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市纪台镇第一初级中学262722
摘要:兴趣是知识的入门,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初中历史若能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学起来轻松且趣味盎然,因此教师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无疑是一条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习兴趣培养对策
历史学科不仅担负着德育和智育的双重任务,而且也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任。能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能自愿去学习和探究历史知识,关系着中学历史教学的成败。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
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令人敬重的品格。正直、真诚、亲切、宽容、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内在的人格魅力是得到学生喜欢和尊重、保持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成为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人,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自己这一学科。如魏书生等,由于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学生,从而建立起了和谐的的师生关系,保证了他们教学改革的成功,也成就了一代名师。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历史教师要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入手,建设和谐的、积极向上的历史课堂,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最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的和谐民主。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常常体现在对教师的情感上。若能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就能从情感上认同这个教师。在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心态是开放的,主体性得以凸显,个性得以张扬,创造性得到解放。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心灵是安全和舒适的,对学习是充满乐趣的。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教生学,师讲生听,课堂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晕头转向”,可谓“你讲你的道,我睡我的觉”。教师“一言堂”不仅使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调动和发挥,而且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而历史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由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让课堂充满和谐民主气氛,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这样使学生的心理需求驱使思想动机产生积极效应,使历史课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学贵质疑,设疑引发学生的兴趣
学贵质疑,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面前一但出现问题,他们的认知心理和情性心理便会活跃起来,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疑难,使学生面临问题,产生求知欲望,教师从中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当然设置疑难应要注意问题的难度,要使学生感到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能轻易解决问题,需进行积极努力的思考,“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并且经过努力,解决了疑难,感到所学的知识有用,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如评价秦始皇时向学生提出:你认为秦始皇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一问题不仅要求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的知识,还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秦始皇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推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功不可没。所以一个有趣而有争议的问题,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可以引发学生对历史现象作深入的思考。
四、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强化历史学习兴趣
历史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因此很多人认为学习历史除了考试以外没有什么其它用途,很多初中学生正是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把历史完全当作“副科”学习。历史与现实有着紧密的关系,反思过去,是为了明天的更美好。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太宗正是吸取隋亡的教训,开创了贞观之治。近代历史上李大钊也曾说:“历史是死的,但解喻是活的,与时俱化。”因此作为历史教师一定要将将课本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及时抓住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添学习兴趣
人们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最佳办法是亲身参与体验。同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如《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中,我把全班分作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清政府、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农民阶级,通过四个场景表演重现当时的历史,探索不同的救国救民道路。这种方式使学生耳目一新,他们兴奋地坐在了一起,针对当时的国情和救国方案进行探讨。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认真而积极,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地探究。从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的现象可见,让学生成为历史角色的扮演者,实际上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学生在扮演历史角色的过程中,通过概括史实、设计方案、评价历史事件等活动,也使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总之,在教学中只有始终坚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把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解脱出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献洁浅谈初中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J].祖国:教育版,2014,(02)。
[2]王景刚浅谈初中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