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化橘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橘红,药材,中药,鉴定,道地,挥发油,病原菌。
化橘红论文文献综述
魏浩,郭巧巧[1](2019)在《苦尽甘来化橘红,久咳不愈配良药》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也知道化橘红是好东西,因为老伴喝了一段时间后,多年的咳嗽也止住了。但是味道有点苦,她不愿意坚持喝。大夫,能不能搭配点别的?"近日,王老先生找到张仲景国医馆特聘专家、主治中医师邹敏涛,咨询如何调整化橘红的口味。专家表示,在用化橘红泡水时,可以适当加入蜂蜜。化橘红名字里虽然有"橘"字,(本文来源于《家庭医药.快乐养生》期刊2019年12期)
邓广辉,李允家,叶海欣,杨梦晗,闫卫新[2](2019)在《化橘红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探讨化橘红对高脂饲料诱导的小鼠脂肪性肝病的影响。2、研究化橘红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包括改善脂质沉积、保护肝细胞,减轻氮应激以及对小窝(Cav-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42只,适应性喂养5天后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对照(8只),模型组(10只),化橘红低浓度组(0.67g/kg,8只),化橘红中浓度组(1.34g/kg,8只),化橘红高浓度组(2.68g/kg,8只),组间小鼠体重差异无显着性(P>0.05)。不同浓度的化橘红按照相应的比例混入高脂饲料中,8周后结束造模,并收集相应的样本。结果: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肝脏组织结构紊乱,肝脏细胞可见肿大,变性,并有大量空泡形成。中、高浓度给药组小鼠肝脏组织结构紊乱变轻,空泡样性变显着减少。油红染色和尼罗红染色表明中、高浓度组肝细胞脂滴生成与模型组相比较显着降低。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中、高浓度给药组明显升高了肝脏中Cav-1的表达,并且抑制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生成。结论:化橘红通过升高肝细胞中Cav-1的表达,抑制INOS的累积,进而发挥其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变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第15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5)
王晓峰,陈德斌,刘美,覃睿,江泽权[3](2019)在《利用GC-MS法测定不同产地化橘红的挥发油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比较广西引种栽培与道地产区广东化州化橘红的成分差异,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的化橘红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从7个不同产地共鉴定出43种挥发油成分,主要为烯类、酸类、醛类及酯类化合物,其中主要物质以烯类化合物(月桂烯、柠檬烯和γ-松油烯)为主。陆川、南宁等所产化橘红挥发油与广东化州差异较小,而百色产地差异较大,为广西引种化橘红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大众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崔一平,彭埃天,凌金峰,宋晓兵,陈霞[4](2019)在《化橘红柱头黑腐病病原菌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化橘红Exocarpium citrigrandis又名柚皮橘红、化州橘红、柚子皮等,是我国特有的国际性珍稀名贵药材,以产自广东省化州市的化橘红最着名。2018年在对化州市林尘镇外坡村化橘红种植园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化橘红的花器柱头上出现黑腐症状,造成植株授粉困难,果实难以膨大;有的幼果上带有未脱落的黑腐柱头,随着时间推移,病原菌蔓延转移到(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芦海生,李婷,姜丹,孙宇峰,常晓茜[5](2019)在《基于DNA条形码、UPLC及色度学方法鉴定与评价化橘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鉴定化橘红的来源,并对2个地区化橘红的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该研究采用DNA条形码对26份化橘红进行分子鉴定;以柚皮苷、野漆树苷、柚皮素和芹菜素为指标性成分采用UPLC进行含量测定,采用色度仪对化橘红颜色差异进行数值化研究,并与其有效成分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地区的化橘红样品来源均为柚Citrus grandis,ITS2序列长度均为400~500 bp,序列相似度达到99. 82%,2组样品仅有1个碱基的缺失,即在330 bp处广东的部分药材多一个碱基A,而重庆地区样品无此碱基;重庆地区的样品柚皮苷与野漆树苷的含量高于广东地区的样品,柚皮素与芹菜素的含量也有着统计学差异;色度值结果显示广东的药材L*偏大,a*偏小,重庆的药材L*偏小,a*偏大,而两者的b*则无明显的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柚皮苷、野漆树苷、柚皮素与L*,b*呈正相关,与a*呈负相关,芹菜素与L*,a*,b*值无相关性。该研究对化橘红进行科学的鉴定与评价,为进一步研究化橘红的快速鉴别与质量评价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李纯,熊颖,顾利红,侯惠婵,王艳慧[6](2019)在《中药化橘红的106种农药残留量测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中药材化橘红农药多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以乙腈为溶剂,涡旋提取,经prime-HLB SPE小柱净化。检测方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采用DB17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 25 mm,0. 25μm),电子轰击电离源(EI);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Phenomenex Kinetex C_(18),2. 1 mm×100 mm,2. 6μm),以水(含5 mmol·L~(-1)甲酸铵和0. 1%甲酸)溶液和95%乙腈(含5 mmol·L~(-1)甲酸铵和0. 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电离源(ESI),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结果 106种农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 990 9,平均回收率57. 6%~134. 4%,RSD小于15%。结论本方法能快速有效地检测化橘红中的农药多残留,为芸香科果实、果皮类中的农药残留测定提供借鉴。20批次样品共检出禁用农药7种,限用及常用农药25种,主要为除虫、杀螨及杀菌剂。(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舒永馨,罗梅,向梅梅,董章勇[7](2019)在《化橘红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用5种传统培养基组织分离方法对广东省化州市橘红种植园内所采的化橘红果、枝、叶组织内的内生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并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定菌株。结果显示,从化橘红果、枝、叶共600个组织块中,共分离得到404株内生真菌。依据真菌的形态特征以及ITS序列分子鉴定,初步鉴定280株内生真菌,并将其分为17个分类单元,经鉴定归于镰刀菌属、炭疽菌属、色二孢菌属、拟茎点霉属、间座壳属、光黑壳属、稻黑孢菌属、拟盘多毛孢属、弯孢属、隔孢伏革属、叶点霉属、小丛壳属、枝孢属、球腔菌属、孢腔菌属,假尾孢属,其中炭疽菌属与拟茎点霉属是化橘红的优势菌株,其相对频率44.6%和27.8%,远远高于其他类群。内生真菌在枝组织中的分离率为91%。研究结果表明化橘红内生真菌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为进一步从化橘红内生真菌中筛选活性中药成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期刊2019-08-03)
陈梅珍,马静燕[8](2019)在《无公害化橘红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公害化橘红病虫害综合防治是一项复杂的植物保护系统工程,其不仅需要协调有益生物及有害生物之间的关系,而且需要在保证整体化橘红生态环境合理性的基础上,将病虫害危害降至经济危害水平以下。基于此,该文以无公害化橘红病虫害综合防治为切入点,阐述了化橘红病虫害发生特点,分析了化橘红病虫害危害。并对无公害化橘红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具体应用进行了简单的讨论。(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期刊2019年08期)
任薇,杜建平,夏能能,赵自明[9](2019)在《基于天眼查对调血脂岭南道地中药化橘红、广陈皮的生产基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中药材作为传统中医药体系的物质基础,在中医药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近年来道地药材质量、数量下降及市场无序竞争,广东省人大立法颁布了《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期望通过条例的执行促进广东省岭南中药材种植的规模化、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本研究选取条例首批保护品种中的化橘红、广陈皮的生产基地进行分析,以期掌握其在广东省的分布和发展现况,为后续制定基地评估标准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9年14期)
沈小钟,黄宇,苏薇薇,陈兴海,崔穗旭[10](2019)在《基于高光谱图像的化橘红快速鉴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结合高光谱图像检测技术和不同的判别模型对四种来源的化橘红样品粉末进行了快速判别。方法 在400~1000nm、1000~2500nm波段分别获取四种化橘红样品的高光谱图像,采用SG平滑算法对提取出的光谱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同时采用SPA算法对去噪后的光谱提取特征波长,并分别基于全波段光谱、特征波段光谱建立PLS-DA判别模型和ELM模型,同时采用全波段循环,探寻最佳的NDVI、DVI两个光谱指数构建判别模型。结果 基于特征波段光谱与全波段光谱建立的ELM模型取得了最佳效果,总体识别精度、正品皮识别精度、正品皮识别错误率分别为84%、95%和5%。结论 高光谱图像技术用于化橘红粉末真伪鉴别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9年06期)
化橘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1、探讨化橘红对高脂饲料诱导的小鼠脂肪性肝病的影响。2、研究化橘红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包括改善脂质沉积、保护肝细胞,减轻氮应激以及对小窝(Cav-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42只,适应性喂养5天后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对照(8只),模型组(10只),化橘红低浓度组(0.67g/kg,8只),化橘红中浓度组(1.34g/kg,8只),化橘红高浓度组(2.68g/kg,8只),组间小鼠体重差异无显着性(P>0.05)。不同浓度的化橘红按照相应的比例混入高脂饲料中,8周后结束造模,并收集相应的样本。结果: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肝脏组织结构紊乱,肝脏细胞可见肿大,变性,并有大量空泡形成。中、高浓度给药组小鼠肝脏组织结构紊乱变轻,空泡样性变显着减少。油红染色和尼罗红染色表明中、高浓度组肝细胞脂滴生成与模型组相比较显着降低。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中、高浓度给药组明显升高了肝脏中Cav-1的表达,并且抑制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生成。结论:化橘红通过升高肝细胞中Cav-1的表达,抑制INOS的累积,进而发挥其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变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橘红论文参考文献
[1].魏浩,郭巧巧.苦尽甘来化橘红,久咳不愈配良药[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9
[2].邓广辉,李允家,叶海欣,杨梦晗,闫卫新.化橘红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和机制研究[C].第15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19
[3].王晓峰,陈德斌,刘美,覃睿,江泽权.利用GC-MS法测定不同产地化橘红的挥发油成分[J].大众科技.2019
[4].崔一平,彭埃天,凌金峰,宋晓兵,陈霞.化橘红柱头黑腐病病原菌鉴定[J].植物保护学报.2019
[5].芦海生,李婷,姜丹,孙宇峰,常晓茜.基于DNA条形码、UPLC及色度学方法鉴定与评价化橘红[J].中国中药杂志.2019
[6].李纯,熊颖,顾利红,侯惠婵,王艳慧.中药化橘红的106种农药残留量测定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9
[7].舒永馨,罗梅,向梅梅,董章勇.化橘红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C].多彩菌物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2019
[8].陈梅珍,马静燕.无公害化橘红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2019
[9].任薇,杜建平,夏能能,赵自明.基于天眼查对调血脂岭南道地中药化橘红、广陈皮的生产基地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
[10].沈小钟,黄宇,苏薇薇,陈兴海,崔穗旭.基于高光谱图像的化橘红快速鉴别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9
论文知识图
![化橘红-图153 化州柚](/uploads/article/2020/01/04/b29c1c8b6e67b8d0b5267e16.jpg)
![化橘红-图6-41 柚外形图](/uploads/article/2020/01/04/28a159b5adca1430aef978f9.jpg)
![化橘红-图6-43 化橘红粉末图](/uploads/article/2020/01/04/9ff9ece5acd912068a5b849e.jpg)
![不同花期化橘红落果动态](/uploads/article/2020/01/04/0cbdbcf395e1cdae0381d7c4.jpg)
![批化橘红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SPZZ2013020060001&suffix=.jpg)
![化橘红-图6-42 化州柚外形图](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R20060625500004770002&suffix=.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