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芹马行天(江西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江西南昌330006)
【中图分类号】R65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0361-01
1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48岁,已婚,居住农村,有生喝井水的生活习惯。因发现左乳肿块3个月至我科,肿块伴疼痛,近期增大。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明显肿大,双乳对称,外观发育正常,双乳乳头无溢液,左乳上方可扪及一肿块,大小约3.5×3.5cm,质地硬,边界不清,活动。B超提示左乳上方低回声包块。于局麻下行左乳肿块区段切除术,术中见左乳上方一3.0×3.0cm大小实性肿块,距肿块外缘约0.5cm完整切除肿块,切下标本后见肿块内有一白色带状物钻出肿块,长约4cm,宽约2mm,将该白色带状物送至江西医学院微生物研究室化验,报告示裂头蚴,乳腺肿块送我院病理检查,报告为乳腺炎性肉芽肿。
2讨论
裂头蚴在国内多见于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主要寄生于脑、眼等部位,文献报道寄生于乳腺组织者罕见[1],其发生机理不明,在临床极易误诊为肿瘤。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以手术切除为主,疑有其他部位寄生虫者可给予丙巯咪唑等药物驱虫治疗。
预防应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不良习惯:不用蛙肉、蛇肉、蛇皮贴敷皮肤及伤口,不生食或半生食蛙、蛇、家禽等动物,不饮用生水等式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卓睿,董洁.裂头蚴乳房皮下感染1例报告[J].华夏医学,2007,20(6):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