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轨道网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网络,轨道,神经网络,轨道交通,拓扑,双轮,网络安全。
轨道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洪秀敏,周品荣[1](2019)在《绍兴轨道交通网络安全防护的探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铁弱电系统松散网络安全防护模式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安全管理中心的网络安全整体防护模式,构建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实现对所有信息资产的统一管控,解决地铁弱电多系统集中监管的难题,有效的提高网络安全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为地铁弱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有效保障。(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期刊2019年12期)
洪武扬[2](2019)在《城市轨道站点拓扑网络通达性建模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交通网络的空间连接及由此决定的节点间联系的连通程度,可观测交通可达性水平。本文对地下轨道交通和地面道路交通构成的立体拓扑网络进行了建模,采用空间句法形态分析变量构建了基于轨道站点的通达性模型,分析了深圳市轨道站点通达性水平和空间特征,并探讨了站点通达性与周边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轨道站点通达性平均值为0.088 4,通达性数值离散程度较低,在空间上形成了福田中心区、华强北商业区、东门商业区和后海片区4个高值热点区;商业用地、办公用地与站点通达性的相关程度最大,工业仓储用地受轨道站点的影响较小,轨道站点倾向于商业及办公用地等人流量集中的空间节点;轨道站点基本可承载周边的土地开发,组合类型为"高-中""中-低"的27个站点需提升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功能。笔者从拓扑网络耦合的思路,客观评价了深圳市轨道站点通达性及其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提供了研究对象由线路向站点转换的研究视角,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测绘通报》期刊2019年11期)
徐绍俊[3](2019)在《SA–BP神经网络在轨道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25Hz相敏轨道电路故障的复杂性,提出一种模拟退火(SA,Simulated Annealing)算法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发挥SA算法全局寻优的特点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避免网络训练时间长和陷入局部极小值;通过Matlab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将该方法应用于轨道电路故障诊断,可有效提高故障诊断效率和准确度。(本文来源于《铁路计算机应用》期刊2019年11期)
李涛,张维阳,曹小曙,汪丽,张隆[4](2019)在《珠江叁角洲城际轨道网络结构:基于连接、容量和流量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际交通网络包含提供联系可能性的基础设施连接网络(铁轨等),反映承载容量的组织网络(列车班次等)与实际需求的流量网络(客货流等)3类,分别从连接可能性、潜力容量和实际流量叁方面映射了网络发育的不同特征。理清城市在这3种维度网络中的不同位置,对分辨城市的节点位势和城市系统构造具有重要意义。以珠叁角城市群城际轨道网络为研究对象,本文系统分析了3种网络整体结构、城市的节点位置和城际连接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虽然3种网络城镇地方中心度均呈现出显着的等级差异特征,相较于需求网络,设施网络和组织网络扁平化特征更为显着;组织网络和需求网络均表现出了以广深为核心、以广深、广珠和广佛为主要联系的结构体系,设施网络则呈现出明显的"沿线效应",突出了珠江口西岸广珠城际沿线的骨干地位;与组织和设施网络相比,需求网络突出了肇庆、江门等城市的重要性,轨道沿线中小城镇位势则逐渐降低。研究一方面通过区分3种铁路交通网络强调了城市网络研究中明确"刻画何种网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对比城市节点和城际连接在不同网络中的位置,识别出可能性、利用潜力和实际流量的差异,为交通线路规划和区域空间优化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张海英[5](2019)在《个人大病网络求助应该回到法治轨道》一文中研究指出11月6日,全国首例因网络个人大病求助引发的诉讼在北京朝阳法院一审宣判。法院认定筹款发起人莫先生隐瞒名下财产和其他社会救助,违反约定用途将筹集款项挪作他用,构成违约,一审判令莫先生全额返还筹款153136元并支付相应利息。近年来,各地不乏网络个人(本文来源于《甘肃日报》期刊2019-11-08)
禹翔[6](2019)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设计承载能力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设计承载能力概念、特点相互结合,对影响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设计承载能力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且借鉴之前线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和约束理论相互结合,对单条线路承载能力进行计算。之后,以系统线网形成特点,通过分布估计算法创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实现承载能力计算模型的设计。最后,通过某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为例验证计算模型。通过结果表示,此模型的计算量比较小,并且计算速度比较快,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能够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的实际情况充分的反映出来。(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9年21期)
王文华[7](2019)在《轨道交通神经网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与传感技术在轨道交通的工务、机务、车辆、电务、供电等领域被大量应用,部署有传感器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通过网络连接成为轨道交通网络平台。文章研究轨道交通网络的特性、神经网络学习诊断模型,把神经网络模型与轨道交通网络相结合,探索神经网络模型在轨道交通领域模式识别、控制优化、智能信息处理以及故障自诊断等方面的应用,达到轨道交通自检测、自诊断、自决策的目标。(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9年20期)
李艳涛,孙颖,周爱华,付晓[8](2019)在《基于可达性的轨道交通网络节点效率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轨道交通网络的运输效率决定着居民的出行满意度,合理地评价交通网络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基于可达性的基础上,从乘客出行的时间成本角度,提出了一种计算节点效率的方法,并以北京市部分地铁站点为例进行验证计算,与传统的节点效率作对比分析。(本文来源于《北京联合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庞磊,运迎霞,任利剑[9](2019)在《基于复杂网络的北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特征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作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在信息流、经济流、交通流等要素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北京的都市圈时代特征也越发明显。然而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与机动化进程,以及北京单中心集聚的空间结构,使得北京地铁网络的建设已经难以有效解决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单一的城市地铁发展模式也更加难以满足都市圈时代空间拓展的需求,而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在促进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北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构造成复杂网络模型,从复杂网络的研究视角对其拓扑结构演变特征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并结合复杂网络相关的度量指标对北京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现状进行量化评价,最终给北京都市圈轨道交通未来的发展建设提出相关的优化建议,促进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交通规划)》期刊2019-10-19)
[10](2019)在《“智慧轨交 网安护航”轨道交通网络安全高峰论坛在京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8月22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和中关村轨道交通视频与产业技术联盟、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奇安信集团共同主办的轨道交通网络安全高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协会专家学术委副主任李中浩,协会副秘书长黄建伟,协会信息化专委会副主任邢智明以及邵国安、戴克平、许辉、秦勇、师步兵等出席并发表演讲。论坛由奇安信集团副总裁吴俣主持。当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以信息化促进轨道交通发展(本文来源于《都市快轨交通》期刊2019年05期)
轨道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研究交通网络的空间连接及由此决定的节点间联系的连通程度,可观测交通可达性水平。本文对地下轨道交通和地面道路交通构成的立体拓扑网络进行了建模,采用空间句法形态分析变量构建了基于轨道站点的通达性模型,分析了深圳市轨道站点通达性水平和空间特征,并探讨了站点通达性与周边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轨道站点通达性平均值为0.088 4,通达性数值离散程度较低,在空间上形成了福田中心区、华强北商业区、东门商业区和后海片区4个高值热点区;商业用地、办公用地与站点通达性的相关程度最大,工业仓储用地受轨道站点的影响较小,轨道站点倾向于商业及办公用地等人流量集中的空间节点;轨道站点基本可承载周边的土地开发,组合类型为"高-中""中-低"的27个站点需提升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功能。笔者从拓扑网络耦合的思路,客观评价了深圳市轨道站点通达性及其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提供了研究对象由线路向站点转换的研究视角,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轨道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洪秀敏,周品荣.绍兴轨道交通网络安全防护的探究与实践[J].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2019
[2].洪武扬.城市轨道站点拓扑网络通达性建模及分析[J].测绘通报.2019
[3].徐绍俊.SA–BP神经网络在轨道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9
[4].李涛,张维阳,曹小曙,汪丽,张隆.珠江叁角洲城际轨道网络结构:基于连接、容量和流量的对比[J].地理研究.2019
[5].张海英.个人大病网络求助应该回到法治轨道[N].甘肃日报.2019
[6].禹翔.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设计承载能力计算方法[J].电子设计工程.2019
[7].王文华.轨道交通神经网络的研究[J].智能城市.2019
[8].李艳涛,孙颖,周爱华,付晓.基于可达性的轨道交通网络节点效率的计算[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
[9].庞磊,运迎霞,任利剑.基于复杂网络的北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特征演变研究[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交通规划).2019
[10]..“智慧轨交网安护航”轨道交通网络安全高峰论坛在京召开[J].都市快轨交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