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渗透论文_赵继勇,熊维亮,范伟,李姝蔓

导读:本文包含了特低渗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油藏,油田,压裂,收率,油层,井研,压力。

特低渗透论文文献综述

赵继勇,熊维亮,范伟,李姝蔓[1](2019)在《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驱油体系筛选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特低渗透油藏采收率,以长庆W油田叁迭系延长组长6特低渗透油藏为对象,开展与油藏特征相适应的提高采收率驱油体系研究。通过对不同界面活性、乳化性能、黏度等性能的驱油体系驱油效率评价,明确了适合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表面活性剂性能指标,首要指标是乳化性能,其次是界面活性,只有两者兼顾,才能大幅度提高驱油效率。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高界面活性强乳化低黏型CQ-Ⅰ驱油体系,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驱油效率28.9%以上。根据室内研究成果,在长庆W油田A区开展了4井组现场试验,截至2017年12月,试验井组累计增油量5 889.9 t,阶段投入产出比1∶2.25,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王亮亮[2](2019)在《特低渗透率岩心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传导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启动压力梯度是目前石油行业公认的影响低、特低储层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特低渗储层开发阶段越来越得到重视。注水是绝大多数油田普遍采用的一种常规的开发方式,在注水过程中需要在油水井之间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然而在目前的特低渗透储层中,还没有一个油田能够建立起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可见建立一个有效压力驱替系统目前还是一个难题。为此,在压力传导问题上进行了探索性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初步认识。该项实验方法可以在今后的特低渗储层评价中单独列为一项实验内容。(本文来源于《石油知识》期刊2019年06期)

常笃,陆红军,齐银,张育超,任勇[3](2019)在《安塞特低渗透油藏侧钻井提高单井产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安塞特低渗透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已进入双高开发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利用水淹长停井老井筒进行套管开窗侧钻,新井眼避开水线直接进入剩余油富集区,压裂改造动用失控储量,是治理水淹井、挖潜剩余油的有效手段。为提高侧钻井单井产量,基于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模拟计算优化了典型井组侧钻井靶点位置,位于水线侧向110~130 m可获得较高累产;通过室内方案论证、工艺参数优化和关键工具、材料研发,形成了?88. 9 mm侧钻小井眼条件下分段多簇压裂技术,改造后单井产量达到2. 5 t,试验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钻采工艺》期刊2019年05期)

杨红,赵习森,陈龙龙,王宏,王伟[4](2019)在《气相示踪技术在延长油田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延长油田乔家洼油区个别油井出现气窜且CO_2气体来源方向不明确的问题,以45543-09井为注入井开展了六氟化硫气体示踪剂现场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数值分析,同时以气相示踪剂监测结果为依据将现场CO_2驱油调整为水气交替注入。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45543-01井、45545井和乔46-01井、乔46-02井与注入井间分别存在1个优势通道和2个优势通道,优势通道等效渗透率分别为44.13×10~(-3)μm~2、9.54×10~(-3)μm~2和17.02×10~(-3)μm~2、136.15×10~(-3)μm~2和184.87×10~(-3)μm~2、104.27×10~(-3)μm~2。现场水气交替注入试验表明:45543-01井和乔46-01井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9年09期)

王建民,张叁[5](2019)在《特低渗透砂岩油层钻井液侵入程度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地质录井、实验分析、压裂试采等资料,基于动态分析、渗流理论及物质平衡原理,动、静态分析相结合,对特低渗透砂岩油层钻井液(泥浆滤液)侵入程度及其影响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压裂试采曲线特征将特低渗透油层的生产动态划分为初产与稳产2个阶段:①初产阶段主要表现为大量外来流体沿人工及天然裂缝系统的快速返排,产水量及含水率变化迅猛;②稳产阶段主要表现为地层原始流体在饱和度控制下的相对渗流,产水量及含水率变化处于低稳状态。正常油层具孔隙型单孔介质,通常无明显的钻井液侵入,其初产阶段的地层吞吐水量大致相当。低阻油层具微裂缝-孔隙型双孔介质,具有显着的钻井液侵入特征,其初产阶段的地层吞吐水量差异大致等于钻井液的侵入体积。利用地层初始吞吐液量差异确定了特低渗透砂岩油层的钻井液侵入程度,并以地层吞吐液量、钻井液侵入深度、结合压裂曲线特征,量化判断油层属性。建立了油层电阻率与钻井液侵入深度关系图版,定量评价了钻井液侵入的影响,分析了低阻油层成因。结果表明,钻井液侵入深度越大,则油层电阻率越小,低阻油层是钻井液超深侵入的结果;由于双孔介质及其微裂缝的发育,低阻油层的钻井液侵入深度通常超过了感应系列的径向探测半径,因此导致了"低阻"的发生。(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宝军[6](2019)在《特低渗透油田油藏渗流机理及储层开发特征方法研究——评《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渗流理论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特低渗油田储量丰富,将成为我国油气供应的主要资源基础,其有效开发技术是我国未来石油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特低渗油田天然弹性能量普遍偏小,开发的最大难点在于注水能力及原油流动能力不足,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通常采取注水保压或储层改造等增产措施来促进生产。《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渗流理论和方法》一书以特低渗油藏(本文来源于《新疆地质》期刊2019年03期)

段鹏辉,雷秀洁,来昂杰,张同伍,康博[7](2019)在《特低渗透油藏定面射孔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塞油田长6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多年,水驱前缘已经波及储层高渗透带,大量剩余油分布于储层纵向低渗段。为开发低渗段剩余油,采用定面射孔压裂技术,利用定面射孔形成垂直于井筒轴向的扇形应力集中面,引导水力裂缝沿井筒径向扩展,控制裂缝纵向延伸,实现低渗段剩余油挖潜。在研究长期注采条件下的剩余油分布及岩石力学参数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模拟分析不同定面射孔相位角下的裂缝起裂效果,根据裂缝融合面积优选出最佳射孔相位角;同时,根据较小应力差条件下的裂缝模拟结果,优化压裂改造参数,控制裂缝高度。安塞油田78口井长6油藏开发中应用了定面射孔压裂技术,平均单井增油量达1.8 t/d,是常规压裂的2倍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与应用表明,定面射孔压裂技术可为特低渗透油藏低渗段剩余油挖潜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本文来源于《石油钻探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李承龙,苗志国,李照永,张宇[8](2019)在《大庆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已有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评价方法体系中未考虑流体渗流特征、流体性质、经济效益等因素,不适用于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评价,且权重计算方法过于单一,导致权重值不合理,评判结果不准确。针对这些问题,考虑特低渗透油藏条件和渗流特征,结合开发技术政策及经济效益等因素,引入启动压力梯度、压敏效应、原油黏度、吨油操作成本等指标,建立九大系统,共46个指标,形成了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评价体系,利用隶属度区间分布计算方法和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建立了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A区块综合评价结果为"中",结合评价结果,实施补孔、转注、压裂、改善管理方式、优化投入等措施,截至2018年底,区块可采储量采油速度由1. 27%上升至1. 35%,压力保持水平由62%上升至68%,水驱控制程度由58. 6%上升至79. 7%,投入产出比由1. 00∶1. 17提高至1. 00∶1. 21。该研究成果可为大庆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油藏开发规划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9年04期)

李帮军[9](2019)在《吴起油田特低渗透水淹井研究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吴起油田的开发步入中后期,多数油藏已经进入中高含水期,产能不断下降、携液能力逐渐变差,受到种种因素如:高渗带、储层微裂缝、初期压裂规模较大、超前注水等影响,水淹井数量上升趋势明显,个别井甚至被迅速水淹,给油田产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来源于《装备维修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杨学武,周美红,王军,杜周,房玉凤[10](2019)在《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暂堵转向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特低渗主力油藏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水驱特征及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加快,通过常规压裂技术挖潜剩余油,容易引起含水大幅上升。因此,在见水原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暂堵转向重复压裂配套技术研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控水增油效果,为中高含水期低产井的治理提供了方向和依据,对长6油藏的稳产工作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应用》期刊2019年07期)

特低渗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启动压力梯度是目前石油行业公认的影响低、特低储层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特低渗储层开发阶段越来越得到重视。注水是绝大多数油田普遍采用的一种常规的开发方式,在注水过程中需要在油水井之间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然而在目前的特低渗透储层中,还没有一个油田能够建立起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可见建立一个有效压力驱替系统目前还是一个难题。为此,在压力传导问题上进行了探索性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初步认识。该项实验方法可以在今后的特低渗储层评价中单独列为一项实验内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特低渗透论文参考文献

[1].赵继勇,熊维亮,范伟,李姝蔓.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驱油体系筛选及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19

[2].王亮亮.特低渗透率岩心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传导实验[J].石油知识.2019

[3].常笃,陆红军,齐银,张育超,任勇.安塞特低渗透油藏侧钻井提高单井产量技术研究[J].钻采工艺.2019

[4].杨红,赵习森,陈龙龙,王宏,王伟.气相示踪技术在延长油田特低渗透油藏CO_2驱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2019

[5].王建民,张叁.特低渗透砂岩油层钻井液侵入程度及影响[J].石油学报.2019

[6].王宝军.特低渗透油田油藏渗流机理及储层开发特征方法研究——评《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渗流理论和方法》[J].新疆地质.2019

[7].段鹏辉,雷秀洁,来昂杰,张同伍,康博.特低渗透油藏定面射孔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J].石油钻探技术.2019

[8].李承龙,苗志国,李照永,张宇.大庆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J].特种油气藏.2019

[9].李帮军.吴起油田特低渗透水淹井研究及对策[J].装备维修技术.2019

[10].杨学武,周美红,王军,杜周,房玉凤.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暂堵转向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J].石油化工应用.2019

论文知识图

射孔冲击煤粉产生机理图车镇凹陷滩坝储层沙二段孔隙度、渗透...),分布范围为2~30%,平均为18.4%,...东营凹陷滩坝储层沙四上亚段孔隙度、...研究区长石砂岩成岩共生序列图研究区砂岩孔隙度直方图

标签:;  ;  ;  ;  ;  ;  ;  

特低渗透论文_赵继勇,熊维亮,范伟,李姝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