.1.2 产业融合是以科特派企业减贫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
1.1.3 社会资本是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实践基础和重要推动力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特派企业 |
2.1.2 科特派企业减贫 |
2.1.3 产业融合 |
2.1.4 社会资本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六次产业理论 |
2.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2.4 社会资本理论 |
2.2.5 企业减贫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科特派企业减贫的作用机理 |
2.3.2 产业融合与社会资本影响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理论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现状剖析 |
3.1 科特派企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
3.1.1 科技特派员的起源——南平经验 |
3.1.2 科特派企业的探索实践——宁夏模式 |
3.1.3 科特派企业的全国推广 |
3.2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多案例剖析 |
3.2.1 案例研究方法与设计 |
3.2.2 案例企业简介 |
3.2.3 案例内分析 |
3.2.4 案例间分析 |
3.2.5 结论与讨论 |
3.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样本描述 |
3.4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现状剖析 |
3.4.1 全国科特派企业减贫的现状 |
3.4.2 样本企业帮扶带动减贫现状 |
3.4.3 样本企业产业增收减贫现状 |
3.4.4 样本企业投资收益减贫现状 |
3.5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存在的现实问题 |
3.5.1 科特派企业同质化严重且发展受限 |
3.5.2 科特派企业减贫模式需要突破创新 |
3.5.3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挖掘不够 |
3.5.4 科特派企业产业融合程度有待提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测度及解析 |
4.1 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指标体系 |
4.1.1 数据说明 |
4.1.2 指标构建原则 |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测度及结果 |
4.2.1 基于熵值法的科特派企业产业融合测度 |
4.2.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测度 |
4.3 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的特征分析 |
4.3.1 产业融合的特征分析 |
4.3.2 社会资本的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融合对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影响分析 |
5.1 理论分析框架 |
5.2 模型构建与变量含义 |
5.2.1 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模型构建 |
5.2.2 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变量含义 |
5.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1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
5.3.2 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3 产业融合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实证结果 |
5.3.4 秦巴山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资本对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影响分析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6.1.1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对帮扶带动减贫的影响 |
6.1.2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对产业增收减贫的影响 |
6.1.3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对投资收益减贫的影响 |
6.2 模型构建与变量含义 |
6.2.1 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模型构建 |
6.2.2 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变量含义 |
6.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6.3.1 科特派企业社会资本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3.2 研究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6.3.3 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4 社会资本对科特派企业减贫影响的实证结果 |
6.3.5 秦巴山区的区域差异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社会资本在产业融合影响科特派企业减贫中的中介效应分析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7.1.1 产业融合与科特派企业减贫 |
7.1.2 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 |
7.2 模型构建与变量含义 |
7.2.1 产业融合、社会资本与科特派企业减贫的模型构建 |
7.2.2 产业融合、社会资本与科特派企业减贫的变量含义 |
7.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7.3.1 测量模型信度、效度检验 |
7.3.2 Bollen-Stine联合正态检验 |
7.3.3 结构模型拟合优度评价 |
7.3.4 假设检验与路径分析 |
7.3.5 中介效应检验 |
7.3.6 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的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优化 |
8.1 总体思路 |
8.1.1 通道优化 |
8.1.2 服务支撑 |
8.1.3 保障机制 |
8.2 科特派企业减贫机制的优化 |
8.2.1 运行机制优化 |
8.2.2 合作机制优化 |
8.2.3 利益分配机制优化 |
8.2.4 融资机制优化 |
8.2.5 参与机制优化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创新科特派企业联盟,集聚社会资本减贫 |
9.2.2 构建科特派企业利益共同体,引入考核机制减贫 |
9.2.3 整合科特派企业科技智库,引领成果转化减贫 |
9.2.4 建立科特派企业农业标准和追溯体系,运用第六产业减贫 |
9.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秦巴山区陇南片区科特派企业减贫多案例访谈提纲 |
附录2 秦巴山区科特派企业减贫调研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河北省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科技推广的内涵 |
2.1.2 农业科技推广的特点 |
2.1.3 农业科技推广的原则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
2.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理论 |
2.2.3 双向沟通理论 |
3 河北省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现状分析 |
3.1 河北省自然条件 |
3.2 河北省农业经济条件 |
3.3 河北省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
3.3.1 河北省农业科技推广传统模式 |
3.3.2 河北省农业科技推广创新模式 |
3.3.3 河北省农业科技推广传统模式与创新模式的异同 |
4 河北省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4.1 农业科技推广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 |
4.1.1 “农业科技进村服务站”模式存在的问题 |
4.1.2 农科教协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
4.1.3 “农业科技示范场”模式存在的问题 |
4.1.4 龙头企业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 |
4.1.5 “农业科技园”模式存在的问题 |
4.2 农业科技推广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 |
5 国内外农业推广模式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经验 |
5.1.1 美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运行 |
5.1.2 日本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运行 |
5.1.3 澳大利亚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
5.2 国内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经验 |
5.2.1 海南省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
5.2.2 福建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
5.2.3 杨凌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
5.3 国内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经验对河北省的启示 |
5.3.1 以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为主体保障 |
5.3.2 以多元的社会参与机制为协作保障 |
5.3.3 以科研创新与实践探索为发展动力 |
6 完善河北省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对策措施 |
6.1 强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模式改革与建设 |
6.2 创新农科教协作模式,建立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 |
6.3 集聚创新合力,创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
6.4 倾斜基层一线,启动设立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 |
6.5 健全培训体系,规范认定管理,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文献综述 |
2.1 企业博士后培养相关理论 |
2.1.1 国内外学术关注程度综述 |
2.1.2 后学院科学 |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4 协同理论 |
2.2 关于博士后研究的综述 |
2.2.1 关于博士后历史与现状的研究 |
2.2.2 关于博士后管理与体制的研究 |
2.2.3 关于博士后培养与成效的研究 |
2.2.4 关于博士后考核与评估的研究 |
2.3 关于企业博士后研究的综述 |
2.3.1 关于企业博士后管理与体制的研究 |
2.3.2 关于企业博士后培养与成效的研究 |
2.3.3 关于工作站建设的研究 |
2.3.4 关于企业博士后现存问题的研究 |
2.4 基于利益相关者和协同创新理论的企业博士后培养综述 |
2.4.1 企业博士后培养的三重螺旋理论模型 |
2.4.2 企业博士后培养的经验研究 |
第三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3.1 企业博士后在北美的形成与发展 |
3.1.1 历史起源 |
3.1.2 发展阶段 |
3.1.3 企业博士后与高校博士后的比较 |
3.1.4 加拿大政府基金——产业研发博士后基金的发展研究 |
3.1.5 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
3.1.6 特点与启示 |
3.2 企业博士后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 |
3.2.1 历史起源 |
3.2.2 发展过程 |
3.2.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发展的研究 |
第四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主要模式与案例分析 |
4.1 罗格斯大学医药企业博士后项目的研究 |
4.1.1 项目简介 |
4.1.2 项目培养体制分析 |
4.1.3 项目特点 |
4.2 IBM公司哥尔斯廷企业博士后项目研究 |
4.2.1 项目简介 |
4.2.2 项目企业博士后职业选择与成长研究 |
4.2.3 项目特点与启示 |
4.3 加拿大“跃升”项目研究 |
4.3.1 项目简介 |
4.3.2 项目机制分析 |
4.3.3 项目特点与启示 |
4.4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发展现状研究 |
4.4.1 企业博士后招收 |
4.4.2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分析 |
4.4.3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职业选择与发展研究 |
4.4.4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特点与启示 |
4.5 光明集团企业博士后案例研究 |
4.5.1 光明集团企业博士后项目简介 |
4.5.2 光明乳业研究院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 |
4.5.3 光明乳业企业博士后培养特点 |
4.5.4 经验与启示 |
4.6 中外企业博士后管理体制与模式的对比研究 |
4.6.1 三种模式概况 |
4.6.2 三种模式的对比研究 |
4.6.3 三种模式的成因及利弊分析 |
4.6.4 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理论模型 |
第五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维度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
5.1 调研设计与调研过程 |
5.1.1 指标设计过程 |
5.1.2 问卷发放形式与过程 |
5.1.3 访谈调研设计 |
5.2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5.2.1 企业博士后 |
5.2.2 企业博士后管理人员 |
5.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3.1 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
5.3.2 数据质量检验结果 |
5.3.3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
5.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5.4.1 企业因素 |
5.4.2 高校因素 |
5.4.3 外界因素 |
5.4.4 自身因素 |
5.4.5 培养结果 |
第六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的系统优化 |
6.1 以战略规划为统筹,发挥政府的宏观引领作用 |
6.1.1 明确企业博士后的角色定位 |
6.1.2 搭建分类培养体系 |
6.1.3 对企业博士后分布进行整体设计 |
6.2 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优化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
6.2.1 企业博士后招聘机制 |
6.2.2 企业博士后开题机制 |
6.2.3 企业博士后考核机制 |
6.3 以服务保障为支撑,深化各界的协同参与力度 |
6.3.1 抓好高校导师队伍建设 |
6.3.2 推进高校各类资源共享 |
6.3.3 推进企业育人团队建设 |
6.3.4 完善企业博士后激励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国家关于企业博士后领域的重要文件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研究动态 |
1.3.2 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国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5.1 探讨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演变的特征 |
1.5.2 提出依法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益保护长效机制 |
1.5.3 从供求差异角度分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 |
第2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概述 |
2.1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农业与农业科技成果的含义 |
2.1.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与方式 |
2.1.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含义 |
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基本内容 |
2.2.1 财政政策 |
2.2.2 金融政策 |
2.2.3 知识产权政策 |
2.2.4 农业技术市场政策 |
2.2.5 人才政策 |
2.2.6 土地政策 |
2.2.7 农业产业化政策 |
2.3 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重要意义 |
2.3.1 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 |
2.3.2 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 |
2.3.3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
2.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的相关理论 |
2.4.1 政府干预理论 |
2.4.2 制度变迁理论 |
2.4.3 公共产品理论 |
2.4.4 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
2.4.5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3章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演变过程及特征 |
3.1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演变过程 |
3.1.1 曲折发展时期 |
3.1.2 恢复调整时期 |
3.1.3 改革创新时期 |
3.1.4 科学发展新时期 |
3.2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演变特征 |
3.2.1 从重视传统农业向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转变 |
3.2.2 从依赖外国技术到确立自主创新战略的政策转变 |
3.2.3 从“科技政策”的计划实施到“相关政策”的协同推进 |
3.3 中国政府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演变及实施中的角色 |
3.3.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主导者和规划者 |
3.3.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的服务者 |
3.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的协调者 |
第4章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成就与问题分析 |
4.1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成就 |
4.1.1 建成学科完整、覆盖面宽的农业科学研究体系和推广体系 |
4.1.2 出台大量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计划项目 |
4.1.3 农业科技引领支撑作用日益明显 |
4.1.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不断优化 |
4.2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宏观调控效果并不显着 |
4.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税收与风险投资政策不健全 |
4.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激励机制尚不完善 |
4.2.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积极性未得到有效发挥 |
4.3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农业科技成果的供求差异 |
4.3.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的“政府失灵” |
4.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服务型政府理念的缺失 |
4.3.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中技术创新扩散的局限性 |
第5章 完善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建议 |
5.1 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推动作用 |
5.1.1 确立未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和方向 |
5.1.2 营造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 |
5.1.3 简政放权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主体的自主权改革 |
5.2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体系 |
5.2.1 政府要树立科学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理念 |
5.2.2 优化相关领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结构 |
5.2.3 加快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投资体系建设 |
5.3 完善农业科研结构与农业科研体系 |
5.3.1 以优质农产品的开发研究为科研方向 |
5.3.2 引导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不断调整和优化科研结构 |
5.3.3 尽快建立市场化的农业科研体系 |
5.4 做实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 |
5.4.1 加强农技推广机构改革 |
5.4.2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 |
5.4.3 探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多元化模式 |
5.5 加快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
5.5.1 做好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部署 |
5.5.2 加快建设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
5.5.3 促进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 |
5.5.4 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农民技术素质教育工作 |
5.6 完善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法规体系 |
5.6.1 加快国家宏观调控立法与相关行政法规的修订和完善 |
5.6.2 完善规范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行为的政策法规 |
5.6.3 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市场政策法规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1.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实施需要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6.1.2 政府协调是满足农业科技公共需求促进政策实施的重要手段 |
6.1.3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是推动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基础 |
6.1.4 激励和利益保护应当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目标 |
6.1.5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需建立长效机制 |
6.2 研究启示 |
6.2.1 越南参考和借鉴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可行性分析 |
6.2.2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对越南的参考意义 |
6.2.3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中特别值得越南借鉴的几个方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和科研获奖情况 |
(9)总装备部直属单位成果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管理信息系统概况及本文系统的意义 |
1.3 项目来源及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二章 需求分析 |
2.1 系统实现目标 |
2.2 主要功能需求 |
2.2.1 总装成果局客户端主要功能 |
2.2.2 直属基地/研究所客户端主要功能 |
2.2.3 基地下属单位客户端主要功能 |
2.3 主要业务流程 |
第三章 总体设计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1.1 系统设计原则 |
3.1.2 总体功能结构设计 |
3.1.3 网络拓扑结构与系统运行平台 |
3.2 系统分布式处理设计 |
3.2.1 分布式处理的概念 |
3.2.2 系统的要求 |
3.2.3 分布式处理的实现 |
3.3 客户端开发工具的选择 |
3.3.1 C/S模式客户端开发工具的选择 |
3.3.2 B/S模式部分客户端开发工具的选择 |
3.4 系统数据库的选择 |
3.4.1 数据库概要 |
3.4.2 MS SQL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 |
第四章 详细设计 |
4.1 系统数据库详细设计 |
4.1.1 表的设计 |
4.1.2 数据的完整性和约束 |
4.1.3 事务机制 |
4.2 总装成果局客户端应用程序设计 |
4.2.1 设计目标 |
4.2.2 子系统功能设计 |
4.3 直属基地/研究所客户端应用程序设计 |
4.3.1 设计目标 |
4.3.2 子系统功能设计 |
4.4 基地下属单位客户端应用程序设计 |
4.4.1 设计目标 |
4.4.2 子系统功能设计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总装成果局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实现 |
5.1.1 奖励计划子系统的实现 |
5.1.2 奖励文件子系统的实现 |
5.1.3 系统维护子系统的实现举例 |
5.1.4 公用模块部分功能实现举例 |
5.1.5 用到的部分编码技术 |
5.2 直属基地/研究所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实现 |
5.2.1 项目管理子系统的实现 |
5.2.2 公用模块部分功能实现举例 |
5.2.3 WEB查询子系统的实现 |
5.3 基地下属单位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实现 |
5.3.1 项目管理子系统的实现 |
5.3.2 项目统计子系统的实现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环境和方法 |
6.2 测试内容及结果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 ——政策分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组成部分的博士后制度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分析框架 |
核心概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博士后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第一节 "博士后"概述 |
一、定义 |
二、部分国家博士后发展情况 |
第二节 博士后起源与背景 |
一、内在动力:科学本身不断增长的复杂性 |
二、外部诱因:科学技术的功利价值 |
三、知识生产的社会化与组织化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博士后制度创立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博士后制度创立时间的探讨 |
一、首批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与政策确立时间 |
二、官方认定的博士后制度创立时间 |
第二节 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 |
一、发展阶段 |
二、发展成就 |
第三节 政策议程与政策主体间的互动 |
一、政策议程的建立:从CUSSPEA项目到博士后制度 |
二、政策主体的特殊性:国家最高领导人参与决策 |
三、政策关系网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博士后发展过程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 |
第一节 环境变革与政策的适应性 |
一、社会转型与政策环境变革 |
二、政策对环境变革的回应 |
三、从万能政府到有限政府 |
第二节 政策的作用机制 |
一、政策杠杆与马太效应 |
二、杠杆作用实例 |
第三节 平衡政府与市场 |
一、解决社会问题的部门 |
二、平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博士后制度中的政府角色与"隐形发展主义" |
第一节 美国博士后制度发展 |
一、美国博士后制度发展历程 |
二、美国博士后制度特点 |
第二节 美国博士后制度中的政府角色 |
一、美国科技体制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 |
二、作用战略工具的博士后制度 |
三、美国博士后制度中政府的独特作用 |
第三节 "隐形发展主义"的警示 |
一、日渐加强的政府作用与"隐形发展主义" |
二、"隐形发展主义"的实质 |
三、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前瞻 |
第一节 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 |
二、企业博士后左右为难 |
三、政策的不确定性 |
第二节 如何对待美国经验 |
一、美国经验:不可借鉴性 |
二、美国经验:可借鉴性 |
三、中国特色的继承与发扬 |
第三节 我国博士后制度政策创新 |
一、对隐形发展主义的回应 |
二、博士后制度定位 |
三、政策创新关键是机制创新 |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建站(所)以来获奖科技成果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州市人才政策协同:测量与效能评估 ——基于2009-2018年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D]. 陈子晔. 苏州大学, 2020(03)
- [2]珠三角九市科技创新补贴政策文本量化研究[D]. 谭秀娟. 暨南大学, 2020(05)
- [3]黔江区工业园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研究[D]. 赵立旺.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4]新时代加快推进泉州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许珊珊. 学会, 2020(01)
- [5]产业融合和社会资本视角的科特派企业减贫研究 ——以秦巴山区为例[D]. 张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3)
- [6]河北省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研究[D]. 赵小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6)
- [7]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D]. 葛昀洲.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8]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D]. 夏一维(HA NHAT DUY). 东北大学, 2016(07)
- [9]总装备部直属单位成果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白萍. 电子科技大学, 2011(05)
- [10]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 ——政策分析的视角[D]. 姚锐. 南京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