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盆控制能力训练对偏瘫患者步态和步行能力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艳[1](2021)在《虚拟现实行走智能跑台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在脑卒中患者常规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虚拟现实行走智能跑台训练的干预,通过对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步行中各项时空参数等的分析,探讨虚拟现实行走智能跑台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寻求更精准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和评估方法,为临床选择和实施康复训练的运动疗法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技术实践参考。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0年10月在山西省荣军医院入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自愿填写知情同意书情况下,随机募集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患者(25例完成试验,5例脱落),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虚拟现实行走智能跑台训练结合常规运动疗法,13例完成试验,2例脱落)和对照组(常规运动疗法,12例完成试验,3例脱落)。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治疗12周后进行评估,其中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评估下肢功能,用Berg量表评估平衡功能,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估步行能力,用10米最大速度(10m WT)评估步速,用虚拟现实行走智能跑台训练同时进行步态参数(跨步长、步宽、步频)评估。对试验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统计方法为t检验(计量数据)和秩和检验(等级数据),检验标准采用P<0.01,为非常显着性差异,P<0.05,为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平衡功能: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Berg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8周、12周后,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Berg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平衡功能改善更明显(P<0.05)。2.下肢运动功能: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8周、12周后,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且试验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3.步态时空参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步态参数(跨步长、步宽、步频、步速)无差异(P>0.05);治疗8周、12周后,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步态参数(跨步长、步宽、步频、步速)均明显改善(P<0.01),且试验组患者的步态参数(跨步长、步宽、步频、步速)较对照组改善较明显(P<0.05)。4.步行能力: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功能性步行量表(FAC)无差异(P>0.05);治疗8周、12周后,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均明显提高(P<0.01),且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患者步行能力提高更明显(P<0.05)。研究结论:1.常规运动疗法与虚拟现实行走智能跑台训练均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与下肢运动功能,且相比较于常规运动疗法,虚拟现实行走智能跑台训练其改善效果更明显;2.常规运动疗法与虚拟现实行走智能跑台训练均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步态参数(跨步长、步宽、步频、步速)及步行能力,与常规运动疗法比较,虚拟现实行走智能跑台训练在步态适应性的干预下尝试介入减重步行训练,其对脑卒中患者的步态参数(跨步长、步宽、步频、步速)及步行能力有更好的改善作用。
张楠[2](2021)在《一种动力型步行装置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观察一种新型步行装置——Kickstart步行辅助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探究Kickstart步行辅助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姿态的变化。研究方法:本研究共招募来自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住院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接受临床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使用Kickstart步行辅助系统进行步行训练;对照组进行无辅具下的常规步行训练;两组均进行4周步行训练,每周5天,每天步行累计时长≥1小时。两组均需完成入组时及4周步行干预后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10米步行测试(10MWT)、6分钟步行测试(6MWT),以及基于Vicon红外高速运动捕捉系统的三维步态测试。对正态分布的资料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资料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干预前后的组内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TUG、6MWT均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的10MWT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的10MWT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后差值组间比较,TUG和6MWT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10MWT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的步速、患侧单支撑百分比、双支撑百分比、步长对称比、步幅、健侧步长和步宽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步态周期时间、步频、患侧摆动相百分比、患侧步长、单支撑对称比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所有步态时空参数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踝关节背屈跖屈的活动范围具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干预前后差值组间比较,踝关节背屈跖屈、髋关节内收外展的活动范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Kickstart步行辅助系统较常规步行训练能更好的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的姿势控制以及步行速度,对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王婕[3](2021)在《热塑性足踝矫形鞋垫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异常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分析热塑性足踝矫形鞋垫结合常规步态训练对比单纯常规步态训练来研究矫形鞋垫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促进矫形辅具在临床中的应用,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态康复提供一种有效且持续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来自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受试者共50例。采用Excel软件产生的随机编码表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热塑性足踝矫形鞋垫结合常规步态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步态训练,常规步态训练内容主要包括神经促通技术,偏瘫侧下肢负重训练,重心转移训练,踝背屈训练,立位平衡训练,姿势控制训练,步行训练,功能性活动训练等,每次治疗40分钟,每周5次,连续4周,治疗组患者被要求穿戴热塑性足踝矫形鞋垫每天不少于1小时,连续4周,其中热塑性足踝矫形鞋垫是根据患者步态观察、足底压力测试和Najjarine评估系统的测量结果,以恢复患者下肢正确的生物立线为目标进行个性化定制。主要观察指标为Tinetti步态量表(Tinetti Gait Scale,TGS)来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表现的改善情况,次要观察指标是足底压力测试(站立时和步行时患侧负重和患侧前足负重、步行周期百分比)、下肢Fugl-Meyer评估(Lower Extremity Fugl-Meyer assessment,FMA-LE)、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6分钟步行测试(6-min walking test,6MWT)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来反映其对站立和步行时足底压力以及步行周期、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行走耐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两次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的测试,此外,于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主要指标Tinetti步态量表的随访评估。研究结果1.Tinetti步态量表(TGS)的比较经4周的干预和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组内比较显示2组脑卒中患者的TGS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显示治疗4周后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的TGS改善更加显着(P=0.014),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TGS变化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1)。2.足底压力测试2.1站立时患侧负重和患侧前足负重的比较经4周的干预,组内比较显示2组脑卒中患者的站立时患侧负重和患侧前足负重(P<0.01)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的站立时患侧负重(P=0.012)和患侧前足负重(P=0.028)改善亦具有显着性差异。2.2.步行时患侧负重和患前足负重的比较经4周的干预,组内比较显示2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时患侧负重和患侧前足负重(P<0.01)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步行时患侧负重(P=0.016)和患侧前足负重(P=0.043)改善更加显着。2.3.步行周期百分比的比较经4周的干预,组内比较显示2组脑卒中患者的步行时站立早期、站立中期和站立后期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步行时站立早期(P=0.023)和站立中期(P=0.013)改善更加显着,而在步行时站立后期(P=0.472)无差异。3.行走耐力(6MWT)的比较经4周的干预,组内比较显示2组脑卒中患者的6MWT(P<0.01)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改善无显着性差异(P=0.069)。4.下肢运动功能(FMA-LE)的比较经4周的干预,组内比较显示2组脑卒中患者的FMA-LE(P<0.01)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改善更加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5.平衡功能(BBS)经4周的干预,组内比较显示2组脑卒中患者的BBS(P<0.01)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改善更加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的比较经4周的干预,组内比较2组脑卒中患者的BI(P<0.01)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改善更加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研究结论热塑性足踝矫形鞋垫结合常规步态训练相较于单纯常规步态训练,在提高步态表现方面有更大的功效,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侧负重、患侧前足负重和步行周期百分比,在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效果更明显。
梁雅莉[4](2021)在《Pro-kin平衡训练联合悬吊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是对脑卒中患者施加平衡功能训练联合核心肌力训练,观察其对平衡及下肢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验证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平衡和下肢的步行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0月在徐州市康复医院的脑卒中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每天两次的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每天一次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Pro-kin平衡训练仪的训练联合悬吊核心肌力的练习。两组训练每周5次,一共训练6周。在干预前后进行Pro-kin平衡训练评估、BBS评分、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FMA下肢评分、Walker View步态评估系统、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1)基线资料研究结束后对照组实际完成22例(脱落1例),试验组实际完成23例。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例如年龄、性别、病程、卒中类型等进行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评估的指标包括Pro-kin平衡训练评估、BBS评分、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FMA下肢评分、Walker View步态评估、Barthel指数。上述指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平衡指标干预6周后,Pro-kin平衡仪的双足站立位睁眼闭眼静态平衡测试中试验组的X、Y轴平均COP、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功能标准差、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平均运动速度、运动椭圆面积、运动轨迹长度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的各指标中X轴平均COP、Y轴平均COP、前后方向功能标准差、运动椭圆面积、运动轨迹长度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5),左右方向功能标准差、前后方向平均移动速度、左右方向平均移动速度较治疗前无显着差异(P>0.05);在组间比较方面,Pro-kin平衡仪的双足站立位睁眼闭眼静态平衡测试中两组的上述指标,试验组均较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BBS评分、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的组间比较与组内比较都具有显着差异(P<0.05)。(3)下肢功能指标两组在干预6周后FMA下肢评分组间比较与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在Walker View步态评估各参数中,患侧膝关节的伸展角度的组间和组内比较方面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患侧髋关节屈伸角度、患侧膝关节屈曲角度、步行周期、健患侧步长、负重对称性的组内和组间比较方面均差异显着(P<0.05)。(4)生活质量的比较及生活质量与平衡和下肢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两组在干预6周后Ba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具有显着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BMI得分与FMA下肢评分和BBS评分之间存在显着相关关系(P<0.05)。结论1.Pro-kin平衡训练联合悬吊训练能显着的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与下肢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生活质量的提高与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2.Pro-kin平衡训练联合悬吊训练优于常规的康复治疗,可在临床推广,提高治疗效果。
刘传淮[5](2021)在《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采用超声观察偏瘫患者两侧腹肌募集能力的对称性及其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探讨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偏瘫患者腹肌募集能力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1)招募中风后左侧偏瘫患者30例、右侧3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超声测量两侧Tra、IO、EO在收缩过程的厚度变化以量化肌肉募集能力,对比两侧腹肌募集能力的对称性;(2)选取96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评价双侧Tra、IO、EO的募集能力,采用PASS、BBS、ADL量表评估姿势控制、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3)将96例脑卒中随机为对照组、浅剌组、深刺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浅刺组在基础治疗上加双侧带脉穴针刺至IO肌腹;深刺组则加双侧带脉穴针刺至Tra肌腹。以腹肌募集能力与PASS、BBS、FAC评分为评价指标,在治疗前、3周后进行评价,三部分实验均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静息状态下偏瘫患者的患侧EO比健侧明显较厚(P<0.05),对照组双侧Tra比偏瘫患者明显较薄(P<0.05);在运动过程中对照组两侧Tra、IO及EO的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偏瘫患者两侧腹部肌肉的收缩比例均有显着差异(P<0.05)。(2)PASS、BBS及ADL评分与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PASS量表中的姿势维持评分与健、患两侧的Tra与患侧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姿势变换评分与完成ADIM时患侧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患侧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与完成AC时健、患侧的Tra和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患侧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3)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时患侧的Tra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完成AC时深刺组健患两侧和浅刺组患侧的Tra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深刺组健患两侧Tra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深刺组患侧Tra收缩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和AC时患侧的IO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深刺组、浅刺组两侧IO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深刺组、浅刺组病例的患侧IO收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时患侧EO的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降低(P<0.05),完成AC时三组健侧的EO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深刺组、浅刺组两侧EO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完成ADIM时深刺组、浅刺组病例的患侧EO收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完成AC时深刺组患侧EO收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病例的PASS、BBS、FAC评分治疗前与治疗3周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刺组病例在治疗后PASS、BBS、ADL评分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三组PASS量表中两部分得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深刺组在治疗后姿势维持得分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深刺组、浅刺组在治疗后姿势变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健康人群两侧的腹部肌肉运动时总体变化趋势都是增厚(收缩比例>1),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完成收缩动作时,健、患两侧腹部肌肉的收缩比例有着明显差异,健侧与正常人收缩比例相似,但患侧明显较差,甚至有部分患者出现逆收缩(收缩比例<1)。(2)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受嗜烟史、嗜酒史、病变类型、偏瘫侧、病程、高脂血症史、心血管病史和是否康复指导、继发肺部感染史因素影响;卒中患者患侧腹部肌群收缩比例受嗜烟史、病变类型、偏瘫侧、病程、高脂血症史和是否康复指导、继发肺部感染史等因素影响。PASS、BBS、ADL量表评分与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患侧Tra、IO收缩比例越高,EO的代偿性收缩越低,量表得分越高。(3)深刺带脉穴能有效提高卒中偏瘫患者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使健患两侧Tra、IO、EO的厚度与收缩比例趋于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静态和动态稳定)、平衡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步行功能的恢复;浅刺带脉穴能提高患者IO的收缩比例,使健患两侧的IO、EO的收缩收缩比例相对平衡,从而改善脑卒中患者动态平衡能力。
孙伊婷[6](2021)在《太极拳姿势训练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背景: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高致残率的特点。脑梗死患者常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尤其是下肢步行能力障碍,偏瘫步态为其典型表现之一。太极拳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康复,其作用效果与现代肢体康复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目前关于太极拳的研究中绝大多数都采用的是传统太极拳套路,这很难应用于脑卒中后功能障碍重的患者,且改善功能障碍的范围有限。故本研究分析了太极拳套路中改善运动功能的关键姿势,并结合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障碍特点,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分解,使之能够适用于脑卒中不同功能障碍分期的患者,并观察其疗效。目的:观察太极拳姿势训练联合现代康复训练改善脑梗死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55例,对照组接受现代康复训练,训练以Bobath方法为主;试验组在现代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太极拳姿势训练,太极拳姿势训练以24式简化太极拳为姿势标准,将传统太极拳进行改良、化裁,选取其中6式为主要训练姿势。治疗周期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生物力学指标进行比较(全足平衡性、步速、患侧步长、步宽、步幅、患侧支撑时间、摆动时间、步态周期、患侧足轴角)和临床量表评分进行分析(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Extremity Scale,FMA、Berg 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改良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thal Index,B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table for stroke Specialization,SS-QOL)。主要疗效指标为全足平衡性,次要疗效指标为其它生物力学指标和临床量表评分。对所有疗效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组内指标的比较来分析各组内治疗前后的疗效,通过两组组间比较来探讨治疗方案的优效性。结果:1、试验组、对照组各自组内比较:步态参数方面: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两组在全足平衡性方面均有改善。两组在步速上均较疗前改善明显(P<0.01),步长、步幅均较疗前改善明显(P<0.05),支撑时间、足轴角减小的步态参数上均较疗前改善明显(P<0.01)。患侧步宽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试验组缩小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缩小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量表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的患侧FMA评分和BBS评分均增加,NHISS、mR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着减小,由于两组采用了相同的基础治疗,具备较好的平行性。2、治疗后组间比较:在步态参数方面:主要疗效指标全足平衡性上,试验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全足平衡性更趋向于正常,表现在足内翻程度较对照组减轻,纠正了卒中患者的下肢痉挛步态。试验组步速较对照组增加幅度更大(P<0.01),试验组患侧步长、步幅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P<0.01),试验组患侧支撑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更明显(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足轴角减小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量表评分方面:试验组治疗后FMA评分和BBS评分显着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NHISS、mRS评分减小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BI和SSQOL评分的增加上也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太极拳姿势训练联合现代康复训练与单纯现代康复训练均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2、太极拳姿势训练联合现代康复训练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现代康复训练。
艾亚男[7](2021)在《注意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注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康复理疗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常规训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认知功能训练、物理因子治疗、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其中前两项每次训练20分钟,最后一项训练时间为半小时,每天训练次数一次,每周五天,共持续四周。观察组在常规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强化注意力训练,训练方法包括电话交谈法、游戏法(石头和剪刀布游戏、猜测游戏、找字游戏、团体游戏)等。每天20分钟每周五天,共四周。在训练前和四周后,分别用同步序列听觉加法测验(Paced Auditory Serial Addition Task,PASAT)、数字字母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B)、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下肢部分(The lower extremity of Fugl-Meyer Assessment,FMA-L)、Holdden步行功能分类(Holdden’s pedestrian function rating,FAC)以及Walkerview数字化监控跑台测量所得的髋、膝关节活动度进行注意力、运动步行能力评定和步态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侧部位、MOCA评分、MOCA注意评分等一般临床资料上并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对比性。2.PASAT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24.70±4.10、24.80±3.26,两组并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康复治疗四周后,观察组、对照组结果分别为为36.67±4.12、33.73±3.76,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较治疗前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3、TMT-B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264.67±26.62、268.73±27.74,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训练后,观察组、对照组的结果分别为151.63±23.37、176.73±32.1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较治疗前用时都较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4、FMA-L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为21.63±1.351,21.57±1.357,P>0.05,两组并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得分为25.27±2.180、23.67±1.58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较治疗前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5、FAC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2.03±0.850、1.93±0.868,此时P>0.05,两组并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得分为3.80±0.847、3.13±1.00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较治疗前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6、髋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为27.37±5.096,25.83±5.437,此时P>0.05,两组并不存在显着差异,经过四周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对照组得分为37.13±5.019、34.52±4.61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较治疗前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30.63±8.294、30.73±9.126,此时P>0.05,两组并不存在显着差异,经过四周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对照组得分为42.12±6.797、37.85±8.217,此时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较治疗前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可以通过强化注意训练,促进其步行能力的恢复,且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周人龙[8](2020)在《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对改善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对改善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理,以期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训练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同时在临床方面为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提供一种更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选择45例于2019年1月~2019年8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接受康复治疗且存在步行功能障碍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n=15)、器械辅助核心训练组(B组,n=15)和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训练组(C组,n=15)三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神经营养等药物治疗,A组接受常规的运动疗法(包含常规核心肌群训练),B组接受常规运动疗法和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C组接受常规运动疗法和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三组均每日训练45min,治疗6d/周,持续4周。三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10米最大步行速度测试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对三组患者的步行功能进行评估并分析治疗前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改善的差异。结果:1.治疗前,三组患者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下肢FMA、10MWT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下肢FMA、10MWT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B组下肢FMA、10MWT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提高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下肢FMA、10MWT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提高程度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常规运动疗法配合器械核心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运动疗法。2.在常规运动疗法的基础上,情景互动结合器械核心训练比起常规运动疗法能及单纯器械核心肌群训练更加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
王文帅[9](2020)在《呼吸训练联合核心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ADL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索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康复治疗师采用呼吸训练方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方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BBS、WG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治疗科给招募到的志愿者被试(40人)开展为期8周的康复训练,实验组20人,康复训练方案为:常规康复方案45分钟、呼吸练习15分钟、核心肌群练习15分钟;对照组20人,康复训练方案为:常规康复方案75分钟。本次康复训练临床观测指标平衡能力(BBS)、步态水平(WGS)以及日常生活活动(ADL)的数据测量分别在康复训练之前以及每周康复训练结束后进行,共计9次,以反映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的纵向变化趋势及改善情况。结果:通过对追踪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研究结果:1.常规康复方案能够显着改善脑卒中患者的BBS、WGS以及ADL;2.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能够显着改善脑卒中患者的BBS、WGS以及ADL;3.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的康复方案比常规康复方案效果更好,体现为:(1)患者八周后的BBS、WGS以及ADL均有更好的表现;(2)患者在八周的治疗过程中BBS、WGS以及ADL的改善速度更快。结论:两种康复方案(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常规康复方案)均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且前者的康复效果优于后者。
渠晨欢[10](2020)在《虚拟现实步行机器人对脑瘫儿童步行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比使用虚拟现实步行机器人不同减重程度下脑瘫儿童步行功能评分和肌肉表面肌电指数的改变,探讨采用该虚拟现实步行机器人改善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研究。方法:招募六十名学龄期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每组15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虚拟现实步行机器人训练,通过悬吊装置对不同的实验组设定不同减重水平,实验组1减重支持为百分之十五,实验组2减重支持为百分之三十,实验组3减重支持为百分之四十五。于训练前、训练4周后、训练12周后进行粗大运动量表(GMFM-88)、六分钟步行实验(6-MWT)、Berg平衡量表、改良Tardieu量表(MTS)、腓肠肌表面肌电以及患侧下肢跟骨骨密度测量。结果:(1)治疗一个月GMFM-D/E无差异,治疗12周后实验组GMFM-D/E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2显着性差异(P<0.01);(2)治疗12周后,实验组2六分钟步行实验较实验组1和实验组3改善更为突出(P<0.01);(3)根据平衡量表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平衡控制能力方面略高于对照组(P<0.05);(4)12周训练后,实验组2较对照组患儿的腓肠肌痉挛程度部分减低(P<0.05);(5)实验组2在训练12周后踝关节表面肌电图足背伸CR是实验组中改善最显着的,腓肠肌肌力显着增加(P<0.05);(6)实验组训练12周后较对照组脑瘫患儿患侧下肢的骨密度BMD有所提高(P<0.05)。结论:(1)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步行机器人训练有助于提高脑瘫患儿粗大运动能力,改善平衡功能,增加患侧负重,建立规范的对称步态,提高其步行能力。(2)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步行机器人训练促进脑瘫患儿下肢节律性运动,改善踝关节协调性,增强腓肠肌肌力,降低踝阵挛。(3)不同减重程度的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步行机器人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影响有显着差异。当减重支持为百分之三十时,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能力、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和降低腓肠肌肌张力作用效果更显着。(4)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步行机器人训练可以增强脑瘫患儿患侧下肢骨质沉积,与不同减重程度无显着关系。
二、骨盆控制能力训练对偏瘫患者步态和步行能力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骨盆控制能力训练对偏瘫患者步态和步行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虚拟现实行走智能跑台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脑卒中功能障碍概述 |
1.2.2 减重步行训练 |
1.2.3 虚拟现实技术 |
1.2.4 虚拟现实行走智能训练跑台 |
1.3 创新点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来源 |
2.1.2 研究对象选择 |
2.1.3 突发情况应急方案 |
2.1.4 临床质量控制 |
2.1.5 知情同意事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临床试验法 |
2.2.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BS评分的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下肢)评分的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步行能力指标评分的比较 |
3.3.1 步行功能指标---基本时空参数 |
3.3.2 步行能力指标---FAC功能性步行结果比较 |
3.3.3 步行速度指标---10 米步行速度(10m WT)结果比较 |
4 分析与讨论 |
4.1 虚拟现实行走智能跑台训练对患者平衡功能的促进作用 |
4.2 虚拟现实行走智能跑台训练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促进作用 |
4.3 虚拟现实行走智能跑台训练对患者步行参数及步行能力的促进作用 |
4.3.1 虚拟现实行走智能跑台训练对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 |
4.3.2 虚拟现实行走智能跑台训练对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2)一种动力型步行装置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脑卒中 |
2.1.1 流行病学 |
2.1.2 脑卒中后常见下肢功能障碍 |
2.2 脑卒中患者步行辅助训练装置 |
2.2.1 FES |
2.2.2 AFO |
2.2.3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
2.2.4 Kickstart步行辅助系统 |
2.3 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评价方式 |
2.3.1 临床评估 |
2.3.2 三维步态分析 |
2.4 总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干预方案 |
3.2.1 试验组(观察组)干预方案 |
3.2.2 对照组(常规步行组)干预方案 |
3.3 研究方法 |
3.3.1 场地 |
3.3.2 仪器与设备 |
3.3.3 测试流程与步骤 |
3.4 数据处理 |
3.5 统计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受试者基本信息 |
4.2 受试者步行功能测试结果 |
4.3 受试者步态时空参数结果 |
4.4 受试者髋、膝和踝三维关节活动范围结果 |
5 讨论 |
5.1 Kickstart步行辅助系统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
5.2 Kickstart步行辅助系统对脑卒中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 |
5.3 Kickstart步行辅助系统对脑卒中患者髋、膝和踝三维关节运动学的影响 |
5.4 研究的局限性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参与会议 |
(3)热塑性足踝矫形鞋垫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异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2.综述 |
2.1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异常概述 |
2.1.1 时间和空间上肢体间的不对称 |
2.1.2 平衡控制能力受损 |
2.1.3 步行速度(步幅、步频)减少 |
2.2 步态的生物力学描述 |
2.2.1 正常步态生物力学描述 |
2.2.2 偏瘫患者常见步态生物力学问题描述 |
2.3 常用的步行功能评估工具 |
2.4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康复的研究进展 |
2.5 辅具在步态康复中的作用 |
2.6 热塑性足踝矫形鞋垫在步态和平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7 结语 |
3.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样本量估算 |
3.1.2 招募对象 |
3.1.3 纳入标准 |
3.1.4 排除标准 |
3.1.5 脱落标准 |
3.1.6 签署知情同意书 |
3.2 试验方法 |
3.2.1 对照组方案 |
3.2.2 治疗组方案 |
3.2.2.1 热塑性足踝矫形鞋垫定制流程 |
3.2.2.2 常用处方(以左侧偏瘫为例) |
3.2.3 评估方法 |
3.2.3.1 主要指标 |
3.2.3.2 次要指标 |
3.3 统计学分析 |
3.4 试验技术路线图 |
4.研究结果 |
4.1 Tinetti步态量表(Tinetti Gait Scale,TGS)的比较 |
4.2 站立时患侧负重和患前足负重的比较 |
4.3 步行时患侧负重和患侧前足负重的比较 |
4.4 步行周期(站立早期,站立中期,站立末期)的比较 |
4.5 6MWT,下肢FMA,BBS,BI的比较 |
5.讨论与分析 |
5.1 热塑性足踝矫形鞋垫结合常规步态训练对比单纯常规步态训练对步态影响的分析 |
5.2 对足底压力影响的分析 |
5.2.1 对站立和步行时患侧负重和患侧前足负重影响的分析 |
5.2.2 对步行周期(站立早期,站立中期,站立末期)影响的分析 |
5.3 对6MWT影响的分析 |
5.4 对下肢FMA影响的分析 |
5.5 对BBS、BI影响的分析 |
5.6 对安全性方面的分析 |
6.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二:伦理审查批件 |
附录三: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Tinetti Gait Scale)具体评估内容 |
附录四:足底压力重心轨迹 |
致谢 |
(4)Pro-kin平衡训练联合悬吊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脑卒中平衡问题及平衡功能训练的相关研究进展 |
1.2.2 脑卒中核心肌群训练的相关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剔除脱落标准 |
2.1.4 意外情况应急于实验质量监控 |
2.2 研究方法 |
2.2.1 随机分组 |
2.2.2 流程图 |
2.2.3 仪器设备 |
2.2.4 治疗方法 |
2.2.5 评估方法 |
2.2.5.1 Pro-kin平衡能力评定 |
2.2.5.2 BBS平衡量表评估 |
2.2.5.3 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 |
2.2.5.4 FMA下肢评估 |
2.2.5.5 Walker View数字化跑台步态分析系统 |
2.2.5.6 Barthel指数的评定 |
2.2.6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强化平衡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对两组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
3.1.1 两组患者Pro-Kin平衡训练仪评估闭眼指标的比较 |
3.1.2 两组患者Pro-Kin平衡训练仪评估睁眼指标的比较 |
3.1.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Berg 平衡功能量表评分的比较 |
3.1.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 |
3.2 强化平衡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对两组患者下肢步行功能的影响 |
3.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下肢评分的比较 |
3.2.2 两组患者Walker View步态参数评分的比较 |
3.3 强化平衡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3.3.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Barthel的评分比较 |
3.3.2 干预后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得分与FMA下肢评分及BBS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平衡训练联合核心肌力训练 |
4.1.1 Pro-kin平衡训练设备的处方选择与悬吊动作选择的作用 |
4.1.2 平衡训练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功能状态影响 |
4.2 Prokin平衡联合悬吊核心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平衡能力的影响 |
4.2.1 Pro-kin康复系统平衡能力评估 |
4.2.2 BBS平衡量表的评估 |
4.2.3 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的评估 |
4.3 Pro-kin平衡联合悬吊核心肌力训练对脑卒中下肢功能与步态的影响 |
4.3.1 下肢FAM的评估 |
4.3.2 Walker View步态参数评估脑卒中的异常步态 |
4.4 平衡联合核心悬吊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4.4.1 Barthel指数的变化 |
4.4.2 生活质量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5)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脑卒中偏瘫患者两侧腹部核心肌群收缩对称性的研究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2.1 脑卒中偏瘫患者 |
2.2 健康对照组 |
2.3 脑卒中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
3.1 纳入标准(偏瘫患者) |
3.2 纳入标准(对照组) |
3.3 排除标准(偏瘫患者) |
3.4 排除标准(对照组) |
4 超声检查方法与募集能力指标 |
4.1 检测仪器与观察指标 |
4.2 检测肌肉 |
4.3 检测操作 |
4.4 检测动作 |
4.5 注意事项 |
5 统计学分析 |
6 技术路线图 |
7 研究结果 |
7.1 一般资料比较 |
7.2 各组受试者肌骨超声结果 |
8 讨论 |
8.1 偏瘫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腹部肌群肌肉厚度的差异 |
8.2 偏瘫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腹部肌群收缩比例的差异 |
第二部分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3 研究工具 |
3.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
3.2 肌骨超声检测 |
3.3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 |
3.4 Berg平衡量表 |
3.5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
4 研究过程 |
4.1 资料收集 |
4.2 统计方法 |
4.3 技术路线图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 |
5.2 姿势控制能力相关量表评分情况 |
5.3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情况 |
5.4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
5.5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5.6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的单因素分析 |
5.7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5.8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6 分析与讨论 |
6.1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分析 |
6.2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
6.3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平衡及生活功能现状 |
6.4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平衡及生活功能的影响因素 |
6.5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功能现状 |
6.6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功能的影响因素 |
6.7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 |
第三部分 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与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分组与盲法 |
2.3 针刺用品 |
2.4 研究方法 |
2.5 疗效评价 |
2.6 质量控制 |
2.7 数据分析 |
2.8 技术路线图 |
3 医学伦理问题 |
4 研究结果 |
4.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及脱落病例 |
4.2 基线比较 |
4.3 临床指标观察结果 |
5 分析与讨论 |
5.1 课题设计分析 |
5.1.1 中医对中风偏瘫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障碍的认识 |
5.1.2 康复医学对卒中后姿势控制障碍的认识 |
5.1.3 带脉穴选穴理论支持 |
5.1.4 针刺深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与安全性 |
5.1.5 腹部肌群测量动作的选择与依据 |
5.1.6 肌骨超声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
5.1.7 量表的选择与依据 |
5.2 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
5.2.1 基线情况分析 |
5.2.2 静息状态下腹部肌群厚度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3 完成ADIM和 AC时腹肌收缩比例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4 脑卒中姿势控制量表(PASS)评分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5 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6 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分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7 针刺带脉穴的安全深度分析 |
6 课题创新点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卒中后姿势控制障碍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的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太极拳姿势训练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太极拳应用于脑梗死后步行能力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 |
1. 太极拳应用于脑梗死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 |
2. 太极拳应用于脑梗死后平衡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 |
3. 太极拳促进脑梗死后肌力和肌张力改善的研究进展 |
4. 思考与讨论 |
5.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脑梗死偏瘫患者步态评价方式的研究进展 |
1. 量表评定分析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步态分析的研究进展 |
2. 生物力学分析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步态分析的研究进展 |
3. 肌电参数分析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步态分析的研究进展 |
4. 能量参数分析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步态分析的研究进展 |
5. 总结与思考 |
6.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方案 |
1. 样本量 |
2. 随机化 |
3. 研究对象 |
4. 分组方法 |
5. 治疗方案 |
6. 临床评估指标及方法 |
7. 数据统计分析、采集和管理 |
8. 伦理学要求 |
9.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试验完成情况 |
2. 一般资料 |
3. 基线结果 |
4. 治疗后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1. 生物力学参数结果讨论 |
2. 量表评分结果讨论 |
3. 基于中医传统理论探讨太极拳姿势训练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康复机制 |
4. 基于现代康复理论探讨太极拳姿势训练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康复机制 |
5. 本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6.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研究资料 |
附录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
附录2. Fugl-Meyer评分量表(FMA) |
附录3. 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RS) |
附录4. Berg平衡评分(BBS) |
附录5. Bathel指数(BI) |
附录6. 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SSQOL)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注意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样本量的确定 |
2.研究对象 |
3.抽样方法 |
4.评定方法 |
5.康复训练方法 |
6.质量控制 |
7.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MT-B的比较 |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AT的比较 |
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L的比较 |
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AC的比较 |
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髋、膝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
讨论 |
1.注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
2.注意障碍与脑卒中患者卒中部位的关系 |
3.注意的理论基础及训练方法 |
4.步行的理论基础及训练方法 |
5.课题存在的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卒中患者注意障碍与步行的相关性研究 |
1.脑卒中患者注意障碍的概述 |
2.脑卒中患者步行的概述 |
3.脑卒中注意障碍与步行的关系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表 |
附录 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测表 |
致谢 |
(8)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对改善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试验设备 |
3.治疗方法 |
4.观察指标 |
5.统计方法 |
6.质量控制 |
7.伦理学原则 |
8.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1.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的特点 |
2.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对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
3.小结 |
结论 |
1.主要研究结论 |
2.本研究创新性 |
3.本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偏瘫步行功能障碍 |
2.核心肌群训练 |
2.1 概念 |
2.2 核心肌群训练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
2.3 核心肌群训练对步行功能的影响 |
3.情景互动训练 |
3.1 概念 |
3.2 情景互动训练在相关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
3.3 情景互动训练在步行功能改善中的应用 |
4.总结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9)呼吸训练联合核心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ADL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任务 |
2 文献综述 |
2.1 脑卒中功能障碍 |
2.1.1 运动障碍 |
2.2 脑卒中患者运动障碍康复治疗的研究现状 |
2.2.1 基于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的康复技术 |
2.2.2 基于神经重塑机制的康复技术 |
2.3 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
2.3.1 核心肌群训练 |
2.3.2 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
2.4 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
2.4.1 呼吸训练 |
2.4.2 呼吸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入组患者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2.1 实验流程 |
3.2.2.2 康复方案实施原则 |
3.2.2.3 对照组康复方案 |
3.2.2.4 实验组康复方案 |
3.2.3 测试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 |
4.1 脑卒中患者基本情况与BBS、WGS和 ADL的相关关系 |
4.1.1 脑卒中患者基本情况与BBS的相关关系 |
4.1.2 脑卒中患者基本情况与WGS的相关关系 |
4.1.3 脑卒中患者基本情况与ADL的相关关系 |
4.2 脑卒中患者BBS、WGS和 ADL的纵向变化趋势 |
4.2.1 脑卒中患者BBS的纵向变化趋势 |
4.2.2 脑卒中患者WGS的纵向变化趋势 |
4.2.3 脑卒中患者WGS的纵向变化趋势 |
4.3 脑卒中患者BBS、WGS和 ADL的康复效果评估 |
4.3.1 脑卒中患者BBS的康复效果评估 |
4.3.2 脑卒中患者WGS的康复效果评估 |
4.3.3 脑卒中患者ADL的康复效果评估 |
5 讨论 |
5.1 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BBS的影响 |
5.1.1 脑卒中患者BBS的纵向变化趋势 |
5.1.2 康复方案对脑卒中患者BBS的康复效果评估 |
5.1.3 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改善BBS的内在机制 |
5.2 呼吸训练配合核心力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WGS的影响 |
5.2.1 脑卒中患者WGS的纵向变化趋势 |
5.2.2 康复方案对脑卒中患者WGS的康复效果评估 |
5.2.3 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改善WGS的内在机制 |
5.3 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
5.3.1 脑卒中患者ADL的纵向变化趋势 |
5.3.2 康复方案对脑卒中患者ADL的康复效果评估 |
5.3.3 呼吸训练配合核心肌群训练改善ADL的内在机制 |
6 小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知情同意书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虚拟现实步行机器人对脑瘫儿童步行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脑瘫概述 |
2.1.1 脑瘫概念及其流行病学 |
2.1.2 脑瘫的病因及机制 |
2.1.3 脑瘫的临床治疗现状 |
2.2 虚拟现实技术概念 |
2.2.1 虚拟现实技术简介 |
2.2.2 虚拟现实技术康复应用的基础研究 |
2.2.3 虚拟现实技术康复应用的临床研究 |
2.3 下肢步行机器人概述 |
2.3.1 下肢步行机器人简介 |
2.3.2 下肢步行机器人康复应用的基础研究 |
2.3.3 下肢步行机器人康复应用的临床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实验分组 |
3.3 评估指标 |
3.3.1 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D区E区 |
3.3.2 六分钟步行实验(6-Minute Walk Test,6-MWT) |
3.3.3 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 |
3.3.4 改良Tardieu量表(Modified Tardieu Scale,MTS) |
3.3.5 表面肌电信号sEMG |
3.3.6 骨密度测量 |
3.4 干预方法 |
3.5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4.1 治疗一个月GMFM-D/E无差异,治疗12周后实验组GMFM-D/E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2显着性差异 |
4.2 根据治疗12周后,实验组2六分钟步行实验较实验组1和实验组3改善更为突出 |
4.3 根据平衡量表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平衡控制能力方面略高于对照组 |
4.4 12周训练后,实验组2 较对照组患儿的腓肠肌痉挛程度部分减低 |
4.5 实验组2在训练12周后踝关节表面肌电图足背伸CR是实验组中改善最显着的,腓肠肌肌力显着增加 |
4.6 实验组训练12周后较对照组脑瘫患儿患侧下肢的骨密度BMD有所提高 |
5 讨论 |
5.1 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步行机器人训练对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 |
5.2 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步行机器人训练对步行能力的影响 |
5.3 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步行机器人训练对平衡能力的影响 |
5.4 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步行机器人训练对踝痉挛程度影响 |
5.5 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步行机器人训练对骨密度的影响 |
6 结论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骨盆控制能力训练对偏瘫患者步态和步行能力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虚拟现实行走智能跑台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D]. 王晓艳. 沈阳体育学院, 2021(09)
- [2]一种动力型步行装置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D]. 张楠.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热塑性足踝矫形鞋垫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异常的影响[D]. 王婕.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0)
- [4]Pro-kin平衡训练联合悬吊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D]. 梁雅莉. 沈阳体育学院, 2021(09)
- [5]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D]. 刘传淮.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太极拳姿势训练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观察[D]. 孙伊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注意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观察[D]. 艾亚男.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8]情景互动结合器械辅助核心肌群训练对改善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疗效观察[D]. 周人龙. 青岛大学, 2020(01)
- [9]呼吸训练联合核心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ADL的影响[D]. 王文帅. 吉林体育学院, 2020(02)
- [10]虚拟现实步行机器人对脑瘫儿童步行能力的影响[D]. 渠晨欢. 山西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