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电极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极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极,电化学,性能,微带,真空计,布拉格,结构。

电极结构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徐朋朋,刘冲,李扬,王堃,法丽扎[1](2019)在《基于COMSOL的微带电极阵列关键结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特征尺寸对微带电极阵列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首先使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对不同特征尺寸微带电极阵列进行建模,分析了微带电极阵列表面电活性物质的浓度分布与循环伏安性能;然后,利用微加工技术制作了集成有不同特征尺寸微带电极阵列的微流控芯片,在亚铁氰化钾(K_4[Fe(CN)_6])溶液中对微带电极阵列的循环伏安性能进行测试;最后,根据仿真与实验结果推导修正公式,并验证修正公式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0.5 mmol/L K4[Fe(CN)6]溶液进行扫速为1 V/s的循环伏安测试时,对于宽度为20μm和10μm的微带电极阵列,间距取40μm可避免屏蔽效应。优化后的结构对设计微带电极阵列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范兴,张楠楠,杨玉欣,陶长元[2](2019)在《基于仿生分形结构的采储电极及织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可穿戴应用领域,纤维型能量采集和存储设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们前期通过纤维电极的交错编织,开发了系列单层全固态光伏织物、机械能采集织物以及超电容织物,从而在一块单层织物上,实现了光能-机械能联采与能量采储集成。为进一步提高织物器件的能量采储效率,我们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仿生(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23)

张校飞,左小华,汪汝武,张峰[3](2019)在《醇水法制备纳米氧化镍电极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醇水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镍粉体材料并分析了其粉体形成过程,重点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氧化镍粉体的相组成、形态以及氧化镍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镍粉体由前驱体Ni2(OH)2CO3·xH2O在270℃附近分解产生;热处理温度对合成粉体的结晶度和比表面积具有显着影响,而粉体的结晶度和比表面积又是影响氧化镍电极电化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其中,粉体结晶度的作用占主导地位。当氧化镍粉体热处理温度为250℃时,所制氧化镍电极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测试电流密度为5mA/cm2的条件下,其比电容达到1180F/g。(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何剑锋,黄卫军,董长昆[4](2019)在《新型同轴电极结构碳纳米管场发射电离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碳纳米管(CNT)作为阴极电子源设计一种新型的冷阴极电离真空计结构,结构包括场发射电子源、阳极和离子收集极,阳极和离子收集极为同轴圆环结构。利用热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金属基底上直接生长碳纳米管,分别制备了4mm×5mm矩形和直径0.1mm圆形两种阴极发射面。碳纳米管阴极具有优异的场发射性能,开启电场1.70 V/μm。在氮气环境下,分别对不同阴极真空电离计结构的真空测量性能进行了研究,真空计在10-7到10-3Pa区间归一化电流(Ii/Ia)与压强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矩形和圆形发射面阴极对应的真空计其测量灵敏度分别是3.1×10-2Pa-1和1.3×10-2Pa-1。(本文来源于《真空》期刊2019年06期)

杨成浩[5](2019)在《固体氧化物电池电极制备与结构和性能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高效、洁净、全固态结构、高温运行的可逆固体氧化物电池(Reversible solid oxide cells,SOCs)引起广泛的研究兴趣,是目前发展最快的能源技术之一。这主要是固体氧化物电池既可在燃料电池的模式下工作将碳氢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高效转化成电能,又能在电解池的模式下工作将水高效电解制备高纯氢气(H_2)[1]。固体氧化物电池单体电池由致密的电解质和多孔的阳极、阴极组成。传统的固体氧化物电池制备方法是将多孔的((La_(0.75)Sr_(0.25))_(0.95)MnO_3 (LSM)-YSZ (8 mol.%氧化钇稳定氧化锆)阴极薄膜烧结在致密的YSZ电解质薄膜上。因此,如何进一步降低多孔LSM-YSZ阴极与致密YSZ电解质之间的欧姆阻抗和多孔电极中的极化阻抗,是进一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此,我们用浸渍的方法制备了LSM-YSZ/YSZ/Ni-YSZ纽扣电池LSM-YSZ薄膜,如图1a所示。制备的LSM-YSZ/YSZ/Ni-YSZ固体氧化物电池的界面电阻(area specific resistence,ASR)在800和900℃时分别为0.48和0.2Ωcm~2(图1b1).同时,在900℃和30,50,70 and 80 vol.%绝对湿度(Absolute humidity,AH)的条件下分别测试了LSM-YSZ/YSZ/Ni-YSZ固体氧化物电池的电压-电流密度曲线(图1b2)。如图所示,在电解池的模式下工作室,900℃和1.3V的工作电压下电池的电流密度随着电解气体的绝对湿度的增加而升高,通入气体的绝对湿度达到80 vol.%,达到1.82 A/cm~2。这表明,我们利用浸渍工艺制备的LSM-YSZ/YSZ/Ni-YSZ固体氧化物电池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文来源于《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15)

吕家将,刘星童[6](2019)在《基于高反射率DBR薄膜的倒装LED电极结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升LED芯片的光提取效率和电流扩展能力,设计了双金属层环形叉指结构ITO/DBR电极的大功率倒装LED芯片,并对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薄膜和环形叉指电极结构进行了仿真优化计算。利用TFcalc软件仿真计算了DBR堆栈方式、堆栈周期和参考波长对DBR反射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双堆栈DBR薄膜在234nm宽波长范围内反射率均高于95%,对应蓝黄光区域(440~610nm)平均反射率高达98.95%,参考波长红移可以缓解DBR反射偏振效应。利用SimuLED软件仿真计算了电极结构对芯片电流扩展能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350mA电流输入情况下,单金属层电极电流密度均方差为44.36A/cm2,而双金属层环形叉指数目为3×3时,电流密度均方差降至14.37A/cm2。双金属层环形叉指电极降低了p、n电极间距,减小了电流流动路径,芯片电流扩展性能明显提升。(本文来源于《半导体光电》期刊2019年06期)

辛福恩,刘沛静[7](2019)在《基于木材制备各向异性孔道结构的厚层碳电极材料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理设计厚层电极材料的结构是能源技术可持续的理想选择,但仍然存在很大的挑战。在此,我们受到天然木材中所固有的各向异性孔道结构的启发,通过分析研究不同原材料,从而筛选最具潜力的天然厚层电极前驱物。经研究发现,相比而言,椴木作为硬度适中的一种常见木材,具有发达的孔道结构,同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5A·g-1的电流密度下,测得其比电容为51.6F·g-1,电压降(IR drop)仅大于松木,说明基于椴木的碳电极材料电容性能最佳,可作为理想的厚层电极前驱物,进一步拓宽电极材料在能源存储领域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师》期刊2019年10期)

陆璐,杨小天,沈兆伟,周路,王超[8](2019)在《基于喷墨打印的圆形电极结构薄膜晶体管制备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高密度、低能耗的电子器件迅速发展,对薄膜晶体管(TFT)器件的电极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圆形电极结构不仅可减少在TFT器件中所占版图面积,而且又能较好地解决传统不闭环结构电极中央与端部之间机械和电学行为不同的问题,成为了未来微型显示驱动领域的研究热点.此外,传统薄膜晶体管电极的制备需要通过掩膜版光刻来形成图案化的电极,这不仅导致步骤数量增加而且图案化电极性能直接受到刻蚀剂等废液的影响.而喷墨打印工艺具备独特的非接触式加工方式、受环境影响小和高效率等优点,可打印较为复杂的结构,受到TFT器件制备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上述两者的优点,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制备圆形电极,并研究了改变圆形电极沟道宽度对所制备TFT器件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减小圆形电极的沟道宽度可有效提升TFT器件性能,当同心圆型沟道宽度为50μm时,所制备的TFT器件性能较好,开关比可达4.3×10~5,阈值电压为4 V.(本文来源于《吉林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琳,熊鹰[9](2019)在《液压油乳浊液电解过程中掺硼金刚石电极结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掺硼金刚石(BDD)电极为阳极,研究了液压油乳浊液电解过程对BDD电极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以及拉曼光谱(Raman)等表征技术用于研究不同电解时间下BDD电极的微观结构信息,循环伏安技术用于测试不同电解时间下BDD电极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BDD电极中金刚石晶粒在电解过程中由不规则八面体逐渐刻蚀为梯形台面,且晶粒尺寸逐渐减小,相应粗糙度也逐渐减小,膜厚逐渐变薄。BDD电极的循环伏安性能测试表明BDD仍然保持良好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佟盟,田文杰,陈福彬,冯洁[10](2019)在《基于六电极石英晶体谐振器的姿态检测转换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石英晶体压电效应及各向异性的特点,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径向力作用时AT切石英晶体薄圆片内各点的应力分布特点。通过应力分布特点设计制作了在同一晶片上的集成式六电极石英谐振器,并基于此谐振器设计制作了水平姿态传感器的转换结构初样。根据共模抑制原理,通过差频处理来抑制温度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干扰。室温下,样品放置在倾斜台并连接至谐振电路,旋转倾斜台并测量样品在不同倾斜角度时谐振器的谐振频率。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在-90°~90°之间谐振频率变化稳定,输入—输出关系线性良好,可用于姿态检测的敏感元件。(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9年10期)

电极结构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在可穿戴应用领域,纤维型能量采集和存储设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们前期通过纤维电极的交错编织,开发了系列单层全固态光伏织物、机械能采集织物以及超电容织物,从而在一块单层织物上,实现了光能-机械能联采与能量采储集成。为进一步提高织物器件的能量采储效率,我们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仿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极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徐朋朋,刘冲,李扬,王堃,法丽扎.基于COMSOL的微带电极阵列关键结构优化[J].机电工程技术.2019

[2].范兴,张楠楠,杨玉欣,陶长元.基于仿生分形结构的采储电极及织物研究[C].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2019

[3].张校飞,左小华,汪汝武,张峰.醇水法制备纳米氧化镍电极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9

[4].何剑锋,黄卫军,董长昆.新型同轴电极结构碳纳米管场发射电离计[J].真空.2019

[5].杨成浩.固体氧化物电池电极制备与结构和性能的优化[C].稀土元素镧铈钇应用研究研讨会暨广东省稀土产业技术联盟成立大会摘要集.2019

[6].吕家将,刘星童.基于高反射率DBR薄膜的倒装LED电极结构优化设计[J].半导体光电.2019

[7].辛福恩,刘沛静.基于木材制备各向异性孔道结构的厚层碳电极材料的探究[J].化学工程师.2019

[8].陆璐,杨小天,沈兆伟,周路,王超.基于喷墨打印的圆形电极结构薄膜晶体管制备与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9

[9].张琳,熊鹰.液压油乳浊液电解过程中掺硼金刚石电极结构演变[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9

[10].佟盟,田文杰,陈福彬,冯洁.基于六电极石英晶体谐振器的姿态检测转换结构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9

标签:;  ;  ;  ;  ;  ;  ;  

电极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