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中小学音乐课MIDI软件在教学中的运用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丁丰[1](2021)在《电脑音乐软件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电脑信息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显现出其强盛的生命力,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电脑音乐软件完善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拓宽了音乐教学改革的发展道路,为音乐教学观念的转变提供了新思路。电脑音乐软件的应用,符合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适合当今学生多元化的发展要求。本研究以理论分析与调查实践探索两方面为切入点,旨在于通过电脑音乐软件的引入改善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完善音乐教学模式,改进完善音乐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等方式了解现如今传统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实际问题,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将电脑音乐软件引入音乐课堂,凸显音乐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和重要性,并通过这些优势特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对策和建议,对同类学校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电脑音乐软件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脑音乐的概念,电脑音乐制作系统以及本研究中运用到的音乐软件cubase;第二部分,对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电脑音乐软件所契合的一些音乐教育理论进行论述;第三部分,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与教师访谈了解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第四部分,作为本研究的重点,对电脑音乐软件cubase在初中音乐教学的实际应用措施进行系统阐述。
冯弢[2](2021)在《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之影视音乐分析及应用状况研究 ——以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版”“2019版”为例》文中提出目前使用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音乐作为普通高中美育基本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该标准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方面提出高中音乐核心素养培养要求。高中生的资讯主要有学校和大众传媒这两个来源。高中生每天都被电视、电影、广播、广告、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包围着,这些媒体所传播的信息量远远多于教科书,且质量良莠不齐,为此,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这一途径,发挥教科书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如何鉴赏影视音乐和其他大众音乐形式。使教科书的内容在满足音乐课程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时,也符合现在高中生的音乐喜好需求。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音乐教育跨学科、跨文化、多媒介融合日趋重要。音乐教科书是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媒介”,美国心理学家、医学博士和心理学专业哲学博士D.P.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等理论在我国广受传播,对课程与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理论参照作用。“编排得适当的教科书,能够在促进行为目标或其他形式的学习目标所规定的学习方面发生巨大的作用”。影视音乐是高中生喜爱的音乐类型,有着非影视音乐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兼具娱乐性和教育性。其教育性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艺术审美层次、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借影视音乐以鉴赏、艺术实践等教学方式向学生简介基本乐理、曲式、旋律等形式要素与相应影视片段的契合和培养作曲能力,以及如何在特定文化中理解音乐,或者说培养一种积极的跨文化意识;而表现为大众文化消费性的娱乐性,优秀影视歌曲有助于培育核心素养,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而平庸、制作粗糙的影视音乐则会误导学生,出现不努力学习、盲目追星等不良社会现象。作为一位非常关注高中音乐教科书编写的音乐教育研究生,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奥苏贝尔理论及高中音乐教科书的研究、以及国内奥苏贝尔理论视域下高中音乐教科书编写、高中影视音乐教学等研究进行回顾,并从影视音乐入手,以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等理论为参照,借鉴音乐传播学、音乐社会学等理论观点对国内使用范围较广的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版和2019版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中影视音乐采用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以六个章节的篇幅进行分析与思考,旨在为高中音乐教科书的编写、高中音乐教学与高中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本文立题有一定的独特性、创新性和新颖性。第一章主要对本文所涉及的概念进行释义和说明,如教科书、影视音乐,音乐教学大纲,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高中音乐课程核心素养等。第二章对我国解放前后高中音乐教科书的发展进行概述,主要是解放后高中音乐教科书发展及其影视音乐的收录情况。第三章阐述了影视音乐具有的烘托气氛描绘景物、抒发情感深化主题、参与控制剧情发展以及连接画面贯穿结构等作用。对电影音乐和电视音乐进行比较,说明电影音乐具有更多的是艺术性,而电视音乐则有更多的传播性,同时指出影视音乐所具有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第四章以影视音乐为例,列表从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整体内容、教与学环节、文化理解等三个部分对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2009版和2019版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看出2019版比2009版更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反映出2019版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编排更具科学性、民族性及音乐文化多元性。第五章通过采用问卷星软件对安徽省马鞍山市四所高中使用2009版、2019版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的高中学生和高中音乐老师进行问卷调查,涉及教科书的编写、高中音乐的教与学以及评估等方面,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等理论视角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第六章基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等理论视域下,从影视音乐入手,以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呈现方式与内容之编写体例与课本内容、学习引导、文化理解方面,课堂学习向课外延伸之练习与实践设计、利用校外音乐资源、主动学习方面,以及教学评价方面结合教科书比较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对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版和2019版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的编写进行思考。提出了四条建议:吸收优秀教科书的编排理念、缩短教科书修订周期,把教科书变成学生培养兴趣、指引性学习、转变学习方式的工具,充实教材内容、为从学校走向社会做好铺垫,让现代科技的发展使音乐教科书编写产生相应的变化。最后的结语部分,借曾遂今教授之言提出多角度研究音乐教育和高中音乐教科书是必要的。以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等理论为参照,可以将高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音乐这个特殊类型作为高中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索者。提出以多学科为基础,以多元文化理解融合为目标,多种现代化技术设施为手段的综合教学模式是今后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大胆预测可能由此产生的一门由音乐教育与社会学相结合对音乐教育更具指导性的音乐教育社会学学科的诞生。
刘云睿[3](2021)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教学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 ——以巴彦县初级中学为例》文中提出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和个人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增强社会创新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部分,以其具有专业的、系统的教学模式,严格的规章制度,在教育的整个环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直接地影响着学生自我认识的形成和发展。其中,作为学校教育中一个重要阶段的中学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中学阶段对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运用优秀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也变的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城乡二元化的发展也导致了两者在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师资力量上的差异,县乡镇地区的课程教学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其中,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更为突出。因此,如何有效的对音乐课程教学进行改进、改革,也成为了县乡镇地区当前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本文将以巴彦县四所初级中学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该地区的教师与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归纳、数据统计,了解该地区四所初级中学音乐教学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以点带面的形式窥探整个巴彦县地区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状况。全文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分别从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和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陈述;第二章是对巴彦县初级中学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分别从是教师、学生两个方面对视唱练耳课程开设状况,视唱练耳教学实施方式,视唱练耳教学效果以及其他相关问题方面,对问卷进行分析,了解学校教学实施、教师师资、课程教学、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及评价等。最后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对结果进行概述。第三章是基于第二章节结果进行的总括,鉴于普通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巴彦县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针对于现状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究学校与课程、教师与教学、家长及社会、学生个体等因素的影响。第四章是针对巴彦县初级中学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教学存在问题提出的改进建议,结合自身教学的实践经验从加强课程建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最后,期望通过对巴彦县四所初级中学音乐课程中视唱练耳教学的研究,能够深入地认识该地区视唱练耳教学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王隽[4](2020)在《《新学堂歌》在小学音乐课作为增补教材的实践性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结晶,将代代传承的精华融为一体,涵盖历史、思想、哲学乃至医学、音乐等诸多类别,是各民族的智慧宝库。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文化复兴,国学复兴,在国学所包含的内容中,古诗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我们代代传诵的经典。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教学中教材的选用也趋于多种多样,力求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将学习内容与时代接轨。《新学堂歌》是一本全部以中国古诗词为歌词的歌曲集,全书共计五十首曲目,由谷建芬老师历经十余年编着而成,期间多次修改,力求与时代相接适应当代儿童发展,书中选取的诗词均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本文中选择《新学堂歌》进行研究,探索其应用与小学音乐教学的适配性,通过对本书内容的研究分析认为其作为增补教材进入到小学音乐课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新学堂歌》与学堂乐歌相较同为给孩子们唱的歌,却是全然不同的写作方法,亦是因不同的社会需求而产生,《新学堂歌》是为传承中华文化、让新时代的孩子们有歌可唱而生。作者谷建芬在这本书中为古诗词配以优美而富有鲜明特征的旋律,使其从书中走出,变成围绕在孩子们身边朗朗上口的歌曲,将众多传统元素运用其中,这样的改编不仅仅赋予了这些歌曲深厚的研究价值,也为文化和古诗词的广泛传播增添了新的途径。目前呼和浩特市小学音乐教学要求以及使用教材是依据《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本文中简称《标准》)制定的,从2011年出台到2020年已使用了九年,对于时下新颁布的一些要求无法在《标准》中一一体现,这就需要一些补充性教材的使用来及时跟进,鉴于《新学堂歌》这本曲集在使用中呈现的应用多样性,使其不仅可以在音乐课上使用,在音乐二课堂以及学校艺术活动中同样非常适用,本文围绕《新学堂歌》作为增补教材的可行性展开论述,对于课堂和二课堂的适用性均有研究,统称为在小学音乐课的可行性探究。根据近年来国家对于文化传承的要求,教育部鼓励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并举办了一系列相关活动,《新学堂歌》是由国家资金扶持出版的、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展开创作的,呼应时代需求,在创作完成后的在儿童当中初期使用中反响较好,获得孩子们的喜爱,好评如潮。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教材的使用情况以及教材的适用性的大致调查,对《新学堂歌》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其与现今呼和浩特市小学音乐教材进行对接,发掘将其作为补充性教材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并进行实践探究。
常远[5](2020)在《ICT教学整合技术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化的进步、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的迅速变革,当今世界表现出全球信息化、无国界化的特点,教育领域因此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教育是全球信息化发展的重中之重,ICT技术与教育的整合是补充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技能的关键,能否将ICT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完美整合也是衡量21世纪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音乐教育地位的提升和就业前景的扩大,对高等院校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提出了新要求,要促进培养学生ICT整合音乐学科教学的能力。目前,高等院校对于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ICT教学整合能力的相关研究较少。笔者结合国内外ICT教学手段和策略的研究成果,结合音乐教学实践,探讨了ICT教学整合技术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本文以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调查问卷法、文献阅读法、观察法,根据TPACK模型拓展构建的M-ICTPACK模型设计调查问卷,考察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对ICT技术知识及音乐学科教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利用ICT技术整合音乐学科教学的能力。通过研究发现,大部分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对ICT技术持有积极态度,乐于接受新技术,积极尝试在教学实践中将ICT技术与音乐教学相整合;高校使用ICT教学整合技术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培养,可以提高其教学能力、改善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教学效果;在影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ICT教学整合能力的因素中,高校的硬件设施配备成为关键因素;高校可以使用M-ICTPACK模型设计培养方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可以使用M-ICTPACK模型对其ICT教学整合能力进行自我评估。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介绍了本选题的内容、ICT教学整合技术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目的与意义,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一章对本选题主要关键词进行解释。主要介绍了ICT的概念、ICT教学整合技术的类型、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分类、以及高校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策略。第二章介绍了TPACK模型的概念与构成、拓展构建了M-ICTPACK模型。通过解析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分析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使用ICT技术时的特点,证实M-ICTPACK模型在高校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中的应用。研究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总结ICT技术在音乐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为后续的调查作了理论铺垫。第三章使用调查问卷法对选题进行研究。根据M-ICTPACK模型设计调查问卷,验证调查问卷的可行性及数据的准确性,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第四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分析影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ICT教学能力的因素和使用ICT教学整合技术的因素,以及ICT教学整合技术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意义,反思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于锐宸[6](2020)在《音乐微课制作及其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发展、视频技术的成熟和开放共享学习理念的实施,微课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促进了各学校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育的发展,为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有力帮助。传统的教学模式因音乐微课的出现发生了改变。由于学生拥有不同的个性,传统的音乐教学难以做到兼顾,教学内容无法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音乐微课作为教育资源的新形势,以其时长短、内容精炼的特点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关注。通过微课,音乐教师可以对每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分类,呈现出“碎片化”的微课信息。在学习的过程中,音乐微课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利用课余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微课形式进行主动学习,有效地辅助音乐教学目标的完成。音乐微课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成为了知识的传递和技能学习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学生在观看音乐教学视频时的主要资源。音乐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成为多数音乐教师关注的热点,将高质量的音乐微课应用于高中音乐教学中也成为教师们的选择倾向。高中音乐微课的制作,要求制作者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了解高中音乐学科的特殊性、研读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熟悉制作软件等。这也对音乐微课视频的制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本研究以西安市育才中学为例,将音乐微课制作与高中音乐教学实践相结合,分析、阐述了音乐微课视频的制作和应用对于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论文提出了高中音乐微课视频的制作原则,高中音乐微课教学的优化策略,讲授式微课、画外音式微课、互动式微课在高中音乐课程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对音乐微课、特点、类型进行概念界定;制定了微课的制作原则;以EDIUS剪辑软件为例,介绍了音乐微课制作流程。第三部分介绍了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对微课在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策略及教学设计。第四部分介绍了音乐微课类型和音乐微课制作步骤,并对其在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分析。以西安市育才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喜欢的微课类型进行调研并分析。阐述讲授式微课、画外音式微课、互动式微课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应用。第五部分介绍了音乐微课视频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及优化策略。第六部分概述了研究结论和本研究的不足,并对之后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魏严严[7](2020)在《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施途经等方面都在不断地革新。2017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加入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中小音乐教育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引起了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反思,音乐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了新时期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音乐教师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基地,要紧跟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步伐。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对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现状以及对现有的音乐教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试图在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对高校音乐教师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有效解决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相脱离的问题,探索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易俊君[8](2020)在《音乐智慧课堂现状与应用研究 ——以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第一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科技在教育领域渗透融合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的结构和形态正在发生变革和转型。音乐智慧课堂是智能化的音乐课堂,是信息技术对“传统”音乐课堂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结构甚至是师生互动关系的全面转变。本论文在全面认识智慧课堂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应用音乐智慧课堂的策略进行系统研究,旨在推进音乐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落实。国家在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智慧课堂作为信息技术与文化教育碰撞下的产物,已经在很多学校开始普及和应用,是未来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本论文以天水市第一中学和逸夫实验中学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音乐智慧课堂在实际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建议与策略。本论文共有五个章节,阐明了智慧课堂的基本概念、教学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天水市两所中学音乐智慧课堂开展情况的调查,总结出当前音乐智慧课堂的应用情况并不那么理想,并就具体原因分析音乐智慧课堂开展不佳的成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传统音乐课堂存在的弊端,从智慧课堂技术环境的角度论述音乐智慧课堂教学的优势,并就湖南省两所音乐智慧课堂进入常态化教学的学校所开展的音乐智慧课堂优秀课例进行分析,充分剖析音乐智慧课堂的构建和应用价值。最后,针对天水市中学的实际情况,结合音乐智慧课堂开展的优秀案例,笔者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网络环境建设层面、智慧课堂技术层面、公共资源建设层面六个方面提出实施音乐智慧课堂的建议与应用策略。
叶黄晨[9](2020)在《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文中指出音乐名师教学主张是音乐名师自身教学理念的具体化与个性化,是自身教学经验的概括与升华,是自身认识与情感、理论与实践、智慧与追求的统一。作为音乐名师的个人知识,教学主张蕴含其自身在教学中的最优经验与做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教学主张这一理论置于中小学音乐学科领域中,对目前的实施情况进行考察,对其学理基础、本体内涵、如何建构、价值追求等问题进行系统梳理与探讨,以期为该理论的应用与完善及音乐名师(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借鉴。第一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的学理基础。主要围绕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质属性、建构角度、学科特性这三个维度从教育学、心理学、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进行梳理,力求具有一定理论性与理论高度。第二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案例研究。通过对已有的8个音乐名师教学主张案例的简单呈现,客观反映教学主张在音乐学科领域的实施情况,从共性与个性角度进行总结、分析。主要反思如下:目前,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内涵有待梳理;音乐名师教学主张该如何建构有待明晰;教学主张对音乐名师自身、对基础教育音乐学科、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等方面的根本价值有待探讨。第三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研究。阐述音乐名师教学主张从哪里来、包含哪些基本内容、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并对音乐学科教学主张的参照标准进行探讨与建构。第四章,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建构探讨。从音乐名师教学主张建构的基本过程、基本原则、影响因素、建构策略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五章,中小学音乐教学名师教学主张的价值追求。教学主张不仅促进音乐名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促进音乐学科的发展,也补充与丰富着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内涵。最后,鉴于教学主张的演变与发展以及教学流派对课程改革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对形成音乐教学流派进行了展望。
彭晨[10](2020)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新疆大中小学音乐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学校为例》文中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最初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经合组织(OECD)]开展“素养的界定与遴选”(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简称DeSeCo)研究项目(OECD,2005),将该词用于描述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具备的共同素养中那些最关键、必要且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随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等国家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界定。2013年,在我国教育部的部署指导下,北京师范大学同多所高校及近百位专家开展“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的课题。在2015年和2016年,教育部两次就核心素养研究报告向全国征求意见并进行修订。最终,将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具体某一科目过程中所积累到的知识和能力,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音乐科目或者是受音乐教育之后所学到的音乐知识、技能和品格,也是音乐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在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意见》中指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讲话,并指出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构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已经成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和基础,而研究不同学段、不同层次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这些教育政策的背景下,笔者将以核心素养中所提出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依据,以不同学段制定的国家标准为理论支撑,从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普通高等院校音乐类专业的音乐表演专业和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视角切入。经过研读和梳理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的音乐课程标准,及《音乐与舞蹈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音乐类专业)》的要求,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大中小学校学生进行音乐素养现状的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以乌鲁木齐市第一百二十六小学、乌鲁木齐市第二中学、新疆艺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发现不同学段、不同层次在学校音乐教育方面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目标,在培养学生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这些关键能力之外,从红色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培养各民族学生“三个热爱”、增强“四个自信”、牢固树立“五个认同”和马克思主义五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将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与音乐素养作为教学实践出发点,使不同学段、不同层次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二、浅析中小学音乐课MIDI软件在教学中的运用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中小学音乐课MIDI软件在教学中的运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电脑音乐软件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1.电脑音乐技术方面 |
2.初中音乐教学方面 |
3.电脑音乐软件与音乐教学方面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一、电脑音乐 |
(一)电脑音乐概述 |
(二)电脑音乐制作系统 |
1.音序器 |
2.音源 |
3.MIDI |
4.音频卡 |
(三)电脑音乐软件cubase |
二、初中音乐教学引入电脑音乐软件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创设情境 |
2.协作学习 |
3.会话交流 |
4.意义建构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三、初中音乐教学现状 |
(一)学生问卷调查 |
1.调查对象 |
2.问卷设计 |
3.问卷回收情况 |
4.调查内容 |
5.问卷调查结果梳理分析 |
(二)教师访谈 |
四、电脑音乐软件cubase在初中音乐教学的应用策略 |
(一)电脑音乐软件cubase教学设备 |
(二)初中音乐教学引入电脑音乐软件cubase的价值分析 |
1.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2.有助于音乐学习兴趣的提高 |
3.有助于为教师准备课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素材 |
4.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 |
5.有助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音乐教学革新 |
(三)初中音乐教学引入电脑音乐软件cubase实际教学应用 |
1.电脑音乐软件cubase应用于初中唱歌课 |
(1)传统初中唱歌课的教学方式 |
(2)传统初中唱歌课存在的问题 |
(3)电脑音乐软件cubase应用于初中唱歌课 |
(4)电脑音乐软件cubase应用于初中唱歌课的教学设计 |
2.电脑音乐软件cubase应用于初中音乐欣赏教学 |
(1)传统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式 |
(2)传统初中音乐欣赏课存在的问题 |
(3)电脑音乐软件cubase应用于初中音乐欣赏课 |
(4)电脑音乐软件cubase应用于初中音乐欣赏的教学设计 |
(四)初中音乐教学引入电脑音乐软件cubase存在的局限性 |
1.教师在电脑音乐技术专业知识方面的局限 |
2.学生学习记谱方面的局限 |
3.缺乏学校管理各方面重视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2 初中音乐现状调查教师访谈问题 |
致谢 |
(2)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之影视音乐分析及应用状况研究 ——以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版”“2019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 |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国外有关奥苏贝尔理论及高中音乐教科书的研究 |
2.国内有关奥苏贝尔理论及高中音乐教科书研究 |
2.1 .有关高中音乐教科书的研究 |
2.2 .有关高中影视音乐教学的研究 |
2.3 .有关奥苏贝尔理论的研究 |
2.4 .有关奥苏贝尔理论视域下高中音乐教科书编写的研究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我国高中音乐教科书的历史沿革 |
(一)解放前我国高中音乐教科书的发展概况及电影音乐收录情况 |
(二)解放后我国高中音乐教科书的发展概况及影视音乐收录情况 |
三、影视音乐及其作用 |
(一)影视音乐的作用与优势 |
1.烘托气氛描绘景物 |
2.抒发情感深化主题 |
3.参与控制剧情发展 |
4.连接画面贯穿结构 |
(二)电影音乐与电视音乐的比较 |
(三)影视音乐的负面影响 |
四、人民音乐出版社不同版本高中音乐鉴赏之影视音乐分析 |
(一)整体内容比较与分析 |
(二)教与学环节比较和分析 |
(三)文化理解 |
五、关于音乐教科书及其影视音乐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对象及范围 |
1.调查对象及范围 |
2 四所高级中学简介 |
2.1.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
2.2.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
2.3.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 |
2.4.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 |
(二)学生问卷及问卷分析 |
1.有关教科书编写 |
2.学习或者获取音乐的途径 |
3.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
(三)教师问卷调查及分析 |
1.教学意识 |
2.教学内容 |
3.教学手段 |
4.教学评估 |
六、基于奥苏贝尔理论视域下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编写的思考与建议 |
(一)基于奥苏贝尔理论视域下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编写的思考 |
1.呈现方式与内容 |
1.1 编写体例与课本内容 |
1.2 .学习引导 |
1.3 .文化理解 |
2.课堂学习向课外延伸 |
2.1 练习与实践设计与课堂学习一致,力求体现理念 |
2.1.1 充分利用课后校外音乐资源 |
2.1.2 主动学习 |
3.评价机制 |
(二)基于奥苏贝尔理论视域下对高中音乐鉴赏编写的建议 |
1.吸收优秀教科书的编排理念,缩短教科书修订周期 |
2.让教科书成为学生培养兴趣、指引性学习、转变学习方式的工具 |
3.充实教材内容,为从学校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
4.让现代科技的发展使音乐教科书产生相应的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教师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期内发表论文 |
致谢 |
(3)中学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教学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 ——以巴彦县初级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巴彦县初级中学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教学现状调查 |
一、设计调查问卷 |
(一)制作问卷 |
(二)问卷的发放 |
(三)问卷的回收 |
二、问卷调查的主体对象 |
三、问卷调查分析 |
(一)视唱练耳的开设状况 |
(二)视唱练耳教学的实施方式 |
(三)视唱练耳教学的效果 |
(四)其他相关问题的分析 |
四、问卷调查结果 |
注释 |
第三章 巴彦县初级中学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
一、视唱练耳教学现状分析 |
(一)巴彦初级中学音乐课程教学现状 |
(二)巴彦县初级中学视唱、练耳教学现状 |
二、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音乐教师和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 |
(三)简单落后的教学设施 |
(四)单一的教学教材 |
三、成因 |
(一)学校与课程的因素 |
(二)教师与教学的因素 |
(三)家长及社会的因素 |
(四)学生个体差异的因素 |
注释 |
第四章 巴彦县初级中学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教学的改进策略 |
一、学校加强课程的建设 |
(一)转变教育理念 |
(二)加强监督管理 |
(三)加强师资队伍及完善教材 |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
(一)有效地引进多媒体 |
(二)音乐软件与课程的结合 |
三、优化教学方法 |
(一)优化教学思路 |
(二)分类训练 |
(三)多声部合唱训练 |
(四)教学中融合地方民间歌曲 |
(五)引导学生进行视唱的创作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教师问卷 |
附录 B——学生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新学堂歌》在小学音乐课作为增补教材的实践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新学堂歌》本体分析 |
(一)《新学堂歌》的基本结构 |
(二)《新学堂歌》的选编原则 |
1. 为新时代儿童歌唱而编 |
2. 艺术与思想性兼容 |
(三)《新学堂歌》的内容构成 |
1. 所涉及的音乐知识 |
2. 创作围绕诗词展开 |
二、呼和浩特小学的音乐教材调查 |
(一) 学校的基本情况 |
1. 音乐教师的情况 |
2. 小学生对音乐课的认识 |
3. 音乐教材的使用状况 |
(二)对所调查学校的学生、教师的教材认可度调查 |
1. 学生调查问卷及分析 |
2. 教师访谈及分析 |
三、《新学堂歌》的价值 |
(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1. 传承诗词经典 |
2. 紧跟时代需求 |
(二)艺术与科学性并重 |
1. 符合儿童发展规律 |
2. 细化歌曲中的艺术处理 |
(三) 关注学科综合 |
1. 音乐课标结合语文课标 |
2. 应用多样化 |
四、《新学堂歌》的应用性探索 |
(一) 在课堂中的应用 |
1. 将《新学堂歌》与教材进行有机结合 |
2. 演唱中体会诗词歌曲的韵律美 |
(二) 在小学二课堂合唱团中的应用 |
1. 课堂上的声音训练 |
2. 作品选择与应用 |
(三) 评价与启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5)ICT教学整合技术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 |
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ICT技术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策略 |
第一节 ICT的概念及应用 |
一、ICT的概念 |
二、ICT教学整合技术 |
三、ICT技术的应用 |
第二节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与培养策略 |
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 |
二、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策略 |
第二章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ICT教学整合能力与TPACK模型 |
第一节 TPACK模型 |
一、TPACK的概念 |
二、TPACK模型的构成 |
三、M-ICTPACK模型 |
第二节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ICT教学整合能力的培养——以西安音乐学院为例 |
一、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
二、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与ICT技术 |
三、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
四、整合音乐学科教学的ICT技术 |
第三章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ICT教学整合能力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调查问卷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调查结果 |
一、样本信息 |
二、数据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一、影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ICT教学整合能力的因素 |
二、影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使用ICT教学整合技术的因素 |
三、ICT教学整合技术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意义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音乐微课制作及其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音乐微课的制作 |
第一节 音乐微课的特征与类型 |
一、音乐微课概念 |
二、音乐微课的特征 |
三、音乐微课类型 |
第二节 音乐微课的制作原则 |
一、紧凑性原则 |
二、短而精原则 |
三、趣味性原则 |
四、目标性原则 |
五、内容完整原则 |
第三节 音乐微课的制作要求及方法 |
一、音乐微课制作要求 |
二、音乐微课制作步骤及方法 |
第二章 高中音乐微课教学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高中音乐课程教学 |
一、高中音乐课程内容 |
二、高中音乐课程教学方法 |
三、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高中音乐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一、高中音乐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
二、高中音乐微课教学改进策略 |
第三章 音乐微课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应用——以西安市育才中学为例 |
第一节 西安市育才中学微课调查与分析 |
一、西安市育才中学微课调查 |
二、西安市育才中学微课调查分析 |
第二节 讲授式微课——以《孟姜女哭长城》为例 |
一、《孟姜女哭长城》 |
二、微课教学步骤 |
第三节 画外音式微课——以《沂蒙山小调》为例 |
一、《沂蒙山小调》 |
二、微课教学步骤 |
第四节 互动式微课——以《锦鸡出山》为例 |
一、《锦鸡出山》 |
二、微课教学步骤 |
第四章 高中音乐微课教学的积极作用及优化策略 |
第一节 高中音乐微课教学的积极作用 |
一、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因材施教 |
三、强化师生互动与学生协作 |
四、打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第二节 高中音乐微课教学的优化策略 |
一、丰富教学内容策略 |
二、增强学生自主能力策略 |
三、提升音乐课堂策略 |
四、课中展示策略 |
五、因材施教策略 |
六、注重交流与学习策略 |
七、规范系列发展策略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存在的不足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选题研究所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
第二节 教师教育 |
一、教师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二、音乐教师教育 |
第三节 人才培养模式 |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
第二章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对音乐教师的挑战 |
第一节 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版)的分析 |
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版的变化 |
二、音乐课程基本教育理念的变化 |
三、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对音乐教师培养的要求 |
第二节 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现状研究 |
一、专业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
二、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人才培养现状 |
三、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现状分析 |
第三章 音乐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
第一节 五项全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发展 |
一、五项全能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
二、五项全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历程 |
第二节 音乐教育学院教师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
一、人才培养目标 |
二、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三节 五项全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
第四章 音乐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
第一节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对音乐教师培养目标的启示 |
一、以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音乐教师培养 |
第二节 高校音乐教师教育实施策略 |
一、专业课程的设置 |
二、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 |
三、实践课程的设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音乐智慧课堂现状与应用研究 ——以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第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信息技术变革下的时代要求 |
1.1.2 音乐核心素养的智慧性 |
1.2 研究综述 |
1.2.1 CNKI论文检索数据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智慧课堂相关理论概念 |
2.1 概念界定 |
2.1.1 智慧教育 |
2.1.2 智慧课堂 |
2.1.3 音乐智慧课堂 |
2.2 基本理论 |
2.2.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2.2.2 多元智能教学理论 |
2.2.3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3.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第一中学音乐智慧课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音乐智慧课堂开展现状 |
3.1.1 两所中学的基本情况 |
3.1.2 智慧课堂试点班级教师问卷分析 |
3.1.3 音乐教师问卷分析 |
3.1.4 问卷总结 |
3.2 两所中学音乐智慧课堂开展不佳的原因分析 |
3.2.1 音乐学科仍处于弱势学科 |
3.2.2 对音乐教师的培训不到位 |
3.2.3 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未紧跟时代发展形势 |
3.2.4 学生缺乏适应智慧课堂的学习能力 |
3.2.5 学校投入智慧课堂资金的制约 |
3.2.6 教学设施受到智慧课堂技术的限制 |
4.智慧课堂在音乐课堂中应用的必要性 |
4.1 “传统”音乐课堂存在弊端 |
4.2 音乐智慧课堂展现的优势 |
4.2.1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社交化学习与互动 |
4.2.2 电子书包丰富多样的学习工具,拓展音乐学习途径 |
4.2.3 电子白板形象直观的呈现音乐内容,全面激发学习兴趣 |
4.2.4 巧用音乐类APP,丰富音乐教师教学手段 |
4.3 音乐智慧课堂实施优秀案例分析 |
4.3.1 音乐智慧课堂下的鉴赏课 |
4.3.2 音乐智慧课堂下的歌唱课 |
5.音乐智慧课堂实施策略与建议 |
5.1 匡正教育动机,积极监督音乐教学质量 |
5.2 落实教师培训,提升音乐智慧课堂的技术应用 |
5.3 音乐教师深化理论学习,充分理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
5.4 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音乐智慧课堂的高效运行 |
5.5 资金阶段性投入,逐步完备音乐智慧课堂环境 |
5.6 技术人员驻校跟踪教学动向,满足音乐教学需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智慧课堂试点班级教师问卷 |
附录2 音乐教师问卷 |
附录3 音乐教师访谈提纲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名师的研究 |
二、国内外关于教学主张的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说 |
一、名师与音乐名师 |
二、教学主张及其相关概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的学理基础 |
第一节 基于本质属性的相关理论 |
一、个人知识理论 |
二、人本主义教师教育观 |
第二节 基于建构角度的相关理论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反思性实践理论 |
第三节 基于学科特性的相关理论 |
一、审美音乐教育哲学 |
二、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观 |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案例研究概述 |
一、访谈概述 |
二、访谈小结 |
第二节 案例呈现 |
一、案例呈现 |
二、推广与借鉴情况 |
第三节 案例分析 |
一、案例呈现出的共性特征 |
二、案例呈现出的个性特征 |
第四节 案例反思 |
一、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内容有待梳理 |
二、音乐名师教学主张该如何建构有待明晰 |
三、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根本价值有待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本体研究 |
第一节 教学主张的来源 |
一、来源于对音乐教育价值的理解 |
二、来源于对音乐课程性质的解读 |
三、来源于对音乐课程理念的领会 |
四、来源于对音乐教学实践的反思 |
第二节 基本构成 |
一、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理论内容 |
二、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实践内容 |
第三节 基本特征 |
一、音乐性 |
二、独创性 |
三、科学性 |
四、实践性 |
五、开放性 |
六、可借鉴性 |
第四节 标准探讨 |
一、标准建构的困惑 |
二、标准的结构与内容 |
三、标准建构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建构探讨 |
第一节 基本过程 |
一、一级跃迁:从感性零散到理性聚焦 |
二、二级跃迁:从理性聚焦到浅层结构 |
三、三级跃迁:从浅层结构到系统成熟 |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一、创造性原则 |
二、理论性原则 |
三、逻辑性原则 |
四、发展性原则 |
第三节 影响因素 |
一、个体因素 |
二、群体因素 |
三、环境因素 |
第四节 建构策略 |
一、个体建构策略 |
二、形成专业学习共同体 |
三、氛围营造与激励体系 |
四、建构难点解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的价值追求 |
第一节 对音乐名师自身的价值 |
一、促使音乐名师实现专业持续成长 |
二、促使音乐名师走向卓越 |
三、促使音乐名师保持专业影响力 |
第二节 对音乐学科发展的价值 |
一、推进音乐学科教学理论的发展 |
二、推进音乐学科教学实践的更新 |
三、推进青年音乐教师不断向前 |
第三节 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价值 |
一、当代音乐教育体系的个人探索与实践 |
二、丰富当代音乐教育体系的内涵 |
三、对形成音乐教学流派的展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1:基于“三韵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2:基于“构建生命课堂,润育音乐素养”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3:基于“新技术和资源平台的交互式智慧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4:基于“走向文化的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5:基于“建构‘大美’音乐课堂”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6:基于“‘激情’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7:基于“音为爱,和而美”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附录8:基于“三景音乐教学”主张下的教学实例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10)核心素养视域下新疆大中小学音乐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1章 概念的界定 |
1.1 素养 |
1.2 核心素养 |
1.3 音乐素养 |
第2章 立足于音乐素养中的能力素养 |
2.1 义务教育阶段 |
2.1.1 感受与欣赏 |
2.1.2 音乐表现 |
2.1.3 音乐创造 |
2.1.4 理解与音乐相关文化 |
2.2 普通高中 |
2.2.1 审美感知 |
2.2.2 艺术表现 |
2.2.3 文化理解 |
2.3 普通高等院校 |
2.3.1 专业知识素养 |
2.3.2 专业能力素养 |
第3章 立足于音乐素养中的思想品格素养 |
3.1 红色教育 |
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3.3 校园文化 |
第4章 当前各学段学校发展学生音乐素养的现状调查 |
4.1 调查过程 |
4.1.1 调查地点 |
4.1.2 调查对象 |
4.1.3 研究之前的准备工作 |
4.1.4 统计方法 |
4.2 义务教育阶段的调查与分析 |
4.2.1 小学阶段——以乌鲁木齐市第一百二十六小学为例 |
4.2.1.1 基本情况 |
4.2.1.2 调查目的 |
4.2.1.3 调查内容 |
4.2.1.4 学生测评问卷与分析 |
4.2.1.5 调查结果 |
4.2.1.6 对策与建议 |
4.2.2 初中阶段——以乌鲁木齐市第二中学为例 |
4.2.2.1 基本情况 |
4.2.2.2 调查目的 |
4.2.2.3 调查内容 |
4.2.2.4 学生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
4.2.2.5 调查结果 |
4.2.2.6 对策与建议 |
4.3 普通高中阶段的调查与分析——以乌鲁木齐市第二中学为例 |
4.3.1 基本情况 |
4.3.2 调查目的 |
4.3.3 调查内容 |
4.3.4 学生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
4.3.5 调查结果 |
4.3.6 对策与建议 |
4.4 普通高等院校调查与分析——以新疆艺术学院为例 |
4.4.1 音乐表演专业 |
4.4.1.1 基本情况 |
4.4.1.2 调查目的 |
4.4.1.3 调查内容 |
4.4.1.4 学生调查问卷与分析 |
4.4.1.5 调查结果 |
4.4.1.6 对策与建议 |
4.4.2 音乐教育专业 |
4.4.2.1 基本情况 |
4.4.2.2 调查目的 |
4.4.2.3 调查内容 |
4.4.2.4 学生调查问卷与分析 |
4.4.2.5 调查结果 |
4.4.2.6 对策与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浅析中小学音乐课MIDI软件在教学中的运用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电脑音乐软件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丁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之影视音乐分析及应用状况研究 ——以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版”“2019版”为例[D]. 冯弢.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中学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教学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 ——以巴彦县初级中学为例[D]. 刘云睿.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新学堂歌》在小学音乐课作为增补教材的实践性探究[D]. 王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ICT教学整合技术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D]. 常远.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6]音乐微课制作及其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应用[D]. 于锐宸.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7]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魏严严.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8]音乐智慧课堂现状与应用研究 ——以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第一中学为例[D]. 易俊君.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9]中小学音乐名师教学主张研究[D]. 叶黄晨.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10]核心素养视域下新疆大中小学音乐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 ——以乌鲁木齐市学校为例[D]. 彭晨. 新疆艺术学院,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