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梯间可变式操作平台,涉及简易操作平台领域,该装配式建筑楼梯间可变式操作平台,包括方环和钢丝网踏板,所述钢丝网踏板的表面与方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方环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圆柱销,圆柱销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方杆,方杆的左侧开设有通槽,通槽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轴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杆,方环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滑槽位于圆柱销的左侧,滑槽的内壁与圆杆的表面活动连接,圆杆远离钢丝网踏板的一端与活动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方杆、活动杆、圆杆、螺栓和护栏,解决了目前在现浇混凝土梯梁强度未达到安装要求时,预制楼梯无法安装导致施工人员施工与通行较为不便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梯间可变式操作平台,包括方环(1)和钢丝网踏板(2),所述钢丝网踏板(2)的表面与方环(1)的内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环(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圆柱销(3),所述圆柱销(3)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方杆(4),所述方杆(4)的左侧开设有通槽(5),所述通槽(5)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轴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杆(6),所述方环(1)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位于圆柱销(3)的左侧,所述滑槽(7)的内壁与圆杆(8)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圆杆(8)远离钢丝网踏板(2)的一端与活动杆(6)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圆杆(8)远离钢丝网踏板(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槽(9),所述第一螺纹槽(9)的内壁与螺栓(10)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栓(10)远离钢丝网踏板(2)的一端贯穿活动杆(6)并延伸至活动杆(6)远离圆杆(8)的一侧,所述滑槽(7)内壁远离活动杆(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槽(14),所述螺栓(10)的表面与第二螺纹槽(14)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栓(10)通过限位机构(11)与活动杆(6)活动连接,所述方环(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护栏(12)和斜杆(13)。
设计方案
1.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梯间可变式操作平台,包括方环(1)和钢丝网踏板(2),所述钢丝网踏板(2)的表面与方环(1)的内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环(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圆柱销(3),所述圆柱销(3)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方杆(4),所述方杆(4)的左侧开设有通槽(5),所述通槽(5)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轴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杆(6),所述方环(1)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7),所述滑槽(7)位于圆柱销(3)的左侧,所述滑槽(7)的内壁与圆杆(8)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圆杆(8)远离钢丝网踏板(2)的一端与活动杆(6)的背面固定连接;
所述圆杆(8)远离钢丝网踏板(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槽(9),所述第一螺纹槽(9)的内壁与螺栓(10)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栓(10)远离钢丝网踏板(2)的一端贯穿活动杆(6)并延伸至活动杆(6)远离圆杆(8)的一侧,所述滑槽(7)内壁远离活动杆(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槽(14),所述螺栓(10)的表面与第二螺纹槽(14)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栓(10)通过限位机构(11)与活动杆(6)活动连接,所述方环(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护栏(12)和斜杆(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梯间可变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5)内壁的顶部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斜面,所述活动杆(6)的形状与通槽(5)的形状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梯间可变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0)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旋钮帽(15),所述旋钮帽(15)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梯间可变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11)包括圆槽(1101)和圆环(1102),所述圆环(1102)的表面与圆槽(110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圆槽(1101)开设在活动杆(6)对应螺栓(10)表面位置,所述圆环(1102)固定套接在螺栓(10)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梯间可变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12)包括横杆(1201)和竖杆(1202),所述竖杆(1202)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横杆(1201)的底部与竖杆(120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202)固定连接在方环(1)的顶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简易操作平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梯间可变式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日益提高,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通过此种方式组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多的住宅类项目采用装配式楼梯构件对楼梯进行安装,装配式楼梯构件是先将楼梯制造完成,再将预制楼梯安装在建筑上,从而完成楼梯的安装。
目前装配式建筑因技术要求楼梯间侧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在现浇混凝土梯梁的强度未达到安装要求时,预制楼梯是无法安装,施工人员对楼梯间侧墙进行钢筋绑扎、模板支设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与通行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梯间可变式操作平台,解决了目前在现浇混凝土梯梁强度未达到安装要求时,预制楼梯无法安装导致施工人员施工与通行较为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梯间可变式操作平台,包括方环和钢丝网踏板,所述钢丝网踏板的表面与方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方环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方杆,所述方杆的左侧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轴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杆,所述方环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位于圆柱销的左侧,所述滑槽的内壁与圆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圆杆远离钢丝网踏板的一端与活动杆的背面固定连接。
所述圆杆远离钢丝网踏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的内壁与螺栓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栓远离钢丝网踏板的一端贯穿活动杆并延伸至活动杆远离圆杆的一侧,所述滑槽内壁远离活动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螺栓的表面与第二螺纹槽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栓通过限位机构与活动杆活动连接,所述方环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护栏和斜杆。
优选的,所述通槽内壁的顶部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斜面,所述活动杆的形状与通槽的形状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螺栓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旋钮帽,所述旋钮帽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圆槽和圆环,所述圆环的表面与圆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圆槽开设在活动杆对应螺栓表面位置,所述圆环固定套接在螺栓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护栏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竖杆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横杆的底部与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杆固定连接在方环的顶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梯间可变式操作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方杆、活动杆、圆杆、螺栓和护栏,在使用时,方环底部带有斜杆的一侧搭在高度较高的梯梁上,将方杆的底部搭在高度较低的梯梁上,施工人员踩在钢丝网踏板上即可对楼梯间的侧墙进行施工,将方杆和活动杆收起后,将方环的右侧抵住高低较低梯梁的拐角,将斜杆搭在高度较高的梯梁上即可将水平状态的钢丝网踏板转变为倾斜状态,钢丝网踏板相当于楼梯,施工人员通过钢丝网踏板即可上下楼,在对楼梯间侧墙进行施工时,将方环搭在高度较高的梯梁上,将方杆的底部搭在高度较低的梯梁上,施工人员踩在钢丝网踏板上即可对侧墙进行施工,将方杆和活动杆收起后,将方环的右侧抵住高低较低梯梁的拐角,将斜杆搭在高度较高的梯梁上即可将钢丝网踏板转变为楼梯,达到了施工人员施工与通行均更加方便的效果,解决了目前在现浇混凝土梯梁强度未达到安装要求时,预制楼梯无法安装导致施工人员施工与通行较为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节点放大版);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杆位置处俯视截面图(节点放大版);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杆位置处结构示意图(节点放大版);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方杆位置处右剖图(节点放大版)。
图中:1、方环;2、钢丝网踏板;3、圆柱销;4、方杆;5、通槽;6、活动杆;7、滑槽;8、圆杆;9、第一螺纹槽;10、螺栓;11、限位机构;1101、圆槽;1102、圆环;12、护栏;1201、横杆;1202、竖杆;13、斜杆;14、第二螺纹槽;15、旋钮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梯间可变式操作平台,包括方环1和钢丝网踏板2,方环1由镀锌方钢组成,钢丝网踏板2起到防滑作用,由方环1、钢丝网踏板2和方杆4等部件共同组成了楼梯间的可变式操作平台,钢丝网踏板2的表面与方环1的内壁固定连接,方环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圆柱销3,圆柱销3的表面活动套接有方杆4,可在方杆4对应圆柱销3位置镶嵌滚珠轴承,滚珠轴承的内壁与圆柱销3的表面固定连接,从而使方杆4即可转动又不会与圆柱销3分离,方杆4的左侧开设有通槽5,通槽5内壁固定连接的固定轴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杆6,方环1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7,滑槽7位于圆柱销3的左侧,滑槽7的内壁与圆杆8的表面活动连接,圆杆8远离钢丝网踏板2的一端与活动杆6的背面固定连接。
圆杆8远离钢丝网踏板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槽9,第一螺纹槽9的内壁与螺栓10的表面螺纹连接,螺栓10远离钢丝网踏板2的一端贯穿活动杆6并延伸至活动杆6远离圆杆8的一侧,滑槽7内壁远离活动杆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槽14,螺栓10的表面与第二螺纹槽14的内壁螺纹连接,螺栓10通过限位机构11与活动杆6活动连接,方环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护栏12和斜杆13,护栏12对施工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槽5内壁的顶部为向右下方倾斜的斜面,活动杆6的形状与通槽5的形状相适配,通过通槽5内壁的斜面将活动杆6卡住,使活动杆6的角度固定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螺栓10的表面固定套接有旋钮帽15,旋钮帽15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握住旋钮帽15转动螺栓10更加方便,防滑纹起到防滑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限位机构11包括圆槽1101和圆环1102,圆环1102的表面与圆槽1101的内壁活动连接,圆槽1101开设在活动杆6对应螺栓10表面位置,圆环1102固定套接在螺栓10的表面,圆槽1101和圆环1102的中心轴线与螺栓10的中心轴线重合,圆环1102对螺栓10起到限位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护栏12包括横杆1201和竖杆1202,竖杆1202的数量为三个,横杆1201的底部与竖杆1202的顶部固定连接,竖杆1202固定连接在方环1的顶部,护栏12对施工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在使用时,将方环1底部一侧搭在高度较高的梯梁上,将方杆4的底部搭在高度较低的梯梁上,梯梁为楼梯的梁,方杆4通过固定轴与活动杆6活动连接,固定轴固定在方杆4的通槽5上,螺栓10的表面与第二螺纹槽14的内壁螺纹连接,活动杆6通过螺栓10固定在方环1上,将活动杆6固定住从而将方杆4固定住,施工人员踩在钢丝网踏板2上即可对楼梯间的侧墙进行施工,还可将方杆4和活动杆6折叠起来将钢丝网踏板2和方环1组成的支架当做楼梯使用,握住旋钮帽15反向转动螺栓10,螺栓10通过第一螺纹槽9与圆杆8螺纹连接,反向转动螺栓10时,螺栓10与方环1上第二螺纹槽14分离,当螺栓10上的圆环1102与圆槽1101内壁远离钢丝网踏板2的一侧搭接时,螺栓10无法反向转动,此时可将方环1的右侧抬起,推动活动杆6,使圆杆8沿着滑槽7的内壁向左运动,方杆4通过圆柱销3与方环1活动连接,方杆4通过圆柱销3可转动,当圆杆8的表面与滑槽7内壁的左侧搭接时,转动螺栓10,螺栓10与圆杆8上第一螺纹槽9的内壁螺纹连接,螺栓10转动并向钢丝网踏板2方向运动,使螺栓10的表面与滑槽7内壁远离圆柱销3位置第二螺纹槽14的内壁螺纹连接,即可将活动杆6固定住,从而将活动杆6和方杆4固定在方环1的正面和背面,此时将斜杆13搭在高度较高梯梁上,将方环1的右侧位置抵在高度较低位置的梯梁拐角上,此时施工人员可通过钢丝网踏板2上下楼,方便施工人员的上下楼,也可使方环1的底部搭在高度较高的梯梁上,使方环1的右侧抵在高度较低的梯梁拐角位置也可,当需要再次将方环1和钢丝网踏板2转变为水平状态时,反向转动螺栓10使其与滑槽7内壁左侧位置第二螺纹槽14分离,拉动活动杆6和方杆4的连接位置,使方杆4以圆柱销3为圆心转动,活动杆6以固定轴为圆心转动并拉动圆杆8沿着滑槽7内壁向右运动,使圆杆8的表面与滑槽7内壁的右侧搭接,转动螺栓10,使螺栓10的表面与滑槽7内壁右侧位置第二螺纹槽14的内壁螺纹连接,将活动杆6固定住从而将方杆4固定住,将方环1和方杆4分别搭在两个梯梁上,此时即可将方环1和钢丝网踏板2转变为水平状态,护栏12可在施工人员施工时对施工人员起到保护作用,在对楼梯间侧墙进行施工时,将方环1搭在高度较高的梯梁上,将方杆4的底部搭在高度较低的梯梁上,施工人员踩在钢丝网踏板2上即可对侧墙进行施工,将方杆4和活动杆6收起后,将方环1的右侧抵住高低较低梯梁的拐角,将斜杆13搭在高度较高的梯梁上即可将钢丝网踏板2转变为楼梯,达到了施工人员施工与通行均更加方便的效果。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方杆4、活动杆6、圆杆8、螺栓10和护栏12,解决了目前在现浇混凝土梯梁强度未达到安装要求时,预制楼梯无法安装导致施工人员施工与通行较为不便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7121.4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556322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E04G 3/24
专利分类号:E04G3/24;E04G5/04;E04G5/08;E04G5/14
范畴分类:36E;
申请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紫秀路100号虹桥总部一号2号楼5楼
发明人:韩怀聪;沈培;张丙成;王铁铮;曾毅;沈礼鹏;刘人铭;刘佳龙;李宪智;张阔
第一发明人:韩怀聪
当前权利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娟
代理机构:1142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