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环路论文_胡志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呼吸环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环路,呼吸,神经元,上呼吸道,呼吸机,机械,延髓。

呼吸环路论文文献综述

胡志东[1](2017)在《呼吸机环路给氧在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呼吸机环路给氧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呼吸机环路给氧,对照组患者给以常规的氧源供氧,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及呼吸频率在治疗后1-2h及12-24h均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在治疗前后心率及呼吸频率均无显着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pH值、PaCO_2及PaO_2均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治疗前后pH值、PaCO_2及PaO_2无显着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通气期间均未出现与呼吸相关的肺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在给氧设备不完善时,为抢救危重症患者,可以进行呼吸机环路给氧。(本文来源于《临床肺科杂志》期刊2017年01期)

侯一平[2](2016)在《呼吸调节的神经环路与睡眠呼吸障碍》一文中研究指出呼吸是生命至关重要的基本稳态过程中对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平的调节。通过称为中枢模式发生器(respiratory 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的脑干-脊髓神经环路产生有节律性活动,驱动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中自主、连续地发生的呼吸运动。该神经机制强大而精致的整合机体生理和行为过程,即不仅完成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还参与有意识和情感的运动(本文来源于《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汇编》期刊2016-05-27)

侯一平[3](2015)在《呼吸调节神经环路与睡眠呼吸障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第六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暨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期刊2015-11-07)

侯一平[4](2015)在《呼吸调节神经环路与睡眠呼吸障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第二届中国西部睡眠医学大会讲义论文汇编》期刊2015-08-07)

孙兴国[5](2015)在《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体系概论Ⅲ:呼吸循环代谢一体化调控环路中神经体液作用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系统生理学中,通过神经体液对有机功能整体的人所有其他系统功能进行调控各自分别描述是片面与局限的。方法:运用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理论体系对生命功能的神经体液调控机制进行探讨。结果:以氧化能量物质为特征的新陈代谢是生命体功能活动的核心,而其中呼吸循环神经等组成主要是为细胞新陈代谢运送氧、二氧化碳等物质为核心轴;胃肠道消化吸收循环神经等组成主要是为细胞新陈代谢运送能量物质和代谢产物为主轴。血液循环神经体液和组织细胞等上述两轴的共同部分。神经体液对人体功能产生一体化调控作用。结论:本文就围绕以满足新陈代谢的状态为目的的呼吸循环两大功能系统的改变,简单描述神经体液如何实现对呼吸循环的调控使之适应代谢的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刘建雄,刘青山,彭祝军[6](2011)在《呼吸机环路给氧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呼吸机环路内给氧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7例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被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均在其它治疗基础上予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通气。A组39例采用呼吸机环路内给氧,B组38例采用常规氧源供氧,比较两组患者呼吸衰竭改善情况、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ALI)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身症状及动脉血气均改善明显,血气主要指标pH值、PaO_2、PaCO_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两组均未出现VALI。结论呼吸机环路内给氧疗效肯定,出现VALI等并发症的可能性小,可作为紧急情况下的权宜措施。(本文来源于《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刘建雄,刘青山,彭祝军[7](2011)在《呼吸机环路给氧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呼吸机环路给氧在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7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两组均在其他治疗基础上予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通气。A组39例采用呼吸机环路给氧,B组38例采用常规氧源供氧,比较两组患者呼吸衰竭改善情况、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ALI)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身症状及动脉血气均明显改善,血气主要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一致,均未出现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结论呼吸机环路给氧疗效肯定,出现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等并发症的可能性小,可作为紧急情况下的权宜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全科医学》期刊2011年25期)

吕国义,冯雪辛,薛玉良,邓乃封,李雪利[8](2002)在《法玛西一次性呼吸环路过滤器滤菌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和气管内麻醉必要的呼吸管理措施,而长时间机械通气后的呼吸道感染经常困扰着临床医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预防价值,但终不如不感染。呼吸环路内设过滤器能有效预防气道感染和病人间交叉感染是不争的事实[1,2],但不同过滤器的实际滤菌功效尚难确定[3-5]。我们近期于气管内麻醉术中使用瑞典产法玛西一次性滤器,用后经多点取材细菌培养,来判断其滤菌效果,结果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华麻醉学杂志》期刊2002年09期)

张传汉,王鹏,张咸伟,巴秀云,马自成[9](1998)在《Bain呼吸环路防治单肺通气犬肺内分流量增加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5条单肺通气(OLV)犬模型进行实验,观察手术侧肺加用或不用Bain环路对犬肺分流量和氧合的影响。结果提示:与双肺通气(TLV)相比,不用Bain的OLV犬,动、静脉氧分压(PAO_2、P(?)O_2),动、静脉血氧饱和度(SaO_2、S(?)O_2)分别降低了49%、11%、8%、14%;肺泡气与动脉血氧分压差(_(A-a)DO_2),肺毛细血管-动脉血氧含量差(C_cO_2-CaO_2),肺毛细血管-静脉血氧含量差(C_cO_2-C(?)O_2)和肺分流量(Q_(?)/Q_t),分别增加了39%、350%、50%和190%(均为P<0.01)。提示低氧血症与OLV时严重肺内分流、静脉血掺杂有关。而使用Bain的OLV犬氧合良好,PaO_2、P(?)O_2稍有增高,~(A-a)DO_2和Q_(?)/Q-t分别降低了19.3%和8%(均为P>0.05)。Bain环路能将氧气以一定的压力和流速持续吹入肺泡,使其扩张并行气体交换,达到改善术侧肺功能和防治肺内分流量增加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同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1998年03期)

孙运波,孙波,殷积慧,于文刚,朱德璋[10](1997)在《麻醉机呼吸环路碱石灰尘埃污染的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通气时碱石灰尘埃向呼吸环路中的排放及被呼吸道阻留的情况。方法:麻醉机环路连接集尘袋及筛装新碱石灰。JT库尔特颗粒计数仪动态测定排尘量。其颗粒测量范围为1~125μm3,通气10分后测定呼吸环路加集尘袋内的尘埃量即为总尘量,收取称干重得尘埃分散度。通过对Nar-comed、Drager、Sular808和103麻醉机行上述测量后,另以前者(N机)为例,其环路按相应处理分干燥、湿化和过滤三组,志愿者模拟通气10分测定环路含尘量后与总尘量差得气管肺的阻留量。结果:四种麻醉机环路内碱石灰尘埃的分散度达13mg/m3以上。尘埃排放量与通气时间呈正比(r=0.95,P<0.01)。N机干燥组中总排尘量的半数以上被气管肺阻留。湿化组该阻留量明显下降(P<0.05),而过滤组环路内总排尘量和气管肺阻流量下降更为显著(P<0.01)。结论:使用新碱石灰通气时,麻醉机环路内存在严重的尘埃污染,环路内湿化有一定的防尘作用,但以滤过处理效佳。(本文来源于《中华麻醉学杂志》期刊1997年07期)

呼吸环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呼吸是生命至关重要的基本稳态过程中对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平的调节。通过称为中枢模式发生器(respiratory 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的脑干-脊髓神经环路产生有节律性活动,驱动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中自主、连续地发生的呼吸运动。该神经机制强大而精致的整合机体生理和行为过程,即不仅完成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且还参与有意识和情感的运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呼吸环路论文参考文献

[1].胡志东.呼吸机环路给氧在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肺科杂志.2017

[2].侯一平.呼吸调节的神经环路与睡眠呼吸障碍[C].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汇编.2016

[3].侯一平.呼吸调节神经环路与睡眠呼吸障碍[C].第六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暨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2015

[4].侯一平.呼吸调节神经环路与睡眠呼吸障碍[C].第二届中国西部睡眠医学大会讲义论文汇编.2015

[5].孙兴国.整体整合生理学医学新理论体系概论Ⅲ:呼吸循环代谢一体化调控环路中神经体液作用模式[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5

[6].刘建雄,刘青山,彭祝军.呼吸机环路给氧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

[7].刘建雄,刘青山,彭祝军.呼吸机环路给氧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

[8].吕国义,冯雪辛,薛玉良,邓乃封,李雪利.法玛西一次性呼吸环路过滤器滤菌效果观察[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

[9].张传汉,王鹏,张咸伟,巴秀云,马自成.Bain呼吸环路防治单肺通气犬肺内分流量增加的实验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8

[10].孙运波,孙波,殷积慧,于文刚,朱德璋.麻醉机呼吸环路碱石灰尘埃污染的情况[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7

论文知识图

注射泵、注射器、延长管与呼吸环氧气在呼吸循环调控环路中不同部位的异...外周化学感受器敏感性异常原因的分析呼吸和循环调控经神经和体液的完整环路...两组间不同时间BIS值对比监测时.可见患者的周期性呼吸

标签:;  ;  ;  ;  ;  ;  ;  

呼吸环路论文_胡志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