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管理效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效果,靶向,支气管哮喘,栓塞,管理系统,慢性病,恶性肿瘤。
管理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王青青,汪婷,陈缯[1](2019)在《加强手术室管理法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控制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加强手术室管理法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行颅内肿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室管理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消毒、动态监测患者体征等手术室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加强手术室管理法。管理2个月后,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呼吸道、泌尿系统、创口感染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患者对手术室管理期间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呼吸道感染率(2.00%)、泌尿系统感染率(0.00%)及创口感染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呼吸道感染率(12.00%)、泌尿系统感染率(8.00%)及创口感染率(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加强手术室管理法后,颅内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较短,患者对手术室管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24期)
叶峰[2](2019)在《1+1+1组合签约模式下家庭医生服务对社区糖尿病管理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病程长,且极易产生各类并发症,如糖尿病足、微血管病变、神经系统病变等[1],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本研究选取了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5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于1+1+1组合签约模式下给予患者家庭医生服务的管理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所收治的256例糖尿病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与2013年《中国(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洪晓丹,梁嘉俊,邓斌[3](2019)在《PillPick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和自动摆药机应用效果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PillPick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PillPick)和自动摆药机(automatic dispensing machine,ADM)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2月住院药房PillPick和ADM的设备参数和使用数据,评价两者的工作效率、差错率以及其他系统功能。结果平均每分钟ADM比PillPick多分包14.92包(串)。ADM的平均"差错率"比PillPick高0.09%。结论 PillPick和ADM比较,PillPick的优点是差错率较低、精细化管理水平较高;ADM的优点是成本较低、工作效率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9年23期)
王康丽,陈静[4](2019)在《规范化护理管理应用于伤口及造口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管理在伤口、造口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伤口、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伤口、造口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规范化护理管理。对2组患者伤口、造口情况、皮肤压力性损伤进行比较,同时调查2组患者对伤口造口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评分、造口评分和失禁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4.65%)显着低于对照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68%)显着高于对照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管理应用于伤口、造口患者的效果显着,有助于改善伤口、造口情况,减少皮肤压力性损伤,提高护理满意度。(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6期)
黄桂华,方雪梅[5](2019)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PDCA管理前我院急诊科接收的患者共15 050人次设为对照组,PDCA管理后急诊科接收的患者共14 055人次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安全问题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安全问题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减少急诊科的安全问题,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6期)
于爱玲,黄美香[6](2019)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医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循环管理模式在医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未实施PDCA循环的12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将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146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现患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感染质量控制检查平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卫生合格率、院感知识知晓率、卫生学监测合格率、消毒液使用合格率、治疗性送检率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联抗生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Ⅰ类切口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率低于对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实施可有效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内感染控制的质量指标,降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封海浩,王小花,许云峰[7](2019)在《健康自我管理模式对慢性病患者干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健康自我管理干预模式在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及成效,为社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参加海宁市慢病自我管理小组试点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开展规范化自我管理活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比较干预前后生理生化指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共有10个自我管理小组的116名患者纳入研究,干预后患者健康饮酒(83.62%),每周锻炼3次以上(80.17%)、每次30分钟以上(78.45%)、主动采取减盐措施(86.21%)均较干预前(比例分别为68.96%、44.83%、54.31%、76.41%)增加(χ~2值分别为6.89、30.91、14.14和6.73,P<0.05);干预后对高血压主要危害(95.69%)、成人每日食盐推荐摄入量(75.00%)、糖尿病症状(98.28%)、并发症(64.66%)及控压目标(71.55%)的知晓率较干预前(79.31%、62.93%、53.45%、46.55%、36.21%)升高(χ~2值分别为14.23、3.95、63.65、7.70和29.16,P<0.05);干预后BMI值、SBP、DBP、FPG、TC和LDL-C分别较干预前降低0.45 kg/m~2、2.34 mmHg、5.26 mmHg、1.05 mmol/L、0.43 mmol/L和0.16mmol/L(t值分别为4.56、2.12、2.52、7.46、5.93和3.34,P<0.05),HDL-C较干预前升高0.10mmol/L(t值=-5.24,P<0.05)。结论健康自我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促使健康行为形成,改善生理和生化指标,值得进一步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期刊2019年12期)
咸云,薛志芳,顾锦旭[8](2019)在《某叁级甲等综合医院抗肿瘤靶向药物管理制度改革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靶向药物纳入医保范围后实施现状,为进一步完善靶向药物医保政策的持续推进提供参考。方法:对南通市某叁级甲等综合医院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比较管理政策改进前后医院实施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结果:2017年10—12月与2018年1—8月均采取院内审核办法,所有药品月均使用例次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月均人均费用埃克替尼、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硼替佐米明显提高,达沙替尼基本平稳,氟维司群及吉非替尼下降。2018年9—12月期间,9月申请人数最多,为400例次,后3个月分别为203,213及189例次,较为平稳。2019年1—7月期间,申请人数分别为176、172、222、185、176、174及156例次,除3月较高、7月较低外,每月申请例次较平稳。结论:特药管理制度为恶性肿瘤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促进定点医院的建设发展,加强了医保中心的政策推行深度、广度,同时需建立信息循环模式,进一步改善靶向药管理制度,加强宣传模式及宣传途径。(本文来源于《交通医学》期刊2019年06期)
肖继荣,王芳,刘梅,吕诗琴,亢雪平[9](2019)在《医护一体化管理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检查及用药规范落实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进行髋、膝关节置换术及下肢骨折手术的233例患者,按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前、实施第一阶段、实施第二阶段;观察比较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前后VTE预防指南中推荐的超声检查、基础预防落实、药物预防开始时间的落实情况。结果:髋关节置换术后超声检查、基础预防落实、药物预防开始时间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置换术前超声检查、基本预防落实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术前、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超声检查、基础预防落实、药物预防开始时间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可提高VTE预防指南中推荐的措施在临床的落实,使VTE的预防、检查及用药得到规范。(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谭绍菊[10](2019)在《群组管理方式在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群组管理方式应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管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患者经过信封式分组的方式被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上述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和群组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及6 min步行试验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以及6 min步行试验亦明显较对照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群组管理方式应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效果显着,值得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管理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病程长,且极易产生各类并发症,如糖尿病足、微血管病变、神经系统病变等[1],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本研究选取了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5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于1+1+1组合签约模式下给予患者家庭医生服务的管理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所收治的256例糖尿病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与2013年《中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管理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1].王青青,汪婷,陈缯.加强手术室管理法对颅内肿瘤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控制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2].叶峰.1+1+1组合签约模式下家庭医生服务对社区糖尿病管理的效果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
[3].洪晓丹,梁嘉俊,邓斌.PillPick自动化药房管理系统和自动摆药机应用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
[4].王康丽,陈静.规范化护理管理应用于伤口及造口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
[5].黄桂华,方雪梅.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
[6].于爱玲,黄美香.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医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9
[7].封海浩,王小花,许云峰.健康自我管理模式对慢性病患者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9
[8].咸云,薛志芳,顾锦旭.某叁级甲等综合医院抗肿瘤靶向药物管理制度改革及效果[J].交通医学.2019
[9].肖继荣,王芳,刘梅,吕诗琴,亢雪平.医护一体化管理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效果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谭绍菊.群组管理方式在老年慢性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