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论文和设计-李锦雄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英晶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包括基部,基部的两侧连接有两条谐振臂,谐振臂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条状的槽部,所述槽部的内壁由曲面或曲面与平面的组合构成。本实用新型在谐振臂上设置了槽部,可增加手臂面电极的面积约为1倍,增加的面积为槽部的侧壁面积,能与两电极的面积相若;槽部的内壁采用曲面构成,能够进一步增加电极的面积,进一步发挥减低电阻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包括基部(1),基部(1)的两侧连接有两条谐振臂(2),谐振臂(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条状的槽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3)的内壁由曲面或曲面与平面的组合构成。

设计方案

1.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包括基部(1),基部(1)的两侧连接有两条谐振臂(2),谐振臂(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条状的槽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3)的内壁由曲面或曲面与平面的组合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3)包括底面,所述槽部(3)的底面沿其边缘设有与谐振臂(2)表面垂直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3)的底面由平面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3)的底面由曲面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3)的侧壁包括分设在底面两侧的两段镜像对称的波浪面,两个波浪面的端部之间均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3)的侧壁包括分设在底面两侧的两段镜像对称的曲折面,所述曲折面包括交替设置的直线段(6)和弯折段(5),两个所述曲折面的端部之间均通过平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5)形成向槽部(3)内凹陷的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边缘形状为弓形、三角形、矩形或正多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1)的两侧设有向其中部延伸的凹入部(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部(4)靠近谐振臂(2)设置,所述凹入部(4)的边缘形状为弓形、三角形、矩形或正多边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英晶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

背景技术

音叉型石英晶振是常用的晶体类型,由于此类的晶体的体积只有更细小的趋势,

参照图8,传统的音叉的晶振片只有基部1及谐振臂2并不适合小型封装类型,电阻会过大,需要更新并优化其设计,更适合小型的音叉型石英晶振。

参照图9,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针对以上传统音叉晶振片的改进结构,在谐振臂2上开设长条状的槽部3,通过这一设计,可增加谐振臂2上安装电极的面积,能与两电极的面积相若,平衡两电极差异,减低电阻。但是由于槽部3的内壁采用平面,对谐振臂2的表面积增加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电阻过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包括基部,基部的两侧连接有两条谐振臂,谐振臂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条状的槽部,所述槽部的内壁由曲面或曲面与平面的组合构成。

优选的,所述槽部包括底面,所述槽部的底面沿其边缘设有与谐振臂表面垂直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槽部的底面由平面构成。

优选的,所述槽部的底面由曲面构成。

优选的,所述槽部的侧壁包括分设在底面两侧的两段镜像对称的波浪面,两个波浪面的端部之间均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

优选的,所述槽部的侧壁包括分设在底面两侧的两段镜像对称的曲折面,所述曲折面包括交替设置的直线段和弯折段,两个所述曲折面的端部之间均通过平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弯折段形成向槽部内凹陷的凸起。

优选的,所述凸起的边缘形状为弓形、三角形、矩形或正多边形。

优选的,所述基部的两侧设有向其中部延伸的凹入部。

优选的,所述凹入部靠近谐振臂设置,所述凹入部的边缘形状为弓形、三角形、矩形或正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谐振臂上设置了槽部,可增加手臂面电极的面积约为1倍,增加的面积为槽部的侧壁面积,能与两电极的面积相若;

2、槽部的内壁采用曲面构成,能够进一步增加电极的面积,进一步发挥减低电阻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的与电极组合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4为沿图3中A-A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槽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槽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槽部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传统的音叉晶振片结构示意图;

图9为改进的音叉晶振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部1、谐振臂2、槽部3、凹入部4、弯折段5、直线段6、第一电极7、第二电极8、第一电极9、第二电极10、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第一电极13、第二电极14、第一电极15、第二电极16、第一电极17、第二电极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8,传统的音叉的晶振片只有基部1及谐振臂2并不适合小型封装类型,电阻会过大,需要更新并优化其设计,更适合小型的音叉型石英晶振。

参照图9,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针对以上传统音叉晶振片的改进结构,在谐振臂2上开设长条状的槽部3,通过这一设计,可增加谐振臂2上安装电极的面积,能与两电极的面积相若,平衡两电极差异,减低电阻。但是由于槽部3的内壁采用平面,对谐振臂2的表面积增加有限。

在以上改进的音叉晶振片结构的技术上,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进一步改进,以进一步增加电极面积,降低电阻,具体包括方案如下:

实施例1

参照图1-4,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包括基部1,基部1的两侧连接有两条谐振臂2,谐振臂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条状的槽部3,槽部3的内壁由曲面或曲面与平面的组合构成。第一电极7、9、11、13、15、17和第二电极8、10、12、14、16、18分设在石英晶体谐振片的表面,在谐振臂2上设置了槽部3,可增加谐振臂2上电极的面积约为1倍,增加的面积为槽部3的侧壁面积,能与两电极的面积相若;槽部3的内壁采用曲面构成,能够进一步增加电极的面积,进一步发挥减低电阻的效果。

实施例2

参照图1-4,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包括基部1,基部1的两侧连接有两条谐振臂2,谐振臂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条状的槽部3,槽部3的内壁由曲面或曲面与平面的组合构成。

参照图5,槽部3包括底面,槽部3的底面沿其边缘设有与谐振臂2表面垂直的侧壁。槽部3的底面由平面构成。槽部3的侧壁包括分设在底面两侧的两段镜像对称的波浪面,两个波浪面的端部之间均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本实施例采用波浪面作为槽部3的侧壁,能够进一步增加电极的面积,增加约1.16%,能够达到进一步降低电阻的效果。

基部1的两侧设有向其中部延伸的凹入部4。本实施例还进一步增加了凹入部4,凹入部4的加入能够用作阻碍和减少臂部振动时对基部连接底座的影响。凹入部4靠近谐振臂2设置,凹入部4的边缘形状为弓形、三角形、矩形或正多边形。弓形、三角形、矩形、正多边形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形状。

实施例3

参照图1-4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包括基部1,基部1的两侧连接有两条谐振臂2,谐振臂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条状的槽部3,槽部3的内壁由曲面或曲面与平面的组合构成。

按照图6-7,槽部3包括底面,槽部3的底面沿其边缘设有与谐振臂2表面垂直的侧壁。槽部3的侧壁包括分设在底面两侧的两段镜像对称的曲折面,曲折面包括交替设置的直线段6和弯折段5,两个曲折面的端部之间均通过平面连接。弯折段5形成向槽部3内凹陷的凸起。凸起的边缘形状为弓形、三角形、矩形或正多边形。凸起的增设能够增加侧壁的面积,并且优选采用三角形和矩形,其中采用矩形后能够大幅提高侧壁表面积并且易于加工。

实施例4

参照图1-4,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包括基部1,基部1的两侧连接有两条谐振臂2,谐振臂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长条状的槽部3,槽部3的内壁由曲面或曲面与平面的组合构成。

槽部3包括底面,槽部3的底面沿其边缘设有与谐振臂2表面垂直的侧壁。槽部3的底面由曲面构成。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将槽部3的底面也设置成曲面,这样使得槽部3的底面也比现有技术中改进的音叉晶振片结构中槽的底面的面积更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8910.X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151128U

授权时间:20190723

主分类号:H03H 9/215

专利分类号:H03H9/215

范畴分类:38K;

申请人:研创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研创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高新科技产业园三栋中心园泰祥路A-02号

发明人:李锦雄;祁浩勇;曾谭通;朱永安

第一发明人:李锦雄

当前权利人:研创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代理人:毛雨田

代理机构:11504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音叉型石英晶体谐振片论文和设计-李锦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