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塑件论文_张永军,刘爱军,肖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薄塑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正交,塑件,数值,参数,工艺,薄壁,精密。

超薄塑件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军,刘爱军,肖宏[1](2011)在《精密超薄塑件注射模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精密超薄塑件的成型工艺,设计了成型该塑件的注射模,生产实践证明:模具结构紧凑,动作可靠,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有效地解决了精密超薄塑件成型中的难题,为同类塑件的成型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模具工业》期刊2011年11期)

宋满仓,刘柱,于同敏,赵丹阳[2](2008)在《超薄塑件注塑成形特性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薄壁注塑成形技术具有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减少制品重量和外形尺寸等优点,可促进移动电话等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超薄塑件的注塑成形技术在微机电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随着制品厚度的减小也使注射成形难度加大,填充过程更为复杂,成形特性有待探索。设计制造出可成形超薄塑件的模具,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田口方法)进行充模试验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各工艺参数(注射速度、注射压力、熔体温度、注射量和制品厚度等)对超薄塑件注塑成形充模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品厚度对超薄塑件的填充起决定性作用;注射量及注射速度对超薄塑件注塑成形的填充起主导作用,提高注射速度能大幅度地提高填充率;熔体温度和注射压力相对于注射量和注射速度只起次要作用,但在填充过程中,高的熔体温度和注射压力也是必要的。(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8期)

宋满仓,刘柱,于同敏,王敏杰[3](2006)在《注射工艺参数对超薄塑件成型影响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薄塑件在微机电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为研究其注塑成型特性,设计制造了一可成型超薄塑件的模具,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各工艺参数(注射速度、注射压力、熔体温度及注射量等)对超薄塑件注塑成型充模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射量及注射速度对超薄塑件注塑成型的填充起主导作用,提高注射速度能大幅度地提高填充率;熔体温度和注射压力相对于注射量和注射速度只起次要作用,但在填充过程中,较高的熔体温度和注射压力也是必要的.该结论为深入开展超薄塑件成型缺陷(如翘曲、熔接痕)的形成机理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宋满仓,刘柱,于同敏,赵丹阳,王敏杰[4](2005)在《超薄塑件注塑成型特性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正交试验方法及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各工艺参数(注射速度、注射压力、熔体温度、注射量及制品厚度等)对超薄塑件注塑成型充模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品厚度对超薄塑件的填充起决定性作用:注射量及注射速度对超薄塑件注塑成型的填充起主导作用,较高的熔体温度和注射压力也是必要的。(本文来源于《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05-11-01)

刘柱[5](2005)在《超薄塑件注塑充模试验与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起初作为MEMS技术辅助工艺的微注塑成型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生产工艺,并以其众多的优点引起了全世界范围的关注。 本课题在选题过程中综合了国内外微成型技术的实际发展情况及微成型工艺参数试验与模拟研究的成果,提出了超薄塑件注塑成型充模试验与计算机模拟的研究。超薄塑件属于结构较简单的微型塑件的一种,超薄塑件成型特性研究是开展微成型技术研究的基础。开展超薄塑件成型特性的研究有助于积累经验,为深入开展微成型技术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题选用一套具有圆形和矩形型腔的模具,对0.1mm和0.2mm的不同厚度的制品应用Moldflow模流分析软件和正交试验法进行研究。探讨多个工艺参数(注射速度、熔体温度、注塑压力、模具温度、注射量和制品厚度等)对超薄塑件成型特性的影响,确定各个参数对超薄塑件成型特性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制品的厚度对填充起决定性的作用,当制品的壁厚减小的时候,填充性能急剧下降;注射量及注射速度是对超薄塑件的填充起重要影响作用的工艺参数,适当用量范围的注射量及高的注射速度能大幅度地提高充模率;熔体温度和注射压力相对于注射量和注射速度只起次要作用,但在超薄塑件的填充过程中,高的熔体温度和注射压力也是必要的;在填充发生困难的时候,模具温度是影响填充率的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模具温度接近或超过使用的填充材料的玻璃态转化温度时,其所起的作用更加明显;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应用在对超薄塑件成型分析中,并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5-03-11)

张巧丽[6](2004)在《超薄塑件成型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在选题过程中综合了国内外微成型技术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超薄塑件成型特性的研究,超薄塑件属于结构较简单的微型塑件中的一种,超薄塑件成型特性研究是开展微成型技术研究的基础。目前微成型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只有十几年的历史;还没有确切的关于微成型技术的定义,理论体系尚没有形成,有关的试验数据掌握的也非常少。开展超薄塑件成型特性的研究有助于积累经验,为深入开展微成型技术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此,本文设计了一套超薄塑件注射成型模具。应用模流分析软件对超薄塑件的成型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大量的注塑试验对各个工艺参数对超薄塑件成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具体方法是保持其他工艺参数不变,改变目标参数,做批量的注塑试验,找出其对超薄塑件的成型的影响规律。本文重点研究了注射压力、注射速度、模具温度以及熔体温度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超薄塑件的充模率随着注射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注射速度的提高也使充模率提高,并且比注射压力的影响明显。模具温度是超薄塑件成型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在较高的模具温度下,即使注射速度不高,塑件的充模率也较大。熔体温度对塑料的流动性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超薄塑件的成型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4-03-01)

赵根生,熊华绍[7](1994)在《超薄壁塑件注射模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超薄壁塑件注射模的设计西安10信箱赵根生,熊华绍1塑件分析该塑件(图1)是在阶梯形圆钢芯上注射成型增强尼龙塑料层,壁厚最薄处仅为0.275mm(而设计手册推荐的尼龙件的壁厚最小值为0.45mm,增强尼龙件的应该更大),而且既有尺寸公差,又有位置公差的...(本文来源于《模具工业》期刊1994年09期)

超薄塑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薄壁注塑成形技术具有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减少制品重量和外形尺寸等优点,可促进移动电话等电子产品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超薄塑件的注塑成形技术在微机电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随着制品厚度的减小也使注射成形难度加大,填充过程更为复杂,成形特性有待探索。设计制造出可成形超薄塑件的模具,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田口方法)进行充模试验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各工艺参数(注射速度、注射压力、熔体温度、注射量和制品厚度等)对超薄塑件注塑成形充模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品厚度对超薄塑件的填充起决定性作用;注射量及注射速度对超薄塑件注塑成形的填充起主导作用,提高注射速度能大幅度地提高填充率;熔体温度和注射压力相对于注射量和注射速度只起次要作用,但在填充过程中,高的熔体温度和注射压力也是必要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薄塑件论文参考文献

[1].张永军,刘爱军,肖宏.精密超薄塑件注射模设计[J].模具工业.2011

[2].宋满仓,刘柱,于同敏,赵丹阳.超薄塑件注塑成形特性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机械工程学报.2008

[3].宋满仓,刘柱,于同敏,王敏杰.注射工艺参数对超薄塑件成型影响实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

[4].宋满仓,刘柱,于同敏,赵丹阳,王敏杰.超薄塑件注塑成型特性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C].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05

[5].刘柱.超薄塑件注塑充模试验与计算机模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

[6].张巧丽.超薄塑件成型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

[7].赵根生,熊华绍.超薄壁塑件注射模的设计[J].模具工业.1994

论文知识图

)压力1IOMPa熔体流动前沿图不同制品厚度模拟结果图(2)试验结果样件图一6浇注系统确认Fig4一6Ensurenceofrun...在试验中圆形侧先完成填充示意图圆形侧先完成填充示意图

标签:;  ;  ;  ;  ;  ;  ;  

超薄塑件论文_张永军,刘爱军,肖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