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西部贺兰山中段黄旗口花岗岩成因及地质意义

华北西部贺兰山中段黄旗口花岗岩成因及地质意义

论文摘要

华北克拉通孔兹岩带内发育类型复杂的各类岩石,是记录和反演华北西部早期块体拼合以及岩浆作用、变质演化的重要对象,而其中段发育的出露面积广阔、岩性复杂的黄旗口花岗岩体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在野外地质和岩相学研究基础上,主要报道了贺兰山中段黄旗口花岗岩的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对岩体的源区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黄旗口复式花岗岩体主要由早期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晚期英云闪长岩组成.两期岩体具有高K2O(2.97%~6.71%)含量,A/CNK均大于1.1,但晚期侵入单元较早期岩石更贫硅、富铝.两期岩体都表现为轻稀土富集、Eu负异常的特点,且强烈富集K、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岩石87Sr/86Sr初始比值变化范围较大,可能是后期改造的结果;εNd(t)变化在+1.81~+4.90,对应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TDM1为2.10~2.37Ga,TDM2为2.10~2.35Ga.这些特征表明黄旗口岩体为S型花岗岩,可能来自该区归属于孔兹岩的赵池沟组岩系的部分熔融,并可能有地幔岩浆的参与.结合区域变质、岩浆事件的综合研究成果,认为黄旗口不同期次的花岗岩具有造山带花岗岩的特征,分别形成于阴山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碰撞拼合以及造山后伸展的不同阶段.

论文目录

  • 1 地质概况
  • 2 岩相学特征
  • 3 分析方法
  • 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 主量元素
  •   4.2 微量元素
  •   4.3 Sr-Nd同位素
  • 5 讨论
  •   5.1 岩浆源区及岩石成因
  •   5.2 形成环境与构造意义
  • 6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余淳梅,杨华本,曾佐勋,吴林波

    关键词: 花岗岩,地球化学,同位素,岩石成因,贺兰山黄旗口

    来源: 地球科学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 宁夏1∶5万黄旗口幅区调项目(No.J48E009016),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No.40602009),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CUG090101)

    分类号: P588.121

    页码: 1266-1282

    总页数: 17

    文件大小: 1676K

    下载量: 142

    相关论文文献

    • [1].鄂尔多斯西南部待建纪黄旗口期和王全口期原盆面貌及其成因机制分析[J]. 地学前缘 2016(05)
    • [2].贺兰山中段古元古代黄旗口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J]. 岩石学报 2019(08)
    • [3].屋顶上的银川[J]. 六盘山 2010(02)
    • [4].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蒙古扁桃生长状况调查[J]. 宁夏农林科技 2013(05)

    标签:;  ;  ;  ;  ;  

    华北西部贺兰山中段黄旗口花岗岩成因及地质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